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新兴巴哈伊教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新兴巴哈伊教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71/33203327.jpg)
- 蔡德贵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3437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692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70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新兴巴哈伊教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 东方文化发展的大趋势 1
一、东方和东方文化的类型1
二、东方文化的特点 5
三、东方文化的发展阶段12
四、东方文化不同体系之间的相互渗透与交流 23
五、世俗的宗教化和宗教的世俗化34
六、东方价值观面临的挑战和回应 44
第一章 巴哈伊教概貌 52
第一节 巴哈伊教的创立过程53
一、何谓巴哈伊教54
二、巴哈伊教是如何形成的 55
第二节 巴哈伊教的基本教义63
一、巴布为巴哈伊教义奠定基础63
二、巴哈伊教义的简要内容66
第三节 巴哈伊教与伊斯兰教的联系与区别77
一、巴哈伊教与伊斯兰教的联系78
二、巴哈伊教与伊斯兰教的区别 79
第四节 巴哈伊教之特点及迅速传播之原因85
一、对巴哈伊教特点之分析87
二、巴哈伊教迅速传播的其他原因 114
第二章 巴哈伊教的思想系统 127
第一节 上帝独一论128
一、对上帝存在的证明 128
二、存在界的各领域132
第二节 人类一体观147
一、人类一家的基础148
二、人的本质156
三、人与社会162
第三节 以消除极端贫富为核心的经济观169
一、经济重整的必要性169
二、两种基本的经济制度176
三、精神文明和新商业道德模式181
第四节 教育思想187
一、教育的重要性188
二、教育的类型193
三、教育的实施与实践203
第三章 巴布揭开巴哈伊教的序幕 211
第一节 巴哈伊教产生之前的伊朗211
一、波斯开始有记载的历史211
二、阿拉伯人的征服和伊斯兰教国家212
三、西方列强的占领 213
四、沙王纳绥尔·丁的统治 214
五、贫弱的国家216
六、王室的腐败218
七、宗教仇视218
第二节 伊朗历史上的宗教219
一、早期伊朗宗教219
二、琐罗亚斯德教220
三、摩尼教223
四、犹太教、基督教、佛教225
五、伊斯兰教226
第三节 对伊朗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伊斯兰宗教哲学226
一、伊斯兰教哲学有别于阿拉伯哲学227
二、《古兰经》的哲学228
三、伊斯兰宗教哲学的主要派别 229
第四节 巴布的幸福王国257
一、“双生明星”的出现257
二、关于“巴布起义”259
三、真实的历史状况261
四、巴布的第一部经典279
五、《默示录》及其影响281
六、《默示录》的主要内容283
七、巴布确立的基本原则288
八、巴布的历史地位290
第四章 巴哈欧拉完成巴哈伊教的创立 295
第一节 巴哈欧拉的使命295
一、宣布显圣地位297
二、巴哈欧拉的惊人智慧299
三、作为巴布的信徒300
四、巴哈欧拉首次获得天启 302
五、巴哈欧拉被流放到巴格达303
六、退隐库尔德山区 304
七、重返巴格达并启示巴哈伊教经典305
八、公开使命309
九、新的流放地君士坦丁堡310
十、再流放到“神秘之地”爱丁诺堡311
十一、最终的流放地阿卡314
十二、亲子遭受牺牲319
十三、转折的开始322
十四、反对者的阴谋 323
十五、生涯的转变324
十六、“上帝话语”的启示者325
第二节 上帝的世界和存在界332
一、上帝的本质不可知332
二、复临与末日 335
三、宇宙的创造337
四、上帝的属性对人类的影响 342
第三节 确立世界新秩序343
一、传扬教义的方式345
二、灵性世界与物质世界原则相同 346
三、自由的真正意义347
四、团结349
五、祈祷351
六、超越353
七、国王制的未来354
八、显圣的超自然知识356
九、磋商是人际关系的中心 358
十、尊重教育与知识359
十一、医药和饮食、婚姻362
十二、品性的重要364
十三、世界性机构 366
十四、新世界体制的阶段 368
第四节 巴哈欧拉的追随者370
一、蕾兹万花园赢得大批追随者370
二、三项重要声明引起的轰动 372
三、最初的追随者 374
四、谢赫·萨勒曼 376
五、第一个基督徒归信者和萨迪克376
六、第一位犹太人归信者377
