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技术
  • 田家怡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67708X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09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28页
  • 主题词:黄河-三角洲-沼泽化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概述1

第一章 黄河三角洲概况1

第一节 黄河三角洲的地理环境1

一、黄河三角洲自然地理概况1

二、黄河三角洲经济区1

目录1

三、黄河三角洲湿地研究范围3

第二节 黄河三角洲资源概况3

一、气候资源3

二、水资源3

三、土地资源4

四、矿产资源4

第三节 黄河三角洲经济和社会概况5

二、农业5

一、综合经济5

六、旅游资源5

五、海洋资源5

三、工业6

四、投资6

五、贸易6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7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7

八、科学技术7

九、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7

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8

十一、人口、社会保障与就业8

第二章 湿地及湿地科学研究概述9

第一节 湿地定义9

一、国外关于湿地的定义9

二、国际生物学计划及其湿地定义9

一、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10

第二节 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特点10

四、中国关于湿地的定义10

三、《湿地公约》及其湿地定义10

二、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11

三、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14

第三节 湿地科学研究概述16

一、国外湿地科学研究概述16

二、国内湿地科学研究概述18

二、中国湿地环境现状20

一、中国湿地现状20

第四节 中国湿地保护概述20

三、中国湿地保护概述21

第二篇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及保护23

第三章 黄河三角洲湿地类型与分布23

第一节 黄河三角洲湿地类型23

一、湿地分类概述23

二、黄河三角洲湿地分类24

一、湿地总面积25

第二节 黄河三角洲湿地面积25

二、各类湿地面积26

第三节 黄河三角洲湿地分布26

一、湿地的地域分布26

二、湿地的类别分布27

第四章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32

第一节 黄河三角洲湿地地貌和地质环境32

一、湿地地貌环境32

二、湿地地质环境33

第二节 黄河三角洲湿地气候和水文环境34

一、湿地气候环境34

二、湿地水文环境35

第三节 黄河三角洲湿地环境空气质量37

一、监测站点与方法37

二、评价标准与方法37

三、湿地环境空气质量状况38

二、评价标准与方法46

一、监测站点与方法46

第四节 黄河三角洲河流湿地水环境质量46

三、河流湿地水环境质量47

第五节 黄河三角洲湖泊和水库湿地水环境质量66

一、监测站点与方法66

二、评价标准与方法66

三、湖泊和水库湿地水环境质量66

第六节 黄河三角洲浅海湿地水环境质量74

一、监测站点与方法74

二、评价标准与方法74

三、浅海湿地水环境质量75

第五章 黄河三角洲湿地植物与植被79

第一节 黄河三角洲浅海滩涂湿地植物79

一、浅海湿地浮游植物79

二、潮间带底栖硅藻87

三、潮间带植物88

一、内陆湿地浮游植物89

第二节 黄河三角洲内陆湿地植物与植被89

二、内陆湿地植物101

三、内陆湿地植被115

第六章 黄河三角洲湿地动物122

第一节 黄河三角洲浅海滩涂湿地动物122

一、浅海湿地浮游动物122

二、浅海湿地底栖动物128

三、潮间带动物140

四、浅海湿地鱼类153

五、浅海湿地其他动物158

第二节 黄河三角洲内陆湿地动物159

一、内陆湿地浮游动物159

二、内陆湿地底栖动物168

三、内陆湿地鱼类174

第三节 黄河三角洲湿地陆栖动物178

一、昆虫类178

三、爬行类182

二、两栖类182

四、鸟类183

五、兽类190

第七章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特征及演替演化192

第一节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特征192

一、湿地生态系统的类型192

二、湿地生态系统的特征194

二、内陆湿地生态系统演化方向196

一、内陆湿地生态系统的演替196

第二节 黄河三角洲内陆湿地生态系统的演替与演化196

第八章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破坏状况与保护对策197

第一节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破坏状况及其原因197

一、黄河断流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197

二、环境污染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203

三、不合理开发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206

四、自然灾害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207

一、湿地保护现状208

五、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208

第二节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对策208

二、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对策209

第三篇 黄河三角洲湿地资源合理利用212

第九章 黄河三角洲湿地珍稀濒危动植物212

第一节 山东省新记录物种212

一、盾额隆背溞212

二、蓑羽鹤213

三、小青脚鹬213

四、黑浮鸥213

第二节 地方特有物种213

一、蛇头女针涟虫213

二、太平洋方甲涟虫214

三、光亮拟涟虫215

第三节 国家重点保护物种215

