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方民主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应克复,金太君,胡佳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0452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634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664页
- 主题词:资产阶级民主-历史-西方国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西方民主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篇 西方民主渊源第一章 氏族社会民主制15
一 氏族成员的民主权利15
选举氏族首领和酋帅的权利16
罢免首领和酋帅的权利16
氏族会议17
酋长17
二 部落的政治功能18
三 联盟、联盟会议和军事首领20
联盟的组织原则20
联盟会议21
行政长官的萌芽22
四 三权政府:氏族社会民主制的最高形式23
酋长会议23
人民大会23
巴赛勒斯24
五 军事民主制的再认识25
六 酋邦:前国家的一种社会组织27
酋邦分布的广泛性28
酋邦的基本特征28
酋邦——丰富了文明社会起源的知识30
第二章 雅典城邦民主制33
一 贵族政治时期33
二 梭伦——民主政制的奠基人34
三 克利斯提尼改革和雅典民主制的建立37
四 伯里克利时期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39
五 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征41
主权在民41
权力制约43
法律至上45
公民意识47
六 雅典民主制的缺陷49
第三章 罗马共和国民主制53
一 早期罗马共和国政治制度53
二 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推动了共和国民主制的发展55
保民官和平民大会的初步确立55
十二铜表法的制定56
平民大会和保民官地位的提高56
平民参与最高权力和债务奴役制的取消57
三 罗马共和国的权力结构58
新旧贵族联袂——共和国的阶级基础58
元老院60
人民大会61
高级官吏62
四 罗马民主制的衰落,帝制的建立65
第四章 古代西方思想家对优良政体的探索70
一 亚里士多德的平衡政体思想70
共和政体是最优良的政体70
优良政体的实质在于合理地分配政治权利72
混合政体的原则74
不受约束的势力是政体稳定的隐患75
二 波里比阿、西塞罗的混合政体与分权制衡思想78
波里比阿78
西塞罗83
第二篇 近代西方民主理论第五章 天赋人权论89
一 中世纪的神权、君权与等级特权89
封建特权的社会基础89
封建特权的神学论证92
二 人的发现94
三 人的自然权利96
格老修斯96
霍布斯98
洛克100
卢梭101
第六章 契约论与人民主权论106
一 格老修斯——倾向君主主义的契约论与主权论106
二 霍布斯——绝对君主主权论外壳内的自由主义啼鸣108
三 斯宾诺莎——倾向于自由主义的契约论113
四 洛克——高扬个人权利的契约论115
自然状态的缺陷和国家的产生115
国家的形式、目的与权力的蜕化116
论人民主权117
五 卢梭——民主主义契约论与人民主权论119
契约论与国家权力的合法性120
激进民主主义思想的人民主权论122
人民享有革命权是人民主权论在特殊情况下的必要形式125
贡斯当对卢梭民主理论的批评126
第七章 自由论129
一 斯宾诺莎论思想言论自由129
自由是天赋之权130
人的思想是不能控制的131
言论自由是道德进步、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132
二 洛克——自由主义的奠基人133
《政府论》(下篇)的主旨133
自由主义奠基之作134
反抗权与自由136
三 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学说137
自利、自由——财富增长的最终动力138
国家的职能140
四 密尔论社会自由140
对社会自由的界定141
论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142
论个性自由146
国家与自由148
五 杰斐逊论自由是最宝贵的权利150
第八章 分权制衡论153
一 洛克的分权、限权理论153
强调立法权153
政府的权力不应当是无限的154
二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155
自由、法治、分权155
三权分属与行政居优157
同洛克的比较159
三 杰斐逊对分权制衡说的重要贡献160
杰斐逊分权制衡说的特点160
人民必须控制政府161
分权论的集大成者163
第九章 代议制政府论166
一 潘恩——代议制政府理论的开创者166
二 密尔——代议制理论的经典作家169
边沁论政府制度的改革170
政府形式优劣的标准171
君主制不是好的政府形式172
