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大陆经济问题探索 国有企业与公营事业比较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大陆经济问题探索 国有企业与公营事业比较研究
  • 于宗先,王凤生,郑育仁,袁恩桢著 著
  • 出版社: 喜玛拉雅研究发展基金会
  • ISBN:9868079810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06页
  • 文件大小:152MB
  • 文件页数:33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大陆经济问题探索 国有企业与公营事业比较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导论1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为什么探讨这个主题:大陆的国有企业和台湾的公营事业1

第二节 建立公营事业与国有企业的基本动机2

第三节 公营事业、国有企业发展的时代背景5

第四节 国有企业与公营事业在经济发展早期的贡献5

第五节 国际竞争下,公营事业与国有企业因应之道7

第六节 国有企业改革后与公营事业民营化后,能否提升其竞争力8

第七节 政企关系之纠缠难清9

第八节 国有企业与公营事业变革后,遗留下的社会问题9

第九节 国有企业能否被民营企业所取代10

第十节 国有企业、公营事业与金融体系的关系12

第十一节 国有企业与公营事业会不会「殊途同归」13

参考文献15

第二篇 台湾公营事业改革与发展之路17

第二章 台湾公营事业发展之政治经济分析19

第一节 日本在台殖民地时期之产业政策19

第二节 台湾公营事业的成立、功能与任务20

第三节 战后初期的公营体制建立(1945-1949年)24

第四节 进口替代工业化时期的公营事业(1950-1957年)26

第五节 出口导向工业化转型的公营事业(1958-1970年)27

第六节 能源危机与出口扩张时期的公营事业(1971-1989年)27

第七节 民营化推动时期的公营事业(1989-1996年)28

第八节 精省后之公营事业民营化转化期(1997年-)29

第三章 台湾地区公营事业面对的问题与困境33

第一节 台湾公营事业面对的问题33

第二节 台湾公营事业的主要困境35

第四章 公营事业民营化思维基础39

第一节 各国公营事业共同的问题39

第二节 民营化政策的推动40

第三节 推动民营化政策的整体考量45

第五章 台湾地区公营事业民营化的经验49

第一节 民营化缘起49

第二节 民营化的目的52

第三节 民营化的方式55

第四节 推动民营化的配套措施60

第五节 民营化的成果61

第六节 民营化所衍生的问题65

第七节 政府推动民营化的政策调整与展望67

第八节 新兴公共服务的兴办75

第六章 台湾地区公营事业民营化的社会批判与省思77

第一节 财团化恶梦成真77

第二节 政治成本考量的牺牲者80

第三节 官股董事为所欲为81

第四节 民营化助长体质健全绩效良好的公营事业良性发展83

第五节 公营事业的工会与员工将何去何从84

第六节 「形式民营、实质国营」的现象86

第七节 民营化的进程赶不上自由化的脚步87

第八节 「新国有政策」纲领的提出89

第九节 公营事业民营化的省思91

第七章 公营事业员工民营化权益补偿95

第一节 民营化时员工权益补偿之项目及内容95

第二节 民营化时员工优惠认股措施99

第三节 各事业单位民营化时员工争取得到之特别优惠101

第四节 员工权益补偿措施之检讨103

第八章 公营事业重整与公司治理展望107

第一节 企业化经营107

第二节 公司治理111

第三节 重塑企业文化114

第四节 台盐公司民营化前重整个案介绍116

第九章 员工安置与第三部门的伙伴关系123

第一节 员工能力、事业前景与员工出路123

第二节 员工分红入股计画127

第三节 就业发展计画与第三部门的参与130

第十章 台湾公营事业的转型途径139

第一节 解决公营事业困境的基本模型139

第二节 公营事业的转型方向142

第三节 公营事业可行的转型途径144

第四节 结语149

参考文献151

第三篇 大陆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之路155

第十一章 传统体制下的国有企业159

第一节 大陆国有企业的形成159

第二节 大陆国有企业的功能与作用161

第三节 传统国有企业的主要弊端165

第十二章 大陆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历程171

第一节 企业扩权、利润留成(1979-1982年)171

第二节 利改税(1983-1986年)174

第三节 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1987-1993年)177

第四节 现代企业制度(1993年-)182

第十三章 二十余年来大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评价185

第一节 改革的主要成绩185

第二节 改革中的主要问题191

第三节 困境的主要原因197

第十四章 大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203

第一节 大陆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建立的主要历程203

第二节 大陆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几个层次206

第三节 国有企业干部体制改革210

第四节 探索新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之困难212

第十五章 大陆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改革215

第一节 众所瞩目的「五十九岁」现象215

第二节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的改革探索219

第三节 大陆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的约束边界222

第十六章 大陆国有企业人员流动与社会保障体制改革225

第一节 劳动力安置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大障碍225

第二节 国有企业职工的下岗与再就业229

第三节 社会保障体制改革234

第十七章 大陆国有企业的结构调整239

第一节 结构调整势之必然239

第二节 国有企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情况242

第三节 国有企业结构调整中的几个难点249

第十八章 大陆国有企业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253

第一节 国有经济在大陆国民经济中的地位253

第二节 国有企业的效率与竞争力255

第三节 国有企业与非公企业共存共荣257

第四节 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261

第五节 大陆国有企业发展展望263

参考文献265

第四篇 比较与结论267

第十九章 国有企业与公营事业之比较267

第一节 国有企业与公营事业之意义267

第二节 国有企业与公营事业形成的背景268

第三节 国有企业与公营事业的功能269

第四节 国有企业与公营事业的缺点269

第五节 国有企业与公营事业的发展路线270

第六节 两岸公有企业体质之差异275

第七节 民营企业壮大后的挑战276

第八节 改革与民营化趋势276

第九节 国有企业改革成果与公营事业民营化过程中不顺利的原因277

第十节 大陆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与台湾的公司治理278

第十一节 国有企业与公营事业改制后对职工问题的处置279

第二十章 两岸政府的政策平议283

第一节 全球化浪潮的冲击283

第二节 面对全球化,政府的因应措施是什么285

第三节 对部分国有企业或公营事业保留与加强之论辩286

第四节 国有企业校正市场失灵之辩288

第五节 政府对产业发展的责任289

第六节 经营成功的国有企业与公营事业是特例还是常例?290

第七节 对大陆国有企业改革政策平议291

第八节 对台湾公营事业民营化政策平议292

第廿一章 结论295

第一节 国有企业与公营事业都是保护主义下的产物295

第二节 大陆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效是否会成为民营化的催化剂296

第三节 党工干部在国有企业的角色更加尴尬296

第四节 决定国有企业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297

第五节 国有企业改革所留下的社会问题297

第六节 国有企业应确实建立起公司治理的机制298

第七节 台湾公营事业民营化的任务艰钜298

第八节 民营化最大的障碍为工会的反对299

第九节 公营事业的释股方式是种艺术299

第十节 国有企业或公营事业不宜充当施政的工具300

第十一节 政府还能经营哪些企业300

第十二节 国有企业的最后归宿301

索引3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