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矿产资源资产管理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矿产资源资产管理概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24/33440522.jpg)
- 王四光,赖文生,李静,刘忠珍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
- ISBN:7800974650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79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30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矿产资源资产管理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矿产资源资产管理的兴起与发展1
一、矿产资源资产管理的宏观必然性分析2
(一)矿产资源资产管理的提出2
(二)矿产资源管理不能代替矿产资源资产管理4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5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的必然趋势6
二、矿产资源资产管理的可行性分析6
(一)矿产资源资产管理的理论支撑点正在形成6
(二)矿产资源资产与资源管理的内在联系8
(三)矿产资源产权强化趋势8
(四)矿产资源自身资产化趋势分析10
第二节 矿产资源资产管理的理论基础10
一、矿产资源的属性及特征11
(一)矿产资源的自然分类11
(二)矿产资源的自然属性11
二、矿产资源资产形成机理14
(一)矿产资源资产的依赖性14
(二)地质勘查与勘查风险16
(三)地质勘查阶段与地质勘查成果22
(四)矿产资源资产应具备的条件23
三、矿产资源资产的基本概念与特征26
(一)矿产资源资产的内涵及外延26
(二)矿产资源资产的特殊性质27
(三)矿产资源资产的权属关系29
(四)矿产资源资产的有形特征31
(五)矿产资源资产的无形特征33
(六)矿产资源资产的价值形态特征34
(七)矿产资源资产与矿产资源的区别38
四、矿产资源资产的分类39
(一)矿产资源资产分类原则39
(二)矿产资源资产分类41
第三节 矿产资源资产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影响43
一、矿产资源资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44
(一)矿产资源资产决定着社会生产规模和发展速度44
(二)矿产资源资产供应量和质量,决定着国家物质生产部门的内部结构48
(三)矿产资源资产对工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有重大的影响53
二、矿产资源资产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54
(一)矿业城的崛起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54
(二)矿产资源资产对经济区带发展的影响55
(三)矿产资源资产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64
三、矿产资源资产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64
(一)矿产资源资产对科学技术进步及发展支持力度弱66
(二)成因短缺矿种无力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69
第二章 矿产资源资产管理75
第一节 矿产资源资产管理原理75
一、矿产资源资产管理的含义75
二、矿产资源资产管理的性质76
三、矿产资源资产管理的基本职能78
(一)规划调配职能78
(二)组织培育职能78
(三)安全保证职能79
(四)监督控制职能80
四、矿产资源资产管理的基本原则80
(一)效益原则80
(二)统一管理与收益分享相结合的原则81
(三)科学化原则81
(四)市场配置原则81
(五)可持续发展原则82
五、选择矿产资源资产管理方式的因素82
(一)所有制因素82
(二)资产运动因素83
(三)经营因素83
(四)幅度因素83
第二节 实物形态管理84
一、实物储量管理与分类84
二、储量计量单位88
第三节 价值形态管理98
一、矿产资源资产价值及构成99
(一)矿产资源资产自身价值99
(二)矿产资源资产的权益价值103
(三)地质勘查劳务价值104
(四)矿产发现权权益价值105
二、潜在价值形态管理106
(一)潜在总价值管理106
(二)可提取潜在总价值管理111
(三)可提取潜在价值管理112
(四)潜在净价值管理113
(五)试算113
三、实现的价值形态管理113
第四节 矿产资源资产产权管理128
一、矿产资源资产所有权制度129
二、矿业权管理制度131
三、矿产资源资产有偿占用制度132
四、矿业税制135
五、矿产发现权管理制度136
第五节 产权交易市场管理137
一、产权交易市场的构建138
二、产权交易制度139
第三章 矿产资源资产的监督141
第一节 矿产资源资产监督目标、原则及基本要求141
一、矿产资源资产监督的含义和内容142
二、矿产资源资产监督的特点和原则147