理想上最好的政府形式是代议制政府173
代议制政府容易有的弊病和危险175
真正的民主制和虚假的民主制176
议会制建设的几个问题178
第三篇 近代西方民主运动第十章 民主、运动和革命185
民主运动作为民主理想和民主制度的中介185
民主和文化传统186
民主作为运动187
民主作为革命过程188
西方民主运动189
第十一章 英国方式191
一 英国的政治传统192
英国政治的传统结构:议会与王权的演变192
英国政治传统的特征193
二 17世纪英国革命194
英国社会的两个问题194
革命的开始195
第二次内战和英吉利共和国196
1660年复辟和“光荣革命”197
英国革命史讨论198
三 18世纪:民主政治制度化和激进主义200
民主政治制度化200
激进主义的兴起:普选权的要求201
国民大会和英国政府对民主运动的镇压203
四 从激进主义到宪章运动204
五 19世纪后半期的民主进展206
六 英国方式207
第十二章 美国方式209
一 英国的根源209
英国式的代议制209
殖民地与母国的紧张211
二 独立革命214
大陆会议、《常识》与《独立宣言》214
《邦联条例》217
州宪法218
三 从邦联到联邦:19世纪中期以前的民主进程219
制宪会议与联邦宪法(1786—1788)219
从华盛顿到亚当斯224
政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225
国家的整合与杰克逊的大众政治227
四 内战时期的民主进展229
废奴运动与南北分离危机229
林肯对美国民主的表述231
内战的后果233
五 重建时期(1865—1877)234
六 美国方式235
第十三章 法国方式237
一 法国的政治传统237
二 贵族的反抗238
三 法国革命241
宪政的发展242
法国革命讨论244
革命的第二阶段246
革命的第三阶段248
拿破仑时期的法国和西方250
四 1814—1847年的法国政治252
波旁王朝252
七月王朝253
五 1848年革命及其后果254
制宪会议与1848年的宪法255
帝国复辟257
六 第三共和国258
共和派的胜利259
社会党成为重要的宪政力量260
七 法国方式260
第十四章 近代西方民主运动的几个阶段263
一 法国革命与拿破仑时期263
拿破仑征服和梅特涅秩序264
德意志265
意大利:1793—1830年267
二 1848年革命时期268
德国:三月革命到宪法运动268
意大利269
奥地利270
东欧:捷克、波兰272
三 1870—1914年,欧洲民主的总体进展272
1848年以后的欧洲政治地图272
宪政的发展273
四 20世纪末西方民主的进展276
五 西方方式278
第四篇 西方民主制度第十五章 英国政体285
一 象征国家的“虚位元首”——英王285
二 议会286
议会的演变286
议会的组成287
议会的职权287
议会的立法程序288
议会权力向政府的转移289
三 责任内阁290
内阁的形成与组成290
内阁的职权291
内阁首相291
四 两党制292
英政党的产生和发展292
两党轮流执政293
两党制特点294
两党制长期稳定的原因294
反对党的作用295
第十六章 美国政体298
一 总统298
总统的产生298
总统的任期299
总统的职权299
二 国会302
国会的沿革302
国会议员303
国会的组织303
国会的职权304
国会的立法程序306
国会与利益集团307
三 联邦法院307
联邦法院的组织307
联邦最高法院的构成及其权力308
四 两党制311
两党制的形成311
第三党312
两党制的特点313
第十七章 法国政体314
一 法国政体的演变314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政治制度(1792—1804)314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政治制度(1848—1852)315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1870—1940)315
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政治制度(1946—1958)316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政治制度(1958— )316
二 总统与内阁317
总统的产生与任期317
总统的权力317
内阁的组成及其职权319
三 议会320
两院议员320
两院机构320
两院职权321
四 司法体系与宪法委员会322
司法体系323
最高司法委员会323
宪法委员会323
五 多党制324
多党林立与变化324
多党制的原因326
法国政党制度的特点327
六 法国政体的特殊性327
第十八章 西方民主的基本制度329
一 议会制度329
议会的法律地位329
议会的构成330
议会的组织331
议会的职权332
议会的议事规则333
议会的会议与议会的解散334
二 选举制度335
选举制度的演进335
选民与候选人的资格337
选区划分与选票计算339
选举的监督、争讼与仲裁343
普选制的意义344
三 政党制度345
