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理教学基本理论问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地理教学基本理论问题](https://www.shukui.net/cover/63/33251222.jpg)
- 林宪生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ISBN:7206032656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53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26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地理教学基本理论问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引论1
1.1 地理教学理论问题研究的背景1
1.2 地理教学理论问题研究的意义4
1.3 地理教学理论问题研究的方法5
2 地理教学的价值定位7
2.1 地理教育的时代视角7
2.1.1 地理教育昨天的简要回顾7
2.1.2 地理教育今天的使命9
2.2 当代地理教学的价值取向体系构成25
2.2.1 环境教育26
2.2.2 契合点文化传承28
2.2.3 科学技术再认30
2.2.4 创造力开发32
2.2.5 全球观念形成35
2.2.6 学会认知37
2.3 地理教学的价值取向的整合39
2.3.1 社会与个体的整合40
2.3.2 科学与人文的整合41
2.3.3 知识与智力的整合42
2.3.4 国际化与民族化的整合43
2.4 地理教学的检讨44
2.4.1 地理教学目的反思44
2.4.2 地理教学内容的审察48
2.4.3 地理教学方法的批判51
3 地理教学目的确立53
3.1 地理教学目的的观照53
3.1.1 几种教学目的论的影响54
3.1.2 国外地理教学目的评价64
3.2 地理教学目的的确立75
3.2.1 地理教学目的确立的方法论75
3.2.2 地理教学目的体系构成与相互关系及特点78
3.3 地理教学目的体系内容82
3.3.1 以理论和应用为主的地理知识目的82
3.3.2 以社会技能为最高层次的地理技能目的85
3.3.3 以个体品格为主的地理品格目的90
4 地理教学内容改革95
4.1 现代地理科学的发展是改革的基础95
4.1.1 现代地理学的产生95
4.1.2 现代地理学的特点96
4.2 地理教学内容体系97
4.2.1 构成地理教学内容的知识价值分析97
4.2.2 确定地理教学内容的原则99
4.2.3 地理教学内容框架101
5 地理教学方法建设106
5.1 地理教学特点106
5.1.1 地理教学过程实质106
5.1.2 地理教学过程的特点110
5.1.3 地理活动教学模式构建116
5.1.4 地理教学应遵循的原则120
5.2 地理活动教学方法体系124
5.2.1 地理教学方法特点124
5.2.2 地理教学方法的结构129
5.2.3 地理活动教学的方法体系132
5.3 地理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实践选择133
5.3.1 地理教学方法的设计程序133
5.3.2 地理教学方法的实践选择135
6 地理研究性学习142
6.1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理论142
6.1.1 研究性学习提出的时代背景142
6.1.2 研究性学习的内涵143
6.1.3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145
6.1.4 研究性学习的意义147
6.1.5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原则149
6.1.6 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152
6.1.7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机制157
6.1.8 研究性学习认识存在的误区161
6.2 地理研究性学习164
6.2.1 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程序与策略164
6.2.2 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评价168
7 文化视野中的环境教育172
7.1 问题的提出172
7.2 人类文化与环境173
7.2.1 文化—难以界定而又必须界定的概念174
7.2.2 人类以文化的方式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177
7.2.3 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179
7.2.4 人类文化对环境的影响181
7.3 环境教育—人类文化的觉醒与反思189
7.3.1 日益被重视的环境教育190
7.3.2 环境教育的基本认识191
7.3.3 国内外环境教育的研究状况扫描193
7.4 文化视野中的环境教育及实施途径198
7.4.1 从文化视角进行环境教育的意义198
7.4.2 文化视野中的环境教育的实施途径200
8 二十一世纪地理教师素质215
8.1 研究地理教师素质的时代必然性215
8.1.1 概念阐释216
8.1.2 提高地理教师素质是时代的要求218
8.1.3 高素质的教师是振兴地理学科的必然要求220
8.2 二十一世纪地理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221
8.2.1 地理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221
8.2.2 地理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224
8.2.3 地理教师的师德素质227
8.2.4 地理教师的知识素质230
8.2.5 地理教师的能力素质232
8.2.6 地理教师的身心素质235
8.2.7 地理教师的美育素质238
8.3 适应时代需要,培养高素质的地理教师239
8.3.1 加强职前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地理师范生239
8.3.2 注重在职培训,造就高素质地理教师242
8.4 开展科学的教师素质评价,促进地理教师素质提高245
8.4.1 地理教师素质评价的作用245
8.4.2 地理教师素质评价的原则246
8.4.3 地理教师素质评价方法247
参考文献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