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宪法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祖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815674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10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2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宪法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导言1
一、宪法学的研究对象和本教材的结构1
二、学习宪法的意义首先在于提高宪法意识2
三、学习宪法的方法在于理论联系实际2
第一章 宪法的一般理论4
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4
二、宪法是根本大法5
一、宪法是法的组成部分5
三、宪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8
四、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实际对比的表现8
第二节 宪法规范的特点10
一、宪法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10
二、宪法规范的特点11
第三节 宪法的类型12
一、实质分类13
二、形式分类13
一、生产关系是宪法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基础15
二、进步学说是宪法产生和发展的思想基础15
第四节 宪法的经济基础、思想基础和宪法原则15
三、宪法的基本原则17
第五节 宪法的作用24
一、宪法作用的含义24
二、宪法作用的前提条件24
三、宪法作用的具体表现25
第六节 违宪审查制度27
一、违宪审查制度的含义27
二、违宪审查制度的具体内容27
三、违宪审查与宪法解释28
四、违宪审查的主要模式和方式29
第二章 宪法的历史和发展趋势33
第一节 资本主义宪法的产生和发展3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宪法的产生和发展36
第三节 近代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历史38
一、近代中国宪法产生的社会经济政治原因38
二、近代中国宪法史可以概括为三种不同政治势力所要求的三种不同的宪法40
第四节 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历史47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48
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9
三、1975年宪法50
四、1978年宪法52
五、1982年宪法53
第五节 世界宪法的发展趋势58
一、资本主义宪法发展中公民权利范围的扩大,人权国际保护的加强58
二、违宪审查制度趋于完善59
三、宪法与国际法的结合59
四、社会主义国家人权保护和法治的发展60
第三章 国家性质61
第一节 国家性质的阶级基础61
一、我国的阶级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61
二、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63
三、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是我国阶级性质的根本标志66
第二节 政治基础68
一、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国家性质的旗帜68
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中最强大的政治力量69
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肩负领导国家建设,并维护劳动者利益的使命71
四、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不动摇74
五、进一步发展政治协商制度和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79
第三节 经济基础83
一、我国宪法对经济基础的保护首先是对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保护83
二、我国宪法对经济基础的保护包括对生产资料非公有制的保护87
三、我国宪法通过确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90
四、我国宪法通过确认相关的经济政策来稳定经济基础91
五、我国宪法对经济基础促进的五个方面93
第四节 文化特征95
一、中国特色的文化建设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95
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内容98
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任务101
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之一是发展教育科学文化101
五、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104
一、民主的人民选举制度是国家政权的基础,同时体现我国国家的性质107
第五节 群众基础107
二、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108
三、我国选举制度的民主程序110
第四章 国家形式115
第一节 政体115
一、政体的概念115
二、政权组织形式分类116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17
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119
五、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要求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20
一、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含义和基本标志123
第二节 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123
三、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历史原因、民族原因124
二、行政区划124
四、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125
五、特别行政区127
第三节 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129
一、国旗129
二、国歌132
三、国徽133
四、首都135
第一节 宪法确定的公民基本权利137
第五章 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137
一、我国公民享有政治方面的基本权利138
二、我国公民享有人身自由方面的基本权利143
三、我国公民享有经济文化方面的基本权利147
四、公民中特定人的权利152
第二节 宪法确定的公民基本义务155
一、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155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155
三、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157
五、依法纳税的义务158
四、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158
六、其他方面的义务159
第三节 公民基本权利义务的相互关系及特点159
一、公民的含义159
二、公民基本权利的概念161
三、公民基本义务的概念162
四、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相互关系162
五、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若干特点165
第四节 保障人权是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更高保障166
一、人权概念的发展和人权的基本内容168
二、正确认识我国人权和公民权利及自由的一致性169
三、我国致力于人权的保护和发展170
第五节 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合法权利和利益的保护174
一、国家保护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的合法权利和利益174
二、可给予外国人受庇护的权利175
第六章 国家机构176
第一节 国家机构概述176
一、国家机构的概念176
二、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的相互关系177
三、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178
四、国家机构的历史沿革180
第二节 中央国家机关183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83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88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1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3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197
六、最高人民法院198
七、最高人民检察院202
一、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206
第三节 地方国家机关206
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9
三、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212
四、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215
五、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法院217
六、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检察院219
第四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219
一、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性质和地位219
二、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产生、组成和任期220
三、自治机关的自治权221
一、特别行政区国家机关的特点223
第五节 特别行政区的国家机关223
二、特别行政区国家机关的设置224
第六节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227
一、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概念227
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性质和特征227
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同基层人民政府的关系229
四、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产生和发展229
五、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设立、组成、任期、向何组织负责、工作方式、内设机构和职权2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236
附录一23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一至第二条(1988)25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三至第十一条(1993)25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十二至第十七条(1999)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十八至第三十一条(2004)26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订)264
附录二288
法律专业《中国宪法》教学大纲288
附录三306
《中国宪法》模拟题及参考答案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