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1990-2003中国大变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1990-2003中国大变化](https://www.shukui.net/cover/72/33175900.jpg)
- 康健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5052532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1168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789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1990-2003中国大变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卷 姓“资”姓“社”问三年3
一、1990:“两问”奇文初登台3
二、1991:邓小平春节放言5
三、1991:皇甫平宏文四论8
四、1991:“两问”围剿皇甫平之一12
五、1991:“两问”围剿皇甫平之二16
六、1991:“两问”围剿皇甫平之三17
七、1991:“两问”围剿皇甫平之四19
八、1991:“两问”围剿皇甫平之五21
九、12年后的回忆——“皇甫平”文章发表的前前后后之一25
十、12年后的回忆——“皇甫平”文章发表的前前后后之二27
十一、12年后的回忆——“皇甫平”文章发表的前前后后之三29
附一 皇甫平“四论”32
附二 反“左”备忘录40
附三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当代中国国家政治生活主题的转换138
第二卷 东方风来满眼春183
一、春天的故事之一——邓小平在深圳183
1.1992年1月19日183
2.1992年1月20日(上)185
3.1992年1月20日(下)187
4.1992年1月21日189
5.1992年1月22日190
6.1992年1月22日192
7.1992年1月23日193
二、春天的故事之二——记邓小平在珠海196
1.1992年1月23日196
2.1992年1月24日197
3.1992年1月24日198
4.1992年1月25日200
5.1992年1月25日202
6.1992年1月27日204
1.“皇甫平”事件206
三、春天的故事之三——最后辉煌206
2.南国卷起邓旋风209
3.为身后确定了改革路线213
4.两代人权力稳定交接214
四、春天的故事之四——大潮新起218
1.退了休的邓小平又说话了218
1.1 “春江水暖鸭先知”218
1.2 口头传播“红头文件”221
1.3 “猫”与生产力222
1.4 生产力与“耗子”224
1.5 “总设计师”的宣言226
1.6 “要管100年”230
2.十年辛苦不寻常232
2.1 1978:历史的转折233
2.2 新生的土地238
2.3 “包”字进城246
2.4 崛起的特区252
2.5 政治体制改革的起步257
3.历史的契机261
3.1 苏东剧变后的沉思262
3.2 周边国家的崛起与挑战268
3.3 世界区域集团化271
3.4 在“毛泽东热”的表象后面273
3.5 在十四大召开前夕284
3.6 活力勃发的困惑287
4.巨人的脚步293
4.1 深圳考察 珠海巡礼293
4.2 上海之行296
4.3 关于巨人南方视察的传说301
5.南方视察效应301
5.1 鸿雁报春301
5.2 春风动京华305
5.3 在人代会上307
6.1 新路标308
6.在历史的制高点上308
6.2 改革姓“社”不姓“资”314
6.3 “不改革就没有出路”322
6.4 “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327
6.5 “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329
6.6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332
7.改革的新蓝图342
7.1 企业机制大转换344
7.2 住房、退休、医疗制度的新走向350
7.3 议论纷纷的股份制355
7.4 证券、股票与债券359
7.5 让经济特区的步子更快一些364
7.6 三资企业的发展367
7.7 邓小平南方视察之后的“股票热”372
附一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380
附二 中共中央贯彻邓小平南方谈话388
第三卷 市场经济成定论427
一、“吴市场”一波三折427
1.“计划与市场”争论第一波427
2.“计划与市场”争论第二波430
3.“计划与市场”争论第三波433
4.余波:《论竞争性的市场体制》出版风波437
5.争论的终结439
1.1979年11月26日: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442
二、邓小平一锤定音442
2.1980年1月16日:目前的形势和任务445
3.1984年10月12日: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462
4.1985年10月23日: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467
5.1987年2月6日: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469
6.1988年9月12日:中央要有权威470
