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二十世纪疑古思潮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二十世纪疑古思潮
  • 吴少珉,赵金昭主编;张京华等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学苑出版社
  • ISBN:780060246X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632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641页
  • 主题词:中国-古代史-史学流派-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二十世纪疑古思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古史辨派的形成:时代条件、学术渊源和思想意义1

第一节 古史辨派与“五四”反封建思想和科学思想的关系1

(一)“五四”时期反封建的时代潮流为古史辨派的产生开辟了道路1

(二)在西方近代科学观念与中国现代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古史辨派成为中西学术交融的产物15

第二节 传统学术中疑古辨伪思想的发展21

(一)传统史学中疑古辨伪思想的深远影响22

(二)古史辨派对传统学术中疑古辨伪思想的继承和超越31

第三节 晚清今文学派疑经辨伪思想的影响及经学子学的互动71

(一)晚清今文学派疑古辨伪思想对古史辨派的影响71

(二)经学与子学互动激发了学术界解放思想的勇气85

第四节 古史辨派与西方史学思想的传入95

(一)西方历史进化论的传入,更新了人们的思想观念95

(二)美国实用主义史学方法对胡适、顾颉刚的影响102

(三)西方实证主义史学的影响106

第二章 古史辨派的学术成果:若干问题的分析和总结112

第一节 顾颉刚的《中国辨伪史略》112

(一)文中存在的若干问题115

(二)继续轻易使用默证119

(三)关于史官之作与民间传说120

(四)关于“移置法”的运用问题121

(五)关于“三重论证”问题124

(六)关于古代神话问题128

(七)关于造伪运动问题129

(八)将假设直接判定为结论134

(九)对中国史学传统的基本估计138

第二节 顾颉刚的《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141

(一)主要观点以及存在的问题143

(二)钱穆《刘向歆父子年谱》150

(三)钱穆《评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155

(四)杨宽《刘歆冤词》158

(五)“意为进退”的“班马异同法”162

(六)关于“时代思潮”问题175

(七)关于经学及今古文传统问题182

(八)关于史料学定位问题203

第三节 顾颉刚、杨向奎《三皇考》与顾颉刚、童书业《夏史三论》210

(一)《三皇考》的主要论点及若干问题211

(二)《夏史三论》的学术倾向及所存在的问题225

第四节 顾颉刚的《尚书》研究244

第三章 古史辨派与20世纪学术史:几种视角的考察263

第一节 顾颉刚与胡适的学术异同263

(一)胡适与古史辨派263

(二)胡适“缩短”“拉长”两阶段说267

(三)胡适与顾颉刚的学术异同284

第二节 顾颉刚的上古史研究:以先商王亥问题为例299

第三节 疑古与考古的互动:顾颉刚对考古学成果的运用313

(一)提出“层累说”与古史辨派创立时期317

(二)提出“战国秦汉造伪说”时期349

(三)依据甲骨文论证古代不是黄金时代358

(四)建国后的学术定位及其最后遗憾359

第四节 从古史研究到神话学研究:以杨宽《中国上古史导论》为例370

(一)杨宽与古史辨派的学术关联374

(二)考古学及史观派的学术背景383

(三)杨文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388

(一)总结与奠基——梁启超辨伪理论成就399

第五节 古史辨派与辨伪学:梁启超、钱穆、罗根泽、张心澄的文献考辨399

(二)钱穆与古籍考辨414

(三)罗根泽、张心澄的辨伪成就430

第六节 “疑古派”与中国现代学术走向439

(一)冯友兰“信古、疑古、释古”三阶段说439

(二)顾颉刚“疑古并不能自成一派”说444

(三)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说446

(四)由胡适“剥皮主义”与钱穆“高山下石”之喻反思梁启超“先秦学占学界第一之位置”451

(五)信古、疑古、考古、释古四阶段说与梁启超四阶段说的对应关系457

第一节 20世纪后半期学术新趋势的若干特点464

第四章 20世纪后半期的学术嬗新:对古史辨派作用与局限的检讨464

第二节 当代学者对古史辨派及其方法的评论514

(一)关于《左传》和《周礼》的新发现521

(二)关于《老子》其人其书527

(三)关于《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的争论530

(四)《文子》的真伪之争534

(五)关于《鹖冠子》、《六韬》的真伪问题537

(六)对《孔子家语》的新看法541

(七)对《晏子春秋》的再认识543

(八)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订正史书记载的讹误547

(九)银雀山汉简与马陵之战550

第三节 “重建古史”与“走出疑古时代”555

(一)李济的古史重建活动559

(二)徐旭生的古史传说研究571

(三)张光直三代考古学文化研究577

(四)苏秉琦考古学文化谱系的建立585

(五)李学勤论“重新估价中国古代文明”与“走出疑古时代”590

(六)林甘泉对“疑古”和重建古史体系的看法593

第四节 关于上古历史的最新探讨及其前景596

主要参考文献620

后记6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