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戏曲志 陕西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戏曲志 陕西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3255808.jpg)
- 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
- ISBN:7507601692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953页
- 文件大小:98MB
- 文件页数:100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戏曲志 陕西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张庚1
凡例1
综述1
图表35
大事年表37
剧种表77
陕西剧种流布图80
志略81
剧种83
秦腔83
同州梆子90
西府秦腔92
汉调桄桄95
汉调二簧97
道情101
陕北道情104
线戏105
老腔107
碗碗腔108
弦板腔110
阿宫腔112
弦子戏114
眉户115
大筒子117
八岔118
花鼓戏119
关中秧歌121
陕北秧歌122
二人台125
端公戏126
跳戏127
赛戏130
蒲剧131
晋剧131
京剧132
豫剧134
评剧135
越剧136
剧目137
一文钱140
一字狱140
一条路140
二度梅140
八珍汤141
八义图142
九龙峪142
十二把镰刀143
三滴血143
三回头144
三娘教子144
三知己145
三打祝家庄145
大报仇146
大家喜欢147
山河破碎147
山西娃打锅147
山村小店147
上楼台148
下河东148
上天堂148
万福莲148
女界牌149
子期论琴149
五典坡150
五台会兄151
火焰驹151
双锦衣152
双阳公主152
王魁负义153
风波亭153
天门阵154
日月图154
水淹泗洲155
太和城155
毛鸿跳墙155
王成卖碗156
王佐断臂156
牛永贵挂彩156
夫妻识字157
夫妻观灯157
办年货157
无敌楼157
六斤县长158
白玉楼158
白蛇传159
白玉钿160
白逼宫161
白玉簪161
玉堂春162
玉虎坠162
玉梅绦163
打渔杀家163
打龙棚163
打虎计164
石佛口164
石佛寺165
汉明妃165
龙门山165
古董借妻165
兄妹开荒166
四望亭166
失子惊疯166
夺锦楼167
杀狗劝妻167
杀四门168
杀子奉君168
红珍珠168
红珠女168
红布条169
红线记169
血手印169
血泪仇170
回荆州170
宇宙锋171
安安送米171
伐子都171
过巴州172
齐宫乱172
许田射鹿172
西安事变173
好男儿173
刘糊涂断案173
张松献图173
张琏卖布174
张化买妾174
花亭相会174
花儿骂相175
花木兰175
两合关175
两颗铃175
兵火缘175
折桂斧175
苏武牧羊177
串龙珠177
抱琵琶178
芙蓉剑178
余宽休妻179
吹鼓手招亲179
走南阳180
穷人恨180
迎春花开了180
阿陪仲麻吕181
金琬钗181
金凤钗182
金鳞记182
斩李广183
斩单童183
斩韩信183
刺中山184
刺目劝学184
庚娘传184
卧心尝胆185
软玉屏185
法门寺186
画中人187
牧羊卷187
和氏璧187
岳母刺字188
忠义侠188
闹金街189
青梅传189
沽酒190
松岭钟声190
牧童与小姐190
姑嫂挑菜190
枣林湾191
柜中缘191
春秋笔191
春暖花开192
香山还愿192
查路条193
鸦片战纪193
赵五娘吃糠193
赵得胜带箭194
帝王珠194
复汉图194
南天门195
祝家庄196
临潼山196
贵妃之死196
昭君和番196
珍珠衫197
闻太师回朝197
背娃进府198
秋风秋雨198
种核桃199
秦雪梅吊孝199
秦琼卖儿199
秦桧顶灯199
破宁国200
破幽州200
铁笼山200
铁钉床201
赶鸡蛋201
赶花桥201
烈火扬州202
桑园会202
桑园配202
桑园人家202
高唐州203
烙碗计203
借赵云203
站花墙203
难民曲204
桃花庵204
梁秋燕204
黄天荡205
黄绝鞭205
黄河阵205
黄鹤楼206
