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名调查学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地名调查学概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73/33237117.jpg)
- 刘保全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 ISBN:978750872958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10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24页
- 主题词:地名学-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地名调查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地名调查学简述1
第一节 调查的学问1
一、社会调查1
二、社会调查的抽样方法2
三、社会调查的类型2
四、社会调查的程序3
五、社会调查的作用5
六、抽样是社会调查的普遍形式5
第二节 地名调查学6
一、地名调查与地名调查学6
二、地名调查的特点8
三、地名调查的问卷设计10
第三节 全国地名普查的历史回顾13
一、1949—1987年中国的地名工作13
二、全国地名普查的背景15
三、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16
四、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的启示18
第二章 地名调查的重要意义22
第一节 开展全面地名调查的必要性22
一、全国地名变化大22
二、地名混乱凸显24
三、管理出现滞后26
四、开展全面地名调查已势在必行28
第二节 地名调查的基本构想29
一、解读过往重在升级30
二、调查主次更分明30
三、调查内容有新意31
四、调查机制有创新31
五、调查手段高科技31
六、调查成果更实用32
七、调查后建立长效机制32
第三节 地名调查的重要意义33
一、直接的意义33
二、深远的意义35
第三章 地名调查的内容与方法37
第一节 地名调查的范围37
一、自然地理实体名称37
二、行政区划名称38
三、居民地名称39
四、各专业部门使用的名称39
五、其他地名39
六、地址、住址的调查和认证40
第二节 地名调查的主要内容40
一、地名语词的调查40
二、地名体的调查42
三、地名沿革的调查44
四、地名载体信息的调查44
第三节 调查地图的判读与调绘48
一、调查地图的选择48
二、地图的识别48
三、调查地图的标绘与甄别52
第四节 地名调查表的填写53
一、填表的原则与要求53
二、地名调查表的填写54
三、调查地名表的填写55
第五节 地名调查成果的整理55
一、整理资料56
二、分析资料56
三、制作成果56
四、整理地图57
五、成果验收57
六、总结工作59
第四章 地名调查运作机制与技术保障62
第一节 市场化运作机制62
一、项目权力主体及职责62
二、项目执行单位及职责63
三、项目监理单位及职责63
四、项目评估63
第二节 调查运作程序及技术保障65
一、全国地名调查运作流程65
二、调查技术保障65
三、调查人员素质保障66
四、调查条件保障67
第三节 调查的原则与方法68
一、地名资料整合与实地调查相结合68
二、地图标注与实地调查相结合68
三、常规调查与新技术相结合69
四、独立调查与合作调查相结合69
五、重点与一般相结合69
六、收集基本信息与挖掘地名文化相结合69
七、专业队伍与培育地名专业人才相结合70
第四节 地名调查的重点项目70
一、城区为重点70
二、山文为重点71
三、边境区域为重点71
四、传统文化为重点71
第五节 地名调查的新技术71
一、传统的手工式调查手段已不适应71
二、采用新技术采集地名信息73
三、集思宝地名调查作业系统77
第五章 城镇地名的调查81
第一节 城镇地名调查的范围及特点81
一、城与镇81
二、城与市82
三、城市与城市地名的特征83
第二节 城镇地名的层次化、序列化85
一、层次是物质存在的基本方式85
二、道路分级是层次表现86
三、地名群与层次化、序列化87
第三节 城镇街巷门牌的编制88
一、街巷门牌是城市化产物88
二、街巷门牌属点状地名90
三、街巷门牌的编制原则90
四、门(楼)牌编码程序93
五、门(楼)牌编码的方法93
第四节 单位和建筑物名称调查96
一、机关企事业单位名称调查96
二、建筑物名称的调查98
第六章 自然地名的调查100
第一节 自然地名的调查范围及特点100
一、自然地名的概念100
二、自然地名的特点102
第二节 山文名称104
一、山文名称的现状104
二、山文命名的原则105
三、山文专名雅化107
第三节 水文名称109
一、江河名称现状109
二、标准化处理的原则及方法112
三、标准化成果及构想113
第四节 自然地名的调查方法114
一、自然地名调查程序114
二、自然地名成果认定115
三、自然地名调查的注意事项115
第七章 少数民族语地名及汉字译写的调查117
第一节 中国少数民族的形成及分布117
一、民族的形成及其特征117
二、少数民族的分布119
第二节 少数民族语的语系及文字119
一、少数民族语的语系119
二、少数民族文字120
三、民族之间的融合123
第三节 少数民族语地名的识别125
一、地名词结构识别法125
二、字义分析法126
三、通名判读法126
四、区域认证法127
第四节 少数民族语地名的汉字译写128
一、汉字译写的概念128
二、汉字译写的状况129
三、汉字译写的原则131
第五节 少数民族语地名的译义134
一、关注地名的语言环境134
二、地名词义与语义的分析136
三、地名词义的聚合137
四、词义组合轴的应用138
五、译义之忌140
六、注重地名的原始发音141
第六节 少数民族语地名音译转写法142
一、音译转写法143
二、音译转写的地名读音144
三、关于民族名称的拼写144
四、各类名称的转注144
第八章 特殊地区的地名调查145
第一节 边境地区的地名调查145
一、调查的意义145
二、调查的程序146
三、调查的重点与内容146
四、边境地区地名标准化149
第二节 海域岛礁地名的调查150
一、岛礁的种类及制度150
二、岛礁通名的梳理152
三、岛礁外来名称153
四、海域岛礁地名调查的意义154
五、海域岛礁地名调查的要点155
第九章 地址的调查158
第一节 地址是组合型地名158
一、地址是地名158
二、地址成为社会问题159
第二节 地址调查的原则与方法161
一、地址编排的原则161
二、地址登记系统162
第三节 地址登记法制化163
一、法定地址的含义163
二、地址法制化的意义163
三、法定地址的运作程序164
第四节 法定地址的编码系统167
一、制定地址编码系统的意义167
二、地址编码体系167
三、地址编码规则167
第五节 建立法定地址的工作机制168
一、法定地址的确认与审定168
二、建立法定地址的执行机制168
三、建立法定地址的工作机制169
第十章 地名文化的调查考证170
第一节 调查、弘扬地名文化的重要意义170
一、弘扬地名文化的意义170
二、地名文化现象简析171
第二节 地名文化的考证176
一、地名考证的内涵176
二、地名文献调查与考证176
三、地名考证文献调查的内容177
四、地名考证的重点及难点178
第三节 地名文献考证的主要方法180
一、语言考证法181
二、地理考证法184
三、历史、民俗考证法185
四、地名文献考证之忌186
五、地名考证主要文献及功用188
第十一章 地名调查成果的建档192
第一节 地名调查成果的归档192
一、调查成果归档的意义192
二、调查资料的整理193
三、归档要点194
第二节 地名档案的管理195
一、地名档案全宗196
二、地名档案分类196
三、保管单位、编目、排列198
第三节 数字地名档案建设202
一、数字地名档案的制作202
二、数字地名档案的备份203
三、数字地名档案的管理204
第四节 地名信息采集长效机制204
一、采集信息长效化的意义204
二、资料更新的管理205
三、资料更新的运作206
四、更新资料与同步服务207
五、汇编地名变动年鉴207
六、信息采集长效机制的建立208
后记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