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老年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老年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
  • 张洪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2333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188页
  • 文件大小:102MB
  • 文件页数:1212页
  • 主题词:老年病-药理学-研究;老年病-药物疗法-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老年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老年性疾病和药物治疗学1

第一章 绪论3

第一节 老年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的概念3

第二节 老年药理学的任务和药物的基本特性3

一、研究老年药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学科技术3

二、研究老年期科学用药和医疗保健4

三、研究老年病的防治药物4

四、研究开发抗衰老药物和药物保健品4

五、药物的基本特性4

第三节 药物治疗学的内容和任务7

一、药物治疗学的概念和发展史7

二、药物治疗学的内涵和任务8

三、药物治疗学和相关学科间的联系9

第四节 延缓衰老药物新药的研制和开发10

一、新药10

二、延缓衰老新药的研制和临床研究11

三、延缓衰老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2

第二章 老年人的合理用药14

第一节 老年人用药问题的提出14

一、老年人机体各系统组织结构与生理、生化功能的变化16

二、老年人常用药物治疗的要点20

第二节 老年人药效学与药动学方面的改变23

一、药效动力学23

二、药代动力学24

第三节 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27

一、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类型和药源性疾病28

二、老年患者常用药物介绍33

三、老年患者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原则36

第四节 老年性疾病临床药物治疗的监测37

一、治疗药物监测的原则与药物品种37

二、治疗药物监测的依据和方法38

三、治疗药物监测的新进展40

第五节 老年人合理用药的一般原则42

一、老年人用药的特殊性42

二、老年人药动、药效学特点与用药原则42

三、老年人合理用药原则44

四、老年人合理用药注意事项45

第六节 中医对老年性疾病药物治疗的原则46

一、老年人疾病的特点46

二、中医治疗老年病的用药原则48

三、中西药不合理用药原因49

第三章 治疗老年心血管疾病药物的药理及治疗学51

第一节 概述51

一、老年心血管系统结构和功能改变51

二、老年心血管病药物治疗一般原则52

三、老年心血管病药物治疗研究现状53

第二节 治疗老年心绞痛的药物53

一、概述53

二、老年心绞痛的药物治疗55

三、老年心绞痛的基因治疗64

四、老年心绞痛药物治疗的综合评价及展望65

第三节 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药物65

一、概述65

二、老年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治疗67

三、老年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治疗的综合评价及展望81

第四节 治疗老年高血压的药物82

一、概述82

二、老年人高血压的药物治疗84

三、老年人高血压药物治疗的综合评价及展望101

第五节 治疗老年心律失常的药物102

一、概述102

二、老年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104

三、心律失常的基因和细胞移植治疗117

四、老年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策略119

五、老年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综合评价及展望120

第六节 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药物120

一、概述120

二、老年收缩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123

三、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139

四、老年急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140

五、老年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综合评价及展望142

第七节 治疗老年脑血管疾病的药物142

一、概述142

二、老年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药物治疗143

三、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物治疗147

四、老年脑血管疾病的药物治疗评价和展望156

第四章 神经退行性疾病及其他老年中枢神经疾病治疗药物的药理及治疗学159

第一节 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药物159

一、AD的病理变化及治疗160

二、改善神经症状的药物163

三、延缓AD病变进程的药物169

第二节 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的药物173

一、概述173

二、左旋多巴及多巴脱羧酶抑制剂175

三、其他影响多巴胺能神经功能的药物178

四、抗胆碱药184

五、抗PD药的临床合理使用185

第三节 治疗老年抑郁症的药物185

一、三环类抗抑郁药186

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191

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193

四、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195

五、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196

