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性能结构化学键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性能结构化学键](https://www.shukui.net/cover/14/33337882.jpg)
-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57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性能结构化学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章 原子和分子结构的量子理论1
§1-1 原子波函数2
1·1·1 Schr??inger方程2
1·1·2类氢原子波函数3
1·1·3多电子原子波函数10
1.自洽场波函数10
2.Slater型原子轨道和Gauss型基函数11
1·1·4电子自旋13
§1-2最简单分子14
1·2·1氢分子离子H+215
1.氢分子离子波动方程的精确解15
2.氢分子离子波动方程的近似解16
1.分子轨道法20
1·2·2氢分子20
2.价键法21
§1-3绝热近似和定核近似24
§1-4 维里定理25
1·4·1维里定理的证明26
1·4·2不同条件下的表示27
1·4·3双原子键合行为28
§1-5 Hellmann-Feynman定理30
1·5·1广义微分Hellmann-Feynman定理30
1·5·2 Hellmann-Feynman静电定理32
1·5·3积分Hellmann-Feynman定理33
§1-6 Koopmans定理35
§1-7从头计算(ab initio)法36
1·7·1 自洽场方程37
1·7·2一个实例:氟化氢39
1.单电子激发41
参考文献42
1.非简并能级的一级微扰理论44
第二章 量子化学近似方法44
2·1·1微扰理论44
§2-1微扰理论和变分法44
2.非简并能级的二级微扰理论46
2·1·2变分法47
1.最低能量原理47
2.线性变分法49
§2-2简单分子轨道法50
2·2·1乙烯分子52
2·2·2丁二烯分子53
2·2·3三次甲基甲烷54
2·2·4苯分子55
2·2·5杂环分子57
§2-3推广的Hückel法58
2·3·1推广的Hückel(EHMO)法58
2·3·2 EHMO法用于BFs分子的计算61
2·3·3 自洽电荷与组态法(SCCC)62
§2-4 键轨道线性组合(LCBO)近似64
§2-5 半经验的SCF-CNDO/2法68
2·5·1全略微分重叠(CNDO)近似69
2·5·2 CNDO法的参量化71
§2-6静电模型74
2·6·1分子的Berlin模型75
2·6·2差密度图78
1.静电平衡判据和总单电子差密度图78
2.差密度图与化学键合79
2·6·3 Nakatsuji的静电力(ESF)理论83
2·6·4双原子键的三中心静电模型86
1.模型86
2.参量的推导87
参考文献89
第三章 电荷分布和化学键的性质91
§3-1 电荷分布91
3·1·1 Mulliken聚居数分析91
1.HMO法93
2.EHMO法95
3.半经验的自洽场法95
3·1·2密度函数积分法97
3·1·3其它方法98
1.π键键级99
§3-2键级、自由价和诱导效应99
3·2·1 键级99
2.σ键键级101
3·2·2自由价指数102
3·2·3键长103
3·2·4游离基反应104
3·2·5亲电反应与亲核反应106
3·2·6诱导效应108
3·2·7致癌活性109
§3-3离子-共价键型过渡112
3·3·1离子键与共价键的特征112
3·3·2键的离子性表示113
1.价键法对离子性的表示114
2.分子轨道法对离子性的表示115
3·3·3键型过渡117
1.键型的连续过渡117
2.键型的不连续过渡118
§3-4键能与键的解离能119
3·4·1概述119
1.键能120
2.解离能120
3·4·2半经验计算121
§3-5键的伸缩力常数125
3·5·1谐振子与非谐振子模型125
3·5·2力常数与解离能的关系126
3·5·3计算伸缩力常数的半经验方法127
参考文献131
§4-1有机分子的空间构型133
4·1·1分子几何133
1.键长和键角133
2.轨道成键能力和杂化轨道间的夹角133
第四章 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能的关系133
3.分子的对称性134
4·1·2轨道杂化对键性的影响137
1.杂化与键长137
2.杂化与键能137
4·1·3双四隅律假说138