西方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345
西方政党的产生346
西方国家的几类政党348
多元化的政党体制351
西方政党的法律地位353
第十九章 西方民主机制355
一 参与机制355
公民选举355
公民投票358
利益集团360
二 竞争机制365
竞选366
考试369
三 制衡机制371
国家权力之间的制衡371
非国家权力对国家权力的制约375
四 法治机制382
依法立国383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86
司法独立388
司法审查389
第五篇 当代西方民主第二十章 当代西方民主理论(上)393
一 新自由主义政治思潮394
自由主义的基本问题394
倡导国家干预398
国家干预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平衡399
哈耶克论自由与民主402
二 新保守主义民主观409
论自由与平等410
论精英统治411
论限制民主414
新自由主义与新保守主义的兴衰更替及两者的深层分野416
第二十一章 当代西方民主理论(中)419
一 民主社会主义的民主观419
政治民主419
经济民主421
社会民主与社会公正422
国际民主426
二 多元民主论428
多元民主理论的早期形态428
达尔的多元民主论430
多元民主的困境432
三 精英民主论435
精英民主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435
韦伯、熊彼特的精英民主论437
对精英民主论的倡扬440
对精英民主论的批评443
第二十二章 当代西方民主理论(下)445
一 参与民主论445
参与民主诞生的社会背景及其理论基础445
参与民主的潜在条件447
参与民主论的理论演进448
参与民主和代议民主452
二 协商民主论454
协商民主概念454
协商民主来源457
协商民主要素459
协商民主价值462
协商民主局限464
三 电子民主论464
电子民主产生的原因465
电子民主概念与本质467
电子民主类型468
电子民主实践的基本条件470
电子民主的困境471
第二十三章 20世纪欧美民主:特征与走势(上)473
一 公民权利的普及473
关于公民自由权利473
关于公民平等权利475
关于公民决策参与权利476
二 分权与制衡机制的变化479
三权重心的位移479
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制衡484
三 政党制度的新格局485
政党林立与各政党的联合趋向485
两党竞争与政策趋同489
社会民主党纷纷上台执政491
政党和政党制度的法律化、规范化496
第二十四章 20世纪欧美民主:特征与走势(下)498
一 民主体系中的新要素498
多元民主的主体——利益集团499
第四种权力——新闻界503
二 民主社会主义的勃兴505
民主社会主义发展的几个阶段505
“第三条道路”——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509
社会主义的世纪遗产513
三 民主的“泛化”516
经济、社会非政治领域的民主517
民主扩大到处理西欧各国之间的关系518
第二十五章 西方民主在亚非的扩展524
一 亚洲的民主化进程524
奥斯曼—土耳其的民主化525
日本的民主化进程528
印度的民主化531
东亚、东南亚的民主化534
中亚五国的民主化539
二 非洲的民主化进程543
殖民主义的遗产544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及独立后的政治发展546
20世纪末开始的非洲民主化550
三 关于民主化的反思553
第三版续论557
一 民主及其歧见557
人类生存与制度依赖557
什么是民主——西方民主要义概括558
民主的歧见:举三例说明之562
二 民主:内生与借鉴567
多元的政体资源与万代不变的专制政体568
国家、社会的二元结构与国家控制社会的集权结构571
宗教与政治、教权与王(皇)权关系上的重大差异575
源远流长的法治理念与根深蒂固的人治传统578
结论583
三 古代中国专制集权主义剖析583
文化的“一元”与“多元”584
秦皇朝的专制集权主义遗产586
儒法合流——专制主义的完备形态588
奴隶主义是专制主义的基石589
民本主义与民主主义:我们有什么?589
游民文化:另一种文化基因591
专制主义、游民文化与百年中国593
四 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594
马克思主义的两次嬗变:问题的提出594
马克思主义的嬗变之分析596
五 民主社会主义评析605
民主社会主义与激进社会主义:从对立到和解606
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社会性质608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从对立到融合611
主要参考文献614
人名译名对照表620
人名索引626
后记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