六、去甲肾上腺素能与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剂196

七、其他抗抑郁药197

第四节 脑缺血等脑损伤病变的药物治疗198

一、主要病理变化及治疗策略199

二、预防脑缺血的药物201

三、治疗脑缺血的药物203

第五章 治疗老年内分泌疾病药物的药理及治疗学212

第一节 治疗老年糖尿病的药物212

一、老年糖尿病概述212

二、老年糖尿病的治疗214

三、治疗老年糖尿病的药物214

第二节 治疗老年甲状腺疾病的药物224

一、老年甲状腺疾病概述224

二、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药物227

三、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药物231

第三节 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药物236

一、老年骨质疏松症概述236

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237

第六章 治疗老年呼吸系统疾病药物的药理及治疗学249

第一节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药理学与治疗学249

一、衰老与COPD的关系249

二、衰老与肺功能/结构的改变249

三、衰老与COPD慢性炎症250

四、COPD的药理学252

五、COPD的治疗学263

六、治疗药物的研究动向267

第二节 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药物268

一、基础疾病和发病诱因的治疗269

二、肺动脉高压的降压治疗269

三、心力衰竭的治疗276

四、小结278

第三节 治疗老年肺炎的药物279

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280

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282

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283

四、四环素类抗生素284

五、喹诺酮类抗菌药285

六、其他抗生素287

七、抗真菌药物288

八、抗病毒药物290

九、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抗菌药治疗原则292

第四节 治疗老年肺结核的药物292

一、一线抗结核药物293

二、二线抗结核药物298

三、已被批准的和临床试验中的抗结核药物301

四、抗结核药物的合理应用302

第五节 老年哮喘药理学和治疗学304

一、老年哮喘的流行病学304

二、老年哮喘的病理生理学305

三、老年哮喘和免疫反应性306

四、老年哮喘的临床特点307

五、老年哮喘患者的管理308

六、药物治疗308

第七章 治疗老年消化系统疾病药物的药理及治疗学325

第一节 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药物326

一、抗酸药326

二、抑制胃酸分泌药329

三、胃黏膜保护药339

四、抗幽门螺杆菌药347

第二节 治疗老年慢性胃炎的药物348

一、概述348

二、治疗方法和药物的选择349

第三节 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药物350

一、助消化药350

二、止吐药与胃肠促动药350

三、泻药352

第四节 治疗老年胆道疾病的药物353

第八章 治疗老年泌尿系统疾病药物的药理及治疗学355

第一节 治疗老年急性和慢性肾衰竭的药物356

一、老年急性肾衰竭的病理改变与治疗356

二、老年慢性肾衰竭的病理改变与治疗358

三、治疗老年急性和慢性肾衰竭的药物360

第二节 治疗老年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药物366

一、老年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366

二、老年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367

三、治疗老年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药物367

第三节 治疗老年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的药物367

一、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367

二、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的治疗368

三、治疗老年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的药物370

第四节 治疗老年泌尿系统结石的药物374

一、老年泌尿系统结石的形成和临床表现375

二、老年泌尿系统结石的治疗375

三、治疗老年泌尿系统结石的药物377

第九章 治疗老年血液系统疾病药物的药理及治疗学379

第一节 老年人血液系统的生理性特点379

一、血细胞功能的改变379

二、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的改变379

三、造血功能的改变380

四、淋巴系统的改变380

第二节 治疗老年贫血的药物380

一、贫血的分类380

二、老年人常见贫血的药物治疗381

三、治疗贫血的常用药物386

第三节 治疗老年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药物399

一、老年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临床表现及诊断399

二、常用化疗方案400

三、治疗老年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常用药物401

第四节 治疗老年出血性疾病的药物404

一、血管性紫癜404

二、血管性紫癜的常见类型405

三、治疗老年血管性紫癜的常用药物408

第十章 治疗老年皮肤系统疾病药物的药理及治疗学417

第一节 治疗老年性瘙痒症的药物417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417

二、临床表现417

三、一般治疗418

四、外用药治疗418

五、内用药治疗418

六、封闭疗法422

第二节 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药物423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423

