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名家诗文集 白居易集 卷1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唐)李白等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720706770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46页
- 文件大小:101MB
- 文件页数:385页
- 主题词:古典诗歌-作品集-中国;古典散文-作品集-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名家诗文集 白居易集 卷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讽谕1
古调诗五言凡六十四首1
贺雨1
读张籍古乐府1
哭孔戡1
凶宅2
梦仙2
观刈麦2
题海图屏风2
羸骏3
废琴3
李都尉古剑3
云居寺孤桐3
京兆府新栽莲3
月夜登阁避暑3
初授拾遗3
赠元稹4
哭刘敦质4
答友问4
杂兴三首4
宿紫阁山北村5
读汉书5
赠樊著作5
蜀路石妇5
折剑头5
登乐游园望6
酬元九对新栽竹有怀见寄6
感鹤6
春雪6
高仆射6
白牡丹6
赠内7
寄唐生7
伤唐衢二首7
问友8
悲哉行8
紫藤8
放鹰8
慈乌夜啼8
燕诗示刘叟9
采地黄者9
初入太行路9
邓鲂张彻落第9
送王处士9
村居苦寒9
纳粟10
薛中丞10
秋池二首10
夏旱10
谕友10
丘中有一士10
新制布裘11
杏园中枣树11
虾蟆11
寄隐者11
放鱼11
文柏床12
浔阳三题并序12
庐山桂12
湓浦竹12
东林寺白莲12
夫水12
二讽谕二13
古调诗五言凡五十八首13
续古诗十首13
秦中吟十首并序14
议婚14
重赋14
伤宅14
伤友14
不致仕15
立碑15
轻肥15
五弦15
歌舞15
买花15
赠友五首并序16
寓意诗五首16
读史五首17
和答诗十首并序17
和思归乐18
和阳城驿18
答桐花19
和火觜鸟19
答四皓庙20
和雉媒20
和松树20
答箭镞21
和古社21
和分水岭21
有木诗八首并序21
叹鲁二首22
反鲍明远白头吟22
青冢22
杂感23
三讽谕三24
凡二十首24
新乐府并序24
七德舞25
法曲歌25
二王后26
海漫漫26
立部伎26
华原磬26
上阳白发人27
胡旋女27
新丰折臂翁27
太行路28
司天台28
捕蝗28
昆明春水满28
城盐州29
道州民29
驯犀29
五弦弹29
蛮子朝30
骠国乐30
缚戎人30
四讽谕四32
凡三十首32
新乐府32
骊宫高32
百炼镜32
青石32
两朱阁32
西凉伎33
八骏图33
涧底松33
牡丹芳33
红线毯34
杜陵叟34
缭绫34
卖炭翁34
母别子35
阴山道35
时世妆35
李夫人35
陵园妾35
盐商妇36
杏为梁36
井底引银瓶36
官牛37
紫毫笔37
隋堤柳37
草茫茫37
古冢狐37
黑潭龙38
天可度38
秦吉了38
鸦九剑38
采诗官38
五 闲适一39
古调诗凡五十三首39
常乐里闲居偶题十六韵时为校书郎39
答元八宗简同游曲江后明日见赠39
感时39
首夏同诸校正游开元观因宿玩月39
永崇里观居40
早送举人入试40
招王质夫40
祗役骆口因与王质夫同游秋山偶题三韵40
见萧侍御忆旧山草堂诗因以继和40
病假中南亭闲望40
仙游寺独宿41
前庭凉夜41
官舍小亭闲望41
早秋独夜41
听弹古渌水41
松斋自题41
冬夜与钱员外同直禁中41
和钱员外禁中夙兴见示41
夏日独直寄萧侍御42
松声42
禁中42
赠吴丹42
初除户曹喜而言志42
秋居书怀42
禁中晓卧因怀王起居43
养拙43
寄李十一建43
旅次华州赠袁右丞43
酬杨九弘贞长安病中见寄43
禁中寓直梦游仙游寺43
赠王山人44
秋山44
赠能七伦44
题杨颖士西亭44
题赠郑秘书徵君石沟溪隐居44
及第后归觐留别诸同年44
清夜琴兴45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并序45
六 闲适二48
古调诗五言凡四十八首48
自题写真48
遣怀48
渭上偶钓48
隐几48
春眠48
闲居49
夏日49
适意二首49
首夏病间49
晚春沽酒49
兰若寓居49
麴生访宿50
闻庾七左降因咏所怀50
答卜者50
归田三首50
秋游原上50
九日登西原宴望51
寄同病者51
游蓝田山卜居51
村雪夜坐51
东园玩菊51
观稼51
闻哭者52
新构亭台示诸弟侄52
自吟拙什因有所怀52
东陂秋意寄元八52
闲居52
咏拙52
咏慵53
冬夜53
村中留李三固言宿53
友人夜访53
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53
酬张十八访宿见赠54
朝归书寄元八55
酬吴七见寄55
昭国闲居55
喜陈兄至55
赠杓直55
寄张十八56
题玉泉寺56
朝回游城南56
舟行56
湓浦早冬56
江州雪56
七 闲适三57
古调五言凡五十八首57
题浔阳楼57
访陶公旧宅并序57
北亭57
泛湓水57
答故人58
官舍内新凿小池58
宿简寂观58
读谢灵运诗58
北亭独宿58
约心58
晚望58
早春59
春寝59
睡起晏坐59
咏怀59
春游二林寺59
出山吟59
岁暮59
闻早莺60
栽杉60
过李生60
咏意60
食笋60
游石门涧60
招东邻61
题元十八溪亭61
香炉峰下新置草堂即事咏怀题于石上61
草堂前新开一池养鱼种荷日有幽趣61
白云期61
登香炉峰顶61
答崔侍郎钱舍人书问因继以诗62
烹葵62
小池二首62
闭关62
弄龟罗62
截树62
望江楼上作63
题座隅63
昔与微之在朝日同蓄休退之心迨今十年沦落老大追寻前约且结后期63
垂钓63
晚燕63
赎鸡63
秋日怀杓直64
食后64
齐物二首64
山下宿64
题旧写真图64
闲居64
对酒示行简65
咏怀65
夜琴65
山中独吟65
达理二首65
湖庭晚望残水65
郭虚舟相访66
八 闲适四67
古调诗五言七言凡五十七首67
长庆二年七月自中书舍人出守杭州路次蓝溪作67
初出城留别67
过骆山人野居小池67
宿清源寺67
宿蓝桥对月67
自望秦赴五松驿马上偶睡睡觉成吟68
邓州路中作68
朱藤杖紫骢吟68
桐树馆重题68
过紫霞兰若68
感旧纱帽68
思竹窗68
马上作68
秋蝶69
登商山最高顶69
枯桑69
山路偶兴69
山雉69
初下汉江舟中作寄两省给舍69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70