一、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216

二、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217

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226

第四节 濒危物种227

一、濒危物种等级划分标准227

二、濒危物种228

第十章 黄河三角洲湿地重要经济生物资源240

第一节 黄河三角洲重要经济植物资源240

一、草麻黄240

二、杞柳240

三、地肤241

四、中亚滨藜241

五、藜242

六、盐地碱蓬242

七、繁穗苋243

八、凹头苋243

九、野大豆244

十、草木樨244

十一、紫苜蓿245

十二、甘草246

十三、白刺247

十四、柽柳247

十五、罗布麻248

十六、单叶蔓荆249

十七、芦苇249

十八、荻250

十九、朝鲜碱茅250

二十、狗尾草251

二十一、拂子茅251

二十二、獐茅252

二十三、牛鞭草252

第二节 黄河三角洲重要经济海洋动物资源253

一、海蛰253

二、毛蚶253

三、长牡蛎与近江牡蛎254

五、文蛤255

四、缢蛏255

六、四角蛤蜊256

七、焦河蓝蛤与光滑河蓝蛤257

八、中国对虾257

九、鹰爪虾258

十、中国毛虾258

十二、口虾蛄259

十三、盐卤虫259

十一、脊尾白虾259

十四、三疣梭子蟹260

十五、天津厚蟹261

十六、日本大眼蟹261

十七、黄鲫261

十八、日本鳀262

十九、凤鲚262

二十、斑鰶262

二十三、尖海龙与日本海马263

二十一、青鳞小沙丁鱼263

二十二、大银鱼与尖头银鱼263

二十四、梭鱼与鲻鱼264

二十五、鲈265

二十六、小黄鱼265

二十七、蓝点马鲛266

第三节 黄河三角洲重要经济淡水动物266

一、秀丽白虾266

二、日本沼虾266

三、中华绒螯蟹266

四、草鱼267

五、鲤267

六、鲫267

七、鳙268

八、鲢268

九、泥鳅268

十一、黄颡鱼269

十、胡子鲇269

十三、乌鳢270

十二、黄鳝270

第十一章 黄河三角洲湿地资源合理利用272

第一节 黄河三角洲湿地资源开发利用原则272

一、湿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272

二、湿地资源开发利用原则272

第二节 黄河三角洲湿地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273

一、草甸的开发利用273

二、经济植物的开发利用273

三、陆栖动物资源的开发利用275

第三节 黄河三角洲各类湿地的多样化开发利用275

一、坑塘湿地的开发利用275

三、沟渠、路边、稻田及河滩湿地的开发利用276

四、湖泊湿地的开发利用276

二、水库湿地的开发利用276

第四节 黄河三角洲湿地水产业开发利用279

一、开发利用指导思想279

二、实施目标279

三、水产业布局279

四、重点工程建设280

第四篇 黄河三角洲退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技术与实践282

第十二章 黄河三角洲退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技术282

第一节 湿地恢复的概念及理论282

一、湿地恢复的概念282

二、湿地恢复的理论282

三、湿地恢复研究概况284

第二节 黄河三角洲湿地恢复的目标、策略与方法285

一、湿地恢复目标285

二、湿地恢复策略286

一、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工程设计概念287

二、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287

第三节 黄河三角洲退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工程设计287

三、湿地恢复方法287

三、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工程设计的主要指标288

四、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工程设计技术288

第四节 黄河三角洲退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工程优先项目290

一、浅海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工程290

二、滩涂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工程290

五、油田矿区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工程291

四、河流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工程291

三、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工程291

六、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工程292

第十三章 黄河三角洲退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实践293

第一节 黄河三角洲自然环境治理293

一、黄河入海流路治理293

二、海岸防护工程建设293

三、湿地引黄补源工程建设294

三、城市污水处理295

二、城乡垃圾处理295

一、空气质量控制295

第二节 黄河三角洲湿地污染治理295

四、河流污染治理296

五、水土流失治理296

第三节 黄河三角洲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296

一、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296

二、无棣贝壳堤岛与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建设297

第四节 黄河三角洲退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298

一、浅海湿地贝类养护模式298

二、滩涂湿地生态调控养殖模式298

三、潮间带养殖产业区建设299

四、滩涂盐化工高新产业区建设299

五、潮上带芦苇湿地恢复示范带建设299

六、退化湿地草甸恢复的横店草牧模式300

七、坑塘、沟渠湿地生态恢复的“桑基鱼塘”模式300

八、湖泊湿地污染生态恢复的“麻大湖”模式300

参考文献3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