二、临床表现423

三、治疗要点423

四、治疗药物423

第三节 治疗老年银屑病的药物426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426

二、临床表现426

三、预防及治疗427

第十一章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和进展442

第一节 青霉素类抗生素及现状442

一、青霉素类抗生素的分类443

二、抗菌作用机制445

三、耐药机制445

四、常用药物446

第二节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及研究进展457

一、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一般特性457

二、常用药物462

附: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其复合制剂471

一、头霉素类472

二、碳青霉烯类473

三、氧头孢烯类475

四、单环β-内酰胺类476

五、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其复方制剂477

第三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及应用前景478

一、药物分类479

二、抗菌作用机制480

三、耐药机制480

四、常用药物480

第四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现状486

一、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同特性487

二、常用药物490

三、其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493

第十二章 抗恶性肿瘤药的药理学基础及研究进展496

第一节 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及现状496

一、历史与现状496

二、抗恶性肿瘤药的药理学基础498

三、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500

第二节 抗恶性肿瘤药的联合应用和毒性反应541

一、抗恶性肿瘤药的联合应用原则541

二、抗恶性肿瘤药的联合应用方案543

三、抗恶性肿瘤药的毒性反应545

四、展望546

第十三章 影响免疫功能药的药理学基础及研究进展548

第一节 免疫抑制药和免疫增强药的应用和现状548

一、免疫抑制药549

二、免疫增强药565

第二节 中药及其活性成分的免疫药理研究进展578

一、中药方剂及其有效成分的免疫药理研究579

二、中药单味药及其有效成分的免疫药理作用590

三、存在的问题和展望602

第三节 呼吸免疫药理学进展603

一、免疫与呼吸系统疾病603

二、常见免疫性呼吸系统疾病604

三、免疫性呼吸系统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605

四、免疫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应用进展611

第四节 基因芯片在免疫药理学中的应用619

一、基因芯片技术620

二、基因芯片在免疫调节药研究中的应用622

三、结语629

第十四章 维生素类与微量元素类药物的合理应用633

第一节 常用维生素的合理应用633

一、脂溶性维生素633

二、水溶性维生素638

三、类维生素物质644

四、维生素的缺失和过量645

五、维生素的合理应用651

第二节 微量元素类药物的应用和补充654

一、必需微量元素的生物活性及功能简介655

二、微量元素与疾病662

三、微量元素的补充和应用666

四、微量元素类常用药物666

第二篇 延缓衰老的药物及抗衰老理论研究进展671

第十五章 延缓衰老药物概况673

第一节 概念673

第二节 人类的衰老及其理论674

一、衰老发生在整体水平674

二、衰老发生在组织和器官水平674

三、衰老发生在组织再生性细胞的分化加速水平674

四、衰老与细胞因子675

五、衰老与细胞信号转导676

第三节 延缓衰老药物的应用现状及进展677

一、延缓衰老药物的应用现状与进展677

二、延缓衰老药物展望683

第十六章 中医药抗衰老理论及其应用685

第一节 中医药学对疾病认识和诊疗概述685

一、理论体系的特点685

二、对疾病的认识687

三、基本治则688

四、常用方剂及方药690

五、诊病的内容691

六、临床治疗的优势691

七、中医老年病学的基本理论与治疗692

第二节 常用的抗衰老中药693

一、抗衰老用药原则693

二、常用的抗衰老中药694

第十七章 自由基与衰老707

第一节 自由基的基本概念707

一、自由基的概念及分类707

二、自由基的来源及作用708

三、自由基与衰老的关系709

第二节 增强抗氧化能力与延寿713

一、抗氧化的概念714

二、体内抗氧化物质及作用714

三、预防自由基损伤和增加抗氧化能力的措施716

第三节 活性氧与老年性疾病的关系719

一、活性氧与神经系统衰老719

二、活性氧与肿瘤723

三、活性氧与糖尿病724

四、活性氧与自身免疫疾病725

五、氧化应激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726

第十八章 羰基应激与衰老生化730

第一节 概述730

第二节 4-羟基烯醛731

一、历史背景731

二、4-羟基烯醛类的化学合成734

三、4-羟基烯醛类的产生与测定735

四、HNE和其他醛类的形成机制736

