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财政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财政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11/30269524.jpg)
- 王国清,马骁,程谦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9946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20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337页
- 主题词:财政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财政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财政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1
一、财政学的研究对象1
二、财政学的研究范围1
三、财政学的研究方法2
第二节 财政学的形成与发展3
一、西方财政学的形成与发展3
二、当代中国财政学的发展6
本章小结8
关键词9
思考题9
阅读材料 党和国家领导人纵论财政9
第一章 财政概念与特征11
第一节 财政的概念11
一、财政的产生与发展11
二、财政的一般概念15
三、财政的公共性及发展15
四、国家财政与公共财政模式的关系18
第二节 财政的本质特征20
一、从财政现象入手考察财政的本质20
二、不同学派关于财政本质的不同理解21
三、财政本质特征的两个层次22
四、财政的一般特征23
五、财政的社会特征24
第三节 财政与经济的关系25
一、财政分配与经济关系的一般原理25
二、财政分配与生产的关系26
三、财政分配与其他社会产品分配形式的关系30
本章小结33
关键词34
思考题34
阅读材料 项怀诚论公共财政34
第二章 财政职能36
第一节 市场与政府36
一、市场失灵36
二、政府的经济作用39
三、政府行为的目标42
第二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44
一、维护国家的职能44
二、配置资源的职能44
三、分配收入的职能45
四、稳定经济的职能45
五、监督管理的职能46
本章小结46
关键词47
思考题47
阅读材料 为什么“政府失灵”比“市场失灵”更加危险?47
第三章 财政支出总论49
第一节 公共产品理论49
一、公共产品的概念与特征49
二、公共产品供给的均衡条件52
三、公共产品理论下的财政支出范围54
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张趋势与控制55
一、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55
二、财政支出增长理论变迁58
三、财政支出规模扩张的影响因素61
四、财政支出规模的控制62
第三节 财政支出的分类与结构64
一、财政支出的分类64
二、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因素66
三、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现实考察67
第四节 财政支出原则69
一、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原则69
二、公平原则70
三、效益原则70
本章小结71
关键词72
思考题72
阅读材料 草地上为什么会放牧过多的奶牛?72
第四章 购买支出(上):政府消费74
第一节 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74
一、行政管理和国防的属性74
二、行政管理支出的内容75
三、国防支出的内容76
第二节 科学、文教、卫生支出79
一、科教文卫事业的属性79
二、科学技术支出的内容79
三、教育事业支出的内容81
四、文卫事业支出的内容82
本章小结84
关键词84
思考题85
阅读材料 新中国成立60年最大投入规模——8500亿元医改投入引热议85
第五章 购买支出(下):政府投资88
第一节 政府投资概述88
一、政府投资的概念与特征88
二、政府投资的范围与管理模式89
第二节 基础产业投资90
一、基础产业的概念与特征90
二、基础产业的属性与投资重点91
三、基础产业投资的方向与规模91
四、基础产业投资的一般模式93
第三节 发展农业支出94
一、农业经济的属性94
二、农产品供求的特征95
三、发展农业支出的主要内容96
四、我国发展农业支出政策的变迁99
第四节 国家物资储备支出100
一、国家物资储备的概念100
二、国家物资储备的社会经济效应100
三、国家物资储备的构成101
本章小结102
关键词102
思考题102
阅读材料 美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启示103
第六章 转移支出104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104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与特征104
二、社会保障建立的理论基础106
三、社会保障体系及制度模式106
四、社会保障资金的分担与筹措机制110
五、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效应111
六、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路径113
第二节 财政补贴支出114
一、财政补贴的概念与特征114
二、财政补贴的分类115
三、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118
四、WTO框架下的财政补贴措施119
本章小结120
关键词120
思考题120
阅读材料 瑞士养老保险三大支柱面临挑战121
第七章 财政支出效果123
第一节 财政支出效果的基本分析与控制123
一、财政支出的宏观与微观效果123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借鉴124
三、财政透明度原则的运用125
第二节 财政支出的成本—效益分析法126
一、成本—效益分析法的概念126
二、成本—效益分析的程序与内容127
三、财政支出项目的比较与选择129
四、成本—效益分析法的局限性130
第三节 公共劳务收费法131
一、公共劳务收费法的概念131
二、公共劳务的定价方法132
本章小结133
关键词133
思考题133
阅读材料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134
第八章 财政收入总论139
第一节 财政收入规模及其决定因素139
一、财政收入规模的衡量139
二、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141
第二节 财政收入的分类与结构143
一、财政收入的分类143
二、财政收入的形式结构144
三、财政收入的来源结构148
本章小结151
关键词152
思考题152
阅读材料 2008年全国财政收入及其结构情况152
第九章 税收原理154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与特征154