(一)监督的特点147
(二)监督的原则148
三、矿产资源资产监督职能的设计149
第二节 矿产资源资产监督方式151
一、行政手段151
(一)行政权力仍然在矿产资源资产管理、监督中发挥作用151
(二)矿产资源资产监督的政府功能定位152
二、经济手段153
三、法律手段154
第三节 矿产资源资产监督考核指标的设计155
一、矿产资源资产质量和数量监督指标设计156
二、所有者权益监督指标设计164
三、营运监督指标设计168
第四章 矿产资源资产的营运171
第一节 矿产资源资产营运的基本概念171
一、矿产资源资产营运的内涵172
二、矿产资源资产营运规律及特征173
三、矿产资源资产营运模式175
第二节 采矿权交易及交易市场176
一、采矿权及采矿权交易的含义176
二、采矿权的产权性质177
三、产权交易市场的形成及基本条件180
(一)采矿权交易市场的构筑基础是探矿权的转让180
(二)一级垄断市场是二级开放市场的基础180
(三)多元投资主体是采矿权交易市场的前提条件185
四、采矿权的产权交易及准入形式185
(一)一级市场出让形式186
(二)二级市场转让形式187
第三节 矿产资源资产营运机制的构思188
一、矿产资源资产营运主体189
二、矿产资源资产营运的投资主体191
三、产权交易市场的培育192
(一)投资环境192
(二)市场建设193
第五章 矿产资源资产评估195
第一节 矿产资源资产评估概述195
一、矿产资源资产评估的基本概念195
二、矿产资源资产评估范围及对象196
(一)矿产资源资产管理与监督范围内的评估196
(二)产权管理与产权交易范围内的评估199
三、矿产资源资产评估特点200
(一)矿产资源自然丰度决定评估值的大小200
(二)区位条件对矿产资源资产评估的影响较大200
(三)埋藏深度对评估值的影响201
(四)评估人员的素质比一般资产评估者要求高,对评估质量影响大202
四、矿产资源资产评估的目的与功能202
(一)以矿产资源资产价值核算为评估目的203
(二)以资产保全为评估目的203
(三)以资产出让或转让为评估目的204
(四)以产权交易为评估目的204
(五)以矿业经营活动为评估目的205
(六)以融资业务为评估目的205
(七)以生态环境保护为评估目的205
(八)以矿产资源资产存量管理和闭坑为评估目的205
(九)以法律事务或咨询服务为评估目的205
五、矿产资源资产的评估原则206
(一)矿产资源资产和矿业权及地勘成果专有权资产相依托的评估原则206
(二)尊重地质科学的原则207
(三)假设条件必须遵守地质客观规律的原则207
第二节 矿产资源资产评估途径和方法208
一、贴现现金流量法209
(一)贴现现金流量法原理210
(二)计算方法210
二、可比销售法218
(一)可比销售法原理218
(二)可比销售法计算方法218
三、丰度基价法221
(一)丰度基价法评估原理222
(二)丰度基价法的计算方法223
四、关于探矿权与地勘成果专有权评估方法225
(一)重置成本法225
(二)地质要素评序法229
第三节 矿产资源资产评估参数233
一、矿产资源工业要求指标参数233
二、采选指标参数235
三、社会经济技术指标参数238
四、地质勘查风险系数240
(一)找矿风险系数240
(二)阶段风险系数248
(三)全过程风险系数249
(四)个别风险系数250
五、地质勘查技术经济参数250
(一)地勘生产指标参数251
(二)地勘财务指标参数252
第六章 矿产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的总体构架254
第一节 矿产资源资产基础管理体系255
一、矿产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总体模式255
二、矿产资源资产基础管理的基本模式及结构256
(一)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组织形式257
(二)基础管理机构相应的职能259
三、利益分配机制261
(一)国家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个体采矿者的利益分配261
(二)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分配263
第二节 矿产资源资产监督体系的构架263
一、监督体系的基本模式和结构263
二、体系要素组成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264
第三节 矿产资源资产管理体系的运行265
一、基础管理体系的运行266
二、监督的运行267
三、营运体系的培育与启动269
(一)国家授权的营运主体270
(二)产权交易市场270
(三)中介组织270
(四)法规制度的建设270
四、矿产资源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的整体协调271
第四节 矿产资源资产管理对现有矿业体制的影响及改革271
一、矿产资源资产管理体系的建立对矿业体制的触动272
(一)我国矿业体制透视272
(二)矿产资源资产管理对传统矿产体制的改造274
二、矿产资源资产管理、监督与营运体系实施的建议276
(一)从国有资源资本高度上来认识矿产资源资产管理276
(二)调整两个必要的管理机构276
(三)建立矿产资源资本管理系统277
(四)建立矿产资源资产核算信息系统277
(五)建立矿产资源资产保护、执法监察队伍277
参考文献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