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代教育、文学的联动与互助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近代教育、文学的联动与互助](https://www.shukui.net/cover/2/33404820.jpg)
- 朱文华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912101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03页
- 文件大小:106MB
- 文件页数:418页
- 主题词:教育-关系-文学-研究-中国-近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近代教育、文学的联动与互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教育与文学从古代到近代的各自发展1
第一节 古代中国教育的发展1
一、发端于商代的贵族教育1
二、从“学在官府”到出现“私学”3
三、从“赀选”“察举”到“科举”6
四、“八股取士”制的逐步确立12
五、学校教育系统17
六、五阶四级科考体系23
七、“八股取士”的严重弊端34
八、明清人士对于“八股取士”制的批判38
第二节 古代中国文学的演变44
一、先秦时期:古代文学元典的形成44
二、中古时期:各体文学发展的各领风骚47
三、中国古代文学的衰败及其原因53
第三节 古代中国时期教育与文学的关系56
一、三大联接点57
二、歪打正着的文人文学60
三、古代作家作品对于古代中国旧教育现象的反映69
四、以科举制为核心的古代中国教育对于古代中国文学的抵制与认同79
第二章 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的基本思潮——改良主义86
第一节 作为社会思潮的改良主义86
一、改良主义思潮的形成86
二、改良主义思潮面面观88
第二节 教育改良主义思潮的演变93
一、本土的思想资源93
二、改良旧教育的种种主张及其初步的改革动作98
三、教育改良主义思潮的高涨109
四、西学的影响与推动114
五、教育改良主义思潮具体展开的内在逻辑思路118
第三节 文学改良主义思潮的生成与发展120
一、形成原因及其本土思想资源120
二、文学改革的实际酝酿123
三、文学改良主义思想的提出与深化126
四、发展过程中显现的特殊性和复杂性131
第四节 互动:近代中国教育与文学的新联系135
一、形成新的紧密联系的社会文化原因136
二、几个重要的新联结点157
第三章 近代中国教育与文学的互动形态与阶段性特点171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后:旧教育与旧文学的同时衰落171
一、旧教育的全面衰落与科举制的穷途末路172
二、旧文学的衰竭与沉寂185
三、近代教育的发端及其影响力191
第二节 洋务运动时期:教育界的全面改革及其对文学界的影响198
一、西学东渐过程中的教育革新198
二、旧文学局面的最后挣扎性延续及其他228
三、兴办近代教育给予文学界的影响与启示234
第三节 从戊戌到辛亥:近代学制的确立与文学改良的发生发展241
一、中国教育的新旧转型顺利完成242
二、近代文学改良运动的发生发展263
第四节 民初时期(“五四”前后):思想文化现代化的殊途同归288
一、从反教育界逆流起步的新文化运动288
二、旧文学的刺激与“文学革命”的倡导299
第四章 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必然性313
第一节 历史文化条件的成熟314
一、晚清文学改革运动提供的经验教训314
二、晚清文学改革运动留下的思想材料316
三、文学创作进步的积累318
四、中外文化(文学)交流所带来的文化观念的进步321
第二节 教育、文学两界的互动与文学革命的爆发325
一、教育界的重大革新与新人物的聚集325
二、文学界的思想冲击:找到突破口326
三、教育界对于“五四”文学革命的积极呼应329
四、文学界自身推动“五四”文学革命的深入336
第三节 教育界的全面配合与“五四”文学革命的初步胜利340
一、教育界代表性人物对于文学革新的道义上的支持340
二、政府教育行政领导部门(如教育部)的行政性支持343
第四节 小结:新文化运动对于文学、教育两界的积极影响347
一、教育方面348
二、文学方面353
三、又一种新联动:现代中国“文学教育”的发轫356
附录一 中国近代教育与文学变革发展大事记(1840—1926)368
附录二 人名索引388
附录三 主要参考文献399
后记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