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无线通信与网络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无线通信与网络](https://www.shukui.net/cover/63/33189526.jpg)
- (美)Jon W.Mark,(美)Weihua Zhuang著;李锵,郭继昌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120000489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82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98页
- 主题词:无线电通信-通信网-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无线通信与网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无线通信与网络概述1
1.1 无线通信发展历史概述1
1.2 无线通信网络中存在的挑战1
1.2.1 无线信道2
1.2.2 用户移动性2
1.3 无线通信标准3
1.3.1 第一代蜂窝系统3
1.3.2 第二代蜂窝系统4
1.3.3 第三代无线通信网络5
1.3.4 扩大覆盖范围6
1.3.5 无线通信网络的种类6
1.4 本书的组织结构7
小结8
附注8
习题8
第2章 无线信道的特性10
2.1 多径传播环境10
2.2 线性时变信道模型13
2.2.1 信道冲激响应13
2.2.2 时变传输函数14
2.2.3 多普勒扩展函数与时延多普勒扩展函数15
2.2.4 信道函数举例18
2.3 信道相关函数20
2.3.1 时延功率谱密度20
2.3.2 频率和时间相关函数22
2.3.3 多普勒功率谱密度23
2.3.4 信道相关函数举例25
2.4 大尺度路径损耗与阴影衰落29
2.4.1 自由空间传播模型29
2.4.2 光滑平面上的电波传播31
2.4.3 带有阴影的对数距离路径损耗33
2.4.4 奥村-哈塔(Okumura-Hata)路径损耗模型34
2.4.5 Lee路径损耗模型35
2.4.6 无线小区覆盖37
2.5 小尺度多径衰落39
2.5.1 一阶统计特性39
2.5.2 二阶统计特性42
小结47
附注47
习题48
第3章 移动无线系统的带通传输技术53
3.1 引言53
3.2 信号空间与判决域57
3.2.1 M元信号的矢量空间表示57
3.2.2 信号检测与最佳接收机58
3.3 数字调制63
3.3.1 M元相移键控(MPSK)63
3.3.2 最小频移键控(MSK)69
3.3.3 高斯最小频移键控(GMSK)73
3.3.4 正交频分复用(OFDM)75
3.4 功率谱密度77
3.5 传输错误概率83
3.5.1 AWGN信道中的相干接收83
3.5.2 平坦慢瑞利衰落信道的相干接收90
小结93
附注93
习题94
第4章 衰落色散信道的接收机技术98
4.1 减轻信道损伤的技术综述98
4.2 分集100
4.2.1 分集结构101
4.2.2 线性合并101
4.2.3 性能改善105
4.3 信道均衡111
4.3.1 线性均衡113
4.3.2 判决反馈均衡121
小结128
附注128
习题129
第5章 蜂窝通信基础132
5.1 概述132
5.2 频率复用与移动性管理133
5.2.1 蜂窝通信与频率复用133
5.2.2 移动性管理134
5.3 区群的概念134
5.3.1 通过频率复用扩大系统容量134
5.3.2 频率复用下的小区规划136
5.3.3 六边形小区的几何结构138
5.3.4 频率复用比141
5.4 同信道与相邻信道干扰141
5.4.1 同信道干扰142
5.4.2 邻信道干扰144
5.5 基站处的呼叫阻塞与延迟144
5.6 扩大系统容量的其他方法147
5.6.1 小区分裂148
5.6.2 定向天线(扇区化)150
5.7 信道分配策略152
小结152
附注152
习题153
第6章 多址接入技术156
6.1 无线小区中的多址接入技术156
6.2 随机接入157
6.2.1 Aloha系统157
6.2.2 载波侦听多址接入(CSMA)160
6.3 无冲突多址接入技术162
6.3.1 FDMA162
6.3.2 TDMA162
6.3.3 CDMA165
6.4 频谱效率174
6.4.1 FDMA系统174
6.4.2 TDMA系统178
6.4.3 DS-CDMA系统182
小结187
附注187
习题189
第7章 无线网络中的移动性管理192
7.1 概述192
7.2 呼叫接入控制(CAC)193
7.2.1 优先权呼叫接入194
7.3 切换管理194
7.3.1 越区切换策略195
7.3.2 越区切换的种类195
7.3.3 设计问题195
7.3.4 基于反馈的MAHO策略196
7.3.5 AP/MSC识别197
7.3.6 分布图(Profile)199
7.3.7 移动能力199
7.3.8 移动性模型200
7.3.9 群内越区切换算法201
7.4 蜂窝网络的位置管理204
7.4.1 IS-41的双层结构205
7.4.2 SS7网络与公共信道信令206
7.4.3 位置更新、呼叫建立与寻呼207
7.5 PCS网络的位置管理210
7.5.1 覆盖方法210
7.5.2 本地归属方法211
7.6 流量计算213
7.6.1 系统与流量参数213
7.6.2 越区切换速率的计算214
小结216
附注217
习题217
第8章 无线/有线网络互联221
8.1 背景221
8.2 移动IP222
8.2.1 移动IP的运行224
8.2.2 移动IP的本地归属228
8.2.3 分级路由229
8.3 因特网协议(IP)230
8.3.1 IPv6与IPv4231
8.3.2 移动IPv6233
8.4 传输控制协议(TCP)234
8.4.1 流量控制234
8.4.2 改进的TCP236
8.4.3 改进的UDP238
8.5 网络性能238
8.5.1 网络模型238
8.5.2 移动性模型3239
8.5.3 采用本地归属的切换延时240
8.6 无线应用协议(WAP)243
8.6.1 无线应用环境244
8.6.2 WAP协议栈244
8.6.3 WAP网关245
8.7 移动ad hoc网络245
8.7.1 ad hoc路由协议246
8.7.2 评述247
小结247
附注248
习题249
附录252
缩写与首字母缩写词265
参考文献268
部分习题答案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