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旅游传播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旅游传播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32/33434348.jpg)
- 赵建国,王大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9819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05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317页
- 主题词:旅游学:传播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旅游传播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旅游与旅游传播1
第一节 旅游概说1
一 旅游的定义1
二 旅游“六要素”、旅游“三体”与旅游“三大效益”2
三 旅游与休闲3
四 旅游与迁移4
五 旅游学与旅游史简说5
第二节 旅游是文化活动5
一 旅游是一种文化交流和传播活动5
二 “文化至上论”8
三 中国传统文化不利于旅游活动的一面9
四 中西旅游文化比较11
五 旅游与爱国主义、故乡情怀12
六 旅游与宗教信仰传播15
七 旅游垃圾文化16
第三节 跨文化旅游与跨文化传播18
一 旅游不一定都是跨文化交流19
二 跨文化旅游与文化冲突、融合19
三 跨文化旅游与文化休克21
四 底色文化回应23
第四节 旅游是经济活动32
一 旅游是一种经济活动32
二 重新认识“无烟工业”、“清洁产业”34
三 旅游景区的“小经济行为”34
第五节 旅游是传播活动36
一 旅游是一种独特的传播活动37
二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与旅游传播的社会功能38
三 旅游传播研究现状简介42
第二章 旅游传播的特征46
第一节 旅游传播与实体传播46
一 实体传播简介46
二 实体传播与符号47
三 旅游与实体传播58
第二节 直接体验——旅游传播的最重要特征64
一 体验与旅游体验64
二 游客凝视75
三 体验式传播77
四 体验经济与消费体验式传播85
五 旅游审美体验与旅游高峰体验87
第三节 “取经式”传播与双重非对称传播91
一“取经式”传播91
二 双重非对称传播94
第四节 旅游传播源信息的累积性98
一 什么是旅游传播源信息的累积性98
二 不少作家、学者在不同旅游地不约而同地诉说着这种文化累积101
三 中国古迹更加突出的累积过程105
四 景观信息累积起始的条件106
五 另类的“累积”107
第五节 旅游与旅游传播对人类社会的独特贡献113
一 开阔眼界和思路114
二 国外旅游不可避免地会提供另外一个社会参照系125
三 对促进不同国家、民族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对促进世界和平有独特贡献127
四 对缓解、治疗人类身心疾患的独特效果130
第三章 旅游传播本源——旅游目的地与传播(一)133
第一节 旅游传播本源的特征——知名度高、传播力强133
一 真正的旅游目的地都具有知名度高、传播力强的特征133
二 争夺旅游资源也是争夺旅游传播源135
第二节 保护旅游传播本源的原真性135
一 古迹、环境的原真性136
二 艺术品也推崇原创真品145
三 游客也追求原汁原味地观察、体验旅游地当地社会生活147
四 自然景观的原始状态也有极高的旅游传播价值148
第三节 旅游传播本源的前台与后台148
一 主动展示后台,传播“内部信息”148
二 顾及后台,就意味着要改善整体生态150
第四节 旅游地形象及其传播151
一 本源形象与诱导形象151
二 旅游城市形象传播151
三 旅游地形象传播渠道、策略152
第五节 旅游环境与旅游传播155
一 欧洲和美国的旅游环境比较好155
二 乞丐现象一直伴随着旅游157
三 旅游接待地应当创造宽容的旅游环境158
四 游客多寡也构成旅游环境的一部分159
五 旅途与旅游传播160
第六节 旅游传播本源的传播策略164
一 强化珍贵性、唯一性165
二 突出关键时间点的原真物品165
三 保留旅游传播源的神秘性165
四 见物还要见人168
五 旅游传播源的异质互补整合168
六 让游客目睹考古过程169
七 利用传统节日,创造新的节日169
八 适当的“舞台化真实”170
第四章 旅游传播本源——旅游目的地与传播(二)171
第一节 自然景观与旅游传播171
一 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间会传达出不同的自然景观信息172
二 自然景观美与美学修养173
三 自然景观信息的开发174
四 自然景观的保护176
五 自然景观传播的途径177
第二节 人文景观与旅游传播177
一 名人的踪迹会形成历史文化遗产178
二 一些并非完全原真的景观也可能具有很好的旅游价值181
三 在特定的氛围中才能有相应的感受182
四 大遗址183
五 英国的“蓝牌”和俄罗斯的标牌184
第三节 民俗与旅游传播185
一 民俗旅游185
二 关于民俗旅游与传播存在问题的探讨186
第四节 工业遗产与工业旅游传播188
一 工业遗产与工业旅游188
二 现代工业生产厂区的旅游开发188
三 大型工程也可以形成旅游资源189
四 传统手工艺189
第五节 博物馆与旅游传播190
一 博物馆及其功能190
二 综合类博物馆受冷落及其原因191
第六节 世博会、奥运会与旅游传播192
一 世博会、奥运会作为旅游传播所呈现出的特点193
二 上海世博会与旅游传播194
第七节 旅游传播源的不断开发——太空旅游197
第五章 旅游传播者(一)——旅游主体199
第一节 旅游主体(旅游者)与旅游传播199
一 旅游者与旅游传播200
二 旅游消费与旅游传播209
三 旅游者对旅游地的影响212
四 旅游者与东道主之间的交往和交流220
第二节 旅行家与旅游传播221
一 旅行家与旅游传播221
二 旅行家独特的精神结构226
第三节 记者、作家、艺术家、人文社会科学家与旅游传播227
一 作家与旅游传播229
二 艺术家、艺术作品与旅游传播233
三 人文学家、社会科学家与旅游传播240
第六章 旅游传播者(二)——旅游介体243
第一节 导游与旅游传播243
一 导游243
二 导游的讲解能力与旅游传播效果成正比245
第二节 旅游公司与旅游传播247
第三节 旅馆、饭店与旅游传播250
一 旅馆、饭店简介250
二 旅馆、饭店与旅游传播250
三 服务者251
第四节 交通和交通工具对旅游传播的影响252
一 交通和交通工具与旅游252
二 交通和交通工具对旅游传播的影响253
第五节 旅游传播与传播媒体259
一 旅游传播与媒体259
二 巧妙策划,吸引媒体261
三 关于“看景不如听景”261
附章 第五章“旅游传播主体”延伸阅读——余秋雨对当代旅游传播的贡献263
第一节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263
一 余秋雨的“出走”与意义263
二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267
第二节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272
一 艺术成就273
二 富有文化深度的思想内涵283
三 两个需要商榷的地方287
四 两个个案分析、赏析291
第三节 余秋雨对当代旅游传播的独特贡献295
一 余秋雨对当代旅游传播的独特贡献295
二 余秋雨与传播媒体297
主要参考文献300
后记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