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经济学研究 基于上海弄堂文化的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经济学研究 基于上海弄堂文化的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46/33251189.jpg)
- 王松华编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38506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95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205页
- 主题词:文化遗产-保护-经济分析-中国;文化遗产-开发-经济分析-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经济学研究 基于上海弄堂文化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导言1
1.1 研究缘起1
1.2 研究内容2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5
1.3.1 为保护、传承地方文脉与民族文化探索延续与拓展的新途径5
1.3.2 为挖掘、提升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与旅游开发的文化品位探寻理论指导5
1.3.3 为丰富、完善城市规划设计学的理论与实践拓展新的领域5
1.3.4 促进文化旅游建设6
1.3.5 拉动内需,繁荣地方经济7
2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9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9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及特征9
2.1.2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状19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文献综述23
2.2.1 国内研究概述23
2.2.2 国外研究概述27
2.2.3 基于旅游经济学视角的文献综述28
2.2.4 基于文化旅游视角的文献综述32
2.3 本章小结35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经济学分析36
3.1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的经济学理论36
3.1.1 供求关系理论36
3.1.2 厂商理论37
3.1.3 效用论39
3.1.4 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理论40
3.1.5 公共物品理论40
3.2 上海弄堂文化保护与开发的经济学分析41
3.2.1 上海弄堂文化保护的经济学分析——基于上海弄堂文化建筑本身的经济价值性角度41
3.2.2 上海弄堂文化保护的经济学分析——基于城市土地资源的角度42
3.2.3 上海弄堂文化保护的经济学分析——基于宏观经济的角度44
3.2.4 上海弄堂文化保护的经济学分析——基于弄堂居民的角度45
3.2.5 上海弄堂文化保护的经济学分析——基于旅游消费者和旅游产品经营者的角度46
3.2.6 上海弄堂文化保护的经济学分析——基于公共产品的角度47
3.2.7 上海弄堂文化保护的经济学分析——基于旅游开发角度48
3.3 本章小结49
4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分析50
4.1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阶段50
4.2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发展历程及现状53
4.2.1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发展历程53
4.2.2 现阶段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59
4.3 上海弄堂保护开发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63
4.3.1 上海弄堂文化保护的背景63
4.3.2 上海弄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65
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模式研究71
5.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定位分析71
5.1.1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相关概念71
5.1.2 层次分析法73
5.1.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评价体系74
5.1.4 上海弄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承载力定位78
5.1.5 层次分析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环境指标体系中的应用78
5.1.6 上海弄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承载力定位的借鉴意义87
5.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现有模式分析88
5.2.1 政府模式88
5.2.2 私营模式90
5.2.3 PPP模式91
5.3 中间组织为枢纽的公私合作模式101
5.3.1 理论基础101
5.3.2 文献回顾115
5.3.3 PIPP模式的构架与内涵119
5.3.4 PIPP模式的必要性与效率分析122
5.3.5 PIPP模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133
5.4 本章小结142
6 上海弄堂文化保护与开发的案例分析143
6.1 上海新天地保护开发案例143
6.1.1 新天地简介143
6.1.2 新天地的开发与保护模式146
6.1.3 新天地开发改造中值得借鉴的地方149
6.1.4 新天地改造项目的不足之处150
6.1.5 新天地改造项目的启示151
6.1.6 新天地改造开发评价指标体系152
6.2 上海同乐坊保护开发案例163
6.2.1 同乐坊简介163
6.2.2 同乐坊的开发模式168
6.2.3 同乐坊开发项目的评价结果171
6.3 本章小结172
7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173
7.1 研究结论173
7.2 政策建议174
7.2.1 解决历史文化保护问题的理论前提174
7.2.2 政策建议174
7.3 研究展望178
参考文献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