初领郡政衙退登东楼作70
清调吟70
狂歌词70
郡亭70
咏怀70
立春后五日71
郡中即事71
郡斋暇日辱常州陈郎中使君早春晚坐水西馆书事诗十六韵见寄亦以十六韵酬之71
官舍71
吾雏71
题小桥前新竹招客72
病中逢秋招客夜酌72
食饱72
严十八郎中在郡日改制东南楼予宴游其问颇有幽致聊成十韵72
南亭对洒送春72
玩新庭树因咏所怀72
仲夏斋戒月73
除官去术间73
三年为刺史二首73
别萱桂73
自馀杭归宿淮口作73
舟中李山人访宿73
洛下卜居73
洛中偶作74
赠苏少府74
移家入新宅74
琴74
鹤74
自咏74
林下闲步寄皇甫庶子75
晏起75
池畔二首75
春葺新居75
赠言75
泛春池75
九感伤一76
古调诗五言凡五十五首76
西明寺牡丹花时忆元九76
伤杨弘贞76
权摄昭应早秋书事寄元拾遗兼呈李司录76
新栽竹76
秋霖中过尹纵之仙游山居76
寄江南兄弟76
曲江早秋77
寄题盩厔屋厅前双松77
翰林院中感秋怀王质夫77
禁中月77
赠卖松者77
初见白发77
别元九后咏所怀77
禁中秋宿78
早秋曲江感怀78
寄元九78
春暮寄元九78
早梳头78
出关路78
别舍弟后月夜78
新丰路逢故人78
金銮子晬日79
青龙寺早夏79
秋题牡丹丛79
劝酒寄元九79
曲江感秋79
酬张太祝晚秋卧病见寄79
立秋日曲江忆元九79
早朝贺雪寄陈山人80
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因以此寄80
和元九悼往80
重到渭上旧居80
白发80
秋日81
将之饶州江浦夜泊81
思归81
冀城北原作81
客路感秋寄明准上人81
游襄阳怀孟浩然81
秋暮西归途中书情82
秋怀82
别杨颖士卢克柔殷尧藩82
题赠定光上人82
祗役骆口驿喜萧侍御书至因寄八韵82
酬李少府曹长官舍见赠82
留别82
晓别83
北园83
惜栯李花83
照镜83
新秋83
夜雨83
秋江送客83
感逝寄远83
秋月84
十 感伤二85
古调五言凡七十八首85
朱陈村85
读邓鲂诗85
寄元九85
秋夕86
夜雨86
秋霁86
叹老三首86
送兄弟回雪夜86
溪中早春86
同友人寻涧花87
登村东古冢87
梦裴相公87
昼寝87
别行简87
观儿戏87
叹常生87
寄元九88
以镜赠别88
城上对月期友人不至88
念金銮子二首88
对酒88
渭村雨归88
谕怀89
喜友至留宿89
西原晚望89
感镜89
村居卧病三首89
沐浴90
栽松二首90
病中友人相访90
自觉二首90
雨夜有念90
寄杨六91
送春91
哭李三91
别李十一后重寄91
初出蓝田路作91
仙娥峰下作91
微雨夜行91
再到襄阳访问旧居92
寄微之三首92
舟中雨夜92
夜闻歌者92
江楼闻砧92
宿东林寺92
忆洛下故园93
赠别崔五93
春晚寄微之93
渐老93
送幼史93
夜雪93
寄行简93
首夏93
孟夏思渭村旧居寄舍弟94
早蝉94
感情94
南湖晚秋94
郡厅有树晚荣早凋人不识名因题其上94
感秋怀微之95
因沐感发寄朗上人二首95
早蝉95
苦热喜凉95
早秋晚望兼呈韦侍御95
司马宅95
司马厅独宿96
梦与李七庾三十二同访元九96
秋槿96
答元郎中杨员外喜乌见寄96
十一感伤三97
古体五言凡五十三首97
初入峡有感97
过昭君村97
自江州至忠州97
初到忠州登东楼寄万州杨八使君97
郡中97
西楼夜98
东楼晓98
寄王质夫98
南宾郡斋即事寄杨万州98
招萧处士98
庭槐98
送客回晚兴98
东楼竹99
九日登台99
东城寻春99
江上送客99
桐花99
早祭风伯因怀李十一舍人99
花下对酒二首99
不二门100
我身100
哭王质夫100
东坡种花二首100
登城东古台101
哭诸故人因寄元八101
郡中春宴因赠诸客101
开元寺东池早春101
东涧种柳101
卧小斋101
步东坡102
徵秋税毕题郡南亭102
蚊蟆102
登龙昌上寺望江南山怀钱舍人102
郊下102
遣怀102
岁晚102
负冬日103
委顺103
宿溪翁103
重过寿泉忆与杨九别时因题店壁103
西掖早秋直夜书意103
庭松103
竹窗104
同韩侍郎游郑家池吟诗小饮104
晚归有感104
曲江感秋二首并序104
玩松竹二首105
衰病无趣因吟所怀105
逍遥咏105
十二感伤四106
歌行曲引杂言凡二十九首106
短歌行106
生离别106
浩歌行106
王夫子106
江南遇天宝乐叟107
送张山人归嵩阳107
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107
和钱员外答卢员外早春独游曲江见寄长句108
东墟晚歇108
客中月108
挽歌词108
长相思108
山鹧鸪109
放旅雁109
送春归109
山石榴寄元九109
画竹歌并引109
真娘墓110
长恨歌传(陈鸿)110
长恨歌111
妇人苦112
长安道112
潜别离112
隔浦莲113
寒食野望吟113
琵琶引并序113
简简吟114
花非花114
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114
醉歌114
十三律诗115
五言七言凡九十九首115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115
和郑方及第后秋归洛下闲居116
与诸同年贺座主侍郎新拜太常同宴萧尚书亭子116
东都冬日会诸同声宴郑家林亭116
叙德书情四十韵上宣歙崔中丞117
和渭北刘大夫借便秋遮虏寄朝中亲友117
题故曹王宅117
自江陵之徐州路上寄兄弟117
酬哥舒大见赠118
和谈校书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118
感秋寄远118
春题华阳观118
秋雨中赠元九118
城东闲游118
答韦八118
华阳观桃花时招李六拾遗饮118
和友人洛中春感118
送张南简入蜀118
寄陆补阙119
华阳观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119
曲江忆元九119
过刘三十二故宅119
下邽庄南桃花119
三月三十日题慈恩寺119
看浑家牡丹花戏赠李二十119
春中与卢四周谅华阳观同居119
自城东至以诗戏招李崔先辈119
盩厔县北楼望119
县西郊秋寄赠马造120
别韦苏120
戏题新栽蔷薇120
酬王十八李大见招游山120
县南花下醉中留刘五120
宿杨家120
醉中留别杨六兄弟120
醉中归盩厔120
游云居寺赠穆三十六地主120
和王十八蔷薇涧花时有怀萧侍御兼见赠120