7.1989年6月9日:在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时的讲话471
8.1990年12月24日: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474
三、全中国八方响应476
1.江泽民1992年6月1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476
2.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上的政治报告480
3.万里论农村经济的发展要由双轨制走向市场经济502
4.万里论市场经济是国家振兴的必由之路507
5.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509
附一 顾准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524
附二 社会各界谈市场经济559
附三 走向市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694
附四 市场经济十年间699
第四卷 神州处处商潮涌705
一、潮涌中华705
二、神州处处711
1.“下海”与“商潮”753
三、“下海”三谈753
2.“下海”与“下岗”755
3.“下海”与“充电”756
四、弄潮儿向潮头立759
1.官员临“海”彷徨759
2.校园不再平静760
3.消费再起热浪762
4.文人“下海”纷纷763
5.科技进军市场765
6.“十亿人民九亿商”766
1.下海768
五、商海故事之一——一个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768
2.用人769
3.揽才770
4.事业772
5.管理773
6.文化774
7.其实你不用去远方775
六、商海故事之二——“巨人”的足迹777
1.引子:一个神话的破灭777
2.夸父逐日781
2.1 童年的“史大胆”781
2.2 要命的十三天782
2.3 再进“集中营”784
2.4 巨人诞生785
2.5 夸父逐日787
3.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789
3.1 大步向前789
3.2 聚焦、聚焦、再聚焦791
3.3 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794
3.4 “巨人现象”795
3.5 遗憾与温馨799
4.更上层楼801
4.1 新年的雄心和“脱胎换骨”801
4.2 楼滨龙就任总裁804
4.3 唱一支整顿曲805
4.4 更上层楼807
5.二次创业809
5.1 “狼来了”809
5.2 管理青春期811
5.3 施政纲领812
5.4 重组816
5.5 巨人脑黄金登场817
6.巨人脑黄金819
6.1 啥玩意819
6.2 让一亿人先聪明起来821
6.3 市场也疯狂824
6.4 胸中自有雄兵百万826
6.5 向全国进军828
6.6 “上帝”的声音832
6.7 皇帝的新装836
7. “三大战役”840
7.1 “到远方去!”840
7.2 运筹帷幄843
7.3 发起总攻845
7.4 巨人大行动848
7.5 “加油,加油!”850
8.1 乌云飘来了853
8.海天风云853
8.2 二次整顿856
8.3 “巨人模式”858
8.4 “黄埔军校”862
8.5 秋季攻势864
8.6 西南之行867
9.夕阳在燃烧870
9.1 减肥新概念870
9.2 战时体制872
9.3 决战巨不肥874
9.4 梦中的大厦877
9.5 残阳如血880
9.6 巨人风波882
9.7 路在何方887
10.冷峻的反思:十个结论891
10.1 目标和大跃进891
10.2 战略与多元化陷阱893
10.3 “革命者”的个性896
10.4 军事和经济899
10.5 决策和体制902
10.6 两难选择:人员问题906
10.7 政府与社会911
11.结语:并非多余的话917
七、商海故事之三——一个记者眼中的深圳股市919
1.引子919
2.“要坚决地试”920
3.上海大涨921
4.深圳沸腾了923
5.“狼多肉少”924
6.不祥之兆925
7.出事了925
8.“高压水炮停在十字街头”927
1.走马观股市931
八、商海故事之四——一个记者眼中的上海股市931
2.证券市场炙手可热933
3.沈阳——旺火烘基金,可喜亦可忧935
4.上海股市狂跌即景936
5.上海股票认购证黑市交易一瞥939
6.上海股票纠纷面面观943
7.上海股市剧跌946
8.风乍起 拾级上扬终成势949
9.“大户室”:上海股市神秘圈950
10.亮相以后的国债期货交易956
11.危乎高哉 上海股市破天价957
12.玩的不仅是心跳959
13.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牛”又归去961
14.电脑强拽人气,死牛归去来兮963
15.五月沪市陷入“梅雨季节”965
16.苏吴发股:心潮逐浪高967
17.“练”股评的“腕儿”们969
18.尖峰股票上市公告书有关问题调查手记971
19.上海首批新股认购证发售侧记974
20.宝安向中国股市“发难”977
21.再见你,依然是那种心跳的感觉982
22.12月20日沪市暴跌散记984
23.北京发股——潇洒“赌”一回987
24.北京新股一级半市场探秘990
25.当“涨”声暴风骤雨般响起之时……992
26.“我总感到一股不可抗拒力”996
27.而今迈步从头越1000
28.“内部职工股”上市流通后的思考1001
29.凤凰股票“异动”1002
30.“宝延风波”画上句号了吗?1004
31.“弃权概念股”可休矣1005
32.“广船”误开“开”出的话题1006
