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军事知识管理:知识变革与军事智力资本的运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军事知识管理:知识变革与军事智力资本的运营
  • 刘由芳,陈扶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国防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61767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42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61页
  • 主题词:知识经济-应用-军事管理-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军事知识管理:知识变革与军事智力资本的运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篇3

第一章 军事知识管理的基石——知识3

一、一般知识的概述3

(一)一般知识的基本含义3

(二)一般知识的主要类型4

二、军事知识的概述8

(一)军事知识的含义8

(二)军事知识的类型9

(三)军事知识的特性11

三、知识的主要作用15

(一)知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资源15

(二)知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资源16

(三)知识是促进人类进步的精神资源17

(四)知识是催化军事革命的主导资源17

第二章 军事知识管理的激素——知识变革20

一、知识的理念变革20

(一)“零知识”理念——不能躺在昨天的知识温床上“睡大觉”20

(二)“零时空”理念——不能耗在昨天的知识时空里“推太极”21

(三)“零滞后”理念——不能蹲在昨天的知识土壤上“栽蘑菇”22

二、知识的层级变革——知识的延续概念23

(一)数据—描述与构成信息的原始要素23

(二)信息—相互关联并有其意义的数据24

(三)知识—经过处理并有其价值的信息25

(四)智慧—理性认知的系统集成与升华26

(五)知识的延续结构29

三、知识的价值变革——知识方程式30

(一)工农业时代:知识=力量——所以独占它并使它封存31

(二)信息化时代:“知识=能力—所以共享它并使它倍增”31

(三)知识化时代:知识=资源——所以孵化它并使它升华32

第三章 军事知识管理的背景——知识变革时代34

一、知识经济34

(一)知识经济的理论34

(二)知识经济的特征38

(三)社会面临的问题43

二、知识军事45

(一)知识军事的基本含义46

(二)知识军事的主要特性47

(三)知识军事的战略方针——积极防御50

三、知识化战争57

(一)知识化战争的含义57

(二)知识化战争的特征58

(三)知识化战争原则63

第四章 军事知识管理的总述69

一、知识管理的基本含义69

(一)国外学者的观点69

(二)国内学者的观点70

(三)知识管理的要点71

二、军事知识管理的含义76

(一)军事知识管理,亦是军事智力资本“整合化”的管理过程76

(二)军事知识管理,亦是军事智力资本“动态化”的管理过程78

(三)军事知识管理,亦是军事智力资本“增殖化”的管理过程78

三、军事知识管理新视角79

(一)军事知识管理行为,凸显了知识管理思维的量子化80

(二)军事知识管理方式,拓展了知识管理理论的综合化81

(三)军事知识管理过程,提升了知识管理决策的直觉化81

(四)军事知识管理传承,揭示了知识管理沟通的形体化82

(五)军事知识管理职能,催生了知识管理角色的多元化82

四、军事知识管理的原理83

(一)知识孵化原理——繁殖富有创造力的军事智力资本83

(二)组织共赢原理——创建自组织式的共赢型军事系统84

(三)持续学习原理——打造军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85

五、军事知识管理的特征86

(一)人本性—深入开发人力资源的潜能是军事知识管理的核心87

(二)信息性—充分开拓信息资源的效能是军事知识管理的保障88

(三)智力性—积极开创学习型组织智能是军事知识管理的源泉89

六、军事知识管理的原则90

(一)心意契合性原则90

(二)杂交耦合性原则91