一、税收的概念154
二、税收的一般特征155
第二节 税收原则理论156
一、税收原则的产生与发展156
二、税收财政原则159
三、税收公平原则160
四、税收效率原则164
第三节 税收负担理论166
一、税收负担的概念166
二、税收负担的分类166
三、税收负担的衡量167
四、税收负担的影响因素168
五、我国税收负担的现实考察170
第四节 税负转嫁理论174
一、税负转嫁与税负归宿174
二、税负转嫁的形式175
三、税负转嫁的一般规律176
本章小结179
关键词180
思考题180
阅读材料 理性看待中国“税负痛苦指数”180
第十章 税收制度183
第一节 税收制度概述183
一、税收制度的概念183
二、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183
三、税收分类185
第二节 税收制度各论186
一、流转税制度186
二、收益所得税制度188
三、资源、财产、行为税制度190
第三节 税制结构理论191
一、税制结构与税制模式191
二、税制结构的影响因素192
三、税制结构模式的选择193
本章小结194
关键词194
思考题194
阅读材料最优税制理论195
第十一章 国际税收198
第一节 国际税收概述198
一、国际税收的概念198
二、国际税收与税收管辖权199
三、跨国关联企业征税202
第二节 国际重复征税及其免除204
一、国际重复征税的概念204
二、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原因204
三、国际重复征税的免除205
第三节 国际避税、逃税与防范208
一、国际逃税与国际避税208
二、反国际避税、逃税的措施209
第四节 国际税收协定210
一、国际税收协定范本210
二、国际税收协定的主要内容210
三、国际税收协定的签订211
四、我国对外缔结税收协定的情况211
本章小结212
关键词212
思考题212
阅读材料 我国对外签订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一览表213
第十二章 国有资产收入与非税收入217
第一节 国有资产收入217
一、国有资产收入的概念217
二、国有经济收入217
三、国家金融资产收入218
四、国有资源收入220
第二节 国有资产管理与收益分配制度222
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222
二、国有资产收益分配制度225
三、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管理制度230
第三节 政府收费收入230
一、政府收费的概念与特征230
二、行政事业性收费231
三、专项收费234
四、罚没收入235
第四节 政府性基金收入与彩票公益金收入237
一、政府性基金收入237
二、彩票公益金收入240
本章小结240
关键词241
思考题241
阅读材料 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241
第十三章 公债244
第一节 公债概述244
一、公债的概念244
二、公债的产生与发展245
三、公债的分类246
四、公债的基本功能247
第二节 公债的发行与偿还248
一、公债的发行规模、期限与利率248
二、公债的发行价格和方式250
三、公债的付息与偿还251
第三节 公债市场252
一、公债市场的概念与功能252
二、公债发行市场252
三、公债流通市场253
第四节 公债的负担与限度254
一、公债的负担254
二、公债的限度255
三、公债负担与限度的衡量256
本章小结259
关键词259
思考题260
阅读材料 李嘉图等价定理260
第十四章 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263
第一节 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概述263
一、政府间的职责分工263
二、政府间事权的划分264
三、政府间收入权限的划分265
第二节 财政管理体制266
一、财政管理体制的概念266
二、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266
三、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演变267
四、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内容268
五、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调整与完善270
第三节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272
一、转移支付制度的概念272
二、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272
三、转移支付制度的类型274
四、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框架体系275
本章小结278
关键词279
思考题279
阅读材料 财政部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279
第十五章 政府预算管理与财政监督281
第一节 政府预算概述281
一、政府预算的概念与特征281
二、政府预算的分类282
三、政府预算草案的编制285
四、政府预算的执行287
五、政府财政决算288
第二节 政府预算制度改革288
一、政府收支科目改革288
二、部门预算制度改革289
三、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290
四、政府采购制度建设291
第三节 财政监督293
一、财政监督的概念及其特征293
二、财政监督主体293
三、财政监督方式294
四、财政监督方法295
本章小结296
关键词296
思考题297
阅读材料 全面提高财政预算的统一性和完整性297
第十六章财政与宏观调控299
第一节 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299
一、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299
二、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目标300
第二节 财政平衡、财政赤字的宏观经济效应302
一、财政平衡的宏观经济效应302
二、财政赤字的宏观经济效应303
第三节 财政宏观调控政策的选择304
一、财政预算政策304
二、政府投资政策306
三、税收政策308
四、公债政策308
第四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309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同一性309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调控的方式311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控的时机选择313
本章小结314
关键词315
思考题315
阅读材料 由稳健到积极——全球金融危机之际财政政策的及时转向315
主要参考文献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