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气照明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俞丽华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84592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62页
- 文件大小:93MB
- 文件页数:379页
- 主题词:电气照明-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气照明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光和光度量1
1.1 光的基本概念1
1.1.1 光的本质1
1.1.2 光谱光视效率5
1.2 常用的光度量6
1.2.1 光通量6
1.2.2 发光强度(光强)7
1.2.3 照度8
1.2.4 光出射度(出光度)8
1.2.5 亮度9
1.3 材料的光学性质10
1.3.1 反射、透射和吸收比10
1.3.2 光的反射11
1.3.3 光的折射与透射13
1.3.4 亮度系数15
1.3.5 材料的光谱特征17
1.3.6 材料的其他光学特性18
思考与练习19
第2章 光和视觉20
2.1 视觉的生理基础20
2.1.1 眼睛的构造20
2.1.2 视觉产生过程22
2.1.3 司辰视觉(人类昼夜节律系统)22
2.2 视觉特性23
2.2.1 暗视觉、明视觉和中间视觉23
2.2.2 视觉阈限25
2.2.3 视觉适应25
2.2.4 后像26
2.2.5 眩光26
2.2.6 个人差别28
2.3 视觉功效28
2.3.1 对比敏感度、可见度29
2.3.2 视觉敏锐度(视力)29
2.3.3 视觉感受速度(察觉速度)30
2.3.4 视亮度30
思考与练习30
第3章 颜色32
3.1 颜色视觉32
3.1.1 视网膜的颜色区32
3.1.2 颜色辨认32
3.1.3 颜色对比和颜色适应33
3.2 颜色的特性33
3.2.1 颜色的特性33
3.2.2 颜色立体34
3.2.3 颜色环34
3.2.4 颜色混合定律35
3.3 表色系统36
3.3.1 孟塞尔表色系统36
3.3.2 CIE表色系统37
3.4 光源的显色性43
3.4.1 光谱能量(功率)分布43
3.4.2 色温(色温度)45
3.4.3 显色性46
思考与练习47
第4章 照明电光源48
4.1 概述48
4.1.1 热辐射特性48
4.1.2 气体放电原理49
4.2 白炽灯52
4.2.1 白炽灯的构造52
4.2.2 白炽灯的光电参数53
4.3 卤钨灯54
4.3.1 卤钨循环55
4.3.2 卤钨灯的结构与参数55
4.3.3 卤钨灯的应用55
4.4 荧光灯56
4.4.1 荧光灯的分类及其参数56
4.4.2 荧光灯的特性59
4.4.3 荧光灯的工作线路62
4.4.4 电子镇流器63
4.5 高强度气体放电灯(HID灯)65
4.5.1 HID灯的结构与参数65
4.5.2 HID灯的工作特性66
4.5.3 HID灯的工作线路69
4.5.4 常用产品及其应用70
4.6 低压钠灯71
4.7 电致发光光源72
4.7.1 发光二极管的原理和结构72
4.7.2 单个发光二极管的特性73
4.7.3 发光二极管的应用76
4.7.4 有机发光光源(OLED)77
4.8 照明电光源性能比较和选用78
4.8.1 电光源性能比较78
4.8.2 电光源的选用80
思考与练习81
第5章 照明灯具(灯具)82
5.1 灯具的特性82
5.1.1 光强空间分布特性82
5.1.2 亮度分布和遮光角85
5.1.3 灯具效率89
5.2 灯具的分类89
5.2.1 按灯具出射光线的分布分类90
5.2.2 按外壳防护等级分类95
5.2.3 按防触电保护分类96
5.2.4 按维护性能分类97
5.2.5 按支撑安装面材料分类97
5.3 灯具的选用97
5.3.1 照明设计中选用灯具的基本原则97
5.3.2 配光的选择98
5.3.3 按环境条件选择98
5.3.4 按防触电保护要求选择99
5.3.5 经济性99
5.4 电器附件选用99
5.4.1 镇流器99
5.4.2 触发器100
5.4.3 变压器101
5.4.4 镇流器的能效101
思考与练习103
第6章 照明控制105
6.1 概述105
6.1.1 营造良好的光环境105
6.1.2 节约能源105
6.2 照明控制策略与方式105
6.2.1 照明控制策略105
