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汉语基本助动词语义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汉语基本助动词语义研究
  • (日本)鲁晓琨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4713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82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99页
  • 主题词:汉语-助动词-语义学-研究-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汉语基本助动词语义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第1节 基本助动词范围确定与本书的研究目的1

第2节 基本助动词语义研究的现状4

1.2.1助动词语义研究是汉语语义研究的薄弱环节4

1.2.2助动词语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6

第3节 基本助动词语义研究的必要性9

第4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14

1.5.1既往研究21

第5节 基本助动词的“情态表现”和“非情态表现”21

1.5.2基本助动词的“情态表现”和“非情态表现”23

1.5.3助动词的作用域25

第2章 “能”的语义和语义构成条件26

第1节 “能”的既往研究和存在的问题26

2.1.1“能”的既往研究26

2.1.2“能”的既往研究存在的问题31

第2节 “能”的语义35

第3节 “能”的语义构成条件及“非情态表现”和“情态表现”39

第4节 如何确定“能”的语义构成条件44

第5节 如何确定“能”的“非情态表现”和“情态表现”46

第6节 “能”的语义构成条件与语用效果49

2.6.1“能”的语义构成条件与请求表现50

2.6.2“能”的语义构成条件与许可表现52

第7节 关于“能”的积极性语义特征问题53

第3章 “可以”的语义及与“能”的语义语用对比59

第1节 “可以”的既往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59

3.1.1“可以”的既往研究59

3.1.2“可以”的既往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63

3.2.1“可以1”的语义及语义构成条件65

第2节 “可以”的语义65

3.2.2“可以2”的语义68

3.2.3“可以”语义的内在联系和区别72

3.2.4“可以”的“非情态表现”和“情态表现”73

第3节 “能”与“可以”使用交叉范围的确定75

3.3.1从“可以”出发,确定“可以”与“能”的使用交叉范围76

3.3.2从“能”出发,确定“能”与“可以”的使用交叉范围78

第4节 “能n”与“可以1”的语义共性特征79

第5节 “能n”与“可以1”的语义区别特征80

3.5.1“能n”强调VP的实现条件充分,“可以1”强调VP的实现无妨碍80

3.5.2“能n”具有积极性特征,“可以1”具有消极性特征85

第6节 “能n”和“可以1”的语义区别特征与语用效果88

第7节 “可以”的多义性决定一部分“能n”不能换成“可以”90

第4章 “能”和“不能”的不对称现象解析92

第1节 “能”与“不能”在语义上的不对称93

第2节 “能VC”与“不能VC”的不对称97

4.2.1 VC结构可能表现的不对称97

4.2.2“能VC”与“不能VC”在结构和意义上的不对称97

第3节 表示“不可能”的“不能1VC”的成立条件99

4.3.1.1“不能1V结”替换“V不结”表示“不可能”的条件101

4.3.1“不能1VC”替换“V不C”表示“不可能”的条件101

4.3.1.2“不能1V趋”替换“V不趋”表示“不可能”的条件104

4.3.1.3“不能1VC”替换“V不C”表示“不可能”的条件106

4.3.1.4“不能1VC”和“V不C”的语用区别107

4.3.2只能用“不能1VC”不能用“V不C”表示“不可能”的条件108

第4节 表示“禁止”的“不能2VC”的成立条件110

4.4.1“不能2V”成立与否跟“不能2VC”成立与否的关系110

4.4.2.1 “不能2VC”中“不能”的否定作用点112

4.4.2.2 VC内部结构特点决定“不能2VC”成立与否112

4.4.2 VC内部结构特点跟“不能2VC”成立与否的关系112

第5节 表示可能的“能”与“不能1”在语用上的不对称115

第5章 “能”、“可以”与反问句118

第1节 问题的提出118

第2节 反问句的表意问题120

第3节 “能”、“可以”与反问句124

5.3.1“能”在反问句中的意义124

5.3.2“可以”在反问句中的意义125

5.3.3.1 “可以2”与“能”在反问句中的意义区别126

5.3.3“可以”与“能”在反问句中的意义区别126

5.3.3.2“不可以”与“不能”在反问句中的意义区别128

第6章 “会”的语义及与“能”的语义语用对比130

第1节 “会”的既往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130

