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灾害社会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城市灾害社会学
  • 段华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8832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29页
  • 文件大小:89MB
  • 文件页数:442页
  • 主题词:城市-灾害防治-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城市灾害社会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城市灾害社会学要义1

一、社会学视阈的灾害研究1

(一)灾害社会学研究的原理2

(二)灾害属性的社会因素5

(三)灾害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基础8

二、城市灾害社会学的孕育18

(一)城市成为防灾减灾的重心19

(二)城市灾害社会学国际活动频繁20

(三)城市灾害社会学研究成果迭出25

(四)城市灾害社会学研究的国内条件28

三、城市灾害社会学的研究维度37

(一)城市灾害社会学的研究对象37

(二)城市灾害社会学的研究理路38

(三)城市灾害社会学的研究方法39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灾害41

一、城市演进与城市灾害41

(一)城市兴衰存亡与灾害42

(二)城市发展阶段与灾害46

二、城市类别与城市灾害64

(一)城市类型与城市灾害64

(二)城市特点与城市灾害66

第三章 城市灾害的类型73

一、灾害的基本分类73

(一)根据灾害的起因差异划分74

(二)根据灾害的时空范围和持续时间划分74

(三)根据灾害之间的联系和因果关系划分75

(四)根据灾害造成的损失程度划分75

(五)根据灾害的地域和领域划分75

(六)根据灾害发生的可控性划分75

(七)根据灾害与环境的关系划分75

(八)根据灾害形成过程的主导因素划分77

二、灾害类型的社会学区分77

(一)以社会学理念划分灾害类型77

(二)以不同主观动机划分人为型灾害类型78

三、城市灾害的主要类型78

(一)城市地震79

(二)城市地质灾害81

(三)城市气象灾害82

(四)城市污染86

(五)城市洪水与水荒91

(六)城市火灾94

(七)城市放射性事故95

(八)城市生命线系统故障96

(九)城市虫害97

(十)城市公共卫生事件97

(十一)城市交通事故99

(十二)城市噪声100

(十三)社会安全事件102

(十四)高层建筑隐患103

(十五)电讯感染104

(十六)金融危机106

(十七)恐怖袭击107

(十八)化学污染111

(十九)室内污染112

(二十)城市规划与建设失策114

第四章 城市灾害的社会性116

一、灾害在本质上具有社会属性116

(一)灾害是以人类社会为坐标的价值判断116

(二)人类社会在同灾害的博弈中前行118

二、人类对灾害的认识历程122

(一)以自然的变异为迷信123

(二)以对人类的危害为中心124

(三)以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为焦点125

三、城市灾害的社会印记126

(一)城市人文生态环境127

(二)城市规划与建设情形129

(三)城市基础设施状况132

(四)城市灾害文化影响135

(五)城市减灾政策效应137

(六)城市生活和生产活动139

四、城市灾害的主要表征139

(一)致灾原因复杂139

(二)灾害种类增多143

(三)灾害变数增加144

(四)灾害效应放大146

(五)灾害频率加快151

第五章 城市灾害与社会的互动153

一、城市灾害运动对社会运行的影响153

(一)城市灾害运动对社会运行的正向作用154

(二)城市灾害运动对社会运行的负向作用171

二、社会运行对城市灾害运动的影响188

(一)社会制度对城市灾害的影响188

(二)人口问题与城市灾害密不可分201

(三)科学技术对城市灾害的双向作用207

第六章 城市减灾管理体制213

一、中国城市减灾管理体制213

(一)统分结合的减灾管理格局214

(二)分工负责的减灾管理职责217

(三)分门别类的减灾管理系统218

(四)分级和分阶段管理模式221

二、中国城市减灾管理体制的反思224

(一)单灾种管理体制缺乏综合性224

(二)减灾管理法制建设滞后227

(三)减灾资源使用缺乏效率231

(四)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不到位236

三、城市减灾社会管理体制的趋向237

(一)复合型减灾协调管理机构238

(二)政府主导的社会减灾主体239

(三)综合性减灾法律制度体系246

(四)优化配置城市减灾队伍249

(五)推进减灾研究和工程建设256

(六)加强城市减灾教育和演练261

第七章 城市灾害心理和行为调适271

一、城市灾害心理和行为特征271

(一)城市灾害心理和行为过程271

(二)城市灾害心理和行为特征272

二、城市灾害心理和行为分类276

(一)按灾害心理和行为性质划分276

(二)按灾害发生过程划分290

(三)按人的心理和行为层次划分296

三、灾害心理和行为与灾害损失299

(一)灾害心理和行为双向作用于灾害损失299

(二)灾害损失变化反作用于人的心理和行为305

四、城市灾害心理和行为的调适306

(一)个体努力提高心理调适能力307

(二)政府充分发挥导向作用308

第八章 城市减灾运行机制319

一、转型中的城市减灾机制319

(一)从行政手段转向依法减灾320

(二)从直接救灾转向风险管理323

(三)从分散控制转向机制协调325

(四)从灾后救助转向灾前防范327

(五)从抢救财产转向以人为本329

二、构建城市减灾的社会运行机制331

(一)城市灾害预测防范机制332

(二)城市减灾协调整合机制345

(三)城市减灾应急救援机制355

(四)城市减灾责任督查机制367

(五)城市减灾社会保障机制381

(六)城市减灾市场经济机制390

第九章 国外城市减灾管理评析396

一、国外城市减灾管理进展396

(一)单灾种管理为主396

(二)多灾种综合管理397

(三)灾害风险管理397

二、国外城市减灾管理主要特点398

(一)健全减灾管理体制与机制398

(二)完善减灾法律制度体系403

(三)注重制定与落实减灾规划404

(四)构建社会化减灾救援网络406

(五)积极开展减灾教育和演练411

(六)完备的城市防灾工程415

三、国外城市减灾应急范例417

(一)日本应对福冈地震417

(二)美国应对“9·11”恐怖袭击419

主要参考文献422

后记4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