6.2.2 照明控制方式107
6.3 照明控制系统109
6.3.1 控制系统的类型109
6.3.2 控制层次110
6.4 照明控制的基本硬件110
6.4.1 开关元器件110
6.4.2 调光装置111
6.4.3 传感器111
6.4.4 控制器112
6.4.5 通信112
6.5 分布式照明控制系统112
6.5.1 总线技术113
6.5.2 分布式照明控制系统介绍115
6.6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120
6.6.1 数字式可寻址照明控制接口标准DALI系统120
6.6.2 DMX512系统122
6.6.3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发展123
思考与练习126
第7章 照明计算127
7.1 平均照度计算——利用系数法127
7.1.1 基本计算公式127
7.1.2 利用系数的有关概念128
7.1.3 概算曲线与单位容量法130
7.2 利用系数的求法131
7.2.1 光通传递理论131
7.2.2 解联立方程求解利用系数133
7.3 点光源直射照度计算(平方反比法)135
7.3.1 点光源水平照度计算135
7.3.2 任意倾斜面照度计算137
7.4 线光源直射照度计算(方位系数法)138
7.4.1 线光源的光强分布138
7.4.2 基本计算方法139
7.4.3 被照点在不同情况下的计算143
7.5 面光源直射照度计算143
7.5.1 等亮度面光源的照度计算143
7.5.2 非等亮度面光源的计算145
7.6 反射(间接)照度计算146
7.6.1 水平面照度146
7.6.2 垂直面照度147
7.7 平均亮度计算148
7.8 室外场地泛光照明的计算——有效光通量法149
7.9 道路照明计算152
7.9.1 照度计算152
7.9.2 平均照度与平均亮度的换算155
7.10 不舒适眩光计算156
7.10.1 统一眩光值(UGR)的计算156
7.10.2 眩光值(GR)的计算158
7.11 照明计算软件159
7.11.1 在室内照明设计中的应用159
7.11.2 在道路照明设计中的应用162
思考与练习165
第8章 照明光照设计166
8.1 概述166
8.2 照明方式和种类167
8.2.1 照明方式167
8.2.2 照明种类168
8.3 照明质量评价体系168
8.3.1 以客观物理量为主的照明质量评价体系169
8.3.2 光线方向性的质量评价174
8.3.3 以光环境为主体的评价体系的建立176
8.4 灯具布置176
8.4.1 对室内灯具布置的要求176
8.4.2 距高比s/h的确定177
8.5 建筑化照明178
8.5.1 效果分析178
8.5.2 技术处理181
8.6 办公室照明182
8.6.1 照明质量182
8.6.2 光源和灯具选择185
8.7 学校照明186
8.7.1 照明质量186
8.7.2 普通教室和阶梯教室照明186
8.7.3 图书馆照明189
8.8 工厂照明190
8.8.1 照明质量190
8.8.2 自然光照明190
8.8.3 一般照明190
8.8.4 控制室照明192
8.8.5 检验工作照明192
8.8.6 特殊场所照明193
8.8.7 无窗厂房照明194
8.9 商店照明196
8.9.1 照度水平196
8.9.2 营业厅一般照明196
8.9.3 陈列柜和橱窗照明199
8.9.4 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商品对照明的要求201
8.10 体育运动场所照明202
8.10.1 体育照明的一般要求202
8.10.2 体育馆照明204
8.10.3 游泳馆照明206
8.10.4 室外运动场所照明207
8.10.5 体育照明应用软件215
8.11 道路照明215
8.11.1 照明质量216
8.11.2 光源选择217
8.11.3 灯具选择与布置218
8.11.4 隧道照明220
思考与练习223
第9章 室外环境照明224
9.1 概述224
9.1.1 研究的对象和范围224
9.1.2 城市公共空间照明的作用224
9.1.3 室外环境照明设计的要求与原则225
9.1.4 我国与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有关技术文件226
9.2 城市夜景照明规划226
9.2.1 总体规划227
9.2.2 详细规划227
9.2.3 景区群体形象设计与单体设计228
9.2.4 照明与表现228
