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临床技能培训教程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实用临床技能培训教程 第2版
  • 崔其福,瑞云,张永旺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978750912514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07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29页
  • 主题词:临床医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用临床技能培训教程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毕业实习生规则1

第一节 总则1

一、毕业实习目的1

二、毕业实习要求1

第二节 组织管理1

一、组织领导1

二、教学基地2

三、教研室或科室2

四、实习组3

五、带教教师职责3

第三节 教学管理3

一、实习计划管理3

二、实习质量管理3

三、实习考核管理4

第四节 毕业实习生职责与要求4

第2章 毕业实习大纲与计划6

第一节 临床医学专业6

一、内科毕业实习大纲6

二、外科毕业实习大纲7

三、妇产科学毕业实习大纲8

四、儿科实习大纲9

五、耳鼻喉咽科实习大纲9

六、眼科实习大纲9

第二节 中医学11

一、中医内科毕业实习大纲11

二、中医外科毕业实习大纲12

三、中医妇科毕业实习大纲13

四、中医儿科毕业实习大纲14

五、针灸科毕业实习大纲14

第三节 口腔医学15

第四节 口腔工艺技术17

第五节 护理学19

第六节 医学检验23

第七节 药学24

一、药学专业(专科)医院毕业实习大纲24

二、药学专业(专科)药厂毕业实习大纲25

第3章 诊断学基础27

第一节 常见症状27

一、发热27

二、咯血28

三、水肿28

四、意识障碍29

五、发绀30

六、呼吸困难31

七、呕血32

八、黄疸32

九、血尿33

第二节 体格检查与基本操作技能34

一、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34

二、一般检查36

第三节 头、颈部检查37

一、头部器官检查38

二、颈部检查39

第四节 胸部检查40

一、胸部的体表标志40

二、胸壁与胸廓41

三、肺和胸膜41

四、心脏检查44

五、血管检查48

第五节 腹部检查49

一、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49

二、腹部检查49

第六节 脊柱与四肢检查55

一、脊柱55

二、四肢与关节56

第七节 神经系统检查56

一、脑神经检查57

二、运动功能检查58

三、感觉功能检查59

四、自主神经功能检查60

五、神经反射检查61

第4章 辅助检查技术63

第一节 检验标本采集技术63

一、血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63

二、尿液标本采集和处理65

三、粪便标本和生殖道标本的采集66

四、体腔液和痰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67

五、细菌检验中血液和骨髓标本的采集68

六、细菌检验的尿液、粪便、生殖道标本的采集68

七、细菌检验的体腔液、脓液和创面分泌物标本采集69

八、细菌检验的痰液标本采集和咽拭子的使用69

第二节 临床检验技术70

一、血液涂片制备和染色70

二、血液一般检验70

三、血栓与止血一般检验71

四、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72

五、尿液检查73

六、脑脊液及浆膜腔积液检验75

七、生殖系统分泌物检验76

八、脱落细胞检验77

九、骨髓检验77

第三节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基本技术79

一、细菌形态学检查79

二、细菌室常用培养基制备79

三、细菌的接种技术80

四、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80

五、特殊耐药菌及耐药机制的表型检测81

六、临床标本的细菌学检验81

第四节 X线检查技术82

一、普通X线检查82

二、造影检查85

三、数字X线成像检查技术88

第五节 CT、磁共振检查技术89

一、CT检查技术89

二、磁共振的临床应用94

第六节 放射治疗学技术96

一、概述96

二、放射治疗过程98

三、头颈部肿瘤的放射治疗98

四、胸部肿瘤的放射治疗101

五、腹部肿瘤的放射治疗103

六、其他器官肿瘤的放射治疗104

