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古乐集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古乐集锦
  • 修海林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 ISBN:978710303679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50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260页
  • 主题词:音乐史-中国-古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古乐集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远古—隋唐2

乐声篇2

古老的恋歌—涂山女之歌2

周代宴饮中的“歌诗必类”3

畅达民意的谣曲5

最早的乐歌总集《诗经》6

慷慨悲愤《易水歌》8

霸王别姬《垓下歌》9

刘邦击筑歌《大风》9

声微志远是《幽兰》10

醉酒亦得琴中曲11

曲中梅花渡千秋12

戈矛纵横《广陵散》13

最是离情《阳关》调16

断肠声哀《何满子》17

琴中《离骚》诉忧愤18

乐器篇20

八千多年前的乐器——舞阳贾湖骨笛20

古老的原始乐器——骨哨21

原始人音乐心理的遗存——陶埙23

华夏钟声响于何时?24

商代虎纹大石磐26

古代社会的鼓类乐器26

周代的乐器分类——“八音”28

先秦音乐的杰出成就——曾侯乙墓乐器28

古代音乐的“化石”——敦煌石窟音乐31

唐风余韵存人间——前蜀王建墓伎乐队34

感荡心志觅知音——琴39

倚歌鼓瑟多柔情——瑟41

张弦促柱弹秦声——筝42

总是关山旧别情——琵琶43

三十六簧能唤凤——笙44

虞舜雅音自凤箫——排箫45

独感离乡万里人——笳46

何人不起故园情——笛47

一曲两杖鼓声急——羯鼓49

广首纤腹乐声高——细腰鼓49

弹尽天下崛奇曲——箜篌50

一曲羌人起归心——箎52

莫使此声催断魂——筚篥53

卷叶吹为玉笛声——吹叶53

乐舞篇55

图腾崇拜的乐舞活动55

“击石拊石,百兽率舞”——《韶》57

“蜡祭”中的乐舞58

以乐祈天歌八阕58

歌颂夏禹治水的乐舞——《大夏》60

祭祀祖先的乐舞——《濩》61

炫耀武功的乐舞——《武》62

祭神乐舞——《九歌》63

龟兹乐的盛行64

雏形戏曲——歌舞戏65

唐太宗的《秦王破阵乐》66

唐代法曲《霓裳羽衣曲》67

乐类篇70

周代的典礼音乐70

采诗夜诵唱新声——乐府音乐72

丰采多姿的百戏音乐74

“丝竹更相和”——相和歌75

仪仗军旅马上乐——鼓吹乐76

前承秦汉后启隋唐的清商乐77

思慕离别情更长——吴歌西曲78

寺庙中的“妙伎杂乐”80

唐代繁盛的曲子音乐81

兼收并蓄的隋唐燕乐82

成熟的说唱音乐——俗讲85

乐论篇87

先秦诸子音乐思想拾穗87

影响深远的古代音乐美学论著——《乐记》92

“师心独见,锋颖精密”——嵇康的《声无哀乐论》95

乐律篇98

古代的音阶理论98

周代的十二律理论99

先秦律学的硕果——“三分损益律”100

京房六十律103

荀勖首创“管口校正”的理论104

何承天“新律”的杰出成就105

乐话篇107

移情方得真旨趣——伯牙学琴107

先秦的声乐艺术109

季札观乐议秦声110

雍门周弹琴说乐111

嵇康临刑奏琴112

魏晋南北朝的音乐世家114

唐太宗论乐116

精通音律的曹绍夔117

“昭武九姓”中的音乐家118

隋唐音乐的对外传播119

下编:宋一清122

乐声篇122

音韵谐畅意幽邃——姜白石的词乐作品122

“满目江山兮泪沾屦”——琴曲《古怨》128

悲怨惆怅多少情——琴乐《胡笳十八拍》129

怀忧情志寄水云——琴曲《潇湘水云》132

乐中海青拿天鹅134

人际、自然、宇宙的交流——琴曲《流水》136

琵琶声中楚汉争——《十面埋伏》与《霸王卸甲》139

乐器篇142

二胡类乐器的先源——奚琴142

托腔润调是三弦144

元人的乐器——火不思147

哈萨克人的歌喉——冬不拉148

外来乐器的民族化——扬琴149

乐舞篇151

苗家芦笙奏欢情151

行乐叠唱声相和——侗族大歌153

藏族古典歌舞——囊玛154

维吾尔音乐的瑰宝——木卡姆157

“花鼓”“采茶”载歌载舞161

村社农乐闹秧歌163

乐戏篇166

宋金伎乐谐谑情166

元杂剧的兴盛与艺术成就169

兴盛南曲“四大声腔”173

地方戏乐“乱弹”声腔176

乐类篇180

诸家腔谱乐中唱——唱赚180

宋词乐歌声谐畅183

元代的艺术歌曲——散曲187

崇尚真情的明清俗曲189

唐乐的衍化与遗产——西安鼓乐193

苏南吹打“十番”乐195

弦索古乐传遗响——《弦索十三套》198

清代的宫廷音乐200

乐论篇204

古代声乐演唱理论拾穗204

古琴表演艺术论著——《溪山琴况》211

明代尚真的音乐审美观215

乐话篇220

曲中《西厢》五百年220

宋、元、明、清中外音乐的交流223

绕梁声韵唱大鼓226

趋新戏曲“花”“雅”争229

化腐朽为神奇的律学创新——朱载堉的“新法密率”理论232

附录:中国古代音乐史大事记2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