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让考试更科学 基于命题视角的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让考试更科学 基于命题视角的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25/33459441.jpg)
- 李金波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09390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61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375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让考试更科学 基于命题视角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运用测量理论指导考试命题实践13
第一节 能力水平研究范式下的命题指导理论13
一、经典测量理论13
二、项目反应理论14
第二节 认知水平研究范式下的命题指导理论17
一、认知诊断的内涵17
二、认知诊断的模型18
三、认知诊断的基本流程19
四、认知诊断的功能与特征21
五、认知诊断的运用研究21
第二章 调节考试中的利益主体冲突24
第一节 高考系统的利益主体及冲突24
一、高考系统中的利益主体25
二、高考与各利益主体的博弈26
第二节 命题对利益主体冲突的调节29
一、新背景下的高考命题指导思想30
二、正确把握命题的基本原则31
第三章 规范和完善考试大纲(说明)43
第一节 细化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44
一、确定考试内容的基本要求44
二、考试内容的选择45
三、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的撰写46
第二节 规范考试大纲(说明)对能力的要求51
一、能力的结构及划分53
二、高中生的能力结构72
三、明确高考能力测试的范围76
四、制定高考能力测试的评价标准80
第三节 完善考试大纲的体例与结构81
一、明确规定各学科的考试性质82
二、重新制定基于新背景的考试目标82
三、明确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82
第四章 科学编制试题84
第一节 试题难度、区分度的考前预估84
一、什么是试题难度、区分度85
二、试题难度预估的研究现状87
三、试题难度影响因素的分析88
四、试题难度的考前预估研究91
五、基于难度的试题区分度估计93
第二节 试题对能力考查程度的考前预估97
一、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原理98
二、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能力考查考前预估99
第三节 题型功能的分析106
一、题型的分类及特点107
二、不同题型的难度比较108
三、不同题型的区分度比较108
四、高考对题型的改革109
第四节 试题编制的原则与要求109
一、试题编制符合命题的指导思想与原则110
二、试题情境设置与立意表达相符合110
三、试题的文字结构科学简洁111
四、明确每一道试题的信息特征参数112
第五章 优化试卷设计113
第一节 试卷设计的理论基础113
一、基于CTT的试卷设计思想113
二、基于IRT的试卷设计原理114
三、基于认知诊断的试卷设计原理117
第二节 试卷设计的优化研究119
一、试卷内容结构的设计119
二、试卷题型、题量、题分结构的设计122
三、试卷难度结构的设计124
四、试卷能力(认知目标)结构的设计127
第三节 平行试卷的设计研究128
一、平行试卷考前设计存在的问题129
二、平行试卷考前设计的探索129
三、平行试卷考前设计的可行性验证132
第六章 分析试卷命制的质量135
第一节 试卷命制质量的考后分析135
一、试卷(试题)的难度、区分度135
二、试卷对学科知识考查的分析146
三、试卷对学科能力和认知目标考查的分析148
四、试卷的信度、效度159
五、选择题的选项分析163
六、试题的难度曲线分析167
七、试卷的编排顺序分析174
八、小结174
第二节 试卷命制质量的跟踪分析176
一、历年来试卷(试题)难度、区分度的变化176
二、历年试卷对学科知识考查的变化180
三、历年试卷对学科能力和认知目标考查的变化182
四、历年试卷信度、效度的变化183
五、小结184
第七章 考生得分的统计分析186
第一节 考生得分的初步统计186
一、考生的平均得分和标准差186
二、考生得分的分布187
三、小结192
第二节 不同考生群体的得分比较192
一、城乡考生的得分比较192
二、不同地域考生的得分比较196
三、不同类型学校考生的得分比较199
四、男女考生的得分比较202
五、小结205
第三节 历年考生得分的跟踪分析205
一、历年考生的得分率统计205
二、历年考生得分的分布206
三、不同考生群体的得分跟踪207
四、小结与启示212
第八章 评估考生的知识掌握水平217
第一节 考生学科知识得分的初步分析217
一、考生整体的学科知识得分分析217
二、不同考生群体的学科知识得分比较218
三、历年考生在学科知识得分上的比较221
四、小结227
第二节 考生知识掌握模式的诊断228
一、规则空间模型概述228
二、考生整体的知识掌握模式诊断242
三、不同考生群体的知识掌握模式比较260
四、考生个体的知识掌握模式诊断265
五、小结265
第九章 评估考生的能力掌握水平267
第一节 考生总体能力水平的分析267
一、考生整体的能力水平分析267
二、不同考生群体的能力水平比较268
三、小结272
第二节 考生学科能力得分的估计272
一、基于因素分析的考生学科能力得分率估算272
二、不同考生群体的能力得分率比较274
三、历年考生对学科能力的掌握情况276
四、基于因素分析的考生学科能力得分估计279
五、小结284
第三节 考生能力掌握模式的诊断284
一、考生整体的能力掌握模式诊断284
二、不同考生群体的能力掌握模式比较296
三、考生个体的能力掌握模式诊断302
四、小结302
第四节 考生认知目标掌握的初步分析303
一、考生整体的认知目标掌握情况303
二、不同考生群体的认知目标掌握比较304
三、历年考生的认知目标掌握情况305
四、小结307
第十章 改进考试信息的反馈309
第一节 改进传统的考生成绩报告方式309
一、考生个体知识、能力水平的诊断性报告309
二、相同分数考生的知识、能力掌握模式对比312
第二节 基于考试改革学校评价模式313
一、多层线性模型的基本原理314
二、基于高考数据的学校增值评价研究315
三、不同学校群体的效能增值比较325
四、总结与启示339
第十一章 改善命题的管理342
第一节 充分发挥命题管理职能作用343
一、命题计划管理343
二、命题组织管理345
三、命题的控制管理347
第二节 提升命题管理的质量348
一、建立现代命题管理制度,实施规范化管理348
二、建立现代命题管理体制,实施专业化管理348
三、以科学的理论做指导,实现管理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351
四、提高命题的效益性352
结语354
主要参考文献356
后记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