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遗传与作物育种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遗传与作物育种](https://www.shukui.net/cover/36/33454457.jpg)
- 徐大胜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45396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57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372页
- 主题词:作物育种:遗传育种-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遗传与作物育种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遗传基础3
绪论3
模块一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3
一、遗传3
二、变异4
三、遗传与变异的关系4
模块二 遗传、变异与生物进化5
一、生物进化的概念5
二、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因素5
模块三 遗传学的意义和遗传学史6
一、遗传学的意义6
二、遗传学的产生和发展7
课外实践9
思考与练习9
阅读知识:人类衰老与遗传变异有关9
基础一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11
模块一 细胞、染色体与遗传物质11
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1
二、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13
三、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15
模块二 细胞分裂及其遗传学意义16
一、有丝分裂16
二、减数分裂17
三、配子形成20
模块三 授粉、受精与种子形成22
一、授粉与受精22
二、种子形成及各部分的遗传效应22
三、直感现象23
四、植物的生活周期23
课外实践24
思考与练习24
阅读知识:克隆技术25
基础二 分离规律27
模块一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27
一、单位性状与相对性状27
二、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及分离现象28
模块二 分离规律的原理29
一、杂种后代性状分离的原因29
二、基因型、表现型与基因型分析31
三、基因型、表现型与环境32
模块三 分离规律的普遍意义33
一、分离规律的普遍性33
二、显性的表现形式与分离的多样性34
三、复等位基因及其遗传35
模块四 分离规律的应用36
思考与练习37
实践教学:分离现象的观察和分离规律验证38
阅读知识:黄瓜植株花性型决定主效基因研究进展40
基础三 独立分配(自由组合)规律42
模块一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42
模块二 独立分配规律的原理43
一、两对基因的分离和组合43
二、多对基因的分离和组合45
三、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分析47
模块三 基因的多效性与基因互作48
一、基因的多效性(一因多效)48
二、基因互作(多因一效)48
模块四 独立分配规律的意义和应用51
一、非等位基因之间的重新组合是自然界产生变异类型的重要来源51
二、根据独立分配规律进行杂交育种52
三、农作物不同品种发生天然杂交后会造成优良品种退化混杂52
课外实践52
思考与练习52
实践教学:独立分配规律的验证54
阅读知识:遗传群体偏分离表现类型、热点区域与遗传搭车效应55
基础四 连锁遗传57
模块一 性状连锁57
一、性状连锁的表现57
二、连锁遗传的机理59
模块二 交换值及其测定62
一、交换值62
二、交换值的测定63
模块三 连锁遗传的应用65
一、提高育种工作的预见性65
二、连锁遗传表现有性状的相关性66
模块四 性别决定与性连锁66
一、性别决定67
二、性连锁70
课外实践72
思考与练习72
阅读知识:黄瓜形态学基因及其连锁73
基础五 数量性状遗传76
模块一 数量性状的遗传特征77
模块二 数量性状遗传的多基因假说79
一、多基因假说的实验根据79
二、多基因假说的要点81
模块三 数量性状的遗传率82
一、遗传率的概念82
二、广义遗传率的估算方法83
三、狭义遗传率的估算方法84
四、遗传率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90
课外实践92
思考与练习92
实践教学:广义遗传率的估算(根据资料进行计算)93
阅读知识:作物数量性状发育遗传的研究进展94
基础六 近亲繁殖和杂种优势97
模块一 近亲繁殖及其遗传效应97
一、近亲繁殖的概念97
二、自交的遗传效应98
三、回交的遗传效应99
模块二 纯系学说101
一、约翰逊揭示纯系学说的试验101
二、纯系学说的要点102
模块三 异花授粉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102
一、异态自交不亲和性103
二、同态自交不亲和性104
模块四 杂种优势104
一、杂种优势的概念104
二、杂种优势表现的特点106
三、F2群体杂种优势衰退106
四、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107
五、染色体倍性与杂种优势的关系110
六、近亲繁殖和杂种优势在育种上的利用111
课外实践112
思考与练习112
实践教学:杂种优势的观察测定113
阅读知识:作物杂种优势预测的方法114
基础七 细胞质遗传与植物的雄性不育116
模块一 细胞质遗传116
一、细胞质遗传的基本概念116
二、胞质遗传的基本特征和原理117
模块二 植物雄性不育性的遗传118
一、雄性不育遗传类型118
二、“三系”的关系及其遗传原理120
课外实践122
思考与练习122
阅读知识:植物雄性不育研究概况123
基础八 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124
模块一 基因突变124
一、基因突变的频率和时期124
二、基因突变的特征125
三、基因突变与性状表现129
模块二 染色体的变异131
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131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137
思考与练习149
阅读知识:航天诱变育种技术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150
基础九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152
模块一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152