6.1.1“会”的既往研究130

6.1.2“会”的既往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134

第2节 “会”的语义分析136

6.2.1“会1”表示施事的本领137

6.2.1.1“会1”表示施事具有某种本领138

6.2.1.2“会1”表示施事的本领高141

6.2.1.3“会1”表示本领高,“不会1”表示“无本领”142

6.2.2“会2”表示主观推测某种情况出现或存在的必然性144

第3节 “能”与“会”使用交叉范围的确定148

第4节 “会1”与“能n”的语义语用区别152

6.4.1“会1”表示“施事具有某种本领”时,与“能n”在语用范围上的区别152

6.4.2“会1”表示“施事的本领高”时,与“能n”在语义上的区别154

第5节 “能m”与“会2”的语义共性特征155

第6节 “能m”与“会2”的语义区别特征157

6.6.1“能m”具有积极性特征,“会2”具有中性特征158

6.6.2“能m”的语义重心在前,“会2”的语义重心在后160

6.6.3当NP能控制VP时,“能m”推测主体已具备条件,“会2”推测主体的主观决定164

第1节 “要”的既往研究和存在的问题171

第7章 “要”的语义及与“会2”的语义语用对比171

第2节 “要”的虚化表现172

第3节 “要”的义项划分175

第4节 “要”的“非情态表现”和“情态表现”及内外部关联178

7.4.1“要”的不同义项之间的语义联系178

7.4.2“要”的“非情态表现”和“情态表现”及外部联系179

第5节 “要”与“会2”的语义语用对比180

7.5.1“要”与“会2”使用交叉范围的确定180

7.5.2.1可以用“要4”的语义语用范围和条件183

7.5.2“要4”与“会2”的语义语用辨析183

7.5.2.2“要4”与“会2”的语用效果188

第8章 “意愿类助动词”的语义语用对比191

第1节 “想”与“要1”193

8.1.1从“想”和“要1”接受程度副词修饰上的对立看二者的语义倾向193

8.1.2“想”与“要1”的语义区别特征194

8.1.2.1“想”区别于“要1”的语义特征194

8.1.2.2“要1”区别于“想”的语义特征196

8.1.3“想”与“要1”的语义共性特征以及与语义区别特征的关系198

8.1.4由语义区别特征决定的“想”和“要1”的语用效果200

第2节 “想”与“愿意”202

8.2.1 “想”与“愿意”的语义共性特征和区别特征202

8.2.2“愿意”所要求的预设204

8.2.3由“想”和“愿意”的语义区别特征决定的语用对立表现205

8.2.4“想”与“愿意”的使用替换及形成的原因207

第3节 “愿意”与“肯”209

8.3.1“愿意”与“肯”的语义共性特征209

8.3.2“愿意”与“肯”的语义区别特征210

8.3.3能用“愿意”,不能用“肯”的语境考察211

第4节 “想”、“要1”、“愿意”、“肯”的语义特征与“家族相似性”215

第9章 “必要类助动词”的语义及语义语用对比218

第1节 必要类助动词的既往研究及存在的问题218

9.1.1以往对“应该”、“应当”、“该”、“应”、“得”、“要”的语义概括218

9.1.2必要类助动词语义概括存在的问题221

第2节 “应该”、“应当”、“该”、“应”的语义确定223

9.2.1“应该”、“应当”、“该”、“应”表示相同意义223

9.2.2“应该”、“应当”、“该”、“应”的语义224

9.2.3“应该类”与“情态表现”226

第3节 “应该/应当”与“该”的语用区别226

9.3.1表示情理评价的“应该/应当1”与“该1”227

9.3.2表示根据情理推测的“应该/应当2”与“该2”229

第4节 “得”的语义及与“应该类”的区别231

9.4.1“得”的语义与“情态表现”231

9.4.2“得1”与“应该类1”的语义区别233

第5节 “要2”与“应该类1”、“得1”的语义对比236

9.5.1“要2”区别于“应该类1”、“得1”的意义236

9.5.2“要2”与“应该类1”的语义区别237

9.5.3“要2”与“得1”语义的相同点238

第6节 表示现实需要的“得1”与“要2”的语用区别239

第7节 表示主观推测的“得2”与“要4”、“会2”的对比242

第8节 “应该类1”、“得1”、“要2”在“交往”中的语用效果247

9.8.1在要求别人做事时,“应该1”、“得1”、“要2”可以达到相近的语用效果247

9.8.2在请求别人做事时,“应该1”、“得1”、“要2”表现出不同的语用效果248

第10章 结语250

第1节 基本助动词的语义表达系统与认知心理250

10.1.1可能类助动词的语义表达系统与认知心理250

10.1.2意愿类助动词的语义表达系统与认知心理254

10.1.3必要类助动词的语义表达系统与认知心理255

10.2.1基本助动词的“非情态表现”和“情态表现”小结257

第2节 基本助动词的“非情态表现”和“情态表现”257

10.2.2基本助动词“认识情态”表达系统258

10.2.3“认识情态”的确定性推测和不确定性推测260

10.2.3.1确定性推测和不确定性推测的区别260

10.2.3.2表示“认识情态”的助动词与语气副词262

第3节 基本助动词内部肯否不对称现象的存在条件265

第4节 基本助动词语义语用辨析的有关问题267

例句出处272

参考文献273

后记2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