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河南黄河志 1984-2003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河南黄河志 1984-2003
  • 赵勇,牛玉国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
  • ISBN:978780734549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51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580页
  • 主题词:黄河-水利史-河南省-1984~2003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河南黄河志 1984-2003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综述1

第二篇 概况9

第一章 河流特征9

第一节 干支流形势12

河南黄河干流12

弘农涧河14

伊洛河15

沁河16

蟒河17

天然文岩渠18

金堤河18

第二节 河道特性19

白鹤以上河段21

白鹤至张庄河段22

第三节 水文泥沙与河床演变23

洪水特征26

泥沙特性28

河道冲淤30

第二章 经济文化35

第一节 区域经济37

三门峡市37

洛阳市38

济源市39

焦作市40

郑州市41

新乡市43

开封市44

濮阳市44

第二节 文化名胜45

三门峡市45

函谷关46

虢国墓地47

洛阳市48

白云山48

龙门石窟48

济源市49

五龙口50

焦作市50

云台山50

嘉应观御坝碑51

郑州市51

少林寺51

新乡市52

开封市52

清明上河园53

濮阳市53

戚城遗址53

第三节 跨(穿)河工程54

小浪底水利枢纽库区(渑池—垣曲)南村黄河公路大桥59

太澳高速公路黄河特大桥59

郑州黄河铁路大桥60

107国道郑州黄河公路大桥60

京珠高速公路郑州黄河特大桥62

阿深高速公路开封黄河特大桥63

京九铁路孙口黄河特大桥64

西气东输穿黄工程65

第三篇 规划设计67

第一章 治河方略67

上拦下排,两岸分滞68

“上拦下排、两岸分滞”控制洪水;“拦、排、调、放、挖”处理和利用泥沙68

第二章 规划71

第一节 综合治理规划71

防洪工程“九五”可行性研究报告71

黄河流域治理近期专项工程建设规划72

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73

防洪工程“十五”可行性研究报告75

河南黄河防洪工程建设“十五”计划和2015年长远规划要点76

河南黄(沁)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实施方案76

第二节 专项规划77

黄河下游滩区安全建设规划(1993~2000)77

河南省黄河下游2001年至2005年滩区安全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78

河南黄河滩区移民建镇总体规划79

黄河下游游荡型河道整治方案初步研究报告80

河南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规划(郑州—开封)80

河南“数字黄河”工程规划报告81

第三章 工程勘测与设计83

第一节 工程勘测83

平面控制测量84

高程控制测量84

地形测量86

工程测量86

黄河大断面测量86

地质勘察92

勘测技术95

第二节 工程设计95

堤防工程设计96

河道整治工程设计100

滩区安全建设设计101

引黄涵闸设计101

第四篇 工程建设与河道治理103

第一章 建设管理103

第一节 计划管理103

防洪基建104

事业基建105

防汛岁修105

第二节 建设管理体制107

“三项制度”改革107

基本建设程序108

工程质量监督109

质量监督项目站110

工程建设督察111

工程飞检112

工程竣工验收112

第二章 堤防与险工114

第一节 堤防115

堤防培修115

堤防加固119

堤防险点消除124

生物防护工程129

行道林及护堤地植树130

植草130

堤防道路130

标准化堤防建设130

第二节 险工坝岸133

险工新建与改建133

黑岗口险工136

滚河防护工程137

四明堂滚河防护工程140

第三章 河道治理141

第一节 河道整治141

河道整治方案145

规划治导线146

控导工程新建续建146

桃花峪控导工程147

控导工程改建加高147

老田庵控导工程148

大留寺控导工程148

百船工程148

第二节 “二级悬河”治理149

“二级悬河”研究150

“二级悬河”治理151

濮阳“二级悬河”治理试验152

第三节 调水调沙153

2002年“调水调沙”试验153

2003年“调水调沙”试验154

第四章 滞洪区及滩区安全建设156

滞洪区安全建设156

滩区安全建设158

避水村台建设159

第五章 涵闸工程160

新建涵闸160

柳园闸160

王集闸163

改建涵闸163

红旗闸163

第六章 水利枢纽工程165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165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168