再因公事到骆口驿120
期李二十文略王十八质夫不至独宿仙游寺121
酬赵秀才赠新登科诸先辈121
过天门街121
惜玉蕊花有怀集贤王校书起121
春送卢秀才下第游太原谒严尚书121
长安进柳大东归121
送文畅上人东游121
社日关路作121
重到毓材宅有感121
乱后过流沟寺121
叹发落121
留别吴七正字122
除夜宿洛州122
邯郸冬至夜思家122
冬至夜怀湘灵122
感故张仆射诸妓122
游仙游山122
见尹公亮新诗偶赠绝句122
长安闲居122
早春独游曲江122
秘书省中忆旧山122
凉夜有怀122
送武士曹归蜀123
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123
赋得古原草送别123
夜哭李夷道123
病中作123
秋江晚泊123
旅次景空寺宿幽上人院123
长安正月十五日123
过高将军墓123
寒食卧病123
宿桐庐馆同崔存度醉后作124
江楼望归124
除夜寄弟妹124
寒食月夜124
感芍药花寄正一上人124
晚秋闲居124
秋暮郊居书怀124
为薛台悼亡124
途中寒食124
题流沟寺古松124
感月悲逝者125
代邻叟言怀125
自河南经乱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125
长安早春旅怀125
寒闺夜125
寄湘灵125
冬至宿杨梅馆125
临江送夏瞻125
冬夜示敏巢125
客中守岁125
问淮水126
宿樟亭驿126
及第后忆旧山126
题李次云窗竹126
花下自劝酒126
题李十一东亭126
春村126
题施山人野居126
十四 律诗127
五言七言凡一百首127
翰林中送独孤二十七起居罢职出院127
重寻杏园127
曲江独行127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127
同钱员外题绝粮僧巨川127
绝句代书赠钱员外127
晚秋有怀郑中旧隐127
禁中九日对菊花酒忆元九127
送王十八归山寄题仙游寺128
答张籍因以代书128
曲江早春128
见元九悼亡诗因以此寄128
寒食夜128
杏园花落时招钱员外同醉128
重题西明寺牡丹128
同钱员外禁中夜直128
禁中夜作书与元九128
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128
寄陈式五兄128
庾顺之以紫霞绮远赠以诗答之129
送元八归风翔129
雨雪放朝因怀微之129
咏怀129
闻微之江陵卧病以大通中散碧腴垂云膏寄之因题四韵129
酬钱员外雪中见寄129
重酬钱员外129
独酌忆微之129
微之宅残牡丹129
新磨镜129
感发落130
八月十五日夜对酒玩月偶题是诗130
酬王十八见寄130
立春日酬钱员外曲江同行见赠130
和钱员外青龙寺上方望旧山130
宴周皓大夫光福宅130
晚秋夜130
惜牡丹花二首130
答元奉礼同宿见赠130
答马侍御见赠130
上巳日恩赐曲江宴会即事131
夜惜禁中桃花因怀钱员外131
和钱员外早冬玩禁中新菊131
答刘戒之早秋别墅见寄131
凉夜有怀131
秋思131
禁中闻蛩131
秋虫131
赠别宣上人131
春夜喜雪有怀王二十二132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132
骆口驿旧题诗132
南秦雪132
山枇杷花二首132
江楼月132
亚枝花132
江上笛132
嘉陵夜有怀二首132
夜深行132
望驿台133
江岸梨133
感元九悼亡诗因为代答三首133
答谢家最小偏怜女133
答骑马入空台133
答山驿梦133
和元九与吕二同宿话旧感赠133
忆元九133
萧员外寄新蜀茶133
寄上大兄133
病中哭金銮子133
寄内134
病气134
叹元九134
眼暗134
得袁相书134
病中作134
感化寺见元九刘三十二题名处134
游悟真寺回山下别张殷衡134
村居寄张殷衡134
病中得樊大书134
开元九诗书卷134
昼卧135
夜坐135
暮立135
有感135
答友问135
村夜135
闻虫135
寒食夜有怀135
赠内135
得钱舍人书问眼疾135
还李十一马135
九日寄行简136
夜坐136
村居二首136
早春136
和梦游春诗一百韵并序136
壬昭君二首137
十五律诗138
五言七言凡九十九首138
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138
酬卢秘书二十韵139
题卢秘书夏日新栽竹二十韵139
渭村酬李二十见寄139
初授赞善大夫早朝寄李二十助教139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140
游城南留元九李二十晚归140
广宣上人以应制诗见示因以赠之140
重过秘书旧房因题长句140
重到城七绝句140
见元九140
高相宅140
张十八140
刘家花140
裴五140
仇家酒140
恒寂师141
靖安北街赠李二十141
重伤小女子141
过颜处士墓141
题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韵141
赋得听边鸿141
见杨弘贞诗赋因题绝句以自谕141
病中早春141
送人贬信州判官142
曲江醉后赠诸亲故142
和元八侍御升平新居四绝句142
看花屋142
累土山142
高亭142
松树142
醉后却寄元九142
重寄142
李十一舍人得元八侍御诗即事书怀因酬四韵142
重到华阳观旧居143
答劝酒143
题王侍御池亭143
听水部吴员外新诗因赠绝句143
雨夜忆元九143
雨中携元九诗访元八侍御143
赠杨秘书巨源143
和武相公感韦令公旧池孔雀143
寄生衣与微之因题封上143
白牡丹143
梦旧144
戏题卢秘书新移蔷薇144
曲江夜归闻元八见访144
苦热题恒寂师禅室144
微之到通州日见仆旧诗吟叹一章兼录仆诗同寄因酬长句144
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章144
病中答招饮者145
燕子楼三首 并序145
初贬官过望秦岭145
蓝桥驿见元九诗145
韩公堆寄元九145
发商州145
武关南见元九题山石榴花见寄145
红鹦鹉146
题四皓庙146
罢药146
白鹭146
襄阳舟夜146
江夜舟行146
红藤杖146
江上吟元八绝句146
途中感秋146
登郢州白雪楼146
舟夜赠内147
逢旧147
臼口阻风十日147
浦中夜泊147
卢侍御与崔评事为予于黄鹤楼致宴宴罢同望147
舟中读元九诗147
舟行阻风寄李十一舍人147
