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组织实施与教学质量管理实务全书 第1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组织实施与教学质量管理实务全书 第1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11/30275683.jpg)
-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组织编写 著
- 出版社: 华夏教育出版社
- ISBN:750082305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20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44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组织实施与教学质量管理实务全书 第1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高校教学管理概论3
第一章 高校教学工作及其改革3
第一节 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概述3
第二节 高校教学过程的阶段性特征分析8
第三节 高校教学教学改革12
第二章 高校教学管理体制19
第一节 高校教学管理的系统性原理19
第二节 高校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原理23
第三节 业务流程再造理论与高校改进教学管理27
第四节 基于网络的高等学校教务管理流程再造32
第五节 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改革38
第三章 高校教学管理方法与手段42
第一节 高校教学管理方法42
第二节 高校教学管理手段49
第四章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53
第一节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53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53
第二节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内涵分析60
第五章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评估66
第一节 教学管理工作评估的地位与作用66
第二节 教学管理工作评估方案的设计及其特点69
第三节 教学管理工作评估的组织与实施72
第四节 教学管理工作评估中注意正确处理的几种关系74
黑龙江大学教学管理工作水平评估方案78
黑龙江大学教学管理工作水平评估指标及等级标准80
第二篇 高校教学管理基本制度89
第一章 学年制与学分制89
第一节 学年制89
第二节 高校学分制实施历史及现状90
第三节 学分制的优点及不足92
第四节 实施学分制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93
第二章 优秀人才培养制度96
第一节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现状96
第二节 提高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67
第三节 构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100
第四节 不同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101
第三章 主讲教师审批制度109
第一节 教师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109
第二节 主讲教师的确定109
第三节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110
第四章 高校考试制度115
第一节 高校考试制度的内容115
第二节 高校考试的类型及其选择117
第三节 高校考试质量的评估标准119
第四节 高校试卷评估工作122
黑龙江大学试卷评估方案124
第五章 学生管理制度126
第一节 学生管理概述126
第二节 导师制126
第三节 奖学金和学生贷款制度127
第四节 第二课堂的管理128
第五节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129
第六节 学生德育管理136
第七节 学生安全管理143
第三篇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组织实施161
第一章 高校教学管理机构岗位职责161
第一节 校长岗位职责161
第二节 分管教学副校长岗位职责161
第三节 学院院长岗位职责161
第四节 分管教学副院长岗位职责162
第五节 系主任(所长)岗位职责162
第六节 教务处工作职责162
第七节 教务处处长岗位职责163
第八节 教务科科长岗位职责163
第九节 教研科科长岗位职责164
第十节 考试科科长岗位职责164
第十一节 实践教学科科长岗位职责165
第十二节 教研室主任岗位职责165
第十三节 教务干事岗位职责165
第十四节 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职责166
第十五节 教学督导员工作职责166
第十六节 教学信息员工作职责166
第十七节 教师岗位职责167
第二章 高校教学管理基本制度168
第一节 教务处处长办公会制度168
第二节 教学组织管理工作制度168
第三节 院(部)级本科教学管理工作制度169
第四节 教学计划制定规范172
第五节 课程教学大纲规范174
第六节 期中教学检查工作制度174
第七节 本科课程建设制度175
第八节 教材(讲义)征订发放管理制度176
第九节 教学实验室设置制度177
第十节 实验教学管理制度178
第十一节 教室管理制度178
第十二节 教研室教学管理制度179
第十三节 教学档案管理制度179
第十四节 学术休假制度179
第十五节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180
第三章 高校教学管理流程181
第一节 增设本科专业工作流程181
第二节 本科招生工作流程183
第三节 制定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工作流程184
第四节 修订学期执行计划工作流程186
第五节 排课工作流程188
第六节 实践教学管理工作流程190
第七节 教学检查工作流程192
第八节 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流程193
第九节 考试工作流程196
第四章 高校教学检查199
第一节 高校教学检查概述199
第二节 督学检查202
第三节 校长检查206
第四节 教务处检查209
第五节 教研室(组)检查212
第五章 实践性教学环节管理217
第一节 习题课217
第二节 课堂讨论218
第三节 实习和社会调查219
第四节 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222
第五节 学生科学研究训练227
第六章 高校实验教学管理229
第一节 实验室规划管理229
第二节 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238
第三节 高校实验室评估的组织实施256
第四节 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室评估办法257
第五节 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标准表259
第七章 高校毕业论文(设计)管理265
第一节 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概述265
第二节 黑龙江大学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评估方案267
第三节 高校非工科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方案269
第四节 高校本科工程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方案(试行)271