梅龙镇206
梅刀新传206
清素庵207
清风亭207
渔家乐208
断王霍霍208
符罗成圣209
盗银壶209
探五阳209
猪娃儿迷209
屠夫状元210
接婆姨210
盘河战211
搜杯211
逼上梁山211
游西湖212
葫芦峪212
黑叮本213
蛟龙驹213
鲁尧知马壮214
紫金簪214
窦娥冤215
新华梦215
滚楼215
鼓滚刘封216
粮食216
嫁妆镰刀216
辕门斩子216
嘉兴府217
蝴蝶媒217
蝴蝶杯218
劈山救母218
鹰山春雷219
麟骨床219
音乐221
声腔与腔调221
过场曲牌与锣鼓经224
乐队与乐器225
乐队的沿革与建制225
伴奏乐器225
剧种音乐236
秦腔音乐236
同州梆子音乐248
汉调桄桄音乐258
汉调二簧音乐270
道情音乐284
陕北道情音乐292
线戏音乐304
老腔音乐313
碗碗腔音乐324
弦板腔音乐339
阿宫腔音乐348
弦子戏音乐357
眉户音乐363
大筒子音乐371
花鼓戏音乐380
关中秧歌音乐383
二人台音乐388
跳戏音乐392
表演400
脚色行当体制与沿革400
梆子戏的脚色行当体制与沿革400
皮簧戏的脚色行当体制与沿革404
地方小戏的脚色行当体制与沿革405
表演身段和特技406
眉功406
眼功406
滚片马407
磨锤子407
推磨407
矮子路407
髯口功407
翎子功408
耍手帕410
梢子功410
踩跷410
吹火411
挑担子411
矮子缩脖412
鸭子摆尾412
活额动发辫412
脱尸衣412
尸吊412
吊毛盖413
变脸413
滚钉板413
顶灯414
牙技414
脚勾坐椅414
抡纸带414
打碗415
鞭扫灯花415
数钱415
转纱帽416
踢头盔416
相帽脱位416
亭顶捉猴416
拿大顶416
翻梯416
蛇钻洞417
硬人悬空417
飞叉扎人417
摘花417
耍佛珠417
睡凉床417
台震418
耍草帽圈418
剧目选例418
火焰驹·花园卖水418
游龟山·藏舟421
蝴蝶杯·洞房423
三滴血·虎口缘425
游西湖·救裴生427
反大同·走雪429
日月图·卖画劈门430
法门寺·拾玉镯431
忠孝图·杀狗劝妻432
狸猫换太子·拷寇434
双官诰·三娘教子436
春秋笔·杀驿437
反长沙438
未央宫·斩韩信439
金沙滩·数儿440
太和城·五雷碗441
双出五关442
梅鹿镜·惊风442
黄天荡·审陶大443
九龙峪·重阳女大战菊花龙444
战宛城444
张连卖布445
十二把镰刀446
梁秋燕·情投意合448
金琬钗·借水450
兵火缘·拉伞451
王魁负义·打神告庙453
紫金簪·哭簪454
赖朋吃面455
六斤县长…过河455
一文钱457
杨二舍化缘·站花墙458
三封官·解带459
赛畜会·赛畜路上460
打金钱461
王佐断臂·断臂462
舞台美术464
化妆465
生脚化妆466
旦脚化妆466
脸谱467
旦脚净扮472
净脚俊扮473
生脚净扮473
面具473
变脸473
梳水头474
梢子474
娃娃梢子474
髯口474
肖像妆475
服装476
大衣箱477
二衣箱478
三衣箱478
头帽箱478
三块瓦包巾478
白羊肚巾478
尖尖帽478
转围479
蒋干巾479
哪吒扎479
改良纱帽479
缠头巾479
五彩衣479
绿叶衣479
汉瓦头479
三红夹夹479
扎判479
木兰服480
护裙480
麻鞋480
双鼻梁鞋480
跷480
砌末道具480
目连杖482
黑虎鞭482
麻鞭483
五雷碗483
纸要子483
纸花子483
法宝道具483
形子杂物483
改良台帐484
改良旗杖484
五龙榻484
羊樽485
凤枷485
打铁炉485
布景装置485
刀梯487
十字架487
纸扎布景487
机关布景487
电光布景490
现代布景490
舞台灯光490
油灯490
汽灯491
电灯491
舞台效果492
听觉效果492
视觉效果493
机构494
科班与学校494
黄瓜科班496
庆字科班496
泰字科班497
瑞仁科班498
德盛班498
善庆班498
天泰科班498
鸣盛学社499
秦中社499
榛苓社500
正俗社500
五福科班500
醒民学社501
化民社501
通俗社501
林文科班502
新声学社502
觉民社502
大同社503
晓钟学社503
夏声戏曲学校503
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504
陕西省戏剧专修科505
正音国剧社506
西北艺术学院戏剧系506