雨中题衰柳147
题王处士郊居147
岁晚旅望147
晏坐闲吟148
题李山人148
读庄子148
江楼偶宴赠同座148
放言五首并序148
岁暮道情二首148
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149
强酒149
独树浦雨夜寄李六郎中149
听崔七妓人筝149
望江州149
初到江州149
醉后题李马二妓149
卢侍御小妓乞诗座上留赠149
十六律诗150
五言七言凡一百首150
东南行一百韵150
谪居151
初到江州寄翰林张李杜三学士151
庾楼晓望151
宿西林寺151
江楼宴别152
题山石榴花152
代春赠152
答春152
樱桃花下叹白发152
惜落花赠崔二十四152
移山樱桃152
官舍闲题152
晚春登大云寺南楼赠常禅师152
北楼送客归上都153
北亭招客153
宿西林寺早赴东林满上人之会因寄崔二十二员外153
游宝称寺153
早春闻提壶鸟因题邻家153
见紫薇花忆微之153
蔷薇花一丛独死不知其故因有是篇153
湖亭望水153
闲游154
忆微之伤仲远154
过郑处士154
霖雨苦多江湖暴涨块然独望因题北亭154
春末夏初闲游江郭二首154
红藤杖154
风雨中寻李十一因题船上154
题庐山山下汤泉155
寄蕲州簟与元九因题六韵155
秋热155
题元十八溪居155
晚出西郊155
阶下莲155
端居咏怀155
夜宿江浦闻元八改官因寄此什155
百花亭155
江楼早秋156
送客之湖南156
百花亭晚望夜归156
西楼156
寻李道士山居兼呈元明府156
四十五156
寄李相公崔侍郎钱舍人156
厅前桂156
寻王道士药堂因有题赠156
秋晚157
南浦岁暮对酒送王十五归京157
除夜157
闻李十一出牧澧州崔二十二出牧果州因寄绝句157
元和十二年淮寇未平愤然有感率尔成章157
庾楼新岁157
上香炉峰157
忆微之157
雨夜赠元十八157
寒食江畔158
三月三日登庾楼寄庾三十二158
闻李六景俭自河东令授唐邓行军司马以诗贺之158
石楠树158
大林寺桃花158
咏怀158
早发楚城驿158
箬岘东池158
建昌江158
哭从弟159
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五首159
重题159
山中问月159
正月十五日夜东林寺学禅因呈智禅师159
临水坐159
山居159
遗爱寺160
山中与元九书因题书后160
黄石岩下作160
戏赠李十三判官160
醉中戏赠郑使君160
江亭夕望160
酬元员外三月三十日慈恩寺相忆见寄160
偶然二首160
中秋月160
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161
携诸山客同上香炉峰遇雨题此解嘲161
彭蠡湖晚归161
酬赠李炼师见招161
西河雨夜送客161
登西楼忆行简161
罗子161
读灵澈诗161
听李士良琵琶162
昭君怨162
闲吟162
戏问山石榴162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162
湖上闲望162
十七律诗163
五言七言凡一百首163
江南谪居十韵163
江楼夜吟元九律诗成三十韵163
浔阳岁晚寄元八郎中庾三十二员外163
元九以绿丝布白轻榕见寄制成衣服以诗报知164
清明日送韦侍御贬虔州164
九江春望164
晚题东林寺双池164
赠内子164
送客春游岭南二十韵164
自题164
自悲165
寻郭道士不遇165
浔阳春三首165
春生165
春来165
春去165
梦微之165
赠韦炼师165
问刘十九165
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166
南湖早春166
元十八欲出庐山因以投和166
题韦家泉池166
醉中对红叶166
遣怀166
点额鱼166
闻龟儿咏诗166
对酒166
东墙夜合树去秋为风雨所摧今年花时怅然有感167
病起167
梦亡友刘太白同游彰敬寺167
兴果上人殁时题此诀别兼简二林僧社167
赠写真者167
刘十九同宿167
十二年冬江西温暖喜元八寄金石凌到因题此诗167
闲意167
送友人上峡赴东川辟命167
夜送孟司功168
衰病168
题诗屏风绝句168
答微之168
偶宴有怀168
山中酬江州崔使君见寄168
山枇杷168
闻李尚书拜相因以长句寄贺微之168
岁暮169
雨中赴刘十九以四韵寄之169
蔷薇正开春酒初熟因招刘十九张大崔二十四同饮169
李白墓169
对酒169
戏答诸少年169
风雨晚泊169
题崔使君新楼169
山中戏问韦侍御169
赠昙禅师170
寄微之170
醉吟二首170
晓寝170
答元八郎中杨十二博士170
湖亭与行简宿170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170
赠江客170
残暑招客170
浔阳秋怀赠许明府171
九日醉吟171
问韦山人171
送萧炼师步虚诗十首卷后以二绝继之171
赠李兵马使171
题遗爱寺前溪松171
庐山草堂夜雨独宿寄牛二李七庾三十二员外171
闻杨十二新拜省郎遥以诗贺171
三月三日怀微之172
赠韦八172
春江闲步赠张山人172
春听琵琶兼简长孙司户172
吴官词172
送韦侍御量移金州司马172
自到浔阳生三女子因诠真理用遣妄怀172
江西裴常侍以优礼见待又蒙赠诗辄叙鄙诚用伸感谢172
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仰荷圣泽聊书鄙诚173
除忠州寄谢崔相公173
初除官蒙裴常侍赠鹘因谢惠贶兼抒离情173
洪州逢熊孺登173
初著刺史绯答友人见赠173
又答贺客173
别草堂三绝句173
钟陵饯送173
浔阳宴别173
戏赠户部李巡官174
行次夏口先寄李大夫174
重赠李大夫174
对镜吟174
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174
题岳阳楼175
入峡次巴东175
十年三月三十日别微之于沣上十四年三月十一日夜遇微之于峡中因赋十七韵以赠175
题峡中石上175
十八律诗176
五言七言凡一百首176
夜入瞿唐峡176
初到忠州赠李六176
郡斋暇日忆庐山草堂兼寄二林僧社176
赠康叟176
鹦鹉177
京使回累得南省诸公书因以长句诗寄谢177
东城春意177
木莲树生巴峡山谷间巴民亦呼为黄心树忠州西北十里有鸣玉溪生者穰茂尤异元和十四年夏命道士毋丘元志写惜其遐僻因题三绝句云177
种桃杏177
新秋177
龙昌寺荷池178
听竹枝赠李侍御178