第八章 高校学生就业指导275
第一节 就业指导人员275
第二节 学生就业指导279
第三节 学生就业信息296
第四篇 高校教学质量管理309
第一章 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概论309
第一节 教学过程与教学质量管理309
第二节 高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310
第二章 高校教学质量控制体系316
第一节 高校教学质量体系316
第二节 高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319
第三节 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321
第三章 高校教学质量评估及其内容325
第一节 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的目的和依据325
第二节 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的范围与对象329
第三节 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的内容330
第四节 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的作用与效果332
第四章 高校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335
第一节 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335
第二节 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337
第三节 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多元化338
第四节 黑龙江大学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指标及等级标准339
第五节 黑龙江大学教师实验课教学质量评估指标及等级标准342
第六节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调查评估表348
第七节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表(学生用)349
第八节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价问卷(学生用)351
第五章 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手册354
第一节 前言(编号:SDU-TOM-QM-001)355
第二节 组织结构与职责(编号:SDU-TQM-QM-002)357
第三节 术语和定义(编号:SDU-TQM-QM-003)357
第四节 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编号:SDU-TQ,M-QM-004)358
第五节 管理职责(编号:SDYU-TQM-QM-005)362
第六节 资源管理(编号:SDU-TQM-QM-006)365
第七节 产品实现(编号:SDU-TQM-QM-007)368
第八节 测量、分析和改进(编号:SDU-TQM-QN-008)375
第六章 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程序文件379
第一节 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管理程序(编号:SUU-TQM-QP-001)379
第二节 教学质量记录管理程序(编号:SDU-TQM-QP-002)382
第三节 内部沟通管理程序(编号:SDU-TQM-QP-003)384
第四节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编号:SDU-TQM-QP-004)387
第五节 教学设施管理程序(编号:SDU-TQM-QP-005)389
第六节 教学设备管理程序(编号:SDU-TQM-QP-006)390
第七节 招生工作管理程序(编号:SDU-TQM-QP-007)393
第八节 学生入学和报到注册管理程序(编号:SDU-TQM-QP-008)397
第九节 学生校徽、学生证管理程序(编号:SDU-TQM-QP-009)398
第十节 教学大纲编制程序(编号:SDU-TQM-QP-010)399
第十一节 专业教学计划制定及执行程序(编号:SDU-TQM-QP-011)400
第十二节 教学调度管理程序(编号:SDU-TQM-QP-012)402
第十三节 学生选课管理程序(编号:SDU-TQM-QP-013)403
第十四节 教材建设管理程序(编号:SDU-TQM-QP-014)404
第十五节 教材采购管理程序(编号:SDU-TQM-QP-015)405
第十六节 学生考试管理程序(编号:SDU-TQM-QP-016)406
第十七节 学生成绩及重修管理程序(编号:SDU-TQM-QP-017)408
第十八节 学生第二校园学习及海外学习经历管理程序(编号:SDU-TQM-QP-018)410
第十九节 实践教学管理程序(编号:SDU-TQM-QP-019)412
第二十节 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管理程序(编号:SDU-TQM-QP-020)414
第二十一节 学生专业调整管理程序(编号:SDU-TQM-QP-021)416
第二十二节 学生双学士位管理程序(编号:SDU-TQM-QP-022)418
第二十三节 教育创新管理程序(编号:SDU-TQM-QP-023)420
第二十四节 专业建设过程管理程序(编号:SDU-TQM-QP-024)424
第二十五节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管理程序(编号:SDU-TQM-QP-025)426
第二十六节 学生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管理程序(编号:SDU-TQM-QP-026)427
第二十七节 教学工作优秀评估管理程序(编号:SDU-TQM-QP-027)428
第二十八节 院(部)教学工作状况评估程序(编号:SDU-TQM-QP-028)429
第二十九节 本科专业评估程序(编号:SDU-TQM-QP-029)430
第三十节 本科课程评估程序(编号:SDU-TQM-QP-030)431
第三十一节 课堂教学评估程序(编号:SDU-TQM-QP-031)432
第三十二节 教学优秀课件评选程序(编号:SDU-TQM-QP-032)433
第三十三节 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控制程序(编号:SDU-TQM-QP-033)434
第三十四节 推荐本科优秀毕业生为免试研究生管理程序(编号:SDU-TQM-QP-034)438
第五篇 高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443
第一章 高校教学工作评估概论443
第一节 高校教学评估概述443
第二节 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评估的目的445
第三节 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评估的依据447
第四节 高校教学评估的主要模式450
第五节 高校教学评估民主机制与专家权威性453
第六节 高校教学评估的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456
第二章 高校教学工作评估内容与程序459
第一节 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评估的内容459
第二节 高校教学评估过程与评估结果467
第三节 高校教学评估工作程序470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程序475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基本工作程序479
第三章 高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487
第一节 高校教学评估指标体系487
