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出入“命门” 中国医学文化学导论 增订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出入“命门” 中国医学文化学导论 增订版
  • 陈乐平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7532580866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40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48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出入“命门” 中国医学文化学导论 增订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部分 医学与文化3

渊源篇3

第一章 神话与传说中的医学3

第一节 伏羲·神农·轩辕3

第二节 上古医术名流4

第二章 人类进化中的医学11

第一节 原始医术11

第二节 步入文明门槛的医术16

文化篇20

第三章 世界三大民族医学的文化比较20

第一节 闪耀着科学理性主义光辉的古希腊医学21

第二节 充满宗教神秘主义色彩的古印度医学24

第三节 古代中国医学的文化意蕴30

第四节 三大民族医学文化的异同性33

第五节 古印度佛教医学对中国医学的影响36

第四章 中国医学的基础体系与文化45

第一节 六淫七情 内外致病46

第二节 望闻问切 合参诊断51

第三节 阴平阳秘 辨证施治59

第二部分 医学文化与人69

神灵篇69

第五章 打开通向心灵世界的大门——中医学与巫文化69

第一节 从神灵世界走来69

第二节 与鬼魂世界分离73

第三节 向心灵世界迈进77

第六章 气——空——运——中医学与道83

第一节 三道合一之“道”84

第二节 无影无踪之气88

第三节 无边无际之空灵91

第四节 无始无终之运化96

第五节 “道”之生命悟性102

生命篇104

第七章 宇宙运化与生命节律的共振——中医学与中华民族的生命意识104

第一节 阴阳消长与五行运化105

第二节 五运六气与“甲子”演绎114

第八章 命运之神的拐棍——中医学与中华民族的命相学122

第一节 同源合流 并行不悖123

第二节 唇齿相依 血肉相连128

第三节 通合“象数” 联袂成姻132

人性篇138

第九章 阴阳文明的主旋与变奏——中医学与中华民族的性文化138

第一节 性意识与阴阳文明139

第二节 “存天理”与性选择144

第三节 “灭人欲”与性放纵149

第十章 “维生文化”的双重效应——中医学与中华民族的食文化157

第一节 医食同源与民族的食草性157

第二节 维生文化的稳态效应163

第三节 维生文化的动态效应168

心理篇175

第十一章 中庸之道:自控与被控的双向心理调节式——中医学与中华民族的心理构造175

第一节 阴阳、五行的个性分类176

第二节 “心理平衡”的医疗秘诀181

第三节 补偏救弊的中庸之道187

第十二章 生命律令的审美价值——中医学与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情趣194

第一节 美,在于生命的和谐194

第二节 “神”:自然·生命·意识的链结202

第三节 艺术的生命律令206

第三部分 医学文化与社会历史214

桥梁篇214

第十三章 中医·生命·社会——中医学与社会历史研究的方法论之一214

第一节 历史的限定214

第二节 生命科学的挑战220

第三节 中国医学文化的使命225

第十四章 独立显示与整体融通——中医学与社会历史研究的方法论之二230

第一节 天人合一:由天及人与由人及天230

第二节 阴阳合道:阴阳偏扶与阴平阳秘239

第三节 五行合运:五行相胜与相生243

第四节 阴阳五行合参:从《五经》到《内经》251

模式篇258

第十五章 阴平阳秘——中国古代社会组织结构的生命模式之一258

第一节 对生命本质的体验259

第二节 对理想型社会的追求262

第三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二元特征266

第十六章 五行配属——中国古代社会组织结构的生命模式之二272

第一节 社会五结构系统的范式273

第二节 以“木”为特性的血缘结构275

第三节 以“火”为特性的人伦结构277

第四节 以“土”为特性的经济结构279

第五节 以“金”为特性的政治结构280

第六节 以“水”为特性的意识形态结构281

第十七章 五行相生——中国古代社会组织结构的生命模式之三284

第一节 木生火:血缘→人伦285

第二节 火生土:人伦→经济287

第三节 土生金:经济→政治289

第四节 金生水:政治→意识形态291

第五节 水生木:意识形态→血缘293

第六节 文化的遗传和选择295

第十八章 五行相克——中国古代社会组织结构的生命模式之四298

第一节 木克土:血缘→经济299

第二节 土克水:经济→意识形态301

第三节 水克火:意识形态→人伦302

第四节 火克金:人伦→政治304

第五节 金克木:政治→血缘306

第十九章 五行乘侮——中国古代社会组织结构的生命模式之五309

第一节 相乘与相侮——失衡310

第二节 “医案”——魏晋南北朝313

第三节 社会结构的相互“病变”317

第四节 社会结构“受病”的先发点322

第二十章 生命的玄机与启示326

第一节 生命的玄机327

第二节 生命的启示329

附录335

一、阴阳文明的主旋律与变奏——中国传统性文化的中医学阐释335

二、医学人类学与中国医学文化学347

三、医食同源与我国的饮食文化350

四、关于医学人类学与构建中国医学文化学的一些思考361

五、道与中国医学367

六、儒道医,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构架——对中医学在中国传统文化建构中的作用和地位的哲学思考372

七、中国医俗史的流变390

原跋437

后记4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