寄胡饼与杨万州178
感樱桃花因招饮客178
东亭闲望178
画木莲花图寄元郎中178
和李澧州题韦开州经藏诗178
九日题涂溪178
即事寄微之178
题郡中荔枝诗十八韵兼寄万州杨八使君178
留北客179
重寄荔枝与杨使君时闻杨使君欲种植故有落句戏之179
和万州杨使君四绝句179
竞渡179
江边草179
嘉庆李179
白槿花179
望郡南山(行简)179
和行简望郡南山180
种荔枝180
阴雨180
送客归京180
送萧处士游黔南180
东楼醉180
寄微之180
东楼招客夜饮180
醉后戏题180
冬至夜180
竹枝词四首181
酬严中丞晚眺黔江见寄181
寄题杨万州四望楼181
答杨使君登楼见忆181
除夜181
闻雷181
春至181
感春181
春江182
题东楼前李使君所种樱桃花182
巴水182
野行182
送高侍御使回因寄杨八182
奉酬李相公见示绝句182
喜山石榴花开182
戏赠萧处士清禅师182
钱虢州以三堂绝句见寄因以本韵和之182
三月三日182
寒食夜183
代州民问183
答州民183
荔枝楼对酒183
房家夜宴喜雪戏赠主人183
醉后赠人183
初除尚书郎脱刺史绯183
留题开元寺上方183
别种东坡花树两绝183
别桥上竹183
发白狗峡次黄牛峡登高寺却望忠州184
棣华驿见杨八题梦兄弟诗184
商山路有感184
商山路驿桐树昔与微之前后题名处184
恻恻吟184
德宗皇帝挽歌词四首184
昭德王皇后挽歌词185
太平乐词二首185
小曲新词二首185
闺怨词三首185
残春曲185
长安春185
长乐坡送人赋得愁字185
独眠吟二首186
期不至186
长洲苑186
忆江柳186
南浦别186
三年别186
伤春词186
后宫词186
十九律诗187
五言七言凡一百首187
吟元郎中白须诗兼饮雪水茶因题壁上187
吴七郎中山人待制班中偶赠绝句187
和张十八秘书谢裴相公寄马187
答山侣187
早朝思退居187
曲江亭晚望187
初除主客郎中知制诰与王十一李七元九同宿话旧感怀187
西省对花忆忠州东坡新花树因寄题东楼188
寄题忠州小楼桃花188
中书连直寒食不归因怀元九188
春忆二林寺旧游因寄朗满晦三上人188
和元少尹新授官188
朝回和元少尹绝句188
重和元少尹188
中书夜直梦忠州188
醉后188
待漏入阁书事奉赠元九学士阁老189
晚春重到集贤院189
紫薇花189
后宫词189
卜居189
题新居寄元八189
登龙尾道南望忆庐山旧隐189
冯阁老处见与严郎中酬和诗因戏赠绝句189
见于给事暇日上直寄南省诸郎官诗因以戏赠189
题新昌所居190
西省北院与李常侍隔窗小饮题四韵190
酬元郎中同制加朝散大夫书怀见赠190
初著绯戏赠元九190
和韩侍郎苦雨190
连雨190
初加朝散大夫又转上柱国190
行简初授拾遗同早朝入阁因示十二韵190
立秋日登乐游园191
新秋早起有怀元少尹191
夜筝191
妻初授邑号告身191
送客南迁191
暮归191
寄远191
旧房191
钱侍郎使君以题庐山草堂诗见寄因酬之192
寄山僧192
慈恩寺有感192
酬严十八郎中见示192
寄王秘书192
中书寓直192
自问192
曲江独行招张十八192
新居早春二首192
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因寄元郎中张博士193
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193
久不见韩侍郎戏题四韵以寄之193
寄白头陀193
和韩侍郎题杨舍人林池见寄193
勤政楼西老柳194
偶题阁下厅194
予与故刑都李侍郎早结道友与故京兆元尹晚为诗侣周岁之间二君长逝追感旧游因贻同志194
送冯舍人阁老往襄阳194
莫走柳条词送别194
酬韩侍郎张博士雨后游曲江见寄194
元家花194
代人赠王员外194
惜小园花194
萧相公宅遇自远禅师有感而赠195
草词毕遇芍药初开因咏小谢红药当阶翻诗以为一句未尽其状偶成十六韵195
喜张十八博士除水部员外郎195
与沈杨二舍人阁老同食敕赐樱桃玩物感恩因成十四韵195
送严大夫赴桂州195
春夜宿直195
夏夜宿直196
七言十二句赠驾部吴郎中七兄196
玉真张观主下小女冠阿容196
龙花寺主家小尼196
访陈二196
晚庭逐凉196
曲江忆李十一196
江亭玩春196
闻夜砧197
板桥路197
青门柳197
梨园弟子197
暮江吟197
思妇眉197
怨词197
寒闺怨197
秋房夜197
采莲曲197
邻女197
闺妇197
移牡丹栽198
听夜筝有感198
代谢好答崔员外198
琵琶198
和殷协律琴思198
寄李苏州兼示杨琼198
听弹湘妃怨198
闲坐198
不睡198
二十律诗199
五言七言凡九十七首199
初罢中书舍人199
宿阳城驿对月199
商山路有感并序199
重感199
逢张十八员外籍199
赴杭州重宿棣华驿见杨八旧诗感题一绝199
寓言题僧200
内乡村路作200
路上寄银匙与阿龟200
山泉煎茶有怀200
郢州赠别王八使君200
吉祥寺见钱侍郎题名200
重到江州感旧游题郡楼十一韵200
赠江州李十使君员外十四韵200
题别遗爱草堂兼呈李十使君201
重题201
夜泊旅望201
九江北岸遇风雨201
舟中晚起201
秋寒201
初到郡斋寄钱湖州李苏州201
对酒自勉201
郡楼夜宴留客202
醉题候仙亭202
东院202
虚白堂202
闲夜咏怀因招周协律刘薛二秀才202
晚兴202
衰病202
病中对病鹤202
夜归202
腊后岁前遇景咏意203
白发203
钱湖州李苏州以酒寄到同饮聊咏所怀203
花楼望雪命宴赋诗203
晚岁203
宿竹阁203
岁暮枉衢州张使君书并诗因以长句报之203
和薛秀才寻梅花同饮见赠204
与诸客空腹饮204
小岁日对酒吟钱湖州所寄诗204
钱塘湖春行204
题灵隐寺红辛夷花戏酬光上人204
重向火204
候仙亭同诸客醉作204
城上204
早行林下204
送李校书趁寒食归义兴山居205
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205
独行205
二月五日花下作205
戏题木兰花205
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205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205
湖中自照205
赠苏炼师205
杭州春望205
饮散夜归赠诸客206
湖亭晚归206
东楼南望八韵206
醉中酬殷协律206
孤山寺遇雨206
樟亭双樱树206
湖上夜饮206
