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
  • 江明惇作者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 ISBN:978755231036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60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374页
  • 主题词:民间音乐-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上篇 特征论5

引言5

第一章 基本特征的成因5

第一节 中华传统文化的一般特征5

一、生成土壤的特征8

二、思维方式的特征10

第二节 民间文艺的一般特征12

一、原创性、基础性12

二、纯真性13

三、功利性14

四、创作的自发性和群体约成性15

第三节 音乐艺术的一般特征15

一、形象表现的模糊性和情感表达的深切性15

二、形式美的相对独立性16

三、形式要素自身逻辑的特殊性17

第二章 基本特征的体现19

第一节 音乐审美理念特征19

一、含蓄、内蕴19

二、神韵、品味20

三、明快、朴实22

第二节 音乐内质特征23

一、内质特征的主要标志24

二、内质特征形成的缘由28

第三节 音乐载体特征33

一、音乐与唱词的结合34

二、音乐与舞蹈的结合34

三、音乐与戏剧的结合34

第四节 音乐体制特征35

一、特殊的创作思维方式35

二、艺术品种的“格”36

中篇 体裁论40

引言40

第一章 民间歌曲40

第一节 概述40

一、与人民生活的紧密联系40

二、编唱一体的感情抒发41

三、短小灵活的音乐表现41

第二节 历史概况42

一、形成42

二、发展43

第三节 体裁特征50

一、体裁分类50

二、号子51

三、山歌53

四、小调56

第二章 民间器乐59

第一节 概述59

一、超越声乐的音乐功能60

二、融贯雅俗的文化层次62

三、借助具象的写意方法63

四、音乐形态方面的特点64

第二节 历史概况64

一、形成64

二、发展64

第三节 器乐分类68

一、独奏乐68

二、合奏乐78

第三章 曲艺音乐86

第一节 概述86

一、曲艺的特征87

二、曲艺音乐的特征89

第二节 历史概况93

一、形成93

二、发展94

第三节 曲艺音乐分类99

一、主曲体类曲种99

二、曲牌连缀体类曲种109

三、综合体类曲种111

第四章 戏曲音乐114

第一节 概述114

一、戏曲的特征115

二、戏曲音乐的功用118

三、戏曲音乐的特征120

第二节 历史概况121

一、形成121

二、发展123

第三节 剧种分类129

一、声腔分类129

二、地区分类131

第四节 主要声腔及剧种例释131

一、高腔131

二、昆腔135

三、梆子腔137

四、皮黄腔139

五、近、现代新生剧种142

结语149

下篇 形态论155

引言155

第一章 形态特征研究的意义、方法与基础155

第一节 形态与形态特征155

第二节 形态研究的意义156

第三节 形态研究的方法和基础157

一、民间音乐形态研究基础157

二、民间音乐形态分析的环节158

第二章 旋法(音高要素特征之一)160

第一节 基本音区160

第二节 活动趋势169

第三节 进行方法173

一、音程的幅度173

二、旋法的曲直174

第四节 音调特点175

一、级进音列性音调175

二、调式骨干性音调177

第三章 调式(音高要素特征之二)179

第一节 调式的形成与发展179

一、调式的自然形成180

二、“五度相生律”和五声音列的形成182

三、调式的发展182

第二节 五声音阶、五声调式188

一、五声音阶的构成188

二、两类调式色彩189

第三节 调式交替194

一、调式交替的方式194

二、调式交替的关系198

第四节 七声音阶202

一、七声音阶的形成203

二、七声音阶的形态205

第五节 特殊(复杂)调式例释209

一、京剧皮黄腔的调式209

二、湘中、湘东特性羽调212

三、西北地区的“苦音调式”214

四、闽南、粤北的“轻重三、六”调式215

第四章 节奏节拍(时间要素特征)220

第一节 节奏特点220

一、节奏感220

二、节奏型221

三、节奏型与节拍的结合222

第三节 节拍特点227

一、节拍规律的严谨度227

二、节拍单位的宽窄度241

第五章 发展方法(陈述逻辑要素特征之一)249

第一节 乐汇的变化关系249

一、音高变化249

二、时值变化249

三、模进250

四、逆行、倒影251

第二节 乐汇、乐句、乐段的连接方法252

一、衔接法252

二、跳接法257

第三节 起始、高潮、结尾的处理方法259

一、起始259

二、高潮260

三、结尾262

第六章 曲式结构(陈述逻辑特征之二)266

第一节 结构原则266

一、对称、平衡原则266

二、段落结构完整的原则266

三、重复再现原则267

四、首尾呼应原则267

第二节 结构类型和结构体式267

一、重复268

二、对仗268

三、起承转合272

四、起平落273

五、循环275

六、重复、分而合、层递277

第七章 段落变化(陈述逻辑特征之三)278

第一节 段落的整体变化278

一、部分乐汇的变化278

二、调式或节拍特征的变化282

三、结构突破的变化286

第二节 段落的句式变化286

一、基本句式286

二、变化句式290

第八章 腔词关系300

第一节 概述300

第二节 腔词的陈述关系302

一、腔词陈述的音高要素关系302

二、腔词陈述的时间要素关系308

第三节 腔词的表现关系311

一、腔词表现的音高要素312

二、腔词表现的时间要素变化313

三、腔词表现的特意重音315

第四节 衬腔322

第九章 综合分析方法329

第一节 概述329

第二节 综合分析的层次330

一、润腔与乐汇特征330

二、旋律特征337

三、旋律基本骨架特征342

四、音乐体制特征353

结语358

后记3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