七、良性疾病的放射治疗105

第七节 心电图105

一、临床心电图学105

二、常用心电图检查108

第八节 超声成像110

一、超声检查的用途和超声诊断的类型110

二、超声诊断的常规检查方法111

三、超声诊断的常用术语112

第九节 脑电图与肌电图检查113

一、脑电图113

二、诱发试验115

三、正常脑电图116

四、异常脑电图117

五、肌电图117

六、神经传导速度119

七、脑诱发电位120

八、重复神经电刺激121

第5章 医疗文书书写122

第一节 病历书写122

一、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122

二、病历书写的种类、格式与内容122

第二节 护理文件记录128

一、体温单128

二、医嘱129

第6章 临床常用诊疗技术131

第一节 血管、淋巴穿刺与插管技术131

一、深部静脉穿刺术131

二、动脉穿刺与动脉插管术132

三、静脉压测定133

四、淋巴结穿刺术及活体组织检查术134

第二节 其他常用穿刺引流技术135

一、环甲膜穿刺术135

二、胸膜腔穿刺术135

三、胸膜腔闭式引流术137

四、心包腔穿刺术138

五、腹膜腔穿刺术139

六、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术140

七、腰椎穿刺术142

八、骨髓穿刺术143

九、四肢关节腔穿刺术144

十、耻骨上膀胱穿刺术145

第三节 常用穿刺及活体组织检查术145

一、肝穿刺抽脓术及活体组织检查术146

二、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147

三、体表肿块穿刺取样活检术148

第四节 高压氧治疗技术149

第7章 内科学常用诊疗技术153

第一节 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技术153

一、张力性气胸紧急排气方法153

二、经皮针吸肺活检术154

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155

四、变态反应试验157

五、肺功能检查158

第二节 循环系统疾病诊疗技术159

一、心脏直流电复律160

二、永久性心脏起搏治疗161

三、临时心脏起搏162

四、心脏电生理检查163

五、射频消融术164

六、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166

七、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168

八、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168

九、房间隔缺损封堵术169

十、室间隔缺损封堵术170

第三节 消化系统疾病诊疗技术171

一、三腔二囊管压迫术171

二、食管24小时pH监测172

三、上消化道内镜检查172

四、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技术174

五、肝穿刺抽脓术175

第四节 泌尿系统疾病诊疗技术176

一、血液透析176

二、人工肝血浆置换177

三、血液滤过177

第五节 血液系统疾病诊疗技术178

一、束臂试验(毛细血管脆性试验)178

二、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检测技术179

三、血液病染色体检查179

四、血浆置换术180

第8章 外科学诊疗技术181

第一节 麻醉技术181

一、局部麻醉181

二、神经干(丛)阻滞麻醉182

三、坐骨神经阻滞184

四、椎管内阻滞麻醉184

五、全身麻醉187

第二节 外科无菌技术189

一、无菌技术基本操作189

二、手术器械、物品、敷料的灭菌和消毒方法190

第三节 手术基本操作技术192

一、常用手术器械的使用192

二、基本操作193

第四节 外科常用手术技术193

一、换药术194

二、清创缝合术194

三、脓肿切开引流术195

四、外科手术后拆线法196

五、体表肿物切除术196

六、动、静脉切开技术197

第五节 手法复位操作技术199

一、关节脱位手法复位199

二、骨折手法复位200

第六节 神经外科诊疗技术203

一、脑出血微创血肿碎吸术204

二、脑室穿刺外引流术204

三、伽玛刀(Gamma knife)的应用205

四、神经介入基本操作技术206

第七节 外科其他操作技术207

一、骨牵引术207

二、石膏固定术208

三、急救止血法209

第9章 妇产科诊疗技术211

第一节 产科常用诊疗技术211

一、四步触诊法211

二、骨盆外测量212

三、骨盆内测量212

四、肛查(产科)法213

五、会阴切开术213

六、胎头吸引术214

七、人工剥离胎盘术214

第二节 妇科常用诊疗技术215