赠沙鸥206
馀杭形胜207
江楼夕望招客207
新秋病起207
木芙蓉花下招客饮207
悲歌207
江楼晚眺寄水部张员外207
夜招周协律兼答所赠207
重酬周判官207
饮后夜醒208
代卖薪女赠诸妓208
奉和李大夫题新诗二首各六韵208
固岩亭208
忘筌亭208
予以长庆二年冬十月到杭州明年遂留绝句208
早冬208
岁假内命酒赠周判官萧协律209
与诸客携酒寻去年梅花有感209
醉送李协律赴湖南辟命因寄沈八中丞209
内道场永欢上人就郡见访因以此赠209
见李苏州示男阿武诗自感成咏209
正月十五日夜月209
题州北路傍老柳树209
题清头陀209
自叹二首209
湖上醉中代诸妓奇严郎中210
自咏210
晚兴210
早兴210
竹楼宿210
湖上招客送春泛舟210
戏醉客210
紫阳花210
二十一格诗歌行杂体211
凡五十六首211
后序211
郡斋旬假命宴呈座客示郡寮211
题西亭211
郡中西园211
北亭卧212
一叶落212
崔湖州赠红石琴荐以诗酬谢212
九日宴集醉题郡楼兼呈周殷二判官212
同微之赠别郭虚舟炼师五十韵212
霓裳羽衣歌213
小童薛阳陶吹觱篥歌214
啄木曲214
题灵岩寺214
双石214
宿东亭晓兴214
日渐长赠周殷二判官215
花前叹215
自咏五首215
和微之听妻弹别鹤操216
题故元少尹集后二首216
和微之四月一日作216
吴中好风景二首216
白太守行(刘禹锡)216
答刘禹锡白太守行216
别苏州217
卯时酒217
自问行何迟217
除日答梦得同发楚州217
问杨琼217
有感三首217
宿荥阳218
经溱洧218
就花枝218
喜雨218
题道宗上人十韵并序218
寄皇甫宾客219
寄庾侍郎219
寄崔少监219
醉题沈子明壁219
劝酒219
落花219
对镜吟220
耳顺吟寄敦诗梦得220
别毡帐火炉220
六年春赠分司东都诸公220
九日代罗樊二妓招舒著作220
忆旧游220
答崔宾客晦叔十二月四日见寄221
劝我酒221
赠韦处士六年夏大热旱221
二十二格诗杂体222
凡六十首222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并序222
和晨霞222
和送刘道士游天台222
和栉沐寄道友223
和祝苍华223
和我年三首223
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韵223
和寄乐天224
和寄问刘白224
和新楼北园偶集小饮224
和除夜作225
和知非225
和望晓225
和李势女225
和酬郑侍御见寄226
和自劝二首226
和雨中花226
和晨兴因报问龟儿226
和朝回与王炼师游南山下227
和尝新酒227
和顺之琴者227
感旧写真227
授太子宾客归洛227
秋池二首227
中隐228
问秋光228
引泉228
知足吟228
酬集贤刘郎中对月见寄兼怀元浙东228
太湖石228
偶作二首229
葺池上旧亭229
崔十八新池229
玩止水229
闻崔十八宿予新昌弊宅因而成咏聊以写怀230
日长230
三月三十日作230
慵不能230
晨兴230
朝课230
天竺寺七叶堂避暑230
香山寺石楼潭夜浴231
嗟发落231
安稳眠231
池上夜境231
书绅231
秋游平泉赠韦处士闲禅师231
游坊口悬泉偶题石上231
对火玩雪232
六年寒食洛下宴游赠冯李二少尹232
苦热中寄舒员外232
闲夕232
寄情232
舒员外游香山寺大夸胜事题长句以赠之232
早冬游王屋偶吟成章233
吴宫辞233
二十三律诗234
凡一百首234
元微之除浙东观察使喜得杭越邻州先赠长句234
席上答微之234
答微之上船后留别234
答微之泊西陵驿见寄234
答微之夸越州州宅234
微之重夸州居因以寄怀234
张十八员外以新诗见寄因题卷后234
酬微之235
馀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235
答微之咏怀见寄235
酬微之夸镜湖235
雪中即事寄微之235
醉封诗筒寄微之235
除夜寄微之236
苏州李中丞以诗寄微之及予辄依来篇奉答236
早春西湖闲游怅然兴怀偶成十八韵寄微之236
答微之见寄236
祭社宵兴灯前偶作236
闲卧236
新春江次237
春题湖上237
早春忆微之237
失鹤237
自感237
得湖州崔十八使君书喜与杭越邻郡因成长句代贺兼寄微之237
同诸客携酒早看樱桃花237
柳絮237
早饮湖州酒寄崔使君237
病中书事238
与微之唱和来去常以竹简贮陈协律美而成篇因以此答238
醉戏诸妓238
北院238
酬周协律238
题石山人238
诗解238
潮238
闻歌妓唱严郎中诗因以绝句寄之239
柘枝妓239
急乐世辞239
天竺寺送坚上人归庐山239
除官赴阙留赠微之239
留题郡斋239
别州民239
留题天竺灵隐两寺239
西湖留别239
重寄别微之240
唐题别东楼240
别周军事240
看常州柘枝赠贾使君240
汴河路有感240
蛹桥旧业240
茅城驿240
河阴夜?自忆微之240
杭州回舫240
途中题山泉241
欲到东洛得杨使君书因以此报241
洛下寓居241
味道241
好听琴241
爱咏诗241
酬皇甫庶子见寄241
卧疾241
远师241
问远师242
小院酒醒242
赠侯三郎中242
求分司东都寄牛相公十韵242
酬杨八242
履道新居二十韵242
九日思杭州旧游寄周判官及诸客242
秋晚243
分司243
河南王尹初到以诗代书先问之243
池西亭243
临池闲卧243
吾庐243
题新居寄宣州崔相公243
忆杭州梅花因叙旧游寄萧协律243
病中辱张常侍题集贤院诗因以继和244
早春晚归244
赠杨使君244
赠皇甫庶子244
池上竹下作244
闲出觅春戏赠诸郎官244
别春炉244
泛小舱二首244
梦行简245
题新居呈王尹兼简府中三掾245
云和245
春老245
春雪过皇甫家245
崔侍御以孩子三日示其所生诗见示因以二绝和之245
与皂甫庶于同游城东245
洛城东花下作245
晚春寄微之并崔湖州245
城东闲行因题尉迟司业水阁246
寄皇甫七246
访皇甫七246
二十四律诗247
凡一百首247
除苏州刺史别洛城东花247
奉和汴州令狐相公二十二韵247
船夜援琴247
答刘和州247
渡淮247
赴苏州至常州答贾舍人248
去岁罢杭州今春领吴郡惭无善政聊写鄙怀兼寄三相公248
宣武令狐相公以诗寄赠聊用短章酬谢248
自咏248
吟前篇因寄微之248
紫薇花248
自到郡斋题二十四韵兼寄贾舍人崔郎中吴中诸客248
题笼鹤249
答客问杭州249
登阊门闲望249
代诸妓赠送周判官249