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52
二、核酸的化学结构与自我复制154
三、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159
模块二 基因概念的发展163
一、经典遗传学关于基因的概念163
二、分子遗传学关于基因的概念163
三、现代基因概念的新发展——基因的多样性164
模块三 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达165
一、直接作用165
二、间接作用166
思考与练习166
阅读知识:遗传物质的横向传递及其普遍性167
作物育种技术171
绪论171
模块一 育种及良种繁育的含义171
一、作物育种的含义和任务171
二、作物育种的主要内容172
模块二 良种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172
模块三 我国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工作的主要成就173
课外实践174
思考与练习174
阅读知识:成功之路,艰难之路——袁隆平院士自述175
任务一 育种目标和种质资源177
模块一 品种和育种目标177
一、品种177
二、育种目标178
模块二 种质资源181
一、种质资源的概念181
二、种质资源在育种工作中的作用181
三、种质资源的类别182
四、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研究与利用183
课外实践185
思考与练习185
实践教学:当地主要作物优良品种的识别185
阅读知识:(一)中国国家种质库介绍188
(二)当代国际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体系189
任务二 引种191
模块一 引种的理论依据191
一、我国不同纬度的日照与温度191
二、自然条件与引种的关系193
三、作物阶段发育与引种的关系195
模块二 引种的规律196
一、不同纬度地区间引种196
二、纬度相同的不同地区间引种197
三、生产条件与作物引种的关系197
四、当地主要作物的引种198
模块三 引种的原则200
一、引种的目标要明确200
二、加强种子的检疫和检验工作200
三、先试验、示范,再推广的原则201
四、引种与选择相结合201
课外实践201
思考与练习201
阅读知识:关于主要农作物品种引种有关事项的通知202
任务三 选择育种204
模块一 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205
一、作物品种的自然变异现象和纯系学说205
二、作物品种发生自然变异的原因205
模块二 性状鉴定与选择206
一、选择的基本方法206
二、鉴定的作用和方法210
三、在选择育种中选择单株的原则211
模块三 选择育种的程序213
一、纯系育种程序213
二、混合选择育种程序214
三、集团混合选择育种程序215
四、改良混合选择育种215
模块四 不同繁殖授粉方式作物的选择育种217
一、有性繁殖作物的选择方法217
二、无性繁殖作物的选择方法218
课外实践218
思考与练习218
实践教学:自花授粉作物选择育种方法实践219
阅读知识:芽变与芽变育种219
任务四 作物杂交育种222
模块一 品种间杂交223
一、选配亲本的基本方法223
二、杂交方式225
三、杂交后代的处理226
四、杂交育种程序233
模块二 远缘杂交育种234
一、远缘杂交的概念234
二、远缘杂交育种的重要性235
三、远缘杂交的困难及其克服方法236
模块三 当地主要作物的杂交育种241
一、水稻杂交育种241
二、小麦杂交育种244
三、油菜杂交育种247
课外实践248
思考与练习248
实践教学1:油菜有性杂交技术249
实践教学2:小麦有性杂交技术253
阅读知识:竹稻农艺师四十余年的科研之路257
任务五 常见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与制种258
模块一 作物杂种优势258
一、作物杂种优势现象258
二、杂种优势利用的特点和基本原则260
三、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260
模块二 玉米杂交种的选育263
一、玉米杂交种的种类263
二、玉米自交系的选育264
三、杂交种的选育267
模块三 水稻杂交种的选育268
一、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选育269
二、雄性不育恢复系的选育271
三、强优势组合的选育273
课外实践275
思考与练习275
实践教学1:杂交水稻的繁殖制种技术276
实践教学2:杂交油菜制种技术285
阅读知识:两系法杂交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288
任务六 作物抗病虫育种291
模块一 抗病虫育种的概念、意义291
一、抗病性、抗虫性的概念291
二、抗病虫育种的意义291
三、寄主和寄生物的相互关系292
模块二 病原物的致病性和寄主的抗病性292
一、病原物的致病性292
二、寄主的抗病性294
三、作物抗虫性类别和机制297
四、抗病虫性鉴定299
模块三 抗病性鉴定方法301
一、病圃的设置301
二、人工接种301
三、环境调节301
四、田间设计301
五、感抗对照的设置301
六、常用的鉴定方法302
七、病情调查方法及抗病性分级标准302
模块四 植物抗病虫育种302
一、抗病虫育种的特点302
二、抗病虫品种的选育及利用303
课外实践309
思考与练习309
实践教学:小麦锈病抗性的田间鉴定310
阅读知识:基因工程与抗病育种313
任务七 种子生产与管理315
模块一 品种的审定与推广315
一、品种审定315
二、新品种的推广317
三、品种保护318
模块二 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与防止办法319
一、品种混杂退化的概念及其表现319
二、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320
三、防止混杂退化的方法321
模块三 作物良种繁育的基本程序及方法322
一、我国良种繁育的基本程序322
二、良种繁育的方法及技术322
三、加速种子繁育进程的措施330
模块四 种子质量检验331
一、种子检验的目的和要求331
二、种子检验操作程序333
三、田间检验334
四、室内检验336
五、种子质量评定与签证338
课外实践339
思考与练习339
实践教学:主要农作物种子质量的室内检验340
阅读知识:农业部采取“六大举措”强化种子管理341
任务八 作物育种新方法概述344
模块一 细胞工程与作物育种344
一、细胞和组织培养与作物育种345
二、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347
模块二 转基因技术与作物育种350
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现状350
二、转基因育种的程序351
三、转基因作物的生物安全性353
思考与练习353
阅读知识:作物育种新技术:DNA标记辅助选择354
参考文献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