一、窥阴器检查法215

二、双合诊检查216

三、后穹窿穿刺术216

四、羊膜腔穿刺术217

五、宫颈脱落细胞检查218

六、子宫颈活组织检查219

七、子宫内膜活组织检查220

八、输卵管通液术220

九、阴道镜检查术221

十、宫腔镜检查术222

第10章 儿科疾病诊疗技术223

第一节 小儿体格生长发育检查技术223

一、体重测量223

二、身(长)高测量223

三、坐高测量224

四、头围、前囟测量224

五、胸围测量224

六、腹围测量225

七、上臂围测量225

第二节 儿科常用诊疗技术225

一、硬脑膜下穿刺术226

二、侧脑室穿刺术226

三、小儿血压测量方法227

四、光照疗法操作技术227

五、温箱使用操作技术228

六、宁波戴维HKN-93婴儿辐射保暖台操作技术230

七、婴幼儿高压氧治疗操作技术230

第11章 耳鼻咽喉诊疗技术232

第一节 鼻部诊疗技术232

一、鼻部检查技术232

二、鼻部疾病的治疗技术233

第二节 咽部诊疗技术236

一、咽部检查法236

二、咽部疾病的治疗技术236

第三节 喉部诊疗技术237

一、喉部检查技术238

二、喉部疾病的治疗技术239

三、喉、气管、支气管异物240

第四节 耳部诊疗技术242

一、耳的检查技术242

二、耳部疾病的治疗技术243

第12章 眼科诊疗技术246

第一节 眼部检查246

一、眼部一般检查法246

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方法248

第二节 眼部常用检查249

一、视力检查249

二、暗适应检查250

三、眼压测量方法250

第三节 眼科常用治疗技术252

一、泪道冲洗试验252

附12-A泪道探通术252

二、结膜囊冲洗法252

三、滴眼药水法253

四、涂眼药膏法253

五、结膜下注射法253

六、球后注射法254

附12-B球周注射法254

七、眼部加压降眼压法254

八、沙眼挤压法与摩擦法255

九、角膜异物取出法255

十、前房内注药方法256

第13章 口腔科诊疗技术257

第一节 牙体牙髓病诊疗技术257

一、银汞合金充填术257

二、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术258

三、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术(酸蚀法)258

四、开髓、拔髓术259

五、间接盖髓术260

六、直接盖髓术260

七、根管治疗术261

八、牙髓塑化术263

第二节 儿童牙病诊疗技术264

一、窝沟封闭术264

二、乳牙金属预成冠修复术265

三、活髓切断术265

四、根尖诱导成形术266

五、丝圈式间隙保持器267

六、可摘式功能性间隙保持器267

七、舌弓式间隙保持器267

八、Nance腭弓式间隙保持器268

第三节 牙周病诊疗技术268

一、龈上洁治术268

二、龈下刮治术269

三、松牙固定术270

第四节 口腔颌面外科诊疗技术271

一、普通牙拔除术271

二、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272

三、牙槽骨修整术273

四、脓肿切开引流术274

五、颌骨骨折结扎固定术274

第14章 中医学诊疗技术276

第一节 中药276

第二节 切诊278

一、脉诊278

二、按诊279

第三节 毫针法与灸法279

一、毫针刺法279

二、灸法281

第四节 拔罐与刮痧282

一、拔罐法282

二、刮痧283

第五节 其他针法283

一、三棱针刺法283

二、皮肤针刺法284

三、皮内针刺法(埋针)284

四、穴位注射法285

五、耳针法285

六、头针法286

第六节 常用中医治疗技术286

一、推拿疗法287

二、熏洗疗法288

三、吹药法288

四、坐药法288

第七节 正骨技术289

第八节 电针机与理疗器械的使用法289

一、电针法290

二、中医理疗290

第15章 皮肤科诊疗技术291

第一节 皮肤性病检查291

第二节 皮肤性病常用实验诊断技术291

一、皮肤组织病理检查292

二、免疫病理检查292

三、真菌学检查293

四、滤过紫外线(Wood灯)检查293

五、变应原检测294

六、性病检查294

七、蠕形螨、蚧螨和阴虱检查296

第三节 皮肤性病的治疗操作297

第16章 基础护理技能300

第一节 铺床法300

一、备用床300

二、暂空床301

三、麻醉床301

四、床罩铺床法302

第二节 病人及床单元的清洁302

一、病人的清洁302

二、卧有病人床的整理法及更换床单法305

第三节 搬运病人法307

一、平车运送法307

二、轮椅运送法308

第四节 舒适与安全309

一、卧位309

二、保护病人安全的措施309

第五节 无菌技术310

一、无菌持物钳的使用311

二、无菌容器的使用方法311

三、无菌包的使用方法312

