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异质文化的碰撞 二十世纪“佛教与古代文学”论丛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异质文化的碰撞 二十世纪“佛教与古代文学”论丛
  • 吴光正,李舜臣,余来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708484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871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882页
  • 主题词:古典文学-文学研究-中国-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异质文化的碰撞 二十世纪“佛教与古代文学”论丛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孙昌武1

第一编3

翻译文学与佛典&梁启超3

佛教的翻译文学&胡适18

佛教东来对中国文学之影响&谢无量32

灵的文学与佛教&老舍39

论佛典翻译文学&周乙良42

佛教与中国正统文学&张中行46

印度文学在中国&季羡林59

《佛所行赞》与佛传文学&侯传文67

关于佛典翻译文学的研究&孙昌武75

禅家的语言&朱自清88

揣籥录(节录)&顾随90

《沧浪诗话》以前之诗禅说&郭绍虞98

佛教境界说与艺术意境理论&蒋述卓109

“神授天书”与“不立文字”——佛教与道教的语言传统及其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葛兆光121

中国僧伽之诗生活·绪论&张长弓132

佛典与中国古典散文&孙昌武137

宋元时期非戏剧形态目连救母故事与宝卷的形成&刘祯146

汉唐佛教音乐述略&王小盾154

中国宝卷的渊源&车锡伦166

中国宝卷的形成及其演唱形态&车锡伦172

《痴华鬘》题记&鲁迅182

中国文学中的维摩诘与观世音&孙昌武183

楚地帛书敦煌残卷与佛教伪经中的伏羲女娲故事&吕威192

从《经律异相》看佛经故事对中国民间故事的渗透&刘守华203

诗与禅随笔&陈文新213

禅文献与禅文学&孙昌武218

论《涅槃经》对禅思禅诗的影响&吴言生230

第二编239

四声三问&陈寅恪239

玄佛并用与山水诗的兴起&蒋述卓246

玄言诗与佛教&张伯伟253

欲色异相与梁代宫体诗&许云和266

梵呗、转读、伎乐供养与六朝歌诗、声律&许云和275

《归去来兮辞》与佛曲《归去来》——陶渊明《归辞》思想及作意新探&丁永忠281

中古七言诗体的发展与佛偈翻译&陈允吉293

慧远的禅智论与东晋南北朝的审美虚静说&普慧304

《洛阳伽蓝记》的文体特征与中古佛学&范子烨312

佛教八关斋与中古小说&陈洪319

佛教的顿悟和渐悟之争与刘勰的“唯务折衷”&汪春泓325

第三编339

敦煌本《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演义》跋&陈寅恪339

校写《五更转》后记(节选)&胡适343

唐代俗讲考&向达346

唐代俗讲轨范与其本之体裁&孙楷第357

变文的出现&郑振铎382

《祇园记图》与变文&金维诺387

《维摩碎金》探索&项楚390

关于《地狱变文》&项楚396

《破魔变文》与释典&项楚398

王梵志诗论&项楚400

关于敦煌写本王梵志诗整理的若干问题&张锡厚416

唐代变文及其它&周绍良431

敦煌文学与唐代讲唱艺术&王小盾442

变文变相关系论——以变相的创作和用途为中心&李小荣459

唐代传奇文与印度故事&霍世休469

白居易时代的禅宗世系&胡适484

禅意的“云”——唐诗中一个语词的分析&葛兆光486

寒山子诗歌的创作年代&王运熙、杨明494

《寒山子诗集》辨正&余嘉锡502

论唐代寺庙壁画对韩愈诗歌的影响&陈允吉508

论王维山水诗中的禅宗思想&陈允吉516

诗禅关系认识史上的重要环节——读皎然、齐己诗&程亚林530

超尘越俗 徜徉山水——佛教对柳宗元及其山水游记和景物诗的影响&王启兴533

略论佛学对晚唐五代诗格的影响&张伯伟540

永嘉玄觉及其《证道歌》考辨&张子开551

白居易:三学兼修,妙赅真俗&胡遂556

禅与唐宋诗人心态&张晶562

岑参的写景诗与佛经的影响&张海沙570

皎然诗禅论&蒋寅578

打诨、参禅与江西派诗&王季思588

严羽诗禅说析辨&郁沅590

黄庭坚与禅宗&钱志熙597

宋代禅宗的“文字禅”&魏道儒605

论禅学对诚斋诗歌艺术的影响&王琦珍614

苏轼散文中的禅&赵仁珪620

宋代诗学术语的禅学语源&周裕锴628

绕路说禅:从禅的诠释到诗的表达&周裕锴635

释子绮语——诗僧惠洪的一个面相及其文化信息&张宏生641

第四编655

梵剧体例及其在汉剧上底点点滴滴&许地山655

中国戏曲所受印度文学及佛教之影响&卢前677

吐火罗文A(焉耆文)《弥勒会见记剧本》与中国戏剧发展之关系&季羡林683

明清目连戏散论&朱恒夫687

“旦”、“末”与外来文化&黄天骥695

精神的渗透与功能的混融——宗教与戏曲的深层结构&郑传寅701

从梵剧到俗讲——对一种文化转型现象的剖析&廖奔720

“瓦舍”、“勾栏”新解&康保成729

元杂剧《度柳翠》与文字禅&张则桐736

《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陈寅恪741

《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史实考原&张乘健744

佛、道影响与中国古代小说的民族特色&张稔穰、刘连庚762

《聊斋志异》宗教现象解读&刘敬圻770

论《红楼梦》的三世生命说与两种声音——说《红楼梦》思想意蕴之精髓&张锦池781

《西游记》有关佛教的文字与版本繁简问题&陈洪795

佛教俗讲、转变伎艺与宋元说话&潘建国801

元好问诗禅观中的几个问题&詹杭伦809

实参实悟与元代禅宗美学思潮&皮朝纲816

佛学与中国近代诗坛&陆草828

王渔洋与禅宗&程相占838

晚明性灵说之佛学渊源&黄卓越844

清初文论中的佛学影响&陈洪855

佛禅旨趣与竟陵派诗论&周群863

后记&吴光正8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