9.2.5 照明与节能229
9.2.6 夜景意象(效果)图230
9.2.7 创建有城市特色的夜景照明230
9.3 泛光(投光)照明231
9.3.1 选择被照物体231
9.3.2 投光照明技术231
9.3.3 设施的类型与投光灯的布置232
9.3.4 照明质量236
9.3.5 光源和灯具选择238
9.3.6 照明计算238
9.3.7 动感投光照明240
9.4 室外装饰照明241
9.4.1 轮廓照明241
9.4.2 内透光照明243
9.4.3 自发光照明243
9.4.4 灯光表演244
9.5 城市广场环境照明244
9.5.1 城市广场使用者的需求244
9.5.2 城市广场环境照明质量要素及评价245
9.5.3 对广场所用灯具的要求248
9.6 光污染250
思考与练习252
第10章 照明电气设计253
10.1 概述253
10.2 照明供电253
10.2.1 照明对电压质量的要求253
10.2.2 照明负荷分级255
10.2.3 照明供电网络255
10.3 照明线路计算257
10.3.1 照明负荷计算257
10.3.2 照明线路电压损失计算259
10.4 照明线路保护262
10.4.1 保护装置的选择263
10.4.2 保护电器的选择266
10.5 电线、电缆选择与线路敷设268
10.5.1 电线、电缆型式选择268
10.5.2 绝缘材料、护套及电缆防护结构的选择269
10.5.3 绝缘水平选择269
10.5.4 电线、电缆截面的选择269
10.5.5 线路敷设271
10.6 照明装置的电气安全271
10.6.1 安全电流和电压271
10.6.2 电击保护(防触电保护)271
10.6.3 照明装置及线路应采取的安全措施272
10.7 照明节能与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272
10.7.1 照明节能272
10.7.2 照明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273
思考与练习274
第11章 光的测量275
11.1 光检测器275
11.1.1 工作原理275
11.1.2 光电池的基本特性276
11.2 光度测量278
11.2.1 照度测量278
11.2.2 光强测量279
11.2.3 光强分布(配光特性)测量279
11.2.4 光通量测量281
11.2.5 亮度测量283
11.3 灯具光强分布(配光特性)测量举例283
11.3.1 测量装置及要求284
11.3.2 测量原理285
11.3.3 测量方法286
11.3.4 光强分布曲线(配光曲线)及其数值286
11.4 颜色的测量286
11.4.1 光源色度的测量286
11.4.2 物体表面颜色的色度测量287
11.5 LED灯具的测量287
11.5.1 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287
11.5.2 能效和总光通量的测量288
11.5.3 绝对光强分布的测量288
11.5.4 全空间分布光度测量288
11.5.5 空间颜色不均匀性测量288
11.6 光的现场测量289
11.6.1 照度测量290
11.6.2 亮度测量290
11.6.3 主观评价292
11.7 室内照度测量——实验指示书293
11.7.1 实验目的293
11.7.2 实验前的准备293
11.7.3 实验设备293
11.7.4 实验项目293
11.7.5 注意事项294
11.7.6 实验报告294
11.8 室内亮度测量——实验指示书295
11.8.1 实验目的295
11.8.2 实验前的准备295
11.8.3 实验设备295
11.8.4 实验项目295
11.8.5 注意事项296
11.8.6 实验报告296
思考与练习297
第12章 照明设计基本流程及内容298
12.1 照明设计的基本流程及内容298
12.1.1 照明设计的目的和要求298
12.1.2 照明设计的基本阶段和内容298
12.1.3 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00
12.2 土建图的阅读300
12.3 电气图绘制要求306
12.4 夜景照明设计案例308
12.4.1 某工业园区行政中心现状与分析309
12.4.2 景观照明设计的原则与方法309
12.4.3 施工招标图示例312
附录315
参考文献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