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火箭导弹技术引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鞠玉涛,陈雄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兵器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80248294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07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20页
- 主题词:火箭;导弹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火箭导弹技术引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火箭导弹武器发展概况及性能特点1
1.1 火箭与导弹1
1.2 火箭与导弹的发展历史2
1.2.1 火箭的发展历史2
1.2.2 火箭弹的发展历史3
1.2.3 导弹的发展历史4
1.3 火箭弹的特点及战术技术要求5
1.3.1 火箭弹的特点5
1.3.2 火箭弹的分类6
1.3.3 火箭弹的战术技术要求7
1.4 导弹的分类、组成、特点及战术技术要求11
1.4.1 导弹的分类11
1.4.2 导弹的主要组成部分11
1.4.3 几种导弹的特点简述12
1.4.4 导弹的主要战术技术要求15
第2章 火箭导弹飞行原理19
2.1 火箭运动原理19
2.1.1 火箭运动方程19
2.1.2 火箭的理想速度20
2.1.3 多级火箭21
2.2 空气动力及力矩21
2.2.1 坐标系22
2.2.2 总空气动力22
2.2.3 空气动力矩,压力中心和焦点25
2.2.4 俯仰力矩26
2.2.5 偏航力矩30
2.2.6 滚动力矩31
2.2.7 铰链力矩34
2.2.8 马格努斯效应34
第3章 导弹的控制飞行原理37
3.1 导弹的控制飞行概述37
3.2 产生和改变控制力的方法38
3.2.1 利用空气动力来产生和改变控制力38
3.2.2 利用发动机推力来产生和改变控制力39
3.2.3 由火箭发动机直接产生法向控制力40
3.2.4 导弹的操纵元件40
3.3 导弹制导原理44
3.3.1 导弹制导原理概述44
3.3.2 导弹制导系统及其分类45
3.3.3 导弹控制方式49
3.3.4 对制导系统的基本要求52
第4章 火箭导弹飞行力学55
4.1 火箭外弹道学概述55
4.1.1 作用在火箭弹上的力和力矩55
4.1.2 火箭弹的运动方程55
4.1.3 火箭弹的弹道特性57
4.1.4 密集度问题58
4.2 导弹的飞行弹道65
4.2.1 弹道式导弹的飞行弹道65
4.2.2 有翼式导弹的飞行弹道68
4.3 导弹的机动性、过载、稳定性及操纵性69
4.3.1 机动性69
4.3.2 过载70
4.3.3 稳定性71
4.3.4 操纵性72
第5章 火箭导弹总体技术74
5.1 火箭导弹总体设计的任务、地位和内容74
5.1.1 任务74
5.1.2 地位74
5.1.3 内容75
5.2 火箭导弹总体设计方法76
5.3 动力装置78
5.3.1 推进系统设计的总体技术要求和依据78
5.3.2 动力装置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79
5.3.3 动力装置的选择81
5.3.4 火箭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83
5.4 火箭导弹主要设计参数的确定88
5.4.1 火箭导弹的主要设计参数88
5.4.2 设计情况的确定89
5.4.3 确定主要设计参数的准则91
第6章 火箭导弹的气动布局92
6.1 火箭弹稳定装置的基本类型及参数的选择92
6.1.1 弧形张开式尾翼92
6.1.2 刀形张开式尾翼93
6.1.3 尾翼几何参数的选择94
6.2 导弹气动外形设计97
6.2.1 气动布局型式与控制特点97
6.2.2 导弹折叠弹翼的主要类型及特点104
第7章 火箭导弹的引信技术106
7.1 引信的一般知识106
7.2 引信的分类108
7.3 火箭导弹引信概述110
7.4 反坦克导弹引信112
7.5 苏联ПΓ-7火箭弹用压电引信115
7.6 苏联“冥河”型地对舰导弹的引信系统118
第8章 火箭导弹的战斗部技术125
8.1 战斗部的基本组成与分类125
8.2 炸药126
8.2.1 炸药的爆炸126
8.2.2 常用的炸药128
8.2.3 烟火剂129
8.3 爆破战斗部129
8.4 聚能破甲战斗部131
8.5 杀伤战斗部133
8.5.1 破片式杀伤战斗部133
8.5.2 连续杆式杀伤战斗部136
8.5.3 聚能式杀伤战斗部137
8.6 核战斗部138
8.6.1 原子弹138
8.6.2 氢弹139
8.6.3 中子弹140
8.7 战斗部的发展趋势140
8.7.1 EFP定向能战斗部141
8.7.2 可瞄准战斗部141
第9章 火箭导弹的动力装置144
9.1 固体火箭发动机144
9.1.1 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特点、工作原理144
9.1.2 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推力146
9.1.3 主要性能参数149
9.1.4 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推进剂及点火药150
9.1.5 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设计问题154
9.2 液体火箭发动机158
9.2.1 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原理159
9.2.2 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推进剂161
9.2.3 液体火箭发动机与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比较162
9.3 固—液组合火箭发动机162
9.4 空气喷气发动机164
9.4.1 涡轮喷气发动机164
9.4.2 涡轮风扇发动机166
9.4.3 冲压喷气发动机167