五、4-羟基烯醛的化学反应活性737

六、4-羟基烯醛类的一般生物效应742

七、4-羟基烯醛类对于细胞的毒性744

八、4-羟基烯醛类对细胞增殖的影响746

九、HNE的代谢747

十、4-羟基烯醛类对离体器官和整体动物的作用748

十一、4-羟基烯醛类的其他作用749

第三节 丙二醛(MDA)750

一、MDA的结构750

二、MDA的测定751

三、MDA的产生753

四、MDA的形成机制755

五、MDA的生化反应模式757

六、MDA的代谢和尿液中排泄的MDA衍生物762

第四节 丙烯醛763

一、丙烯醛在体内的存在位置和反应活性763

二、细胞毒性和细胞增殖的抑制765

三、丙烯醛和丙烯醇的肝细胞毒性766

四、丙烯醛在活体内的其他毒性766

第五节 应激醛与荧光性脂质过氧化终产物767

第六节 应激醛修饰蛋白的免疫组化性质769

第七节 应激醛的遗传毒性和诱变性770

第八节 羰基应激、衰老生化与羰基应激衰老学说771

一、羰基应激衰老学说的提出771

二、生命体防御代谢相关应激损伤的几个主要系统772

三、与非酶糖基化反应相关的毒性羰基及衰老772

四、羰基应激、老年色素形成的核心生化过程774

五、自由基衰老学说与非酶糖基化衰老学说的差异774

六、羰基应激可能是生物衰老的核心过程775

第九节 广义衰老学说776

第十节 羰基应激及其药物防治778

第十九章 脑内DA系统与帕金森症病因研究的新概念782

第一节 基底神经节调控躯体运动的神经环路782

第二节 SNc-纹状体DA神经系统调控基底节神经环路的功能783

一、基底节神经结构和神经递质的组成关系783

二、基底神经节直接环路和间接环路的结构和功能特性784

三、SNc-纹状体DA通路调控基底节直接和间接环路的作用机制785

第三节 PD的SNc DA神经元退变与GPi/STN高频放电学说786

一、GPi/STN高频放电学说786

二、STN/GPi串放电的变化学说787

三、脑深部电刺激(DBS)、STN、GPi的神经生物意义788

第四节 PD病因的基因突变与线粒体功能障碍788

第五节 SNc DA神经元的氧化应激/亚硝基化中的新论点791

第六节 前景和小结794

第二十章 免疫衰老的细胞及分子机制796

第一节 与年龄有关的胸腺细胞退化796

一、胸腺的结构796

二、胸腺的细胞组成和胸腺微环境797

三、胸腺的功能797

四、衰老对胸腺形态结构及细胞功能的影响798

五、衰老所致胸腺细胞退化的机制799

第二节 衰老对T细胞的影响800

一、衰老时T细胞的数量变化801

二、衰老时T细胞亚群的变化802

三、衰老时外周T细胞表面标志的变化805

四、衰老对T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807

五、衰老对T细胞功能的影响811

第三节 T细胞衰老的机制812

一、T细胞激活与原癌基因812

二、T细胞衰老与细胞信号传导813

三、T细胞衰老与基因重排815

四、T细胞衰老与胸腺微环境改变816

五、T细胞衰老与神经-内分泌系统改变816

六、T细胞衰老与细胞周期816

七、T细胞衰老与细胞凋亡817

第四节 衰老对B细胞及体液免疫的影响817

一、B淋巴细胞的年龄相关性变化817

二、衰老对体液免疫的影响821

第五节 衰老对免疫系统中其他免疫细胞的影响823

一、衰老对NK细胞的影响823

二、衰老对单核-巨噬细胞与树突状细胞的影响824

三、衰老对粒细胞与多形核白细胞的影响825

第二十一章 衰老中细胞凋亡和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827

第一节 细胞衰老和基因表达827

一、衰老时活性染色质减少827

二、衰老时总体转录活性下降,mRNA含量变化不一828

三、衰老时基因调控紊乱与转录因子及表观遗传学变化相关829

四、转录差错的出现830

五、DNA甲基化水平随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而降低830

六、转录后的衰老相关变化831

七、翻译后的衰老相关变化831

第二节 衰老与衰老相关基因832

一、模式生物的利用及其研究成果833

二、人类衰老相关基因837

第三节 衰老与细胞因子的关系843

第四节 衰老与细胞凋亡的关系844

一、细胞的死亡形式与衰老844

二、哺乳类动物细胞的凋亡途径845

三、凋亡的影响因素846

第二十二章 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848

第一节 概念848

第二节 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与病因849

一、AD脑组织的病理改变849

二、AD发病机制851

第三节 载脂蛋白E与AD867

一、关于载脂蛋白E867

二、Apo E与AD发生的关系869

三、Apo E与AD的精神症状871

四、Apo E基因型检测的意义871

第二十三章 脑衰老的研究进展874

第一节 脑衰老概念874

一、脑衰老874

二、脑衰老的脑解剖体积变化874

三、脑衰老特征性变化874

第二节 脑衰老基因875

一、Klotho基因875

二、凋亡相关基因875

三、衰老相关基因875

第三节 脑衰老的发病机制876

一、异常糖基化学说876

二、自由基与线粒体衰老学说877

三、氧化衰老和胰岛素受体信号转导877

四、细胞周期信号传导878

五、有丝分裂原活性激酶(Ras/MAPK)878

六、磷脂酰肌醇3激酶(Ras/PI3K)878

七、磷脂酶D(PLD)途径878

八、糖及脂类代谢异常879

第四节 脑衰老与表观遗传学879

一、表观遗传学879

二、表观遗传在脑衰老中所起的作用880