四、取用无菌溶液法312

五、铺无菌盘法313

六、戴无菌手套法313

第六节 隔离技术314

一、工作帽及口罩的使用314

二、手的清洁及消毒法314

三、避污纸的使用方法315

四、穿脱隔离衣315

五、严密隔离316

六、呼吸道隔离317

七、消化道隔离317

八、接触隔离317

九、昆虫隔离318

十、血液、体液隔离318

十一、保护性隔离319

第七节 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测量319

一、体温的测量319

二、脉搏的测量320

三、呼吸的测量320

四、血压的测量321

第八节 冷与热的应用322

一、冷疗法322

二、热疗法324

第九节 排泄的护理325

一、灌肠法325

二、肛管排气326

三、导尿术及导尿留置法327

第十节 口服给药法328

第十一节 雾化吸入法329

一、氧气雾化吸入法330

二、超声波雾化吸入法330

三、压缩雾化吸入法331

第十二节 常用注射法332

一、皮内注射法(ID)332

二、皮下注射法(IH)332

三、肌内注射法(IM)333

四、静脉注射法(IV或iv)334

第十三节 药物过敏试验335

一、青霉素过敏试验335

二、链霉素过敏试验336

三、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336

四、普鲁卡因过敏试验336

第十四节 静脉输液与输血337

一、静脉输液337

二、静脉输血340

第十五节 标本采集341

一、血液标本采集341

二、痰标本采集343

三、咽拭子标本采集344

四、尿液标本采集345

五、粪便标本采集346

第十六节 尸体护理347

第17章 临床常用护理技术348

第一节 常用护理技术348

一、备皮法348

二、“T”管引流护理348

三、造口护理技术349

四、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350

五、皮牵引术350

六、脑室引流管的护理351

七、会阴湿热敷352

八、坐浴352

九、阴道擦洗上药353

十、阴道灌洗353

十一、测宫高、腹围353

十二、听诊胎心音354

十三、产时会阴冲洗354

十四、铺产台355

十五、接生355

十六、子宫按摩术357

十七、新生儿沐浴357

十八、新生儿抚触358

十九、疫苗接种358

二十、臀部护理359

第二节 常用急救护理技术360

一、心肺脑复苏术360

二、氧气吸入方法361

三、吸痰法362

四、洗胃法363

第三节 ICU常用护理监测技术365

一、中心静脉压监测365

二、有创动脉压监测366

三、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测定方法367

四、肺功能监测367

第四节 临床常用仪器的使用技术368

一、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的使用368

二、手指血糖仪的使用369

三、微量注射泵的使用370

四、输液泵的使用371

五、血液循环治疗仪的应用371

六、美国G5振动排痰机的使用372

七、维持关节被动活动器(CPM)操作373

第五节 常用急救仪器的使用技术373

一、除颤仪的使用373

二、简易呼吸器的使用374

三、呼吸机的使用375

第18章 文献综述写作377

第一节 文献综述写作特点377

一、文献综述的概念377

二、文献综述的特点377

第二节 获取文献信息的途径378

一、科学文献378

二、文献检索379

第三节 文献资料的收集、阅读和整理380

一、文献资料的收集380

二、文献资料的阅读和整理381

第四节 综述的格式与写作方法382

一、前言382

二、主体382

三、总结383

四、参考文献383

第五节 文献综述的写作步骤与注意事项384

一、文献综述的写作步骤384

二、文献综述写作的注意事项385

第六节 研究生论文的文献综述写作386

第19章 医学论文的写作388

第一节 概论388

一、医学论文的类型388

二、医学科研论文撰写的基本要求389

三、医学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389

第二节 医学论文的写作389

一、医学论文的写作步骤389

二、论文撰写的前导部分390

三、正文的撰写393

四、论文的其余部分397

第三节 学位论文400

一、学位论文的写作格式400

二、学位论文的写作要求401

第20章 医学统计方法403

一、基本概念和步骤403

二、统计表和统计图403

三、平均数与标准差404

四、总体均数可信区间的估计和t检验404

五、相对数405

六、率的抽样误差和x2检验4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