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听课 说课 上课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听课 说课 上课
  • 刘旭编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 ISBN:754084118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58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71页
  • 主题词:课堂教学-教学研究-中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听课 说课 上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观念:在教学实践中更新1

第一节 课程改革的趋势与观念更新2

一、当代课程改革的趋势2

二、新课程教学理念与传统教学理念的区别4

三、新课程对学习主体及主体性教育的全新阐释7

第二节 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改革的作用与影响9

一、课程内容与教材知识对课堂教学的作用与影响9

二、课程结构与课程管理的差异及其影响10

三、新课程对课堂控制方式的作用与影响10

四、课程价值和课程观的差异及其影响11

五、考试与评比制度的差异及其作用12

六、新课程对课堂环境的作用与影响13

第三节 新课程理念下的理想课堂14

一、理想的课堂是生活化的课堂14

二、理想的课堂是师生心灵相通的课堂15

三、理想的课堂是人性化的课堂17

第四节 用新课程理念推进课堂教学改革18

一、摆脱困惑,走进新课程18

二、在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的本质发展19

三、在优良的教学情境中实现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20

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摘录)23

第二章 教师:在课程改革中成长28

第一节 新课程呼唤教师的专业化发展28

一、教师专业化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28

二、课程改革需要教师成为研究者29

三、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特征与内容31

四、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团队合作32

第二节 教师在新课程中的作用34

一、具有新课程的意识34

二、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35

三、帮助学生建构知识35

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36

五、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37

第三节 走进新课程,在课改中发展自己38

一、需要重新认识的五个问题38

二、走进学生心灵,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发展自己46

第四节 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反思和超越49

一、教师在新课程中的反思49

二、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自我超越53

附:案例一:重复着,快乐着57

案例二:记我的一次教学经历反思58

资料一:好教师的十二种素质66

资料二:教师必须具备的十一种能力67

第三章 课堂:让学生学习的方式更科学69

第一节 深刻领会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习方式69

一、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含义70

二、新课程凸显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原因70

三、新学习方式的实质与理念追求71

四、新学习方式下教师的作用72

五、灵活运用新课程的学习方式74

第二节 正确把握学生自主学习的内涵76

一、自主学习的基本内涵:我是学习的主人76

二、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主动性77

三、自主学习的核心品质:独立性78

四、自主与他主的不同点79

第三节 正确认识和指导学生的合作学习80

一、充分认识合作学习的价值内涵80

二、把合作技能当作重要内容教给学生81

三、在异质分组的前提下合理排座83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员分工与交往素质培养84

五、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作用与策略87

六、合作学习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88

第四节 正确认识和指导学生的探究性学习90

一、课堂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90

二、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认识和体现探究性学习的特征92

三、进行科学探究性学习需要具备的条件94

四、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96

附:案例一:会了,可以“不听”——学习中的自主选择97

案例二:让数学走进生活——呼唤学生的“参与”与“合作”101

案例三:课堂成了“学生研究成果发布会”105

资料:协同——接受型合作学习策略109

第四章 教案:在规范中寻求创新113

第一节 教学设计的内容及其特征113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113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114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115

第二节 教学设计的主要方法118

一、制定教学目标的方法118

二、教学策略设计123

三、教学评价设计的要求131

第三节 教案编写的基本要求133

一、传统教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33

二、教案编写的基本要求134

三、教案编写的格式135

第四节 新课程条件下的备课与教案创新140

一、正确理解新课程条件下的备课140

二、新课程条件下备课的基本要求142

三、教师要带着问题备课143

四、集体备课应解决的问题146

五、怎样运用优秀的教案范例148

六、新课程条件下的教案创新150

附:案例一:《南方经济的发展》教案153

案例二:下课之后才完成的故事159

案例三:《老师说我是小蚌壳》教案设计160

案例四:《〈枫桥夜泊〉新解质疑》教案设计163

第五章 听课:在观察中把握课堂教学的真谛168

第一节 听课的主要特征与基本要求169

一、听课的主要特征169

二、听课的基本要求172

三、听课应克服的现象176

第二节 怎样观察与分析课堂教学178

一、听课时应观察的四个方面178

二、注意观察教学中素质教育特征的体现182

三、注意观察教师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189

四、注意观察教学中的几种不良现象192

第三节 怎样在听课中把握本质问题198

一、课堂评价:廉价的表扬不是激励198

二、学习过程:活跃的课堂不等于科学的设计200

三、学生参与:踊跃的发言并非都体现了主体地位202

附:案例:一堂估算课204

第六章 评课:在交流对话中改进教学217

第一节 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与指向217

一、课堂教学评价及其变革217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219

三、课堂教学评价的目标指向221

第二节 教学评价的内容、方法与原则225

一、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225

二、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226

三、教学评价的主要方法228

四、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229

第三节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230

一、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依据230

二、建立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理念与思路231

三、建立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232

第四节 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234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一般程序234

二、课堂教学评价指标解读238

三、课堂教学评价量表的使用说明242

附:案例一:一堂“失败”的好课244

案例二:邵公庄小学评价学生参与性的指标252

案例三:“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教学案例254

第七章 说课:走进教学研究的崭新殿堂260

第一节 说课及其作用260

一、什么是说课260

二、说课的作用261

三、说课与备课的关系263

四、说课与上课的关系264

第二节 说课的内容265

一、说教材——目标与内容的确定、选取和分析265

二、说学生——分析学习主体,研究学法267

三、说教法——介绍选择“教”的方法与策略268

四、说程序——介绍教学过程设计269

五、说得失——进行课后的教学反思271

第三节 说课的方法和类型272

一、说课的方法272

二、说课主要展现的过程272

三、说课的三个层次273

四、说课应注意的问题276

五、说课的类型277

第四节 说课的评价278

一、评价“说课”的内容278

二、评价“说课”的原则279

三、评价“说课”的方法280

四、优秀“说课”的评价标准280

附:案例一:《碱的含义氢氧化钠》说课稿282

案例二:说教法、学法——“一株紫丁香”(节选)287

案例三:说教学程序——“可能性”288

第八章 上课:让教学彰显艺术的魅力294

第一节 教学艺术的特征与功能295

一、教学艺术的内涵295

二、教学艺术的基本特征296

三、教学艺术的主要功能300

第二节 教学情境的创设艺术305

一、形式多样的教学引入艺术305

二、教学高潮的创设艺术311

三、别出心裁的结课艺术316

第三节 教学环境中的应变艺术321

一、把握课堂机遇的艺术322

二、处理课堂失误的艺术326

三、解决课堂意外的艺术330

第四节 课堂教学中的其他艺术334

一、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335

二、课堂提问的设计艺术340

三、教学媒体的应用艺术344

附:案例一:“你们的预言实现了!”348

案例二:听美国教师上《灰姑娘》(阅读课)349

主要参考文献354

后记3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