秋寄微之十二韵249
池上早秋249
郡西亭偶咏250
故衫250
郡中夜听李山人弹三乐250
东城桂三首并序250
闻行简恩赐章服喜成长句寄之250
唤笙歌250
对酒吟250
偶饮251
早发赴洞庭舟中作251
宿湖中251
拣贡橘书情251
夜泛阳坞入明月湾即事寄崔湖州251
泛太湖书事寄微之251
题新馆251
西楼喜雪命宴251
新栽梅252
酬刘和州戏赠252
戏和贾常州醉中二绝句252
岁暮寄微之三首252
岁日家宴戏示弟侄等252
正月三日闲行252
夜归252
自叹253
郡中闲独寄微之及崔湖州253
小舫253
马坠强出赠同座253
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想羡欢宴因寄此诗253
酬微之开拆新楼初毕相报末联见戏之作253
病中多雨逢寒食253
清明夜253
苏州柳254
三月二十八日赠周判官254
偶作254
重答刘和州254
奉送三兄254
城上夜宴254
重题小舫赠周从事兼戏微之254
吴樱桃254
春尽劝客酒255
仲夏斋居偶题八韵寄微之及崔湖州255
官宅255
六月三日夜闻蝉255
莲石255
眼病二首255
题东武丘寺六韵255
夜游西武丘寺八韵256
咏怀256
重咏256
百日假满256
九日寄微之256
题报恩寺256
晚起256
自思益寺次楞伽寺作256
松江亭携乐观渔宴宿257
宿灵岩寺上院257
酬别周从事二首257
武丘寺路257
齐云楼晚望偶题十韵兼呈冯侍御周殷二协律257
河亭晴望257
留别微之257
自喜258
武丘寺路宴留别诸妓258
江上对酒二首258
望亭驿酬别周判官258
见小侄龟儿咏灯诗并腊娘制衣因寄行简258
酒筵上答张居士258
鹦鹉258
听琵琶妓弹略略258
写新诗寄微之偶题卷后259
宝历二年八月三十日夜梦后作259
与梦得同登栖灵塔259
梦苏州水阁寄冯侍御259
喜罢郡259
答次休上人259
二十五律诗260
凡一百首260
感悟妄缘题如上人壁260
思子台有感二首260
赋得边城角260
忆洛中所居260
想归田园260
琴茶260
赠楚州郭使君261
和郭使君题枸杞261
初到洛下闲游261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261
太湖石261
过敷水261
南院261
闲咏261
初授秘监并赐金紫闲吟小酌偶写所怀261
新昌闲居招杨郎中兄弟262
秘省后厅262
松斋偶兴262
和杨郎中贺杨仆射席上作262
松下琴赠客262
秋斋262
涂山寺独游262
登观音台望城262
登灵应台北望262
酬裴相公题兴化小池见招长句263
闲行263
闲出263
与僧智如夜话263
忆庐山旧隐及洛下新居263
晚寒263
偶眠263
华城西北雉堞最高岁暮独游怅然成咏263
奉使涂中戏赠张常侍264
有小白马溘然而毙不能忘情题二十韵264
题喷玉泉264
酬皇甫宾客264
种自莲264
答苏庶子264
答尉迟少监水阁重宴264
和刘郎中伤鄂姬265
赠东邻王十三265
早春同刘郎中寄宣武令狐相公265
寄太原李相公265
雪中寄令狐相公兼呈梦得265
出使在途寄太原李相公265
有双鹤留洛中刘郎中因为鹤叹寄予予以二绝句答之265
宿窦使君庄水亭265
龙门下作265
姚侍御见过戏赠266
履道春居266
题洛中第宅266
寄殷协律266
洛下诸客就宅相送偶题西亭266
答林泉266
将发洛中枉令狐相公手札兼辱二篇宠行以长句答之266
临都驿答梦得六言二首266
喜钱左丞再除华州以诗伸贺267
和钱华州题少华清光绝句267
送陕府王大夫267
代迎春花招刘郎中267
玩迎春花赠杨郎中267
闲出267
座上赠卢判官267
曲江有感267
杏园花下赠刘郎中267
仡前有感兼呈崔相公刘郎中267
微之就拜尚书居易续除刑部因书贺意兼咏离怀268
喜与韦左丞同入南省因叙旧以赠之268
伊州268
早朝268
答裴相公乞鹤268
晚从省归268
北窗闲坐268
酬严给事268
京路269
华州西269
从陕至东京269
送春269
宿杜曲花下269
逢旧269
绣妇叹269
春词269
恨词269
山石榴花十二韵269
送敏中归豳宁幕270
宴散270
人定270
池上270
池窗270
花酒270
题崔常侍济源庄270
认春戏呈冯少尹李郎中陈主簿270
魏堤有怀271
柘枝词271
代梦得吟271
寄答周协律271
二十六律诗272
五言七言凡一百首272
大和戊申岁诏赐百寮观稼谨书盛事272
赠悼怀太子挽歌辞二首272
雨中招张司业宿272
和集贤刘学士早朝作272
送陕州王司马建赴任272
对琴待月273
杨家南亭273
早寒273
斋月静居273
宿裴相公必化池亭273
和刘郎中望终南山秋雪273
广府胡尚书频寄诗因答绝句273
送鹤与裴相临别赠诗273
令狐相公拜尚书后有作因以继之273
送河南尹冯学士赴任274
读鄂公传274
赋得鸟夜啼274
镜换杯274
冬夜闻虫274
双鹦鹉274
赠朱道士274
昨以拙诗寄杜相公相公亦以新作报永重以一章用伸答谢274
和令狐相公偶题275
重答汝州李六使君处和忆吴中旧游五首275
见殷尧藩侍御忆江南诗因继和之275
闻新蝉赠刘二十八275
赠王山人275
和刘郎中学士题集贤阁275
观幻275
病假中庞少尹携鱼酒相过276
听田顺儿歌276
听曹刚琵琶兼示重莲276
酬令狐相公春日寻花见寄六韵276
和刘郎中曲江春望见示276
送东都留守令狐尚书赴任276
自题新昌居止因招杨郎中小饮276
南园试小乐276
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276
酬郑侍御多雨春空过诗三十韵277
和春深二十首277
咏家酝十韵280
池鹤二首280
对酒五首280
僧院花280
老戒280
洛桥寒食日作十韵280
快活281
送令狐相公赴太原281
不出281
惜落花281
老病281
忆晦叔281
送徐州高仆射赴镇281
琴酒281
听幽兰281
六年秋重题白莲281
元相公挽歌词三首282
卧听法曲霓裳282
结之282
五凤楼晚望282
寄刘苏州282
送客282
秋思282
酬梦得秋夕不寐见寄282
题周家歌者282
忆梦得283
赠同座283
失婢283
夜招晦叔283
戏答皇甫监283
和杨师皋伤小姬英英283
池边即事283
闻乐感邻283
二十七律诗284
五言七言凡九十首284
戊申岁暮咏怀三首284
赠梦得284
想东游五十韵并序284
病免后喜除宾客285
长乐亭留别285
陕府王大夫相迎偶赠285
别陕州王司马285
将至东都先寄令狐留守285
答崔十八见寄285