9.5 火箭—冲压组合发动机170
9.5.1 固体火箭—冲压组合发动机170
9.5.2 液体燃料冲压组合发动机172
9.5.3 固体燃料冲压组合发动机172
9.6 特种火箭发动机174
9.6.1 气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174
9.6.2 核火箭发动机174
9.6.3 电火箭推进175
9.6.4 其他火箭推进方案176
第10章 导弹的制导系统技术178
10.1 概述178
10.1.1 制导系统的任务178
10.1.2 制导系统的组成178
10.1.3 制导系统的分类179
10.2 自主制导系统180
10.2.1 测量、敏感装置180
10.2.2 惯性制导系统184
10.2.3 天文制导系统186
10.2.4 多普勒(Doppler)制导系统187
10.2.5 地形匹配制导系统188
10.2.6 复合制导系统189
10.3 遥控制导系统189
10.3.1 指令制导系统189
10.3.2 波束制导系统194
10.3.3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195
10.4 自动寻的制导系统195
10.4.1 雷达自动寻的系统196
10.4.2 红外线自动寻的系统197
10.4.3 激光自动寻的系统203
10.4.4 电视自动寻的系统203
10.5 单通道控制原理206
10.5.1 单通道控制原理206
10.5.2 基准信号209
10.6 舵机210
10.6.1 气压式舵机211
10.6.2 液压式舵机212
10.6.3 电磁式舵机212
10.6.4 电动式舵机213
第11章 弹道式导弹的构造与作用214
11.1 弹道式导弹的特点及主要性能参数214
11.1.1 “V-2”导弹概况214
11.1.2 弹道式导弹特点216
11.1.3 弹道式导弹飞行的主要参数及弹道218
11.1.4 弹道式导弹的发展趋向222
11.2 “民兵”洲际弹道导弹223
11.2.1 概述223
11.2.2 主要战术技术指标224
11.2.3 布局与结构224
11.2.4 动力装置225
11.2.5 制导与控制227
11.2.6 弹头227
11.2.7 地面设备228
11.3 “潘兴”战术弹道导弹229
11.3.1 主要战术技术指标229
11.3.2 布局与结构229
11.3.3 动力装置230
11.3.4 制导与控制230
11.3.5 弹头231
11.3.6 地面设备232
11.3.7 使用与装备233
11.3.8 发展与改进234
11.4 “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MGM-140235
11.4.1 主要战术技术指标235
11.4.2 布局与结构235
11.4.3 动力装置235
11.4.4 制导与控制235
11.4.5 弹头236
11.4.6 地面设备236
11.4.7 发展与改进237
第12章 飞航式导弹的构造与作用238
12.1 飞航式导弹的特点238
12.2 “战斧”式巡航导弹241
12.2.1 主要战术技术指标241
12.2.2 布局与结构242
12.2.3 动力装置243
12.2.4 制导与控制244
12.2.5 战斗部与引信245
12.2.6 探测、发射与指控246
12.2.7 使用与装备246
12.2.8 发展与改进248
12.3 “飞鱼”反舰导弹249
12.3.1 主要战术技术指标250
12.3.2 布局与结构250
12.3.3 动力装置251
12.3.4 制导与控制251
12.3.5 战斗部与引信251
12.3.6 探测、发射与指控252
12.3.7 使用与装备253
12.3.8 发展与改进253
12.4 “日炙”(SS-N-22)/“白蛉”(ЭМ80)反舰导弹254
12.4.1 主要战术技术指标254
12.4.2 布局与结构255
12.4.3 动力装置255
12.4.4 制导与控制255
12.4.5 战斗部与引信255
12.4.6 探测、发射与指控256
12.4.7 使用与装备256
12.4.8 发展与改进257
12.5 “海鸥”直升机载反舰导弹257
12.5.1 主要战术技术指标257
12.5.2 布局与结构257
12.5.3 动力装置258
12.5.4 制导与控制258
12.5.5 战斗部与引信258
12.5.6 探测、发射与指控258
12.5.7 使用与装备259
12.5.8 发展与改进260
第13章 空对空及面对空导弹的构造与作用261
13.1 空对空导弹261
13.1.1 “响尾蛇”(Sidewinter AIM 9B)空对空导弹261
13.1.2 空对空导弹的发展概况及其发展趋势265
13.2 面对空导弹266
13.2.1 “萨姆”-2(SAM-2)地对空导弹267
13.2.2 “萨姆”-6(SAM-6)地对空导弹268
13.2.3 “萨姆”-7(SAM-7)地空导弹270
13.2.4 “萨姆”-18(SAM-18)地空导弹271
13.2.5 “标准1”(中程)RIM-66A/B(Standard 1-Medium Range)舰空导弹276
13.2.6 “标准2”(中程)RIM-66C/D278
13.2.7 宙斯盾(Aegis)279
13.2.8 地对空导弹的发展趋势284
第14章 反坦克导弹的构造与作用286
14.1 “萨格尔”AT-3反坦克导弹286
14.1.1 主要战术技术指标287
14.1.2 布局与结构287
14.1.3 动力装置287
14.1.4 制导与控制288
14.1.5 战斗部与引信288
14.1.6 发射制导装置289
14.1.7 使用与装备290
14.1.8 发展与改进290
14.2 “陶”式反坦克导弹290
14.2.1 主要战术技术指标291
14.2.2 布局与结构291
14.2.3 动力装置292
14.2.4 制导与控制297
14.2.5 战斗部与引信297
14.2.6 发射制导装置298
14.2.7 使用与装备298
14.2.8 发展与改进299
14.3 “海尔法”导弹301
14.3.1 主要战术技术指标301
14.3.2 布局与结构302
14.3.3 动力装置302
14.3.4 制导与控制302
14.3.5 战斗部与引信303
14.3.6 发射制导装置303
14.3.7 使用与装备304
14.3.8 发展与改进305
参考文献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