陕西省戏曲学校506
蒲城县演员训练班507
陕西省兴平红旗剧校507
宝鸡市戏曲学校508
渭南大县戏曲学校509
汉中市戏曲训练班509
安康县汉剧学校509
陕西省戏剧创作研究班510
咸阳地区戏曲学校510
铜川市戏曲学校510
大荔县碗碗腔训练班510
班社与剧团511
保符班513
江东班513
双赛班513
泰来班513
姜马道情班513
齐唐班514
义兴班514
汉荣班514
聚顺社514
玉盛班515
宝盛班515
德胜班515
福盛班516
华清班516
永顺班516
三盛班517
公义社517
玉成班517
平利周家戏班518
何家班518
枌榆学社518
西安易俗社519
共和班521
三意社521
三敬社522
安正社523
雪春社523
德泰班524
明治社524
同心社524
石拐子戏班525
秦钟社525
五福班526
秦义社526
德燕社526
汉中易俗社526
维新社527
国民党二十二军秦腔团527
益民社528
牖民学社529
新汉社529
新声社529
鸣盛社529
明星评剧社530
移风社530
培风剧社531
移风社531
狮吼剧团532
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532
边保剧团534
福泰班534
七月剧团534
关中剧团535
佳县晋剧团536
绥德民众剧团536
关警剧团537
西北剧团537
延安平剧研究院538
八一剧团538
裕民社539
关中八一剧团540
绥德群众剧团541
尚友社542
新声京剧社542
香玉剧社543
西安市五一剧团543
宝鸡县人民剧团544
凤翔县人民剧团545
南郑县剧团546
眉县人民剧团546
咸阳市人民剧团546
商洛地区剧团547
延安民众剧团547
民众剧社548
咸阳市大众剧团549
宝鸡市人民剧团549
洋县人民剧团550
兴平县剧团551
华阴剧团551
大荔县文工团551
富平县剧团552
咸阳市豫剧团552
榆林地区人民剧团553
陕西省京剧团554
铜川市豫剧团555
陇县人民剧团556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556
山阳县剧团558
铜川市秦腔剧团558
合阳县剧团558
安康汉剧团558
西安市越剧团559
西安市评剧团559
镇安县剧团560
宝鸡市豫剧团560
平利县红旗剧团561
渭南地区秦腔一团561
安康地区秦剧团562
长安社教宣传队562
陕西省同州梆子剧团562
1982年陕西省县级戏曲剧团一览表563
票社与业余剧团571
华阴眉户同乐社571
西安学生票社571
略阳自乐社571
丹凤二簧会571
石泉县城关自乐社572
和众票社572
聚乐社572
渭南赤水哈哈剧团572
紫阳县城关业余剧团573
同乐社573
三原学联剧团573
崔家山业余剧团574
咸阳五一俱乐部574
大荔西寨业余剧团575
行会、学会与研究机构575
延安平剧研究会575
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陕甘宁边区分会575
西安市秦腔研究会576
西安市皓皓戏剧音乐研究会576
中华全国戏剧电影协会西安分会576
陕西省戏曲修审委员会577
陕西省剧目工作室577
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分会577
西安市文艺研究室578
宝鸡市文艺创作研究室578
陕西省文艺创作研究室578
渭南地区文艺创作研究室579
陕西舞台美术学会579
汉剧艺术学会579
作坊、工厂及其他580
聚庆福戏装作坊580
秦源涌戏庄580
光武制景公司580
西安市戏剧服装厂581
陕西省戏剧服装工厂581
长安书店581
西凤世兴画局581
演出场所583
澄城城隍庙乐楼585
大荔东岳庙岱祠乐楼585
韩城北营庙戏台586
岐山周公庙戏台587
洋县城隍庙戏台587
彬县城隍庙戏台587
佳县白云观戏台588
韩城城隍庙戏台588
扶风城隍庙戏台589
户县甘河镇东岳庙戏台589
清涧曹家塔娘娘庙戏台589
绥德义合镇娘娘庙戏台590
三原城隍庙戏台590
西安城隍庙戏台591
米脂李自成行宫戏台591
白水仓颉庙戏台592
勉县武侯祠乐楼592
丹凤花庙戏台593
柞水红岩寺东岳庙戏台593
蓝田萧家坡戏台593
柞水遏云楼戏台594
略阳江神庙戏台594
旬阳帝王宫戏台595
长安留村留侯庙戏台595
绥德卜家沟祖师庙戏台595
耀县药王山太元洞戏台596