第二节 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488
第四章 高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493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493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501
教育部评估中心对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有关问题的最新解答510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指标内涵说明513
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的理解与指标内涵的说明523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指标内涵说明535
本科教学工作综合评估方案544
本科专业教学评估方案556
本科课程评估方案562
本科教材评估方案567
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方案571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估方案572
本科实验教学质量评估方案(试行)581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价方案(试行)(1999年)582
普通高等学校函授教育评估指标体系(试行)589
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工作评价方案(试行)595
普通高等学校夜大学教育评估指标体系(试行)(1994年)599
第五章 高等院校迎评促建经验材料603
抓住评估机遇,求真务实,促进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持续健康发展603
华中师范大学院系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610
关于本科教学评建创优材料收集整理与编撰的意见611
院系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实施方案615
院系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复评)620
关于专家组院系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报告与反馈意见的内容与要求623
关于院系本科教学评建工作组织机构设置和任务分工的意见625
关于院系迎评材料准备的内容和要求627
院系本科教学工作状态数据统计报表目录630
提供学校专家组考察评估材料目录631
借评估抓质量 以质量迎评估632
把握重点 加强建设 努力提高本科教学工作水平634
以院(系)级本科教学评价为抓手 明确办学思路、改善教学条件、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638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指标内涵的理解与认识642
全力以赴抓本科评建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努力提高我校本科教学质量667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以评促改 着力建设672
借“他山之石”认真做好迎评工作677
黑大:迎评工作介绍——迎评是场战役681
教育部专家组在经济贸易大学反馈考察意见683
华北工学院迎评经验685
第六篇 高校专业设置与专业教学管理695
第一章 高校专业及其设置与调整695
第一节 高等学校专业与专业目录695
第二节 高等学校专业设置697
第三节 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调整712
第四节 高等学校新增专业申报与审批715
第二章 高校专业教学工作管理718
第一节 高校专业教学工作概述718
第二节 高校专业教学计划及其编制718
第三章 高校专业教学工作评估721
第一节 高校专业教学工作评估概述721
第二节 高校专业教学工作评估的内容725
第三节 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评价方案730
第四节 某大学本科专业建设指标及标准736
第五节 吉林大学本科专业建设评估方案742
第六节 华东交通大学本科专业建设评价方案746
第七节 黑龙江大学专业评估方案754
第八节 某高校专业教学工作评估方案759
第七篇 高校课程建设与课程教学管理769
第一章 高校课程及其改革769
第一节 高校课程概述769
第二节 高校课程改革773
第二章 高校专业课程开发780
第一节 高校专业课程开发战略780
第二节 高校专业课程开发的方法781
第三节 开发高水平信号与系统课群783
第三章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792
第一节 高校精品课程的概念与工作重点792
第二节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793
第三节 院系精品课程建设质量评估795
第四章 高校课程教学管理843
第一节 课程教学模式843
第二节 课程教学管理的内容847
第三节 课程的组织和实施853
第五章 高校课程教学工作评估856
第一节 高校课程教学工作评估的目的856
第二节 课程教学工作评估的依据857
第三节 高校课程教学工作评估的内容859
第四节 高等学校课程教学工作评估方案862
第五节 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课程评价方案867
第六节 高等学校课程教学工作评估方案871
第七节 黑龙江大学课程评估方案874
第八篇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883
第一章 高校教师的招聘任用883
第一节 我国的人事制度改革回顾883
第二节 我国教育人事制度改革884
第三节 高校教师聘任制的特点885
第四节 高校教师聘任的原则886
第五节 高校教师聘任方式选择策略887
第六节 高校教师的聘任程序888
第二章 高校教师培训管理891
第一节 高校教师培训的特点891
第二节 培训人员的角色与能力892
第三节 高校教师培训需求893
第四节 高校教师培训项目896
第五节 高校教师培训方法899
第三章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与标准904
第一节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概述904
第二节 日常教学的备课工作标准905
第三节 建立有效的评价模型910
第四章 高校教师工作量计算标准914
第一节 高等学校课程工作量及其教学质量的评价914
第二节 学科及研究工作量的评价标准932
第三节 高等学校各类人员的工作量评价标准937
第九篇 高校人才培养工作955
第一章 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定位与发展955
第一节 高等教育的产业化、市场化与职业化955
第二节 高等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定位959
第三节 高等教育在人才战略创新中发展取向962
第二章 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改革965
第一节 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含义965
第二节 开放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965
第三节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969
第四节 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976
第五节 高等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977
