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沂源民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沂源民俗](https://www.shukui.net/cover/56/33133272.jpg)
- 刘曙升主编;沂源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ISBN:7801535561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49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58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沂源民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 乌丙安1
概述1
目录1
贺《沂源民俗》出版 叶涛4
前言7
凡例9
第一编 村落·家庭·社群17
第一章 村落17
第一节 村落形成17
第二节 村落管理22
第三节 村内活动27
第四节 村际关系29
第一节 家族谱系30
第二章 家族30
第二节 九族、五服、门氏32
第三节 族务管理33
第三章 家庭35
第一节 家族构成35
第二节 三党亲属及义亲41
第三节 家长、家规、家风44
第四节 赡养及分家46
第五节 家教49
第四章 社会群体59
第一节 社会群体的分类59
第二节 社团组织62
第一节 祈子70
第二编 人生礼仪70
第一章 生育习俗70
第二节 有喜71
第三节 催生、接生74
第四节 坐月子77
第五节 过百日、认干亲、抓周81
第六节 喂养与起名83
第二章 婚嫁习俗88
第一节 说媒(议婚)88
第二节 相亲90
第三节 订婚(换疏、送书、下柬)92
第四节 婚前准备98
第五节 发嫁、迎娶仪式107
第六节 建国后婚嫁礼俗的演变116
第七节 特殊婚俗119
第八节 婚姻禁忌123
第三章 寿诞习俗127
第一节 儿童生日127
第二节 祝寿128
第三节 成人生日131
第四章 丧葬习俗132
第一节 入棺132
第二节 理事135
第三节 守丧139
第四节 发丧142
第五节 棺材及墓室148
第六节 丧后诸事151
第七节 建国后丧葬习俗的变化156
第五章 社交礼仪159
第一节 一般社交礼仪159
第二节 祝贺慰问礼俗160
第三编 衣食住行165
第一章 服饰165
第一节 帽巾、发型、头饰165
第二节 体衣171
第三节 鞋袜175
第四节 民间儿童服饰180
第五节 婚服183
第六节 服装演变185
第七节 穿衣禁忌187
第二章 饮食民俗188
第一节 饮食188
第二节 特色食品196
第三节 酒宴习俗202
第四节 茶俗209
第三章 居住213
第一节 院落选址214
第二节 建房215
第三节 院落组合220
第四节 照明设施221
第五节 半门子222
第六节 居室布局223
第一节 择吉送迎225
第四章 出行225
第二节 交通工具226
第四编 岁时节令232
第一章 传统节令232
第一节 过年232
第二节 二月二龙抬头节243
第三节 寒食、清明、三月三245
第四节 端午节248
第五节 麦收后的习俗249
第六节 六月六祭山神250
第七节 七月十五荐新祭祖252
第九节 八月十五团圆节253
第八节 伏日253
第十节 “十月一”与冬至255
第十一节 禁忌日——杨公忌255
第二章 现代节日258
第一节 法定节日258
第二节 新兴的外来节日263
第五编 生产习俗265
第一章 农业生产265
第一节 土地265
第二节 种植习俗272
第三节 农业用具、机械279
第一节 生产模式296
第二章 畜牧业生产习俗297
第二节 饲养管理298
第三节 牛羊的役使301
第三章 蚕茧生产习俗306
第一节 山蚕生产307
第二节 桑蚕生产308
第四章 林果业生产习俗314
第一节 造林绿化314
第二节 果树栽培316
第五章 烤烟生产习俗322
第一节 烟草种植322
第二节 黄烟销售326
第六章 蔬菜生产习俗329
第一节 蔬菜栽培329
第二节 越夏蔬菜331
第三节 菌草蔬菜332
第七章 旧时棉布的纺织和印染334
第一节 纺纱334
第二节 织布335
第三节 印染336
第八章 柿子酒的传统制作工艺339
第一节 工具制作339
第二节 柿子酒的酿蒸方法341
第三节 柿子酒的储存与勾兑343
第六编 匠作·商贸346
第一章 工匠346
第一节 工匠收徒346
第二节 石匠349
第三节 木匠353
第四节 窑匠356
第五节 铁匠360
第六节 其它工匠361
第二章 集市贸易364
第一节 立集364
第二节 旧时集市管理365
第三节 经纪人368
第四节 集市娱乐活动369
第三章 庙会371
第一节 旧时庙会371
第二节 建国后的庙会及演变375
第一节 旧时商家379
第四章 商家店铺379
第二节 行商382
第三节 商店开业385
第四节 解放后的农村商业386
第七编 民间医药391
第一章 传统的民间医药391
第一节 抓药、请先生391
第二节 民间偏方验方395
第三节 迷信驱病方法401
第二章 建国后民间医药405
第一节 农村卫生医疗405
第二节 中草药采集和养殖406
第一节 灵魂意识411
第一章 神灵崇拜411
第八编 民俗信仰411
第二节 民间俗神412
第三节 道教仙国421
第四节 佛教诸神424
第五节 冥神、鬼吏425
第六节 当地神灵428
第二章 趋吉避凶431
第一节 预兆、预测431
第二节 巫觋432
第三节 术士433
第一节 戏剧438
第一章 民间戏剧、曲艺438
第九编 民间游艺438
第二节 民间曲艺439
第三节 杂戏441
第二章 民间游戏444
第一节 民间棋艺444
第二节 民间儿童游戏448
第三章 民谣461
第一节 儿歌、童谣461
第二节 民谣468
第四章 民间谜语、歇后语471
第一节 民间谜语471
第二节 民间歇后语476
概述486
第十编 老区新风486
第一章 妇女解放489
第一节 放脚489
第二节 识字班491
第二章 老区的文艺活动494
第一节 悦庄儿童剧团494
第二节 阿陀村的文艺活动499
第三章 老区拥军传统的形成504
第一节 抗日战争时期504
第二节 解放战争时期505
第四章 变工互助的生产方式508
第一节 民族信仰和立法510
第二节 回族的节日513
第二章 回族婚丧习俗515
第一节 婚礼习俗515
第二节 丧葬习俗516
第三章 生产生活习俗520
第一节 生产习俗520
第二节 食俗特点522
第十二编 方言土语525
第一章 方言概况525
第一节 语音526
第二节 语法529
第二章 俗语531
附录:有关民俗诗文541
第一章 民族节日570
第十一编 回族民俗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