图书介绍
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兴起 1928-1949年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陈洪波著 著
- 出版社: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49506798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72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86页
- 主题词:考古学史-中国-1928~1949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兴起 1928-1949年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学术流派及其演变1
二 20世纪上半期中国考古学史研究回顾18
三 关于考古学史研究方法论的思考37
第一章 1928年之前的中国考古学47
一 20世纪初期西方考古学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影响47
二 新材料的扩充和甲骨学研究的意义50
三 科学思想与田野方法的引入52
四 传统学者对考古学的认识及其实践59
五 李济与中国科学考古学的萌芽70
六 1928年前中国考古学的特点85
第二章 史语所考古在思想与组织上的准备86
一 傅斯年在中国现代考古学史上的历史地位与作用87
二 现代学术机构史语所的创立94
三 史语所考古的思想入口104
四 小结114
第三章 史语所考古的探索期(1928—1929)——殷墟发掘的第一阶段116
一 殷墟发掘的前奏117
二 殷墟第一次试掘及其特点120
三 李、董第二次发掘以及方法上的改进129
四 第三次发掘及其重大收获140
五 中央和河南在考古活动上的政治博弈146
六 小结151
第四章 史语所考古的发展期(1930—1934)——从城子崖到殷墟第九次发掘153
一 城子崖发掘与龙山文化的研究153
二 殷墟第四次发掘和“殷墟漂没说”的解决165
三 第五次发掘和“后冈三叠层”的发现173
四 河南古迹研究会及其初期活动179
五 殷墟第六至九次发掘及发掘方法的进步185
六 类型学探索和考古学解释191
七 小结195
第五章 史语所考古的鼎盛期(1934—1937)——殷墟第十至十五次发掘200
一 梁思永领导下的殷陵发掘及重大收获200
二 殷墟第十三至十五次发掘和遗址发掘方法的成熟211
三 山东古迹会的调查和两城镇发掘220
四 河南古迹会在历史期考古上的努力223
五 史语所考古活动向安徽的延伸227
六 田野考古技术和整理方法的逐步形成230
七 小结239
第六章 史语所考古的延续期(1937—1949)——抗日战争与国内战争期间的考古活动246
一 吴金鼎与西南考古的开拓249
二 夏鼐在西北地区的考古活动及成就254
三 石璋如的田野活动和史语所的民族考古学探索263
四 战争期间史语所的考古研究274
五 小结307
第七章 民国时期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基本特征与历史遗产334
一 史语所考古的基本特征334
二 科学考古学对学术与社会的影响348
三 批评与反思352
主要参考文献362
后记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