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积体网路:台湾高科技产业的社会学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积体网路:台湾高科技产业的社会学分析](https://www.shukui.net/cover/25/33482283.jpg)
- 陈东升著 著
- 出版社: 群学出版有限公司
- ISBN:9573071061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34页
- 文件大小:118MB
- 文件页数:35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积体网路:台湾高科技产业的社会学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序论1
第一节研究问题1
第二节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5
第三节本书的章节安排8
2、积体电路产业组织网络的形式及其形成的制度基础11
第一节研究问题11
第二节积体电路产业组织网络的形式17
(一)整体产业网络的分析17
第三节积体电路产业组织网络的制度条件34
(一)政治制度环境与组织网络的形成35
(二)经济制度环境与组织网络关系41
(三)社会制度环境与组织网络的形成46
(四)小结52
第四节结论与讨论54
3、高科技产业组织间关系的权力分析——以台湾积体电路产业的设计公司为例57
第一节研究问题57
第二节积体电路产业设计公司的组织间关系61
(一)设计公司的垂直组织间关系61
(二)设计公司的水平组织间关系66
1.分裂性创业与部门分化所衍生的水平组织间关系66
2.转投资或策略联盟所形成的水平组织间关系70
(三)不同类型设计公司的组织间关系72
1.不同类型设计公司与其他组织关系的综合整理72
2.晶片组设计公司组织间关系的进一步分析74
3.标准记忆体设计公司与晶圆代工厂的组织间关系77
第三节设计公司组织间关系的分析78
(一)设计公司的组织间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78
(二)资源依赖与标准制定的掌握造成的产业组织间支配关系84
(三)被支配组织间关系下设计公司的回应策略91
第四节设计公司组织间关系的运作原则97
第五节结论与讨论102
4、积体电路产业封装部门——组织网络统理架构的内涵及其演变105
第一节研究问题105
第二节封装公司在产业内部的上下游组织网络关系的模式110
(一)组织网络特征的分析110
(二)组织网络中不同协力生产关系模式的探讨116
1.优先代工厂与替代性代工厂116
2.厂内专属代工生产线120
3.自然外衍工厂(natural extension factory)122
第三节封装公司组织网络关系的不同统理架构及其改变126
(一)信任的问题127
(二)虚拟工厂式的协力生产互动131
(三)正式化的协调与监督134
(四)权力支配逻辑与内部市场竞争逻辑137
(五)封装厂组织网络之多重运作逻辑的连结与演变139
第四节结论与讨论142
5、创新、创业与台湾积体电路产业组织网络的动态发展——创业投资公司网络的介面角色145
第一节研究问题145
第二节台湾创业投资公司的整体分析153
第三节创业投资公司对高科技产业的影响:以积体电路产业为例168
第四节高科技企业透过创投公司协助的创业历程177
(一)高科技企业的创业历程与创投公司的角色177
1.种子期:企业的催生者与创业的智囊177
2.创建期与扩充期:新企业后续发展的资源提供者与中介者179
3.成熟期:创业公司公众化的推动者184
4.重整期:创业公司的再造者185
5.小结185
(二)创投公司能协助创业的基础何在?186
1.创投公司能做什么?186
2.创投公司协助创业的基础在那里?187
第五节结论与讨论195
6、高科技产业后进组织创业与发展策略的分析——以台湾积体电路产业制造公司为例201
第一节前言201
第二节研究问题202
第三节制造公司特性的分析讨论208
第四节制造公司的创业策略:新组织如何避免高淘汰率211
(一)工研院衍生公司212
(二)工研院员工离职创立的公司217
(三)自行投资创业的公司219
(四)小结222
第五节制造公司组织发展策略的分析227
(一)工研院衍生公司的组织发展策略228
1.专精化代工与预付产能制:台积电228
2.组织内部部门外部化的弹性组织结构:联电232
(二)工研院员工离职创立的公司235
1.关键技术的掌握、自有品牌的建立与宽利基产品多元化的弹性组合:华邦电子公司235
2.制程技术跟随者的跟随者策略与少量多样的特殊产品:合泰半导体公司237
(三)自行投资创业的公司238
1.企业并购的组织发展策略与密集式国际行销网络的建立:台湾茂矽公司238
2.无时间差的原创性技术全球产品化与地域性市场的取得:德碁半导体公司241
3.追逐技术领先客户与积极性的策略联盟:旺宏半导体公司242
(四)制造公司组织发展策略的运作逻辑243
1.预付产能中「预先性支付」的逻辑243
2.「追逐技术领先客户与生产技术创新的良性循环机制」245
3.组织弹性变化原则246
4.主动性强的行销与市场策略248
(五)小结249
第六节结论与讨论252
7、后进国家的技术机会、技术集体育成与技术学习创新轨迹——以台湾积体电路产业为例255
第一节前言255
第二节文献回顾257
(一)技术对於学习机制带来的影响257
(二)制度对於技术创新过程带来的影响262
(三)技术学习的历史轨迹266
第三节台湾积体电路产业技术机会、技术学习集体育成的机制与技术学习的轨迹269
(一)台湾积体电路产业技术学习轨迹及其特性269
(二)台湾积体电路产业技术机会278
(三)台湾积体电路产业技术学习集体育成机制281
第四节结论与讨论288
8、理论总探291
参考文献303
索引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