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民国卷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民国卷 下
  • 王建朗,黄克武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7509781981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1224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43页
  • 主题词:中国历史-研究-民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民国卷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下597

第十六章 善后大借款析论:民国财政的奠基与民族主义的激荡597

一 借款为立国之本598

二 突破网罗的中外攻防604

三 现实困境与历史记忆的叠合610

四 民族情绪之挑起614

五 各有所得的赛局618

第十七章 从银元到法币:民国币制演进627

一 银元时代的降临:废两改元627

二 白银危机与法币制度的建立636

三 法币盛极而衰终至崩溃648

四 法币制度的历史地位658

第十八章 近代中国银行业的变迁:以官商互动为中心662

一 晚清近代银行业的兴起662

二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银行业的发展671

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银行业的新动向679

四 抗战时期及战后银行业的国家资本化688

第十九章 阶级和职业:1930—1940年代上海银行界的政治和经济动态698

一 上海银行界研究概论698

二 1930年代上海银行业职员阶级的形成701

三 1930年代上海的投机风气与社会问题705

四 上海银行职员的舞弊问题和解决方法709

五 中国共产党对上海银行界的统战715

六 1949年后国民党对在港上海银行家的控制725

七 国共之争中的上海银行界731

第二十章 官僚资本与“官办商行”734

一 “官僚资本”溯源734

二 官僚资本的发生和发展736

三 官僚资本成为众矢之的742

四 国家资本抑或官僚资本750

五 “官办商行”的个案研究757

六 “官办商行”的特点760

七 官僚资本研究概论771

第二十一章 南京政府十年中美经济关系的考察773

一 南京政府十年中美经济关系的重要性774

二 南京政府十年中美经济关系的重要议题779

三 南京政府十年中美经济关系之评析801

第二十二章 党国体制肇建与商民运动之兴衰803

一 国民党改组与商民运动的发起804

二 商民运动与国共势力的竞争813

三 商民运动的发展及其内部问题821

四 商民协会被取消与商民运动的中止829

第二十三章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839

一 乡村建设运动的兴起和发展839

二 乡村建设运动的内容及成效848

三 乡村建设运动的历史评价868

第二十四章 寻找富强之路:近代中国教育发展的观察882

一 近代中国教育的演进882

二 传统与西潮:清朝末年的新教育884

三 启蒙与救亡:民国初年的新思潮892

四 控制与建设:抗战前的党化教育900

五 坚持与对抗:战时教育及其争论911

第二十五章 由“学战”到“思想战”:民国时期的思想与学术920

一 由“学战”到“思想战”:“思想界”具有的象征意义922

二 书局·报章与大学:思想学术的载体931

三 游走于新式传播媒介:读书人的“生意经”939

四 政治·思想·学术944

五 民国思想与学术流变之余论951

第二十六章 信仰与社会:民国时期的宗教变动954

一 民国初期的宗教格局954

二 从神道设教到信仰自由958

三 新思潮与宗教:非宗教运动与非基运动961

四 政党与宗教965

五 宗教自身的变革974

六 宗教的社会影响995

第二十七章 现代性与民国城市日常生活999

一 城市日常生活的现代意义999

二 民国市政的近代化1004

三 民国城市日常消费1013

四 民国的城市社会问题1020

五 民国城市的精神世界1027

第二十八章 民国时期的边海疆交涉1037

一 辛亥革命与多民族国民国家的认同1037

二 北京政府维系疆域的艰难努力1040

三 国民政府时期的边疆动荡与危机1050

四 雅尔塔密约与战后中国版图的确定1056

五 中缅边境交涉1062

六 南海诸岛主权之回归1070

第二十九章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双重奏——以云南为例1082

一 云南与中央关系的演进1082

二 翊赞中央:蔡锷时期(1911—1913)1084

三 独立竞逐:唐继尧时期(1913—1927)1089

四 羁縻控制:龙云时期(1928—1945)1098

五 决裂终结:卢汉时期(1945—1949)1112

六 云南所见之央地关系的意义1113

第三十章 祖国去来:日本统治与光复初期台湾人的两岸往来1116

一 台湾人往来两岸的历史背景1116

二 殖民体验与祖国想象1119

三 来去祖国:知识分子的经历与体悟1127

四 重回祖国怀抱:期待、实践与挫折1138

参考文献1150

人名索引1197

后记12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