4·1·4弯键理论141
§4-2轨道对称守恒原理与共轭体系的结构与成键144
4·2·1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144
1.实验事实144
2.分子轨道对称守恒145
3.轨道对称守恒半定量理论155
4.前线轨道理论及芳香过渡态理论156
4·2·2苯分子的结构和成键160
1.苯分子的古典结构式160
2.现代理论对苯分子结构的认识161
3.芳构化和逆芳构化162
4.价键异构化的对称性关系163
4·2·3共轭环多烯的结构和成键164
1.轮烯和4m+2规则164
2.芳香性和反芳香性166
4·2·4交替烃的结构和成键167
3.稠环芳烃和4m+2规则167
1.成对定理168
§4-3化学键与化学反应性169
4·3·1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能169
2.交替烃的电荷密度和键级169
4·3·2判别反应活性的静态法170
4·3·3判别反应活性的动态法172
4·3·4偶交替烃的动态与静态反应活性指标间的关系173
4·3·5判别化学反应性的非定域模型175
§4-4 普遍化的微扰理论(GPT)和化学反应性179
4·4·1给予接受作用和交换作用179
4·4·2普遍化的微扰方程与化学反应180
1.GP方程180
2.电荷控制反应181
3.轨道控制反应182
4.电荷控制和轨道控制反应举例182
4·4·3电荷控制和轨道控制原则的推广183
4·5·1轨道相互作用图象185
§4-5轨道相互作用图象和化学反应性185
4·5·2周环反应187
1.电环合反应187
2.环合加成反应189
3.螯变反应190
4.σ迁移反应192
4·5·3简单双分子反应193
1.基元反应193
2.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194
4·6·1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能195
1.蛋白质的化学结构和生物功能195
§4-6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和性能195
2.蛋白质的电子结构197
3.蛋白酶中的电荷转接系统199
4.蛋白酶分子的静电势分布图199
4·6·2核酸的结构和性能202
1.概述202
2.核酸的功能202
3.核酸的结构和性能204
4.核酸的构象206
§4-7有机分子的某些物理性质207
1.范德华力和氢键207
4·7·1范德华力与饱和烃的某些物理性质207
2.饱和烃的沸点和熔点211
3.溶解度212
2.共轭烯烃的π→π*跃迁213
1.有机分子的电子光谱213
4·7·2分子能级与有机试剂的颜色213
3.芳香烃的π→π*跃迁214
4.含杂原子体系的n→π*跃迁215
5.共轭体系和颜色的关系215
6.助色团及其离子化对颜色的影响216
7.螯合物的生成及其颜色217
4·7·3同系线性规律218
1.经验规律218
2.同系线性规律的量子化学基础221
3.同系能级线性规律与光电子能谱223
4.同系能级线性规律与基轨道线性组合近似225
参考文献226
第五章 无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能的229
关系229
§5-1 价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229
5·1·1分子几何与价电子对互斥理论229
5·1·2VSEPR理论的基础和适用范围234
§5-2惰性气体化合物的键合235
5·2·1一般介绍235
5·2·2 VSEPR理论和惰气化合物构型237
5·2·3 惰气化合物的Rundle-Pimentel简单分子轨道模型240
5·2·4惰气化合物和Linnett-Coulson模型243
5·2·5构型畸变和赝-Jahn-Teller效应245
5·2·6惰气化合物的X-射线光电子化学位移和库仑模型246
5·3·1氢酸247
§5-3氢酸、含氧酸和硬软酸碱原理247
5·3·2无机含氧酸249
1.Pauling-R1icci经验规则249
2.配位键与酸性强度250
3.键电荷稠度与酸性强度250
4.无机含氧酸及其盐的热稳定性251
1.硬软酸碱原理253
5·3·3硬软酸碱对应原理253
5.水合正离子酸的强度253
2.硬软酸碱原理的理论基础255
3.硬软酸碱原理的应用1259
§5-4 硼烷的结构和成键261
5·4·1缺电子物质的结构和成键261
5·4·2硼氢化合物的平衡方程264