第三章 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980
第一节 健康有序地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980
第二节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工作细则(试行)983
第十篇 高校研究生教学工作管理1001
第一章 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概论1001
第一节 研究生教育的概念1001
第二节 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1002
第三节 研究生教育教学活动的特点与特征1004
第四节 研究生教学质量监督体系1006
第二章 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管理1007
第一节 学科专业建设1007
第二节 教育教学条件建设1009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1010
第四节 研究生教学及其质量1011
第五节 毕业研究生质量评估1012
第六节 社会声誉调查1013
关于开展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定期评估工作的几点意见1013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1014
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办法1016
莱阳农学院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办法1017
研究生辅导员工作职责1019
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1020
研究生奖励条例1024
研究生惩处条例1028
聘用研究生兼做助教、助研、助管的暂行规定1030
研究生困难补助办法1032
研究生普通奖学金发放管理办法1033
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暂行规定1034
关于设立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的暂行规定1037
关于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意见1038
关于研究生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1040
关于推荐2003级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与管理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1041
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与管理暂行规定1042
研究生辅导员工作职责1044
研究生秘书工作职责1045
研究生业务费使用办法1045
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管理暂行办法1047
关于做好研究生开题报告工作的暂行规定1050
第三章 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评估1052
第一节 我国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评估的发展历程1052
第二节 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评估的目的和依据1055
第三节 优化研究生课程教学评估办法1060
第十一篇 高校教研室建设与管理1065
第一章 高校教学研究工作概论1065
第一节 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概述1065
第二节 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选定1098
第三节 教学研究能力与方法1113
第四节 课堂教学模式研究1143
第二章 高校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157
第一节 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1157
第二节 教育科学的调查研究法1169
第三节 教育科学的行动研究法1205
第四节 教育科学的实验研究法1228
第三章 高校教学研究工作管理1246
第一节 文献检索1246
第二节 教育研究计划1255
第四章 高校教研室建设管理制度1267
第一节 管理制度建设的原则1267
第二节 办公室管理制度分类1268
第三节 教研室工作责任制与考核制度1270
第十二篇 高校教学技术与设施1273
第一章 高校教学技术现代化建设1273
第一节 教学技术概述1273
第二节 现代化教学技术1274
第三节 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应用1276
第二章 高校实验室建设1279
第一节 实验室规划管理1279
第二节 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1288
第三章 高校电教室建设1307
第一节 电教房屋建设与设备购置1307
第二节 电教综合布线1309
第四章 本科专业教育现代化保障体系建设1367
第一节 宏观调控本科专业教育的发展1367
第二节 经费投入机制与本科专业教育1367
第三节 构建多元化的办学体制1369
第十三篇 高校教学成果评审1375
第一章 高校教学成果及其管理1375
第一节 教学成果概述1375
第二节 高校教学成果的系统管理1377
第三节 教学管理成果评价体系1380
第二章 高校优秀教学成果的培育1382
第一节 课程建设与优秀教学成果的关系1382
第二节 建设优秀课程,创造优秀教学成果1382
第三节 以奖励为推动力,提高教学质量1384
第三章 高校教学成果的评价1387
第一节 教学成果评价的内容1387
第二节 教学成果评价的标准1389
第三节 教学成果评价的方法1390
第四节 教学成果评价的主体1391
第四章 高校教学成果的奖励1394
第一节 优秀教学成果奖励工作的回顾1394
第二节 教学成果奖励工作的功能与作用1395
第三节 完善评优工作体制1397
第四节 逐步建立高校教学成果评价奖励体系1400
第十四篇 国内外高校教学管理经验借鉴1405
第一章 国内高校教学管理制度1405
北京大学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1405
北京大学教师教学工作管理办法1407
北京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规定1411
第二章 国外高校教学管理经验1413
美国高等院校认证体系中教育质量的评估1413
英国高等教育评估与质量保证:问题与经验1417
欧盟教育合作机制及其启示1428
美国ABET的工程专业鉴定新进展1435
印度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1441
美国区域认证认可组织及其年会的功能1446
中国VS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体制区别在哪里1453
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学位标准和质量保证准则1457
就业指导:提高人的可雇佣性1463
德国:“精英大学”计划引发争议1464
巴黎高师:培养改变世界的人1466
培养“就业者”的韩国高职教育模式1466
西方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和模式发展趋势1470
英德法各国是如何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1474
欧盟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二十年(1980~2000年)1477
哈佛,重新定义“受教育的人”1482
哈佛大学课改日程1486
