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生择业指导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学生择业指导
  • 李化德主编;文涛,王安白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7220045247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324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33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学生择业指导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我国就业制度介绍1

第一节 我国高校毕业生分配体制及分配制度的历史沿革1

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校行政分类1

二、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学生分配制度2

三、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包统分”程序5

第二节 我国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7

一、“统包统分”制度的弊端8

二、初期政策的具体设想9

三、“统包统分”制度的改革9

四、市场经济体制与大学生择业市场的形成13

第三节 现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20

一、认清形势,把握政策20

二、如何理解并轨生的就业政策21

三、学校毕业生就业办法23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25

第二章 国家公务员制度29

第一节 国家公务员制度概述29

一、国家公务员的含义29

二、国家公务员的范围30

三、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意义31

四、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内容32

第二节 国家公务员的录用及应试技巧33

一、国家公务员的录用33

二、国家公务员应试技巧40

第三节 国家公务员的职务与待遇44

一、国家公务员的职务44

二、国家公务员的待遇49

第三章 毕业生就业前的行为准则54

第一节 毕业生行为的特征54

一、毕业生的行为特征55

二、加强毕业生行为准则教育的重要性59

第二节 毕业生常见行为误区分析60

一、毕业生常见行为误区61

二、毕业生异常行为产生的原因67

第三节 毕业生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69

一、毕业生如何规范自己的政治思想行为69

二、毕业生如何规范自己的择业行为71

三、毕业生如何规范自己的毕业行为73

第四章 择业观念的转变76

第一节 社会职业与人生价值76

一、职业对于人生的作用76

二、职业与人的需要78

三、职业的发展趋势79

第二节 择业观念转变的背景与特征82

一、择业观念转变的背景83

二、择业观念转变的特征87

第三节 大学毕业生在择业上的观念定势89

一、“铁饭碗”:大学文凭等于当干部的职业观89

二、“保险箱”:上大学包分配的教育观92

三、“终点站”:大学是最终教育的成才观94

第四节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96

一、增强自己择业主体的自我意识96

二、树立适应社会发展的职业理想98

三、树立择业竞争观念101

第五章 择业应有的准备104

第一节 择业的知识结构准备104

一、知识结构概述105

二、我校毕业生知识结构缺陷及其成因109

三、我校毕业生建立合理知识结构的基本构想112

第二节 择业的心理准备114

一、择业心理的形成114

二、我校毕业生择业常见心理误区分析116

三、我校毕业生应具备的择业心理119

第三节 择业的协调能力准备121

一、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社会角色转换121

二、我校大学生择业过程中角色转换所存在的问题123

三、我校毕业生培养适应社会协调能力的途径125

第六章 求职择业的基本程序、方法与技巧129

第一节 就业管理部门的一般工作程序129

一、就业管理部门的工作程序129

二、毕业生就业计划的制定过程131

第二节 毕业生应掌握的择业程序132

一、了解有关就业政策132

二、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处理133

第三节 择业的方法与技巧137

一、自荐137

二、面试142

三、笔试145

第七章 社会欢迎什么样的大学生148

第一节 什么样的毕业生受用人单位欢迎148

一、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基本素质的要求148

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结构的要求151

三、当今最热门的十种工作才能152

第二节 毕业生怎样才能受用人单位欢迎153

一、优化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154

二、培养自己的能力素质156

三、女大学生的择业准备161

第三节 努力完善自我,在新的岗位上早日成才165

一、认识自我,立足成才,建立适度的期望值165

二、不要满足于取得一纸文凭170

三、谦虚谨慎,把握住自己170

第八章 成功步入社会172

第一节 影响大学毕业生适应社会的因素172

一、个体因素的影响173

二、群体因素的影响176

第二节 调整生活节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177

一、转换角色,适应社会178

二、充满自信,走向社会180

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溶入社会181

第三节 培养良好的人格形象186

一、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186

二、增强主人翁责任意识,充分发挥自身潜力188

三、把握自己,完善人格189

第九章 落聘的反思191

第一节 落聘的原因191

一、落聘的客观原因191

二、落聘的主观原因197

三、毕业生个人因素与用人单位要求之间的反差201

第二节 走出落聘的困境202

一、积极调整自己的职业理想203

二、分析政治经济形势,多方了解社会需求205

第三节 立足现实,重新选择208

一、正确评价择业的现实客观条件208

二、找准自己的坐标,制定适宜的择业目标209

三、随时调整个人选择与社会需求的关系212

四、认真选择,抓住机遇214

第十章 西南政法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217

第一节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毕业生分配工作(1954——1988年)217

一、基本情况218

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校毕业生分配工作的主要特点219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毕业生分配(就业)工作221

一、我校执行“中期改革方案”的情况221

二、经济体制改革时期我校毕业生就业(分配)工作的主要特点226

第三节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毕业生分配制度与现阶段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比较228

一、我校现阶段毕业生就业制度的主要特点228

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统包统分”就业模式的弊端229

三、两种就业模式的比较230

第十一章 用人单位对我校大学毕业生的具体要求234

第一节 我校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分析234

一、我校毕业生人才类型概况234

二、我校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236

第二节 法律业务部门对毕业生的具体要求238

一、法律业务部门的基本情况238

二、法律业务部门对毕业生的具体要求244

第三节 社会其他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具体要求257

一、政府机关258

二、事业单位259

三、企业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要求261

四、军队263

附录:有关就业工作政策与法规264

后记3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