5·4·3描述硼烷结构的Wade规则265
5·4·4碳硼烷的结构和成键268
§5-5原子簇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能273
5·5·1 原子簇的定义及其成键特征273
5·5·2不同类型的原子簇化合物274
1.硼原子簇274
2.铜(Ⅰ)原子簇275
3.钯(Ⅱ)原子簇276
4.镍原子簇277
5.过渡金属羰基原子簇化合物277
6.原子簇中键长的规律变化280
1.双核原子簇化合物281
5·5·3双核原子簇及其催化模型281
2.双核原子簇与催化282
5·5·4一维原子簇及其结构的特异性285
1.一维原子簇的成键285
2.四氰铂络合物——高导一维材料287
3.镍的二甲基乙二肟络合物——贫导一维材料291
4.一维原子簇化合物的结构特异性291
§5-6原子簇与有关分子的普遍结构规律293
5·6·1(nχcπ)格式和结构规则293
5·6·2结构规则应用举例298
参考文献300
第六章 络合物的结构与性能303
§6-1配位场理论基础305
6·1·1单d电子在电荷经典分布环境中的行为306
1.势能306
2.环境的对称性和势能V(re)的显示式307
3.不同对称场微扰能级的计算309
4.能级和谱项的分裂313
6·1·2双d电子在立方场中的行为317
1.一般情况317
2.弱场图象317
3.强场图象323
4.在Oh对称的强场和弱场下d2能级相关图324
§6-2计算配位场微扰能级的近似模型327
6·1·3 d1—d9组态间的一般关系327
6·2·1极化子模型328
6·2·2延伸了的径向函数模型329
6·2·3角重叠模型AOM330
1.角重叠模型AOM的研究对象330
2.共价成键的角重叠参量?330
3.径向重叠参量eγ的估算333
6·2·4双层点电荷配位场(DSCPCF)模型334
1.双层点电荷配位场(DSCPCF)模型334
2.一些典型对称群的DSCPCF微扰势334
3.不均匀Feynman力效应对势场的影响336
5.双层点电荷配位场(DSCPCF)模型用于推测基态络合物的平衡构型337
4.有效核电荷的简单估算——改进的Slater法337
6·3·1络合物的颜色和光谱化学序列339
§6-3 d—d跃迁谱和络合物的颜色339
6·3·2光谱的产生与选律342
1.光谱的产生342
2.宇称选择定则343
3.自旋选择定则343
4.光谱跃迁几率和偏振作用344
6·3·3 d—d跃迁谱和能级图345
6·3·4水溶液中络离子的光谱——弱场图象示例346
6·3·5 晶体中络离子的光谱——强场图象示例350
6·3·6 重叠吸收带按Gaussian误差曲线的解析351
§6-4 络合物的稳定性353
6·4·1 配位键生成的热力学354
6·4·2 离子势和π成键对络合物稳定性的影响355
2.π成键355
1.离子势355
6·4·3 晶体场稳定能(CFSE)356
6·4·4 Jahn-Teller畸变359
1.Kramers简并度359
2.Jahn-Teller效应360
6·4·5水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氧化态和晶体场稳定能362
§6-5 络合催化与化学模拟生物固氮模型363
6·5·1 过渡金属的络合催化作用364
1.乙烯氧化和取代反应364
2.乙烯加氢反应364
3.热禁阻的[2+2]环加成和裂解反应365
4.过渡金属催化下烯烃的歧化反应367
5.立方烷的异构化369
6.过渡金属催化的电环合反应369
7.金属酶的络合催化371
6·5·2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简介371
1.N2分子结构的特异性371
2.N2分子充分活化的几个结构条件373
3.固氮酶活化中心网兜状原子簇结构模型373
参考文献375
3.金属键晶体377
1.离子键晶体377
2.共价键晶体377
7·1·1 晶体中的化学键377
§7-1 晶型与键型377
第七章 晶体材料的结构与性能377
4.分子晶体378
7·1·2 单质和化合物的结合型式378
1.单质晶体378
2.化合物晶体379
7·1·3 晶型和键型的过渡379
1.单质、AB型和AB2型晶体379
2.ABO3型和ABO4型晶体383
§7-2 晶体的力学性质387
7·2·1 晶格位能387
2.三维晶格中的弹性方程389
1.一维晶格中的弹性方程389
7·2·2 弹性常数389
7·2·3 压电常数391
1.压电效应和电致伸缩391
2.电行为和弹性行为之间的联系391
3.压电常数与化合物离子性的关系392
4.压电理论的近似模型393