第十五篇 高校教学管理相关文件汇编148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489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496
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1503
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价的若干意见1507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工作纪律的通知1509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1510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价专家组工作指南1513
教育部关于独立学院办学条件教学工作专项检查情况及有关问题的通报1516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1517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改进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工作的通知1519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现设本科专业整理和本科专业设置数核定工作的通知1520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清理审核结果》的通知1521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近期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几个具体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1522
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现设本科专业整理和本科专业设置数核定工作的通知1523
关于改进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工作的通知1525
普通高等学校增设本科专业申请表(按教育部制定的表格填写)1525
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1527
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有关报送材料的说明1529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1529
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1533
全国教学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1536
教学仪器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管理规则1539
全国教学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细则1545
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实施办法1546
教育部关于做好2005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工作的补充通知1548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55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155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1559
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1566
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1569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1572
社会力量办学条例1577
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十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改革的意见》的通知1582
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1588
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1589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593
教育部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604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1609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161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1620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1627
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1631
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1633
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1640
高等学校教材工作规程(试行)1641
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1645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1648
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1651
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以函授、夜大学方式举办本专科教育的意见1652
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1653
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1655
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1658
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1660
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16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1675
教学成果奖励条例1679
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1680
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奖励规定1687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689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7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1703
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1707
教育督导暂行规定1711
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1713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