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厂燃油设计 第1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电厂燃油设计》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湖北省电力设计院
- ISBN:
- 出版时间:1975
- 标注页数:828页
- 文件大小:103MB
- 文件页数:84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厂燃油设计 第1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有关炼油的一般常识1
第一节 石油的化学成分与分类1
一 石油的化学成分1
二 石油的分类4
第二节 石油的炼制5
一 概述5
二 炼制前的准备工作6
三 炼油的一般原理和方法6
第三节 炼油厂的类型12
一 燃料型12
二 燃料——润滑油型14
三 燃料——化工型15
第四节 发电厂使用的燃料油16
第二章 燃料油特性及油质指标17
第一节 燃料油特性17
一 粘度17
二 比重29
三 比热35
四 闪点、燃点及自燃点35
五 凝点36
六 导热系数37
七 水份和机械杂质37
八 硫份38
九 发热量38
十 灰份39
十一 热膨胀性39
十二 爆炸极限39
十三 毒性及腐蚀性39
十四 十六烷值40
十五 残炭40
十六 酸度40
十七 水溶性酸和碱40
第二节 油品混合后油质指标的计算40
一 可加性品质的计算40
二 非可加性品质的计算41
第三节 油品油质指标42
一 石油部部颁油品油质指标42
二 实用油质资料50
第三章 燃油贮存与油罐区布置54
第一节 燃油贮存54
一 贮油与混合油54
二 油罐最大安全贮油量与有效贮油量54
三 油罐个数55
四 电厂贮油量56
五 厂区内最大允许贮油量问题56
六 锅炉房内简易点火油箱58
第二节 油库区域布置58
一 油库区域安全防火间距和管线间距58
二 油罐区的布置67
第三节 国外有关油罐布置防火距离和电厂贮油量69
一 油罐布置和防火距离69
二 电厂贮油量74
第四章 管道输油78
第一节 概述78
第二节 输油管设计注意事项82
一 原始资料的搜集82
二 选线82
三 管内油流速度和管径选择82
四 输油管起点及终点油温82
五 输油管埋深或地上输油管的敷设高度83
六 油泵选择83
七 清除管内石蜡的方法83
八 输油管启动、停输和放空措施84
九 管内油的流动状态及其特点84
十 加压加热站的系统86
十一 埋地输油管道热应力计算问题89
十二 埋地输油管的基础和支座89
十三 输油管跨越(穿越)道路、河流及铁路90
十四 防止输油管对邻近建、构筑物的影响90
第三节 不等温输油管传热及阻力计算91
一 输油管温降的计算91
二 输油管的阻力计算94
三 不等温输油管传热及阻力计算的步骤97
四 国外输油管传热和阻力计算方法简述105
五 输油管中油品向空气的传热系数的数据117
六 油管停止输油后到达凝固点的时间118
七 中间加热站个数的计算119
第四节 地下输油管的防腐及保温120
一 沥青防腐绝缘层120
二 聚氨基甲酸酯作为保温绝缘的材料122
三 埋地管道电化学保护125
第五节 地上输油管支架间距和荷载126
一 管道固定点间的最大距离126
二 支架的允许间距126
三 作用于固定支架上的荷载129
第五章 卸油134
第一节 铁路油槽车卸油134
一 卸油方式134
二 油槽车的加热137
三 卸油时间和卸油沟槽尺寸的计算140
四 卸油栈台149
五 卸油装置152
六 零位油罐168
七 卸油泵169
八 粘质油槽车171
第二节 汽车油槽车卸油178
一 汽车油槽车卸油系统178
二 汽车油糟车容量计算178
三 4000公升运油汽车180
第三节 油船(油驳)运输及卸油181
一 油船(油驳)及囤船181
二 码头卸油方式184
三 卸油码头184
四 江心卸油简介197
