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运动生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运动生理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72/33431664.jpg)
- 邓树勋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303000011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426页
- 文件大小:112MB
- 文件页数:4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运动生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运动生理学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1
二、运动生理学与其它生物科学的关系3
三、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4
四、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5
第二章 肌肉收缩8
第一节 骨骼肌的结构与特性9
一、肌肉的结构与肌纤维的细微结构9
二、骨骼肌的特性14
第二节 兴奋的产生与传导17
一、静息膜电位18
二、动作电位19
三、兴奋的传播21
第三节 肌肉收缩的原理25
一、粗肌丝与细肌丝引起收缩时的相互作用25
二、肌肉收缩的能量来源26
第四节 肌肉收缩与作功29
一、肌肉收缩的形式29
二、肌肉作功的力学特点33
第五节 慢肌纤维与快肌纤维37
一、肌纤维的分类及特征38
二、人类骨骼肌纤维类型的分配及其影响因素39
三、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41
第三章 血液45
第一节 概述45
一、体液与内环境45
二、血液的基本组成和特征48
三、血液的主要机能51
第二节 血浆53
一、血浆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53
二、血浆的理化特性56
第三节 血细胞62
一、红细胞62
二、白细胞63
三、血小板65
第四节 血量与血型68
一、血量68
二、血型70
第四章 血液循环76
第一节 心脏生理79
一、心脏的结构特点79
二、心肌的特性81
三、心动周期86
四、心输出量89
第二节 血管生理92
一、动脉92
二、毛细血管100
三、静脉101
第三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104
一、神经调节104
二、体液调节107
第四节 运动对心血管机能的影响108
第五章 呼吸114
第一节 肺通气115
一、呼吸器官115
二、呼吸运动118
三、呼吸过程中肺内压与胸内压的变化120
四、肺容量与肺通气量124
第二节 气体交换与运输127
一、气体交换127
二、气体运输130
第三节 运动与呼吸135
一、运动时呼吸机能的变化135
二、运动中氧的供需136
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143
第一节 食物的消化144
一、口腔内的消化145
二、胃内的消化145
三、小肠内的消化146
四、大肠的消化149
第二节 营养物质的吸收150
一、吸收的部位150
二、吸收的原理151
三、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152
第三节 体育运动对消化机能的影响153
第七章 物质与能量代谢156
第一节 概述156
一、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的概念156
二、酶157
第二节 物质代谢158
一、糖类代谢158
二、脂肪代谢166
三、蛋白质代谢169
第三节 能量代谢171
一、能量代谢的测定171
二、基础代谢177
第四节 体温178
一、体温及其生理变动178
二、产热与散热过程179
三、体温调节181
第五节 运动时的能量供应182
一、运动时的能量供应过程182
二、人体内三种能量系统的特性184
三、能源理论及其应用186
第八章 肾脏的排泄194
第一节 肾脏的结构及血液循环特点195
一、肾脏的结构特点195
二、肾脏的血液循环特点197
第二节 尿液及其生成199
一、尿的成分与尿量199
二、尿的生成过程200
第三节 运动对尿成分的影响203
一、运动性蛋白尿203
二、运动性糖尿204
第九章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207
第一节 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208
一、神经元208
二、突触209
第二节 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212
一、反射与反射弧212
二、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213
三、反射弧中枢部分兴奋传布的特征214
四、中枢抑制216
五、反射活动的反馈调节217
第三节 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活动规律218
一、兴奋和抑制过程的扩散和集中219
二、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相互诱导219
第四节 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221
一、感觉器官功能简述221
二、感觉的传入途径233
三、大脑皮层的感觉代表区234
第五节 中枢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236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236
二、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242
三、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246
四、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247
五、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248
第六节 中枢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251
一、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特点251
二、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254
第七节 条件反射学说256
一、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257
二、条件反射形成的生理机制258
三、建立条件反射的条件260
四、条件反射的抑制261
五、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264
第八节 神经一体液调节267
一、概述267
二、主要内分泌腺及其激素的生理作用269
第十章 运动技能的形成279
第一节 运动技能形成的生理机制280
一、运动技能的反射本质280
二、随意运动必须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281
三、大脑皮层与小脑相互作用的募集是运动技能形成的重要机制281
四、运动技能是复杂的、链锁的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283
第二节 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286
第三节 影响运动技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291
第十一章 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298
第一节 力量素质298
一、影响力量素质的生理因素299
二、影响力量训练效果的若干因素301
三、发展力量素质的若干生理原则303
四、几种力量训练方法的评价308
第二节 速度素质310
一、影响速度的生理因素311
二、速度素质的训练314
第三节 耐力素质315
一、影响有氧耐力的生理因素315
二、有氧耐力的训练320
三、无氧耐力的训练321
第四节 灵敏与柔韧素质322
一、灵敏素质322
二、柔韧素质323
第十二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功能变化的规律327
第一节 赛前状态和准备活动328
一、赛前状态328
二、准备活动331
第二节 进入工作状态和稳定状态334
一、进入工作状态334
二、稳定状态340
第三节 运动性疲劳341
一、运动性疲劳学说简介342
二、判断运动性疲劳的几种简易方法349
第四节 恢复过程351
一、能量物质恢复过程的一般规律352
二、人体内生理功能恢复过程的一般规律355
三、恢复过程的年龄特征356
四、促进恢复工作能力的主要措施357
第十三章 体育教学与训练的生理基础364
第一节 体育教学与训练原则的生理学基础364
一、全面身体发展364
二、循序渐进367
三、区别对待368
第二节 体育教学与训练生理负荷量的分析369
一、学校体育课的适宜生理负荷量370
二、学校业余运动训练的适宜生理负荷量371
第三节 几种训练方法的生理学基础374
一、持续训练法374
二、重复训练法375
三、间歇训练法377
四、循环训练法378
五、比赛训练法379
第四节 体育教学与训练效果的生理学评定380
一、评定体育教学与训练效果的常用生理指标380
二、体育教学与训练效果的生理学评定方法386
第十四章 儿童少年、女子解剖生理特点与体育运动395
第一节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395
一、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396
二、影响生长发育的若干因素398
三、青春发育期399
第二节 儿童少年解剖生理特点与体育锻炼400
一、运动系统400
二、氧运输系统404
三、供能系统408
四、神经系统411
第三节 女子解剖生理特点与体育锻炼412
一、运动系统412
二、心血管系统414
三、呼吸系统414
四、月经周期与体育锻炼415
第四节 身体素质发展的年龄特征417
一、力量素质的年龄特征417
二、速度素质的年龄特征420
三、耐力素质的年龄特征421
四、灵敏与柔韧素质的年龄特征421
五、身体素质发展的阶段性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