周至上阳化戏台596
勉县武侯墓乐楼597
长安子午镇城隍庙戏台597
紫阳武昌会馆戏台598
华阴太平庙戏台598
蓝田蓝关古道过街戏台599
泾阳安吴迎祥宫戏台599
周至北司竹火神庙戏台599
宝鸡郭家崖菩萨庙戏台600
汉中河南会馆戏台600
洋县张庙戏台600
长安韦兆镇戏台601
西安易俗社剧场601
西安三意社剧场601
榆林青云寺戏台602
绥德中山堂剧场602
西安尚友社剧场603
延安大礼堂剧场603
西安民乐园剧场604
西安解放剧场604
西安东风剧院604
西安儿童剧院605
西安人民剧院605
西安胜利剧场606
西安五四剧院606
咸阳人民剧院607
西安民主剧院607
渭南人民剧院607
宝鸡工人文化宫608
铜川工人文化宫608
商洛影剧院609
临潼新丰镇剧场609
榆林剧院609
延安解放剧院610
汉中剧院610
汉中红星剧院610
铜川红土镇露天戏台611
1982年陕西省县级营业剧场(影剧院)一览表612
演出习俗617
节庆戏617
堂会戏617
青苗戏618
会戏618
挂灯戏618
天明戏619
扫台戏619
咬鸡头619
写戏620
打开场620
开场生620
挂号620
捎戏620
点戏621
拜码头621
打加官621
神戏622
对台戏622
应承戏623
跑台戏623
丧葬戏623
搭红623
反串623
客串623
打子儿623
卖签子624
摔垫子624
赶台口624
封箱624
搭班624
挂牌624
敬庄王625
帮行625
拜师625
坐堂625
关神戏625
换场面625
文物古迹626
绥德东汉墓画像石乐舞图626
紫阳北魏乐舞铜带板626
彬县北魏石雕庙会百戏图627
礼泉唐牛进达墓女鼓伎俑627
礼泉唐郑仁泰墓乐舞俑群627
礼泉唐郑仁泰墓优伶侏儒俑627
长安唐执失奉节墓舞女壁画628
礼泉唐李勣墓歌舞壁画628
西安唐鲜于庭诲墓参军戏弄俑628
临潼唐庆山寺壁画乐伎图628
西安唐苏思勖墓乐舞壁画629
三原唐李寿石椁线刻乐舞图629
勉县北宋墓铜镜杂剧图630
勉县北宋墓杂剧砖雕630
甘泉宋墓秧歌舞砖雕631
户县元墓胡人骑驼击鼓俑631
凤翔明代戏曲版画631
绥德吉镇娘娘庙乐楼碑记632
西安梨园会馆匾额与石碑632
清代同州梆子抄本632
何炯若《芙蓉剑》校正抄本635
周至秦腔刀枪把子636
西安树德堂秦腔刻本636
蓝田萧家坡戏台题壁637
大荔广兴德同州梆子刻本637
关中东府道情会坐乐图637
大荔同州梆子脸谱638
重修汉阴吉祥庵乐楼碑记638
大荔三元堂同州梆子刻本638
咸林永庆堂同州梆子刻本639
西安裕兴堂秦腔刻本639
西安泉省堂秦腔刻本640
西安聚和堂秦腔刻本640
户县秦腔脸谱折子640
咸阳永盛堂秦腔刻本641
大荔福善堂道情刻本641
西安澍信堂秦腔刻本641
大荔??堂同州梆子刻本641
关中东府同州梆子古乐器642
关中东府同州梆子工尺谱642
凤县秦腔戏箱642
宝鸡秦腔刺绣戏画643
佛坪唐宜人墓石雕戏画643
略阳江神庙木雕戏画644
户县西焦将村秦腔服装645
户县孙姑村灯碗腔灯碗645
户县孙姑村戏曲抄本645
西安王宝钏寒窑646
延安戏曲活动照片646
延安文艺座谈会全体人员合影照647
延安文艺座谈会会址648
毛主席为延安平剧院的题词648
延安秦腔刊本648
毛主席给杨绍萱、齐燕铭书信手稿649
马健翎获“人民群众的艺术家”奖状649
延安平剧刊本649
延安秧歌剧刊本650
彭德怀给雷枫及民众剧团的书信手稿650
王震给卓然、健翎的书信手稿650
毛主席给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题词651
报刊专著652
教坊记652
乐府杂记653
秦云撷英小谱653
易俗白话杂志654
公意报·剧评654
易俗日报654
关西日报·俱乐部654
民生日报·戏评654
西京梨园选秀集655
京剧二百年之历史655
西京晓报·戏世界655
夏声杂志655
西安晚报·戏剧与电影655
秦腔记闻656
秦腔音乐656
香玉剧社号战斗机爱国捐献汇刊656
陕北道情音乐656
碗碗腔音乐657
乐学通论657
西安戏剧657
眉户音乐657
秦腔汇编658
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纪念刊658
商洛花鼓戏音乐658
合阳线偶戏音乐658
秦腔唱腔选659
秦腔板胡入门659
榆林小曲659
试论中国戏曲舞台艺术的表演程式659
陕西剧目汇编659
陕西传统剧目汇编660