赠皇甫宾客285
归履道宅286
问江南物286
萧庶子相过286
答尉迟少尹问所须286
咏闲286
同崔十八寄元浙东王陕州286
答苏庶子月夜闻家僮奏乐见赠286
偶吟286
白莲池泛舟286
池上即事287
酬裴相公见寄二绝287
答梦得闻蝉见寄287
令狐尚书许过弊居先赠长句287
自题287
答崔十八287
偶咏287
答苏六287
秋游287
偶作288
游平泉赠晦叔288
不出门288
劝病鹤288
临都驿送崔十八288
对镜288
劝酒十四首并序288
何处难忘酒七首288
不如来饮酒七首289
和令狐相公寄刘郎中兼见示长句290
即事290
期宿客不至290
问移竹290
重阳席上赋白菊290
偶吟二首290
何处春先到291
勉闲游291
寄两银榼与裴侍郎因题两绝291
小桥柳291
哭微之二首291
马上晚吟291
醉中重留梦得291
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兼酬所赠291
任老292
劝欢292
答王尚书问履道池旧桥292
晚归府292
从龙潭寺至少林寺题赠同游者292
夜从法王寺下归岳寺292
宿龙潭寺292
嵩阳观夜奏霓裳292
过元家履信宅292
和杜录事题红叶292
题崔常侍济上别墅293
过温尚书旧庄293
天坛峰下赠杜录事293
赠僧五首293
钵塔院如大师293
神照上人293
自远禅师293
宗实上人293
清闲上人293
弹秋思293
自咏294
分司初到洛中偶题六韵兼戏呈冯尹294
春风294
二十八律诗295
五言七言凡一百首295
洛阳春295
恨去年295
早出晚归295
魏王堤295
尝黄醅新酎忆微之295
劝行乐295
老慵295
酬别微之295
予与做之今年冬各有一子戏作二什296
自嘲296
自问296
晚桃花296
夜调琴忆崔少卿296
阿崔296
赠邻里往还296
王子晋庙297
晚起297
酬皇甫宾客297
池上赠韦山人297
无梦297
对小潭寄远上人297
闲吟二首297
独游玉泉寺297
晚出寻人不遇298
苦热298
销暑298
行香归298
同王十七李六郑二同年游龙门有感298
池上小宴问程秀才298
桥亭卯饮298
舟中夜坐298
戏和微之答窦七行军之作298
闲忙299
西风299
题西亭299
观游鱼299
看采莲299
看采菱299
天老299
秋池299
登天宫阁299
新雪二首299
日高卧300
和微之任校书郎日过三乡300
和微之十七与君别及胧月花枝之咏300
和微之叹槿花300
思往喜今300
题平泉薛家雪堆庄300
和微之道保生三日300
哭皇甫七郎中300
晚起300
疑梦二首301
夜宴惜别301
归来二周岁301
吾土301
题岐王旧山池石壁301
病眼花301
早饮醉中除河南尹敕到301
除夜301
府西池302
天津桥302
不准拟二首302
府中夜赏302
府西池北新葺水斋即事招宾偶题十六韵302
哭崔儿302
初丧崔儿报微之晦叔302
府斋感怀酬梦得303
斋居303
与诸道者同游二室至九龙潭作303
履道池上作303
六十拜河南尹303
重修府西水亭院303
与诸公同出城观稼303
水堂醉卧问杜三十一303
岁暮言怀304
座中戏呈诸少年304
雪后早过天津桥偶呈诸客304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304
早春雪后赠洛阳李长官长水郑明府二同年304
醉吟304
府酒五绝304
变法304
招客304
辨昧305
自劝305
谕妓305
晚归早出305
南龙兴寺残雪305
大宫阁早春305
履道居三首305
和梦得冬日晨兴305
雪夜对酒招客305
赠晦叔忆梦得306
醉后重赠晦叔306
睡觉306
二十九格诗307
凡五十首307
咏兴五首并序307
解印出公府307
出府归吾庐307
池上有小舟307
四月池水满307
小庭亦有月308
秋凉闲卧308
酬思黯相公见过弊居戏赠308
再授宾客分司308
把酒308
首夏308
代鹤309
立秋夕有怀梦得309
哭崔常侍晦叔309
新秋晚兴309
秋日与张宾客舒著作同游龙门醉中狂歌凡二百三十八字309
履信池樱桃岛上送别舒员外310
秋池独泛310
冬日早起闲咏310
岁暮310
南池早春有怀310
古意310
山游示小妓311
神照禅师同宿311
张常侍相访311
早夏游宴311
感白莲花311
咏所乐311
思旧312
寄卢少卿312
池上清晨候皇甫郎中312
咏怀312
北窗三友312
吟四虽313
裴侍中晋公以诗见赠313
晚归香山寺因咏所怀313
张常侍池凉夜闲宴赠诸公314
和皇甫郎中秋晓同登天宫阁言怀六韵314
送吕漳州314
短歌行314
咏怀314
府西亭纳凉归314
老热315
新秋喜凉因寄兵部杨侍郎315
懒放二首呈刘梦得吴方之315
六十六315
三适赠道友315
洛阳春赠刘李二宾客315
寒食316
和裴令公一日日一年年杂言见赠316
三十格诗317
凡四十五首317
裴侍中晋公出讨淮西时刻石题诗居易作诗继题公之篇末317
洛阳有愚叟317
饱食闲坐317
闲居自题318
览镜喜老318
风雪中作318
对琴酒318
雪中晏起偶咏所怀兼呈张常侍韦庶子皇甫郎中杂言318
和裴侍中南园静兴见示319
春寒319
菩提寺上方晚望香山寺寄舒员外319
二月一日作赠韦七庶子319
犬鸢319
梦刘二十八因诗问之319
闲吟320
西行320
东归320
途中作320
小台320
睡后茶兴忆杨同州320
题文集柜320
旱热二首321
偶作二首321
池上作321
何处堪避暑321
诏下321
七月一日作322
开襟322
自宾客迁太子少傅分司322
自在322
咏史322
因梦有悟322
春游323
题天竺南院赠闲元旻清四上人323
哭师皋323
隐几赠客323
夏日作323
晚凉偶咏323
酬牛相公宫城早秋寓言见示兼呈梦得324
小台晚坐忆梦得324
种桃歌324
狂言示诸侄324
偶以拙诗寄呈裴大尹蒙酬和重投长句谢之324
三十一律诗325
凡一百首325
六年冬暮赠崔常侍晦叔325
戏招诸客325
十二月二十三日作兼呈晦叔325
七年元日对酒五首325
七年春题府厅325
早春醉吟寄太原令狐相公苏州刘郎中326
洛下送牛相公出镇淮南326
筝326
洛中春游呈诸亲友326
酬舒三员外见赠长句326
将归一绝326
罢府归旧居326
睡觉偶吟326
问支琴石327
自喜327
裴常侍以题蔷薇架十八韵见示因广为三十韵以和之327
感旧诗卷327
酬李二十侍郎327
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