第六章 供油系统198
第一节 发电厂的供油系统198
第二节 油罐母管的选择199
一 油罐的分组199
二 供油泵的选择199
三 油罐与供油泵的连接方式199
第三节 加热回路203
一 单元加热回路203
二 集中加热回路204
三 加热回路的选择208
第四节 加热回路末端母管208
第五节 二级泵供油系统209
第六节 供油系统的布置212
一 一级泵供油系统的布置212
二 二级泵供油系统的布置218
三 地下油罐的布置221
第七节 供油系统和布置示例223
一 设计条件223
二 主要数据及计算成果223
三 对一般二级泵系统的分析224
四 设备选择224
五 系统的拟定225
六 布置230
第七章 油罐及其加热233
第一节 油罐的种类和应用233
一 油罐的种类233
二 钢质和非金属油罐的比较和使用范围233
三 国外电厂贮油罐使用情况234
第二节 常用油罐的规格及其用料表235
第三节 油罐内油品的加热259
一 加热目的和方法259
二 加热后的油温260
三 加热前的油温262
四 油品升温时间262
第四节 油罐内表面式加热器264
一 蛇形管加热器264
二 分段式加热器264
三 局部加热器269
四 加热蒸汽参数的选择270
第五节 油罐内加热器的计算271
一 油罐加热所需热量271
二 地上钢油罐散热损失计算图275
三 油罐内管式加热器的计算276
四 油罐内加热器计算例题280
第六节 循环加热287
一 流动状态和参数计算287
二 热力计算291
三 循环油流几何尺寸计算295
四 喷咀及其布置295
五 循环加热系统298
六 循环加热系统实例301
七 油罐循环加热计算例题309
第八章 油罐附件316
第一节 概述316
第二节 油罐附件的用途及选择318
一 透光孔318
二 人孔318
三 量油孔319
四 液位计319
五 通气管321
六 呼吸阀322
七 安全阀323
八 接合管324
九 升降管326
十 放水管(虹吸拴)327
十一 排污孔328
十二 防火器328
十三 清扫孔331
十四 附件选用表331
十五 附件定型系列332
第九章 油泵房334
第一节 设备布置334
第二节 管道布置与排污342
第三节 防火要求342
第四节 检修设施343
第五节 通风344
第十章 过滤器345
第一节 过滤器的设计与选择345
一 过滤器装设的位置和滤网要求345
二 过滤器的出力347
三 过滤器的清洗与检修347
四 过滤器结构设计注意事项348
第二节 滤网式过滤器结构型式348
一 提筒和插板式过滤器348
二 直立式过滤器351
三 y型过滤器366
四 卧式过滤器369
五 复式过滤器369
第三节 叶片式过滤器370
第四节 金属网371
一 上海华光金属丝厂产品371
二 西安电缆厂产品372
三 其他厂产品375
四 国外方格式金属滤网规格375
第十一章 油泵377
第一节 油泵的种类和应用范围377
第二节 常用油泵的规格与性能378
一 离心式油泵378
二 螺杆油泵439
三 齿轮油泵469
四 往复式油泵477
第三节 离心泵输送油品时的特性换算484
一 油品粘度对离心泵工作的影响484
二 换算方法484
第十二章 水力计算494
第一节 管径选择494
一 介质流速的选择494
二 管径的选择494
三 容积流量、流速与管径的关系494
第二节 阻力计算494
一 概述494
二 沿程摩擦阻力的计算495
三 局部阻力的计算497
四 用图表法计算阻力的例题497
第十三章 燃油加热器535
第一节 燃油加热和喷咀对燃油粘度的要求535
第二节 常用加热器的种类539
一 管壳式加热器539
二 套管式加热器540
三 内插物加热器540
四 盘管水箱式540
第三节 常用燃油加热器的型号和规格541
一 哈尔滨锅炉厂的YJ型燃油加热器541
二 北京锅炉厂的RYJ型燃油加热器542
三 荆门炼油厂设计研究所的套管式内插物燃油加热器547
四 兰州石油化工机械厂和北京石油设计院的浮头式换热器548
五 其它燃油加热器553
第四节 光管加热器的传热计算560
