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杨式太极拳学练释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杨式太极拳学练释疑
  • 奚桂忠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00347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32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40页
  • 主题词:太极拳,杨式-问答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杨式太极拳学练释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一、预备势时如何理解“与肩同宽”?1

二、预备势的两手掌位置3

三、练起势时如何做到“手走弧形、臂要旋”?5

四、练左掤时如何做到“上下相随”?8

五、左掤后脚的角度应以几度为宜?12

六、左掤的练法15

七、右掤时如何理解“走手不走肘”?20

八、?式时如何做到“引进落空”?23

九、?式前后如何使动作“绵绵不断”?26

十、挤式后脚的角度应以几度为宜?28

十一、挤式时如何理解“边转边挤”、“似贴非贴”和“斜进正出”?30

十二、演练挤式时如何防止“突臀”?34

十三、关于前辈挤式拳照和图片的质疑36

十四、按式时如何理解“平进平出”?37

十五、按式后接做单鞭时如何做到“实脚转身”?41

十六、练单鞭时如何做到“两膊相系、两膊相随”?44

十七、单鞭时如何理解“三尖相对”?49

十八、提手上势时如何做到“坠肘”、“张肘”?55

十九、练白鹤亮翅时如何做“靠”59

二十、白鹤亮翅时如何做到“对拉拔长”?62

二十一、白鹤亮翅接左搂膝拗步时如何做到神贯顶?64

二十二、练左搂膝拗步时如何理解“一动无有不动”?67

二十三、手挥琵琶时如何做到“迈步似猫行”?74

二十四、手挥琵琶与提手上势的练法有什么不同?76

二十五、右搂膝拗步接做左搂膝拗步时如何做到“脚走弧形”?79

二十六、练搬拦捶时如何理解“用意不用力”?81

二十七、如何区别“按”与“闭”?87

二十八、十字手前后两腿怎样“分清虚实”?91

二十九、抱虎归山时如何应用眼法?94

三十、练肘底捶时如何分清两手臂的虚实?100

三十一、练倒撵猴时如何贯彻“腰为主宰”这一准则?104

三十二、斜飞式时如何做到“八面支撑”和“八面转换灵便”?110

三十三、练斜飞式和接做提手上势时如何理解开与合?115

三十四、扇通臂时如何理解“瓦爿掌”和“坐腕”?118

三十五、练撇身捶和进步搬拦捶时如何理解“着人成拳”?121

三十六、在做云手、按和海底针三式时如何理解“立身中正”?125

三十七、练搬式和云手时如何做到“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指”?130

三十八、练云手时如何理解“从劲入手”和“掤劲不丢”?133

三十九、左右分脚时如何打出“四个隅角”?138

四十、转身左蹬脚时如何使“下盘稳固”?141

四十一、练栽捶时如何理解“松与紧”?144

四十二、练左打虎式时如何理解“速度均匀”?148

四十三、练双风贯耳时如何呼吸?如何理解“气沉丹田”?153

四十四、练野马分鬃时如何理解“动中求静”?160

四十五、野马分鬃、揽雀尾和搂膝拗步的两脚横向距离有什么不同?169

四十六、练玉女穿梭时如何理解“内外相合”?172

四十七、下势接做金鸡独立时如何起立?177

四十八、练白蛇吐信和穿掌时如何理解“四骈指”?178

四十九、指裆捶与搬拦捶、栽捶定式时右拳高度的区别180

五十、练上步七星时如何打出“七星拳”?181

五十一、退步跨虎与白鹤亮翅手法的区别184

五十二、做转身摆莲旋转时,如何理解“立如平准,活似车轮”?185

五十三、练摆莲时如何理解“含胸拔背”?190

五十四、弯弓射虎与右打虎的拳法有什么不同?193

五十五、收势时两腿何时还原?194

附录1 试述杨式太极拳习练之要求——参加《傅钟文老师杨式太极拳短期研究班》的体会196

附录2 迈太极步的24点要求210

附录3 《嫡传杨式太极拳教练法》的跋文214

附录4 拳德之探讨217

附录5 咏傅钟文先师——敬献“傅钟文老师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228

跋 徐芳骞2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