§7-3 晶体的电学性质397
7·3·1 晶体的等离子体振荡模型397
7·3·2 晶体的能带理论399
1.自由电子的运动399
2.周期场中电子的运动——布里渊区和能带399
7·3·3 各向同性模型的介电常数402
3.同极能隙403
1.键的能隙和带的能隙403
7·3·4 晶体中的库仑势和能隙403
2.对称势和反对称势403
4.复合能隙和共价-离子性的杂成404
5.异极能隙和离子性404
7·3·5 半导体材科与化学键405
1.无机半导体406
2.有机半导体409
7·3·6 超导电性与化学键410
1.超导电性现象410
2.迈斯纳效应和超导体的分类411
3.现代超导电性的微观理论411
4.影响超导电性临界温度的某些结构因素412
5.有机晶体超导电性的极化子和激子机理415
(1)极化子415
(2)激子416
(3)有机晶体的超导电性416
§7-4 晶体的光学性质417
7·4·1 基本光谱417
2.线状光谱和连续(带状)光谱418
3.介电函数418
4.加和律419
5.直接跃迁和间接跃迁419
6.某些晶体光谱的激子机理420
1.极化率与折射度422
2.不同键型化合物折射度的统一计算法422
7·4·2 不同键型化合物的折射度422
7·4·3 晶体的电光效应和光弹性效应423
1.外电场对折射率的影响——电光效应423
2.外加应力对折射率的影响——压光效应427
7·4·4 晶体的非线性光学效应428
1.晶体的非线性光学效应428
2.键电荷模型用于计算非线性光学系数429
3.双原子键的三中心模型用于计算非线性光学系数431
§7-5 晶体的磁学性质435
7·5·1 概论435
7·5·2 抗磁性的理论基础436
1.原子的抗磁性436
2.多原子体系的抗磁性437
3.研究化学键的磁化学法438
7·5·3 物质的磁性和化学键440
1.离子键的磁性440
2.共价键的磁性445
3.离子-共价过渡型键的磁性445
7·5·4 不同键型化合物的抗磁化率446
1.原子和离子的抗磁化率新系统446
2.不同键型化合物抗磁化率的统一计算方法446
参考文献451
第八章 化学键理论在地球化学中的应用453
§8-1 离子键理论与岩浆晶出次序453
8·1·1 晶格能与岩浆晶出次序453
8·1·2 Goldshmidt规则454
8·2·1 化学键的离子性与共价性对元素晶出的影响455
§8-2 键型与元素富集现象455
8·2·2 矿物空间构型对元素分布的影响456
§8-3 晶体场理论在地球化学中的某些应用457
8·3·1 择位能与过渡金属离子在晶体中的占位457
1.尖晶石中离子的占位457
2.过渡金属离子在共生矿物间的分配458
8·3·2 过渡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459
1.过渡元素的火成地球化学459
2.过渡元素的沉积地球化学460
§8-4 分子轨道理论在矿物学中的某些应用461
8·4·1 矿物的电子能级结构462
1.橄榄石与石英的电子能级462
2.氧化矿物的电子能级465
8·4·2 一些硫化矿物的性质467
8·4·3 矿物的几何构型469
参考文献472
第九章 电负性与化学键474
§9-1 电负性的定义与表示474
9·1·1 热化学表示法474
9·1·2 电离能与电子亲合能表示法478
9·1·3 占据轨道能量表示法480
9·1·4 由密度泛函的观点表示电负性484
9·1·5 基于静电模型表示电负性485
§9-2 电负性平均化原理487
9·2·1 逻辑推测487
9·2·2 分子轨道近似489
§9-3 基团电负性490
9·3·1 热化学法491
9·3·2 电离能与电子亲合能的均值法493
§9-4 电负性与化学键的关系495
9·4·1 化学键的极性495
9·4·2 电负性在量子化学计算中的某些应用496
§9-5 电负性与物性的关联497
9·5·1 化学性质497
1.取代酸硷的强度498
2.共轭体系中π电子的转移方向498
3.Марковников规则500
4.醛酮类的某些化学活性501
5.互变异构与过渡态的形成502
6.分子重排与电负性能标502
1.晶体结合的规律性505
9·5·2物理性质505
2.元素的功函数506
3.合金中的电荷迁移507
4.固体材料的硬度507
参考文献508
附录511
Ⅰ.椭球坐标511
Ⅱ.两个电荷分布具有球对称的静电排斥积分512
Ⅲ.双中心积分513
Ⅳ.以Gauss函数为基函数的分子积分520
Ⅴ.普遍微扰(GP)方程531
Ⅵ.群论初步533
Ⅶ.电负性表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