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榜样教育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榜样教育概论
  • 王俏华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116MB
  • 文件页数:17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榜样教育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理论篇——榜样教育的一般原理3

第一章 榜样教育概述3

第一节 榜样概述3

一、榜样的解析3

二、榜样的定义和特点8

三、榜样的功能10

第二节 榜样教育的概念、内涵和本质12

一、榜样教育的概念和内涵12

二、榜样教育的本质分析15

三、榜样教育的功能20

第二章 榜样教育的思想与理论发展24

第一节 中国榜样教育思想的发展24

一、中国古代儒家教化思想24

二、中国近现代榜样教育思想26

第二节 国外榜样教育思想的发展36

一、古希腊的榜样教育思想36

二、国外近代榜样教育思想38

三、国外现代榜样教育思想40

第三节 当代榜样教育理论40

一、社会学习理论40

二、价值澄清理论45

三、品格教育理论48

第三章 榜样教育的要素、过程和机制51

第一节 榜样教育的要素分析51

一、榜样51

二、教育者53

三、受教育者55

四、社会环境57

第二节 榜样教育的过程59

一、榜样教育的施教过程60

二、榜样教育的接受过程64

第三节 榜样教育的学习机制67

一、榜样学习发生的一般方式67

二、榜样学习发生的必要条件75

下篇:实践篇——榜样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的实践探讨83

第四章 榜样教育是中国重要的德育方法83

第一节 榜样教育是中国历史上教化的重要方法83

一、榜样教育的历史发展83

二、榜样教育的政治教化作用88

三、榜样教育的道德教化作用90

第二节 榜样教育在中国现阶段德育中的主要作用92

一、榜样教育可以促进儿童养成行为习惯92

二、榜样教育可以促使儿童进行角色定向94

三、榜样教育可以提高学校的教育管理效率97

第三节 对榜样教育道德教化效果的质疑和思考98

一、对榜样教育道德教化效果的质疑98

二、榜样教育在道德教化中的不足101

三、对榜样教育道德教化效果的反思104

四、榜样的力量真的是无穷的吗108

第五章 榜样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的问题及原因110

第一节 榜样教育导致儿童无法理解真正的道德111

一、道德被等同于崇高、牺牲和义务111

二、道德被等同于获取名利的手段113

三、道德被等同于守规矩、做好公民114

第二节 榜样教育导致儿童“自我”的缺失117

一、无统一而有意义的人生目的117

二、不会独立而理性地选择119

三、无自愿而自由的行为120

四、不为行动负责122

第三节 榜样教育只能使儿童形成更多的 合乎”道德的行为123

一、表演型道德行为:角色倾向123

二、规定型道德行为:规则倾向124

三、观众型道德行为:被动倾向125

四、奖惩型道德行为:利益倾向126

第四节 中国榜样教育中的道德问题的原因分析128

一、中国的榜样教育主要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教育方式128

二、榜样教育中的控制限制了人的主体性的发挥129

第六章 发挥榜样教育的道德价值132

第一节 学校道德教育的任务是培养 有道德的人”132

一、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132

二、“有道德的人”的特征134

三、合乎”道德和“出乎”道德135

第二节 道德的本质是自足138

一、道德和道德教育的内涵138

二、道德是自足的141

三、道德是自由的144

第三节 榜样教育中儿童“自我”的回归与在场145

一、“自我”的内涵146

二、道德中“自我”的建构147

三、“自我”是“合乎”道德行为向“出乎”道德行为转换的关键150

第四节 以“道德”的方式养成道德151

一、诉诸理性,认识自足152

二、提供空间,发展自主153

三、联系生活,回归意义154

四、慎用控制,净化心灵155

结语157

参考文献159

后记1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