一 与传热计算有关的符号和准则560
二 加热器传热计算公式561
三 总传热系数的计算561
四 对数平均温压的计算571
五 油品定性温度的计算571
六 加热热耗572
七 加热器的校核计算572
八 加热器传热计算例题573
第五节 光管加热器传热系数简化计算585
一 油侧放热系数简化计算和例题585
二 总传热系数的经验数据和经验公式590
三 套管加热器计算图590
第六节 加热器试验数据593
一 套管加热器加热高粘原油试验值593
二 YJ—60型加热器加热原油试验值593
三 套管加热器加热热裂化渣油试验595
第七节 电加热器595
一 使用情况595
二 油电加热器产品和使用注意事项598
三 电加热器的功率和传热计算601
附 国外两种燃油加热器简介601
一 内插物加热器601
二 翅片管加热器602
第十四章 油喷咀604
第一节 油喷咀的分类604
第二节 油喷咀的工作原理605
一 压力雾化式无回油喷咀605
二 压力雾化式回油喷咀606
三 蒸汽(或空气)雾化式油喷咀607
四 旋杯式油喷咀607
五 超声波雾化器608
第三节 各种油喷咀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609
一 压力雾化式无回油喷咀609
二 压力雾化式回油喷咀609
三 旋杯式油喷咀609
四 蒸汽雾化Y型油喷咀610
五 蒸汽——机械雾化油喷咀611
六 蒸汽雾化点火喷咀611
七 超声波雾化器612
八 油喷咀的种类及特点的综合比较表613
第四节 油喷咀的使用情况621
第五节 雾化片633
一 冷冲压雾化片633
二 几种雾化片的比较634
第六节 油喷咀的尾部结构636
第七节 油喷咀的结构640
一 简单机械雾化式油喷咀640
二 压力雾化式回油喷咀661
三 一次内部混合式蒸汽雾化点火喷咀686
四 蒸汽机械雾化喷咀687
五 超声波雾化器688
第八节 各种油喷咀的性能和比较689
一 蒸汽雾化点火喷咀689
二 压力雾化式油喷咀693
三 蒸汽雾化式Y型喷咀721
第九节 压力雾化喷咀的几何尺寸对雾化特性的影响735
一 雾化片736
二 旋流片743
三 喷咀几何特性A值747
四 分油咀748
五 压力雾化喷咀几何尺寸的选择749
第十节 加工精度对压力雾化喷咀流量特性的影响750
第十一节 压力雾化喷咀运行工况和某些参数对雾化特性的影响752
一 出力与油压752
二 油的粘度755
三 雾化角756
四 最大回油压力比762
五 额定回油系数qed763
第十二节 各种油喷咀的试验综合比较764
一 一些电厂油喷咀试验综合表764
二 辽宁电厂雾化片的部分试验773
第十三节 目前油喷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初步看法774
一 目前油喷咀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774
二 初步看法775
第十四节 油喷咀的流量调节775
一 简单压力雾化式油喷咀775
二 压力雾化式回油喷咀775
三 内回油喷咀调节特性的判定776
四 回油喷咀调节方法比较777
五 转杯式油喷咀的流量调节特性779
六 低压空气雾化喷咀调节特性779
七 高压空气(蒸汽)雾化喷咀调节特性780
第十五节 简单压力雾化喷咀计算理论简述781
一 最大流量理论概述781
二 斯柯柏尔金对雾化角的修正782
三 克廖奇科理论概述783
四 格列计算法784
五 布劳修正法793
六 阿勃盖茨理论概述793
七 其它计算法概述794
八 韦伯方法概述795
九 日本的一种计算法796
十 小结796
第十六节 简单压力雾化油喷咀计算方法797
一 用综合因素K修正最大流量理论的方法797
二 实验流量系数修正法806
第十七节 压力雾化回油油喷咀的计算812
一 计算方法概述812
二 设计计算813
三 校核计算821
第十八节 蒸汽机械雾化喷咀计算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