西霞院反调节水库170

故县水利枢纽工程171

陆浑水利枢纽工程173

第七章 沁河下游防洪工程175

堤防工程176

武陟新左、右堤加固工程176

武陟左堤老龙湾至沁河口加固工程177

险工坝岸177

武陟滑封险工178

涵闸工程178

白马沟闸改建181

河口村水库182

第八章 金堤河治理185

金堤河水事协调185

金堤河干流治理187

彭楼引黄入鲁灌溉工程188

张庄闸改建加固工程189

第五篇 防洪190

第一章 防汛基础工作190

第一节 组织机构190

防汛组织191

机构职责193

防汛指挥部职责194

各级行政首长职责194

河务部门职责195

防指成员单位职责195

第二节 防汛队伍建设196

防汛专业队伍196

机动抢险队198

群众防汛队伍198

中国人民解放军及武警部队抢险队伍200

“三位一体”军民联防体系201

第三节 预案编制与规范化建设201

预案编制202

防汛正规化、规范化建设203

防汛办公室建设204

第四节 水文测报与气象预报205

水文站205

水位站207

险工水位站207

水位资料整编208

气象预报209

第五节 防汛物资209

防汛石料211

防汛料物211

储备种类及定额212

防汛设备215

物资调度217

第六节 通信218

有线通信219

交换设备220

无线通信220

运行管理222

第二章 抗洪抢险223

第一节 历次洪水223

1985年洪水224

1988年洪水225

1992年洪水226

1996年洪水227

2003年洪水228

第二节 巡堤查险与工程抢护229

巡堤查险230

工程抢险232

温孟堤抢险233

花园口东大坝抢险234

高朱庄工程抢险234

老田庵工程抢险235

蔡集工程抢险235

大功控导工程抢险236

顺河街控导工程抢险236

第三节 滩区及蓄滞洪区迁安救护237

滩区迁安救护237

“96·8”救灾238

2003年兰考救灾238

北金堤滞洪区迁安救护240

第四节 防凌242

冰凌观测与预报242

防凌措施243

水库的防凌调度244

1996~1997年度凌汛244

第三章 沁河防汛246

沁河河道与河势247

抗洪抢险247

沁阳王曲抢险248

2003年抗洪249

第六篇 水资源开发利用251

第一章 水资源管理与调度251

第一节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253

管理方式254

取水许可制度254

水资源保护263

水环境监测264

第二节 水量调度265

水量调度制度建设265

1999年度水量调度267

2000年度水量调度267

2001年度水量调度267

2002年度水量调度268

2003年度水量调度268

第二章 引黄供水270

第一节 农业用水271

花园口灌区271

杨桥灌区272

三刘寨灌区273

赵口灌区273

黑岗口灌区273

柳园口灌区274

三义寨灌区274

武嘉灌区275

人民胜利渠灌区275

韩董庄灌区276

祥符朱灌区276

大功灌区277

辛庄灌区278

石头庄灌区278

渠村灌区279

南小堤灌区279

王称固灌区280

彭楼灌区280

邢庙灌区280

第二节 非农业供水281

郑州市282

开封市283

新乡市283

濮阳市283

第三章 滩区水利建设285

工程建设287

工程效益289

第四章 沁河水资源开发利用292

灌区与供水292

广利灌区293

引沁济蟒灌区294

丹东、丹西灌区294

水电开发294

河口村水电站294

青天河水利风景区295

第七篇 河务管理296

第一章 管理机构296

第一节 黄河水利委员会296

机构沿革298

第二节 河南黄河河务局301

机构沿革302

2002年机构改革307

第二章 水政管理311

第一节 水法规建设与普法312

法规建设312

普法宣传教育313

第二节 水行政执法314

黄河河道巡查和管理314

孟津黄河河道学生溺死诉讼案315

2003年清除濮阳黄河河道违法片林316

河道建设项目许可317

第三章 工程管理319

工程运行管理体制改革319

群管护堤员下堤320

专业化工程维修养护公司320

管理制度320

养护队伍及基地建设321

示范工程建设321

“四化”、“两点”建设322

管理考核323

涵闸闸门及启闭机等级评定324

第四章 财务与审计管理325

第一节 财务管理体制改革325

预算管理改革325

构建事业、企业、基本建设核算体系326

财政三项制度改革327

第二节 经费、资金管理328

事业费管理329

企业财务管理332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332

专项资金管理333

预算外资金管理334

第三节 资产管理335

国有资产管理336

资产处置336

清产核资337

企业单位产权登记337

第四节 审计管理338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338