(三)分权授责性原则91

(四)适度压力性原则92

流程篇97

第五章 军事知识获取97

一、军事知识获取的含义97

二、军事知识获取的基础——实践98

(一)实践是一切知识产生的摇篮98

(二)实践是理性知识生成的熔炉98

(三)实践是潜性知识升华的源泉99

三、军事知识获取的功能100

(一)军事知识获取是知识管理流程的基础100

(二)军事知识获取是现存组织知识的整理100

(三)军事知识获取是组织外部知识的采集100

四、军事知识获取的原则101

(一)亲身经历性原则101

(二)传承模仿性原则101

(三)模拟仿真性原则102

五、军事知识获取的程序103

(一)明确军事知识获取的目标103

(二)深谙军事知识获取的资源103

(三)分析军事知识获取的问题103

(四)设计军事知识获取的方案104

(五)制定军事知识获取的策略104

(六)修补军事知识获取的内容104

(七)搞好军事知识获取的存储104

六、军事知识获取的方法105

(一)专家访谈法105

(二)问卷调研法105

(三)案例剖析法106

(四)文献查阅法106

(五)“顺手牵羊”法106

(六)网络搜索法107

第六章 军事知识共享108

一、军事知识共享的障碍108

(一)“极度竞争”的障碍108

(二)“知识霸权”的障碍109

(三)“拍卖知识者”障碍109

二、军事知识共享的原则111

(一)有效传递性原则111

(二)协作学习性原则111

(三)全员共享性原则111

三、军事知识共享的阶段112

(一)单向传播知识阶段112

(二)双向交流知识阶段112

(三)自然交流知识阶段113

四、军事知识共享的步骤114

(一)确定军事知识共享的对象114

(二)明确军事知识共享的内容115

(三)制定军事知识共享的策略115

五、军事知识共享的环境117

(一)构建良好和谐的官兵关系,是军事知识共享的条件117

(二)营造团结温馨的组织环境,是军事知识共享的保障117

(三)制定“亲身体验”的理想规划,是军事知识共享的基础117

第七章 军事知识转化119

一、军事知识转化的含义119

二、军事知识转化的方式119

(一)连续性知识转化119

(二)近似性知识转化120

(三)专家性知识转化120

(四)战略性知识转化121

三、军事知识转化的类型121

(一)“中心型”军事知识转化121

(二)“双极型”军事知识转化122

(三)“多极型”军事知识转化123

四、军事知识转化的原则124

(一)持续累积性原则124

(二)相互信任性原则124

(三)广泛交流性原则125

五、军事知识转化的方法125

(一)“沙龙”共振法125

(二)交换聚变法126

(三)有效摩擦法126

(四)协作渗透法127

六、军事知识转化的机制——“无界限团队”128

第八章 军事知识创新130

一、军事知识创新的含义130

(一)创新“原点论”130

(二)创新“思维论”131

(三)创新“社会论”132

二、军事知识创新的模式133

(一)戴布拉的“莲花式创新”模型133

(二)日本“螺旋型创新”模型134

(三)创新过程阶段综合模型136

三、军事知识创新的原则136

(一)即刻触发性原则137

(二)情报丰富性原则137

(三)系统清晰性原则137

(四)敏锐关联性原则137

(五)直觉感悟性原则137

(六)非凡想象性原则138

(七)多元思考性原则138

(八)归纳抽象性原则138

(九)静心寂定性原则139

(十)战略视野性原则139

四、军事知识创新的方法139

(一)自由畅言法140

(二)组合联想法140

(三)系统综合法141

(四)触景感应法142

(五)裂变分解法142

(六)侵入渗透法143

第九章 军事知识应用144

一、军事知识应用的意义144

(一)军事知识应用,是知识管理能力的评估点144

(二)军事知识应用,是知识管理价值的体现点145

(三)军事知识应用,是知识管理战略的聚合点145

二、军事知识应用的特性146

(一)广泛吸纳性146

(二)集成整合性147

(三)有限隔离性148

三、军事知识应用的原则149

(一)重复使用性原则149

(二)随意杂交性原则149

(三)门户开放性原则150

(四)相对稳定性原则150

四、军事知识应用的阶段151

(一)初始调研阶段151

(二)筛选采集阶段152

(三)引进适应阶段152

(四)接受利用阶段152

(五)持续融合阶段152

五、军事知识应用的策略152

(一)多种渠道,广泛搜寻,捕捉科技动态152