33.弄股人说1007
34.在发展中求稳定1012
35.股市者,我们的股市!1014
36.过把瘾别死1016
37.言股与谁?1018
第五卷 治理整顿“软着陆”1035
一、“软着陆”:朱镕基的故事1035
1.“同床异梦”1035
2.火上加油1038
3.副总理出山1039
4.江泽民的支持与朱镕基的品格1041
5.关于印钞机的转速1043
6.乘“机”改革1046
7.转折1048
1.1992年下半年就已经显示出失衡的苗头1050
二、“软着陆”与深化改革1050
2.1993年的宏观调控不同于1988年的宏观调控1052
3.1993—1994:改革大步突破1054
三、“软着陆”与宏观调控1056
1.1993年上半年的经济形势1056
2.宏观调控方针的制定1058
3.宏观调控方针的实施1062
4.国民经济的“软着陆”1066
附一 朱镕基论“软着陆”1069
附二 议论纷纷话“调控”1118
1.“中央的考虑”1171
一、邓小平痛定思痛: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1171
第六卷 制度反腐开新篇1171
2.“三个方面的要求”1172
3.“主要的弊端”1175
4.“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1179
5.“任务的关键”1181
二、开新篇制度反腐1184
1.中央的决定和部署1184
2.查处一批大案要案1186
3.反腐败斗争的阶段性成果1192
4.整顿党风的系列举措1194
5.惩治腐败的双刃利剑1195
6.加强党建的有益探索1197
三、制度反腐大案选1200
1.成克杰案1200
2.李真案1210
3.慕马案1215
4.李纪周案1223
附一 中共中央制度建设文件精选1233
附二 社会各界制度反腐言论集锦1358
一、百年梦圆:香港回归1465
1.中国为什么不急于收回香港1465
第七卷 港澳回归成一统1465
2.预委会成立1466
3.港人筹建推委会1468
4.确立参选人资格1469
5.候选人顺利产生1470
6.董建华特首亮相1471
7.伟大时刻来临1471
二、九九归一:澳门回归1474
1.共和国的策略1474
2.过渡期的三大问题1489
3.回归前的澳门经济1504
4.澳门社会治安问题1514
5.葡方的承诺1523
6.1999:大势所趋1528
7.实质性的一步:全国人大澳门特别1553
附一 邓小平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的讲话1571
附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575
附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596
第八卷 敞开胸怀向世界1615
一、漫漫长长入关路1615
1.市场经济与入关谈判1615
2.少数人谈判 多数人喝咖啡1616
3.朱镕基的谈判技巧1618
4.满足欧盟的自尊心1621
5.外国人还是疑虑重重1622
6.我不流泪1623
二、申奥申博梦终圆1626
1.百年奥运梦终圆1626
2.申奥成功有启迪1628
3.申博成功意味深1631
三、多极外交转乾坤1636
1.十三年来的外交成就1636
2.推动中美合作1647
1.1 美国炒作“中国的崩溃论”1657
1.别人在对我们说“不”1657
四、民间声音细细听1657
1.2 日本的《自尊》1658
1.3 印尼的骚乱1662
1.4 民族主义分析1664
2.我们是否应该说“不”1669
2.1 邓小平应对从容1669
2.2 新的碰撞1672
3.中国不能说“不”1681
3.1 中国可以说不1681
3.2 说“不”危害中国国家利益1689
3.3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1695
附一 中国入世议定书1702
附二 WTO与中国银行业的抉择1864
第九卷 “三个代表”为指导1877
一、“三个代表”——高州“三讲”大会纪实1877
1.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1877
2.高屋建瓴的理论概括1879
二、与时俱进——中共中央纪念建党80周年大会纪实1881
1.历史性的科学总结1881
2.一次新的理论飞跃1882
3.新世纪的政治宣言1884
附一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1885
附二 社会各界谈“三个代表”1963
第十卷 小康社会奔前程2081
一、万众归心十六大2081
1.报告的起草2081
2.全党智慧的结晶2084
3.三个代表:报告的灵魂2087
二、小康社会奔前程2090
1.小康生活和小康社会2090
2.建设小康 振兴中华2093
3.“小康社会”思想源流2103
4.建设小康的历史前提2110
5.建设小康的奋斗目标2126
6.建设小康:中国发展十大跨越2142
7.建设小康:百姓生活十大变迁2147
三、新总书记胡锦涛2152
1.意味深长的出行2152
2.字字千钧的承诺2155
3.举国上下抗“非典”2161
附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163
附二 中国共产党章程2188
附三 社会各界学习十六大精神2205
代结语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7月1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2460
后记2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