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湖北土壤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湖北土壤](https://www.shukui.net/cover/77/33452244.jpg)
- 湖北省农业厅土肥站编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5279873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57页
- 文件大小:189MB
- 文件页数:468页
- 主题词:土壤资源-研究-湖北省;土壤肥力-测定-研究-湖北省;土壤污染-研究-湖北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湖北土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土壤形成条件、分类和分布2
湖北省地理环境概述2
第一章 土壤形成因素4
第一节 成土母质4
第二节 地形、地貌7
第三节 气候11
第四节 植被16
第五节 人类经济活动对土壤的影响21
第二章 土壤分类22
第一节 湖北省土壤分类的历史回顾22
第二节 土壤分类中的几个问题22
第三节 湖北省土壤分类系统24
第三章 土壤分布规律42
第一节 土壤类型分布概况42
第二节 土壤水平分布规律44
第三节 土壤垂直分布规律45
第四节 土壤区域性分布48
第二篇 土壤类型和性状56
第一章 红壤56
第一节 红壤的分布和成土条件56
第二节 红壤的主要特性57
第三节 棕红壤亚类59
第四节 黄红壤亚类70
第五节 红壤性土亚类76
第二章 黄壤80
第一节 黄壤分布及其特性80
第二节 黄壤亚类83
第三节 黄壤性土亚类89
第三章 黄棕壤92
第一节 黄棕壤形成的条件92
第二节 黄棕壤的形成及其特性92
第三节 黄棕壤各亚类95
第四节 黄棕壤的利用改良99
第四章 黄褐土100
第一节 黄褐土形成的条件100
第二节 黄褐土形成特点和特性102
第三节 黄褐土各亚类104
第四节 黄褐土的利用改良110
第五章 棕壤、暗棕壤114
第一节 棕壤的特性114
第二节 酸性棕壤亚类116
第三节 棕壤性土亚类121
第四节 暗棕壤的特性124
第六章 石灰(岩)土132
第一节 石灰(岩)土的分布及其特性132
第二节 黑色石灰土亚类133
第三节 棕色石灰土135
第四节 黄色石灰土亚类137
第五节 红色石灰土139
第七章 紫色土141
第一节 紫色土的分布及其特性141
第二节 酸性紫色土145
第三节 中性紫色土亚类148
第四节 灰紫色土亚类150
第八章 山地草甸土、沼泽土154
第一节 山地草甸土154
第二节 沼泽土157
第九章 砂姜黑土160
第一节 砂姜黑土的形成条件160
第二节 砂姜黑土的形成及其特性161
第三节 砂姜黑土的利用改良164
第十章 潮土166
第一节 潮土的分布及其特性166
第二节 潮土亚类167
第三节 灰潮土亚类169
第十一章 水稻土172
第一节 水稻土的分布172
第二节 水稻土的形成特点173
第三节 水稻土的主要特性176
第四节 水稻土亚类划分181
第五节 淹育型水稻土亚类183
第六节 潴育型水稻土亚类205
第七节 潜育型水稻土亚类229
第八节 漂洗型水稻土亚类237
第三篇 土壤基本性质242
第一章 土壤基本物理性质242
第一节 土壤的机械组成242
第二节 土壤容重、孔隙度245
第二章 土壤的酸碱性和阳离子交换量247
第一节 土壤的酸碱度247
第二节 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249
第三节 土壤黏粒矿物252
第三章 土壤有机质和土壤氮素264
第一节 土壤有机质264
第二节 土壤氮素271
第四章 土壤磷素279
第一节 土壤磷素肥力279
第二节 土壤磷的形态和组成283
第三节 磷肥的有效施用284
第五章 土壤钾素289
第一节 土壤钾素含量和状态289
第二节 土壤的供钾潜力296
第三节 钾肥的施用301
第六章 土壤微量元素305
第一节 土壤微量营养元素的含量分布305
第二节 土壤有效锌309
第三节 土壤有效硼316
第四节 土壤有效锰319
第五节 土壤有效铁324
第六节 土壤有效铜329
第七节 土壤有效钼334
第四篇 土壤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340
第一章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340
第一节 土地资源及其构成340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341
第三节 土地利用前景与对策344
第二章 土壤资源质量评价348
第一节 土壤资源评价的原则和依据348
第二节 土壤资源评价的方法349
第三节 评价项目选择与权重349
第四节 评价项目分级指标350
第五节 土壤资源质量等级评定355
第六节 土壤资源质量评述365
第三章 土壤的培育和改良367
第一节 高产土壤的特征及其培育367
第二节 中低产土壤的改良375
第四章 土壤侵蚀、土壤污染400
第一节 土壤侵蚀400
第二节 土壤污染405
第五章 土壤利用改良分区425
第一节 分区的原则和依据425
第二节 分区系统和概述426
第六章 土壤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439
第一节 平原湖区土壤的利用和改良439
第二节 红壤、黄壤的合理开发利用441
第三节 鄂北岗地土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445
第四节 山地土壤开发利用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