眉户常用曲选660
陕西戏剧660
陕西传统剧目说明661
陕西戏曲在北京演出评论集661
老树红花—同州梆子的历史661
长安艺坛发新枝661
陕西群众剧作选661
陕西省新搬上舞台剧种会演、陕西省戏曲青年演员会演大会会刊661
秦腔打击乐谱662
三滴血主要唱腔及曲牌662
关于秦腔源流的研究662
何振中谈旦脚表演艺术662
陕西戏剧动态662
马健翎现代戏曲选662
秧歌剧选663
陕西省第二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会刊663
浅谈演戏663
秦腔唱腔选…西安易俗社专辑663
剧目选编663
陕西传统剧目汇编·剧目简介663
影剧新作664
秦腔曲牌汇编664
陕西地方剧种介绍664
秦腔剧目初考665
秦腔音乐唱板浅释665
秦腔唱段选·秦一团专辑665
弦板腔音乐665
陕西现代戏剧作品选666
秦腔板胡简明教材666
百名秦腔演员唱腔集锦666
西安易俗社七十周年资料汇编667
易俗社秦腔剧本选667
艺术研究荟录667
西安易俗社成立七十周年纪念册668
范紫东秦腔剧本选668
秦腔史稿668
秦腔史瑰668
轶闻传说669
毛泽东巧改戏名669
贺老总点戏669
柯仲平三请李卜669
王九思杜门学琵琶670
康海与《中山狼》670
郭道士的《百本通》670
魏长生与魏皇姑671
二簧出自蒿坪河671
《白玉钿》的构思672
戏子中举673
卖戏箱不卖姓673
巡抚资助建梨园673
七个举八个监,不如长命儿一个旦674
四金儿空谷传响674
润润子代师唱《大报仇》674
张东白唱李十三“十大本”675
孙仁玉慧眼识箴俗675
张班长的留一手676
《软玉屏》引起的奴婢解放676
王庚子巧治恶霸676
“秦香莲”挥铡申正义677
略阳山民敬重艺人677
孟遏云月夜脱虎口677
“烂肝花”挨砖677
谚语、口诀、行话、戏联679
谚语、口诀679
行话686
戏联688
传记693
红字李二695
卢纲695
王九思695
康海696
王元寿697
王异697
李灌698
李芳桂699
崔问余699
王筠700
申祥麟700
张银花701
满囤儿701
樊小惠701
姚锁儿701
岳色子702
三寿官702
姚翠官702
何玩月703
杨金年703
范仁宝703
谢堃704
润润子704
白长命705
高玢705
党峰山705
王伯明705
雷大坪706
李桐轩706
岳亮707
赵杰民707
唐安泰707
王庚子708
赵清平709
黄亮子709
曾鉴堂709
李云亭710
孙仁玉710
张寿全712
何天佑712
刘立杰713
王彦魁714
范紫东714
李逸僧715
王谋儿716
李约祉716
陈长庚717
党甘亭717
陈雨农718
唐虎臣719
王武汉720
王麦才720
袁璧辉720
张庆鸿721
高培支721
王赖赖722
陆顺子722
王绍猷723
梁金玉723
王文鹏723
张德明725
范大德725
苏长泰726
拜家红726
程海清726
杨老三726
吕南仲727
王辅丞727
吴宝卿727
朱林逢728
田德年728
晋福长729
李卜729
王录730
刘迪民730
周坛730
黄大架731
杨安荣731
姚应春732
凌成佑732
曹洪山733
陈忠洪733
耶金山733
符瑞亭734
王孝前734
邓天满734
周老四735
封至模735
樊礼三736
魏甲合736
张五常737
杨保喜737
谢迈千738
杜文书738
唐二瓜738
杨金声738
刘毓中739
淡栖山740
段转窝740
马平民741
李静慈741
和家彦741
乔德福742
刘鸣祥742
王淡如742
杨桂芳743
段天焕743
尚小云744
沈和中744
汤涤俗745
刘箴俗745
刘光华746
冯杰三746
王天德747
柯仲平748
种玉华748
刘兴安749
杨鹤斋749
惠济民749
杨觉民749
张剑颖750
张应昌750
樊粹庭750
苏牖民751
李可易751
马健翎752
苏哲民753
余林凤755
何振中755
刘自华756
王德元756
蔡鹤汀756
姚一征757
姚鼎铭757
刘忠成757
蔡鹤洲757
荆永福758
卫新758
耿善民759
张健民759
姚裕国759
王天民760
荆生彦761
罗明761
姜炳泰762
冯明先762
张棣赓763
刘汉珠764
李新纪764
李正敏765
陶渠765
夏君庭766
苏育民766
朱进才767
许洪祥768
阎更平768
王集荣769
何毓华769
王大化770
张金凤770
张醒民771
王吉胜771