七、改奉巴哈伊信仰的祅教徒378
第五章 阿布杜巴哈把巴哈伊教推广到西方 380
第一节 在巴哈欧拉身边成长381
一、不寻常的少年381
二、巴哈欧拉的得力助手和护卫者383
三、婚姻384
四、艰苦的生活386
五、为巴哈伊教的未来设计389
六、为巴哈欧拉分担责任390
第二节 行使“圣约之中心”的使命393
一、“圣约之中心”的特殊身份394
二、圣约的力量397
三、超脱的“完美典范” 398
四、预见 400
第三节 到西方传播巴哈伊教400
一、由埃及到法国和英国400
二、西行到美国 402
三、再度到欧洲406
四、在西方的讲演和信件 407
五、巴哈伊教传播的成果410
六、著作411
第四节 对巴哈伊教义进行系统总结413
一、团结是巴哈欧拉教义的基础 414
二、爱的四种类型 416
三、巴哈伊教的三个核心教义418
四、教义内容的扩大419
五、教育的重要性421
六、磋商的重要和信徒的品德422
七、对教义的总结和教徒义务的规定424
第六章 邵基·阿芬第使巴哈伊教成为世界宗教 428
第一节 圣护制的形成和圣护的成长429
一、邵基·阿芬第简单的经历429
二、承担重任430
三、圣护制432
四、指导行政教务435
五、突出巴哈伊教人类一体化的教义445
第二节 对世界各地的传教工作446
一、制订传教计划446
二、对世界各地巴哈伊组织的指导448
三、对西方传教的贡献449
第三节 对巴哈伊教前100年历史的总结450
一、系统总结巴哈伊教450
二、肯定巴哈伊教的三位关键人物451
三、“英雄时期”和“形成时期”联系的链条 456
四、“巴哈伊教是宗教永恒历史的延续” 458
第四节 建立世界新体制460
一、从人类一体出发建立世界新体制460
二、世界新体制的核心462
三、正义院的设想464
第七章 世界正义院完善巴哈伊教务行政体系 469
第一节 巴哈伊组织体系的基石:世界正义院470
一、正义院的永久性470
二、正义院的构成472
三、世界正义院成立后的活动474
四、世界正义院的成员 475
第二节 圣辅的贡献476
一、巴哈欧拉任命的四位圣辅477
二、圣辅拉巴尼夫人481
第三节 在世界正义院指导下的教务制度和各种机构483
一、灵曦堂 483
二、地方灵体会485
三、国家灵体会487
四、洲际顾问 488
五、巴哈伊国际社团 488
六、教务行政制度491
七、崇拜、斋戒及节庆492
第四节 世界正义院对世界局势的看法493
一、《世界和平的承诺》493
二、《忠贞圣洁之生活》495
三、《人类的繁荣》 496
四、《所有国家的转折点》 498
五、《致全世界巴哈伊教友》498
六、《巴哈伊国际社团千禧年世界和平高峰会声明》 499
七、《艾滋病病毒/艾滋病与性别平等——转变态度和行为方式》500
八、《光明的世纪》 501
九、《在公共机构中抵制腐败与确保公正:巴哈伊观点》501
十、《世界正义院致全球宗教领袖函》504
十一、世界正义院对国际局势的独特解释506
第八章 巴哈伊教在东西方世界的传播 507
第一节 印度的巴哈伊教508
第二节 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巴哈伊教516
一、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516
二、马来西亚522
第三节 日本的巴哈伊教524
一、向日本传播巴哈伊教的人524
二、初期的日本巴哈伊教徒 526
三、向昭和天皇传教526
四、阿布杜巴哈会见荒川子爵527
五、阿布杜巴哈会见日本女子大学校长成濑氏 528
六、日本巴哈伊团体的发展530
第四节 美国和加拿大的巴哈伊教532
一、美国532
二、加拿大 544
第五节 欧洲、澳洲和拉丁美洲的巴哈伊教547
一、俄罗斯 548
二、法国549
三、欧洲巴哈伊商业论坛 551
四、瑞士553
五、英国554
六、澳大利亚559
七、拉丁美洲 560
第九章 巴哈伊教在中国的传播 563
第一节 巴哈伊教和中国563
一、中国对巴哈伊教义的理解和评论563
二、阿布杜巴哈对中国的重视 566
三、一些中国人信巴哈伊教的原因 570
第二节 巴哈伊教在中国大陆的传播和影响571
一、早期传教者571
二、玛莎·露特574
三、曹云祥575
四、亚历山大小姐和玛莎·露特的传教 579
五、其他信徒和传教者589
六、巴哈伊教在中国传播的途径 595
第三节 巴哈伊教在台、港、澳地区的传播和影响603
一、巴哈伊教在台湾的传播603
二、巴哈伊教在香港的传播613
三、巴哈伊教在澳门的传播618
第四节 对外来宗教渗透的回应和实用儒学之建构 626
一、对策之一:对宗教应取何种态度626
二、对策之二:儒学的现代化应该从巴哈伊吸取些什么 630
三、对策之三:关于建构实用儒学的初步设想646
四、对策之四:实现儒学儒教一体化661
附录680
后记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