(二)加大投资,临近取经,猎取“流动”知识153

(三)注意监控,提供互动,培育“收发”人才153

支柱篇157

第十章 军事知识管理者角色157

一、打造愿景规划的“设计师”——提供理念支撑157

(一)穿越时空隧道,当好军事组织的“设计师”157

(二)冲破“心智模式”,更新“设计师”的思维意识158

(三)进行系统思考,搭配“五项修炼”的功效161

二、引领知识增殖的“教师”——提供智力支撑162

(一)“教师”称号成因,是知识社会的产物162

(二)摆正“教师”角色,是知识增殖的根本163

(三)实现资讯共享,是学习型军队源泉165

(四)指导部属学习,是教学相长的过程166

三、深谙传技授权的“教练”——提供动力支撑168

(一)调准“焦距”,当好明星团队的教练168

(二)强化修炼,打造明星“教练”的意识170

(三)融洽关系,打牢合作伙伴的根基171

(四)悉心辅导,培养明星团队的“斗士”173

四、精通“心灵美容”的“医师”——提供精神支撑174

(一)抢占思想阵地,争当官兵“心灵美容”的“医师”174

(二)联接认知网络,实现官兵心灵共振的意识177

(三)实施心理诊断,培育部属官兵的健康心灵178

五、馈赠热情服务的“仆人”——提供情商(EQ)支撑180

(一)改变观念,充当军队部属的“仆人”180

(二)强化内功,塑造“仆人”的思想意识182

(三)当好“仆人”,优化官兵的成长环境183

第十一章 军事知识管理的组织——学习型组织186

一、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概述186

(一)学习型组织生成186

(二)组织的“学习智障”187

(三)“五项修炼”的内涵190

二、学习型军事组织的标志193

(一)愿景目标的共同性193

(二)认知思维的共融性193

(三)学习成果的共享性194

三、学习型军事组织的职责195

(一)学习型军事组织应是“知识孵化厂”195

(二)学习型军队的官兵应是“知识交换机”195

(三)学习型军队管理者应是“知识整流器”195

四、学习型军事组织的功能196

(一)核心竞争力196

(二)高效运作力196

(三)灵活反应力196

(四)快速学习力197

五、学习型军事组织的特性198

(一)自我组织性198

(二)有限混沌性200

(三)弹性多层性201

六、学习型组织的参考模型201

(一)“一体化”学习模型202

(二)“知识导向式”模型204

(三)战略变革式模型205

(四)组织“五阶段”模型207

(五)组织学习的模型208

(六)学习型“组织基石”211

(七)流程创新性模型214

第十二章 军事知识管理的工具217

一、军事知识图——军事知识搜索的导航系统217

(一)军事知识图的含义217

(二)军事知识图的功能217

(三)军事知识图的特性219

(四)军事知识图的制作220

二、军事知识库——军事智力资源的仓储基地221

(一)军事知识库的含义221

(二)军事知识库的功能222

(三)军事知识库的特性224

(四)军事知识库的构建224

三、军事知识场——军事“知识孵化”的空间场所226

(一)知识场的含义226

(二)军事知识场的功能227

(三)军事知识场的特性227

四、军事知识孵化的过程229

第十三章 军事知识管理的培训——零距离教学法230

一、零距离培训的地位230

(一)零距离培训是落实军事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231

(二)零距离培训是实现军队建设目标的关键步骤231

(三)零距离培训是提高军队英勇善战的根本途径231

(四)零距离培训是取得未来作战胜利的主要环节232

(五)零距离培训是履行我军根本职能的重要保障232

二、零距离培训的特征233

(一)即时运作性特征233

(二)鲜话效应性特征233

(三)进程战略性特征234

三、零距离培训的原则234

(一)高难度培训原则234

(二)高强度培训原则235

(三)高速度培训原则235

四、零距离培训的过程236

五、零距离培训的方式239

(一)与“学员”需求进行无缝对接,确保知识的有效性239

(二)与军事态势进行无缝对接,确保知识的鲜活性239

(三)与工作实践进行无缝对接,确保知识的指导性240

(四)与前沿理论进行无缝对接,确保知识的先进性240

(五)与学术研发进行无缝对接,确保知识的创造性241

后记2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