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理探索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法理探索
  • 周旺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5130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629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649页
  • 主题词:法理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法理探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一、法学是什么样的学问?1

(一)法学是历史和国情的范畴1

(二)法学是经世致用的学问3

(三)法学以法为主要研究对象6

(四)法学的体系和学科界分11

(五)法学的研究方法及其体系14

二、法理学的学科问题19

(一)法理学的涵义和冠名19

(二)法理学与法哲学21

(三)作为独立学科的法理学23

(四)法理学的对象和范围26

(五)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位置30

三、西方法理学历史鸟瞰34

(一)源头:希腊罗马时代34

(二)中世纪:神学观和注释人文学派39

(三)启蒙与古典自然法学派40

(四)19世纪三大法学流派42

(五)当代西方法理学掠影48

四、法律价值的几个基本问题51

(一)法律价值界说52

(二)法律价值何在55

(三)法律价值特性60

(四)法律价值观念64

五、论法律的秩序价值69

(一)人类面前的两种秩序70

(二)法律秩序诠释72

(三)法律秩序价值的位阶75

(四)法律秩序价值的类别和体现78

(五)法律秩序的价值实现及条件82

(六)法律秩序的价值尺度及实现方法86

六、论法律利益91

(一)作为生活资源的利益92

(二)法律利益与法律权利95

(三)法律利益的成因和实现97

(四)法律利益调处的标准和原则99

七、论作为高层次伦理规范的正义105

(一)普洛透斯似的脸106

(二)作为高层次伦理规范的正义109

(三)正义的统辖范围及其类别116

(四)正义的多重基本属性120

(五)正义的本质和根本价值125

八、论作为第三种规范的法律正义129

(一)应当澄清的模糊意念129

(二)法律正义与正义132

(三)法律正义与法137

九、论法律正义的成因和实现144

(一)法律正义的成因144

(二)法律正义的实现方式和途径149

(三)法律正义的实现与法治建设154

十、论作为支配性力量的权力资源159

(一)权力研究的现状和学术基础160

(二)作为支配性力量的权力资源162

(三)权力资源对我们的影响和价值169

十一、论权力资源的法律调控动因175

(一)法治与权力资源的法律调控176

(二)权力资源的合法化与法律调控180

(三)法律调控与权力资源弊病的抑制187

(四)权力资源法律调控的可能性192

十二、论权力资源的法律调控方式198

(一)权力资源调控与民主宪政制度198

(二)权力资源调控与分权制衡制度205

(三)权力调控重点和权利保障及责任追究问题212

(四)权力资源调控的传统形式和新形式220

(一)远非成熟的研究状况226

十三、论重新研究法的渊源226

(二)法的资源、进路和动因230

(三)可能之法而非已然之法238

(四)历史和时空的现象243

十四、论法的渊源意识的觉醒250

(一)法的渊源意识的基础和依托250

(二)法的渊源意识的实际情境254

(三)奥斯汀和其他学人的努力259

(四)法的渊源意识觉醒的方向和标识265

十五、论法的渊源的价值实现270

(一)认知法的渊源价值270

(二)法的渊源价值与实际生活275

(三)良法美制与法的渊源价值279

(四)法的渊源的选择和提炼284

十六、论法的渊源与法的形式界分289

(一)学术基础仍然薄弱289

(二)两相混淆的严重情形293

(三)混淆引致的负面结果299

(四)两种事物和两种价值304

(五)廓清几个迷点311

十七、法典在制度文明中的位置316

(一)法典是制度文明的显豁篇章317

(二)法典是治国治法的要途要径322

(三)法典是法的形式的最高阶段332

十八、中国现时期地方法的形式344

(一)现时期地方法的形式体系344

(二)现时期的地方性法规346

(三)现时期的自治法规354

(四)现时期的经济特区法规357

(五)现时期的地方政府规章361

十九、中国历代成文法述论365

(一)成文法是法律发达过程中的高级形式366

(二)中国早先的成文法370

(三)李悝的法经和魏晋的新律376

(四)汉唐宋明清成文法编制的主要成就381

(五)中国成文法的主要形式395

(六)中国成文法的主要渊源410

(七)为中国成文法的公布辩解420

(八)中国成文法的阙失426

(九)余论三则:关系、原素、书目438

二十、论法之难行之源448

(一)法之难行的严峻局面449

(二)法之难行的立法之源452

(三)法之难行的行政之源456

(四)法之难行的司法之源462

(五)法之难行的法学之源466

(六)法之难行的传统之源474

二十一、论中国现行法律解释制度480

(一)法律解释在法制整体中的位置481

(二)中国现行法律解释的制度框架484

(三)中国法律解释制度中存在的问题486

(四)谁更有权解释中国的法律489

(五)完善中国法律解释的运作制度494

二十二、论WTO与中国法制的调整502

(一)向制度文明推进:中国改革的新主题502

(二)WTO规则:法律制度文明的典范506

(三)同WTO规则对接:中国法律制度的调整512

二十三、法治与人治之间521

二十四、良法与恶法之间542

二十五、中国法理学的若干迷点560

二十六、考量法与“非典”的关联584

二十七、法律应变机制现代化程度检视587

二十八、司法改革的一个切实创意590

附录 北京大学法学理论专业阅读书目5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