三、表观遗传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中所起的作用882

第二十四章 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中药复方药理学研究进展884

第一节 前言884

第二节 中医药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思路和策略885

第三节 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中药复方药理学研究进展886

一、防治AD中药复方药理学研究进展886

二、防治PD中药复方药理学研究进展902

三、防治HD中药复方药理学研究进展905

第四节 结语905

第三篇 延缓衰老药物的研究方法学909

第二十五章 延缓衰老药物的制剂研究911

第一节 概述911

第二节 处方的筛选与设计912

一、抗衰老活性成分的筛选912

二、处方前研究工作913

三、处方筛选914

四、制剂处方设计914

第三节 剂型的选择和设计920

一、剂型选择的重要性920

二、药物的常用剂型920

三、剂型选择的依据921

四、中药的剂型选择922

五、剂型的特点922

第四节 制剂工艺设计研究925

一、工艺设计的重要性925

二、工艺设计过程中需考虑的因素925

三、理想的生产工艺应符合的主要条件926

四、结语927

第五节 制剂质量标准研究927

一、质量研究927

二、方法学研究928

三、质量标准928

四、中药质量标准的研究929

五、总结930

第二十六章 抗衰老药物的药理研究及临床评价932

第一节 抗衰老药物临床前药理研究932

一、抗衰老药物临床前药理研究内容933

二、老年人应用抗衰老药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938

第二节 抗衰老新药临床前药理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939

一、主要药效学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940

二、主要药效结果应达到的要求和研究中应掌握的要点943

三、一般药理学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944

第三节 抗衰老新药的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946

一、前言946

二、基本原则947

三、试验方案947

第四节 抗衰老药物的临床评价953

一、按临床试验的客观指标评价953

二、用生理学年龄差法评价953

第二十七章 抗衰老药物研究方法学956

第一节 衰老动物模型956

一、衰老动物模型的研究概况956

二、常用的衰老动物模型957

三、结语971

第二节 抗衰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及方法971

一、DNA修复能力的测定971

二、探针的制备和标记976

三、特定mRNA水平的测定984

四、活性基因及核转录活性的测定991

五、端粒长度分析995

六、特定生长因子的测定1009

第三节 抗老年性痴呆的研究方法学1014

一、老年性痴呆模型概述1015

二、AD细胞模型1018

三、毁损中枢胆碱能神经元AD动物模型1021

四、AD转基因动物模型1023

五、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1034

六、AD动物老年斑检测1034

七、AD动物学习记忆行为实验方法1035

第四节 抗帕金森病的研究方法学1038

一、MPTP模型1039

二、6-羟多巴胺模型1043

三、病毒感染模型1045

四、鱼藤酮模型1048

五、除草剂模型1048

六、脂多糖(LPS)模型1049

七、高铁模型1049

八、遗传基因模型1049

九、其他药物诱发的震颤模型1052

十、PD的细胞模型1056

十一、PD模型的意义1057

十二、结语1057

第五节 性功能和前列腺增生的研究方法学1058

一、性功能研究方法学1058

二、前列腺增生的研究方法学1067

第六节 骨质疏松的研究方法学1077

一、整体动物模型及测定指标1077

二、体外骨细胞培养实验1091

第七节 抗衰老中医证型的动物模型及其应用1093

一、肾虚证动物模型的复制及其应用1093

二、脾虚证动物模型的复制及其应用1098

三、气虚证动物模型的复制及其应用1103

四、血虚证动物模型的复制及其应用1105

第八节 抗衰老中药含药血清的研究方法学1108

一、概述1108

二、抗衰老中药含药血清研究方法1109

三、抗衰老中药含药血清研究应用1112

第九节 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与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1119

一、概述1119

二、中药活性成分的高通量药物筛选1124

三、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在中药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研究中的应用1128

第十节 抗衰老的免疫学研究方法1137

一、单核巨噬细胞功能的测定1137

二、细胞免疫功能的测定1143

三、体液免疫功能的测定1161

四、细胞因子的测定11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