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戏曲观众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戏曲观众学
  • 刘景亮,谭静波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 ISBN:7104019294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613页
  • 文件大小:317MB
  • 文件页数:622页
  • 主题词:戏曲-观众-心理美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戏曲观众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戏曲观众与戏曲观众学1

一、关于戏曲观众3

(一)戏曲观众的界定3

(二)观众在戏曲活动中的地位4

(三)戏曲艺术对观众的引导8

二、中国戏曲的一个传统:尊重观众11

(一)尊重观众传统产生的文化土壤11

(二)戏曲创作者对观众的尊重14

(三)演出活动中的观众参与19

(四)理论探索中对观众的关注23

三、戏曲艺术与观众关系的当代状况31

(一)为适应观众的努力31

(二)当代戏曲与观众关系的失调37

(三)戏曲与观众关系失调的原因45

四、戏曲观众学研究的内容和途径55

(一)中国戏曲观众学研究的内容55

(二)中国戏曲观众学的研究重点与追求60

(三)中国戏曲观众学的研究方法与途径62

第二章 戏曲观众的审美心理机能67

一、戏曲观众的审美感知69

(一)现实感知与戏曲的审美感知69

(二)戏曲观众审美感知的特点75

(三)戏曲观众对动作、色彩、造型、声音的感知80

(四)强化观众审美感知的策略87

二、戏曲观众的审美情感92

(一)关于戏曲观众的审美情感92

(二)审美情感的疏离与融入98

(三)观众的认同感104

(四)戏曲创作要对应观众的情感情绪109

三、戏曲观众的审美联想和想象114

(一)对审美联想和想象的基本理解114

(二)联想、想象的具体作用119

(三)戏曲观众审美联想、想象的特点125

(四)给观众留取适当的联想、想象空间131

四、戏曲观众的审美理解与判断138

(一)戏曲审美存在着理解与判断138

(二)戏曲观众审美理解和判断的各个层面143

(三)审美理解和判断的特殊性151

(四)戏曲创作与观众的审美理解和判断157

五、戏曲观众的审美注意和期待163

(一)审美注意和审美期待的重要作用163

(二)审美注意的特点与唤起168

(三)审美期待:一种精神的渴求与期盼176

六、戏曲观众审美心理机能的总体把握185

(一)审美心理机能运行的整体性185

(二)审美情感情绪的中心地位191

(三)超越性、自由性197

(四)关于戏曲观众的美感问题202

第三章 中国文化与戏曲观众的审美观念209

一、审美意识中的道德观念与政治功利211

(一)中国人心目中的伦理和政治211

(二)戏曲观众审美意识中崇尚道德的倾向217

(三)戏曲观众的政治性审美功利222

(四)全面看待道德判断和政治性审美功利229

二、中和之美与大团圆234

(一)追求中和之美与大团圆的文化背景234

(二)观众对中和之美的追求241

(三)戏曲审美意识中的大团圆心理248

(四)中和之美、大团圆审美观念的辨证认识253

三、稳定的审美习惯,丰富的审美感受259

(一)审美习惯的稳定性259

(二)审美感受的丰富性265

(三)更深一层的思考271

四、整体美与动态美276

(一)整体观念与万物皆动观念276

(二)戏曲欣赏中观众对整体美的追求282

(三)观众所要求的动态美的各个层面289

五、自然美与柔弱美296

(一)关于“自然”与“柔弱”296

(二)戏曲观众对自然美的追求302

(三)柔弱美:戏曲观众的一种偏爱310

六、虚无美与神韵美315

(一)“虚无”思想的哲学理解315

(二)戏曲观众追求的虚无美321

(三)传神在戏曲欣赏中的地位327

第四章 观众审美意识的历史演变333

一、审美意识的稳定和变异335

(一)关于审美意识的几个问题335

(二)审美意识的保守与变异343

二、明清以来观众审美意识的变化351

(一)科学意识增强下的观众审美意识351

(二)民主意识觉醒下的观众审美意识355

(三)尚俗倾向的进一步发展362

三、戏曲观众审美意识的现实状况369

(一)道德观念变化引起的审美意识变化369

(二)文化水平提高引起的观众审美意识变化376

(三)日常生活的变化与观众的审美意识382

第五章 剧场效果的获取391

一、剧场与剧场中的信息沟通393

(一)剧场:复杂的信息交流场393

(二)不同的剧场与不同的交流398

(三)不同性质的剧场效果405

二、获得剧场效果的艺术因素412

(一)戏曲形式因素与剧场效果412

(二)获取剧场效果的内容因素418

(三)创作主体的主观情志与剧场效果425

三、获取剧场效果的环境因素433

(一)戏曲存在的近环境与剧场效果433

(二)影响剧场效果的艺术环境439

(三)影响剧场效果的社会环境因素444

第六章 不同类型的戏曲欣赏451

一、不同体裁的戏曲审美453

(一)悲剧审美453

(二)喜剧审美460

(三)正剧审美467

二、不同题材的戏曲剧目审美473

(一)古代题材剧目审美473

(二)现代戏审美481

(三)纪实戏剧和定向戏剧审美486

三、特殊戏曲的审美492

(一)民俗戏曲审美492

(二)影视戏曲审美497

(三)探索性戏曲审美501

第七章 观众群体和个体507

一、潜在观众群体及其类型分析509

(一)对于潜在观众群体的一般认识509

(二)依照自然属性区分的戏曲观众群体512

(三)按照职业性质区分的戏曲观众群体517

(四)按照地域划分的戏曲观众群体526

(五)戏迷观众群体531

(六)当前戏曲观众群体的分化与重组533

二、剧场观众群体539

(一)对剧场观众群体的一般认识539

(二)剧场观众群体的特点544

(三)面对剧场观众群体550

三、戏曲观众个体554

(一)个体与群体关系及个体研究554

(二)观众个体个性的几个层面557

(三)戏曲观众的个性类型561

第八章 戏曲审美教育与戏曲批评567

一、戏曲审美教育569

(一)审美教育和戏曲审美教育569

(二)戏曲审美教育的任务和原则574

(三)戏曲审美教育的途径580

二、戏曲批评与观众学戏曲批评586

(一)戏曲批评的性质和任务586

(二)戏曲批评的原则591

(三)重视戏曲批评方法问题596

(四)倡导观众学戏曲批评602

后记6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