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339

财务收支审计339

经济效益审计340

审计调查340

第五章 人事与劳动管理342

第一节 队伍建设342

干部制度改革343

干部考核344

公开选拔344

干部队伍建设345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345

职称评聘346

技能人才队伍建设347

“爱岗位、练技能、革新创造争文明”活动348

第二节 劳动工资与安全卫生349

劳动工资349

其他工资350

安全卫生制度建设351

安全生产责任制352

医疗卫生352

社会医疗保险353

第三节 离、退休职工管理354

离、退休人员管理制度354

离、退休人员政治待遇355

离、退休人员生活待遇355

组织与开展活动情况356

文体活动357

第四节 职工教育357

教育规划357

学历教育359

岗位培训359

河南河务局干部学校360

第六章 科技与信息管理361

第一节 科技管理362

科技规划362

项目管理363

成果管理364

科技推广367

第二节 治河技术367

堤防加固技术368

河道整治技术369

混凝土透水桩坝试验研究370

防汛抢险技术371

第三节 信息化建设372

网络建设373

局域网建设373

广域网建设374

网络安全375

应用系统建设376

标准化体系建设与管理376

第四节 档案管理377

档案升级达标活动377

档案分类378

档案鉴定378

档案检索379

档案编研380

档案进馆380

第七章 经济管理381

第一节 产业开发381

建筑施工384

温孟滩移民安置工程386

工程管护地开发389

水费征收390

加工制造391

水利风景区建设391

河道采砂392

第二节 经营管理393

管理机构393

管理制度394

法人制度395

经济规划395

企业管理395

施工企业396

第八篇 党群400

第一章 中共党组织建设400

第一节 中共河南河务局党组401

组织沿革401

重要会议402

领导班子建设404

“三讲”教育405

中心组学习405

第二节 党务406

组织建设406

党员发展407

民主评议党员407

创先争优活动408

宣传教育408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409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09

第三节 纪检监察410

廉政制度建设411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411

党风廉政宣传教育412

监督检查412

第四节 精神文明建设413

文明单位创建413

职工道德规范建设414

思想政治工作414

政研会建设415

第二章 工会与共青团416

工会建设416

职工之家418

女工工作419

劳动竞赛活动419

群众性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活动420

民主管理420

政(厂)务公开420

劳动保护监督检查421

文体活动421

共青团建设422

共青团活动422

创建“青年文明号”423

第九篇 人物424

第一章 人物传略424

王汉才424

马静庭425

刘希骞425

赵三唐426

姚哲426

张林枫426

睢仁寿426

罗兆生427

第二章 人物简介428

孟晓东428

袁隆428

郭林428

李献堂429

程致道429

刘于礼430

李天松430

刘华洲430

岳崇诚430

郭继孝431

赵天义431

叶宗笠431

李青山432

于强生432

王景太432

赵献允433

杨家训433

辛长松433

王渭泾434

李德超434

杨天轩434

赵民众435

商家文435

刘孟会435

王德智436

张柏山436

赵勇436

端木礼明437

石春先437

苏茂林437

第三章 人物名表439

河南黄河河务局负责人名表439

河南黄河河务局处级领导干部名表441

1984~2003年河南黄河河务局各类专业技术高级职称名表468

河南黄河河务局高级技师名表480

河南黄河河务局省部级劳动模范及先进生产者名表481

第十篇 大事年表492

附录517

河南省黄河工程管理条例517

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河南省黄河工程管理条例》的决定524

河南省黄河河道管理办法525

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细则533

《河南黄河志(1984~2003)》编纂始末540

表索引542

插图索引546

《河南黄河志(1984~2003)》各章节初稿编写人5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