曹韵卿772
黄金花772
马振华772
孟遏云773
李文宇773
武守真774
陈培基774
周辅国774
贺振民775
苏蕊娥775
苏彦明775
李应贞776
附录777
戏曲会演、剧本创作评奖灌制唱片名单779
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陕西省获奖名单779
1956年陕西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奖名单780
1960年陕西省戏曲青年演员会演大会获奖名单789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献礼演出获奖名单805
1980年陕西省优秀戏曲剧本评奖获奖名单806
1981年陕西省剧本创作评奖获奖名单807
1981年陕西省首届汉剧会演大会获奖名单808
陕西省各剧种传统戏拍摄电影剧目和主演名单808
陕西省各剧种录像剧目名单809
清末至中华民国时期灌制唱片名单811
历史资料814
陕西巡抚陈宏谋巡历乡村兴除事宜檄814
陕西巡抚陈宏谋劝善惩恶示814
陕西巡抚陈宏谋再禁夜戏聚赌檄815
禁止妇女游会烧香示815
陕西易俗社章程816
陕西易俗社社长李桐轩甄别旧戏草819
鲁迅艺术学院创立缘起821
民众娱乐改进会宣言822
陕甘宁边区民众娱乐改进会民众剧团简章、招生简则、教育计划826
介绍《查路条》并论创造新的民族歌剧829
民众剧团歌834
中华戏剧界抗敌协会边区分会正式成立835
西安夏声剧社简章836
西安夏声剧社编辑部简则838
西安夏声戏剧学校招生简章839
简短的几句话840
延安平剧研究院组织章程841
中央文委确定剧运方针,为战争生产服务,成立戏剧工作委员会并筹开戏剧工作会议843
毛泽东看了《逼上梁山》后写给杨绍萱、齐燕铭的信844
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看了春节秧歌以后845
《血泪仇》的写作经验854
西北局文委召集会议总结剧团下乡经验奖励优秀剧作858
关于发展群众艺术的决议860
关于秧歌剧的三篇序863
彭德怀写给民众剧团的一封信872
王震给卓然、健翎的一封信872
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关于西北区执行戏曲审定问题的报告873
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关于戏剧节目审定结果之决定874
鱼讯副局长在西北区国营剧团整编专业会议上的报告879
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关于《陕西省民间职业剧团登记条例》及《陕西省民间职业剧团奖励暂行办法》的批复884
陕西省文化局关于报请批准《陕西省民间职业剧团登记条例》及《陕西省民间职业剧团奖励暂行办法》的报告885
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关于《民间职业剧团登记工作实施方案》的批复889
陕西省文化局关于召开全省戏曲创作座谈会的通知891
陕西省文化局关于组织剧团结合建社肃反运动进行巡回演出的通知893
陕西省文化局关于组织所属剧团学习讨论《有毒草就得进行斗争》等文件的通知894
陕西省文化局关于在剧团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大辩论及整风运动的通知895
陕西省文化局转发文化部关于加强戏曲、曲艺传统剧目、曲目的挖掘工作的通知896
陕西省文化局关于对当前应立即停演的五十五出 “鬼戏”的处理意见899
陕西省文化局关于在所有戏曲剧团中开展学习、讨论“进一步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问题的通知902
陕西省文化局关于举办陕西省第二届戏剧观摩演出的通知903
陕西省革命委员会文化局关于赴京参加文艺调演和纪念《讲话》发表三十三周年演出活动的情况报告907
陕西省革命委员会文化局关于1942年以来创作节目上演的几条原则意见910
陕西省革命委员会文化局关于恢复上演剧目的通知911
陕西省文化局关于加强领导、繁荣戏剧创作的意见912
后记915
索引917
条目汉字笔画索引919
条目汉字拼音索引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