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城市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农村城镇化发展探索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城市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农村城镇化发展探索
  • 冯海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新华出版社
  • ISBN:750116689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35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65页
  • 主题词:城市化-研究-中国;区域发展: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城市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农村城镇化发展探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意义1

1.1 农村城镇化的涵义1

目录1

1.2 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意义3

第二章 农村城镇化与农业发展9

2.1 农业与城镇化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论分析9

2.1.1 农业发展对农村城镇化的作用9

2.1.2 农村城镇化对农业发展的作用17

2.2 城镇化推进与农业发展关系的两种实践模式20

2.2.1 城镇化与农业协调发展:美国模式20

2.2.2 城镇化与农业发展的不协调:英国模式23

2.3 协调城镇化与农业发展关系的对策选择26

2.3.1 对策选择的基本准则26

2.3.2 对策选择的具体方面27

3.1.1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的有效方式42

第三章 农村城镇化与产业化经营42

3.1 农业产业化经营对推进农村城镇化的作用42

3.1.2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44

3.1.3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47

3.1.4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完善和创新的有效形式48

3.1.5 农业产业化经营符合世界农业发展的大趋势50

3.2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与经营机制51

3.2.1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52

3.2.2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57

3.2.3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的完善64

3.3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龙头企业建设68

3.3.1 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作用68

3.3.2 龙头企业建设的重点69

3.3.3 龙头企业建设要注意的问题70

3.4.1 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74

3.4 农业不同行业的产业化经营74

3.4.2 蔬菜业的产业化经营81

3.4.3 水果业的产业化经营87

3.5 国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92

3.5.1 美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93

3.5.2 荷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101

3.5.3 丹麦的农业产业化经营112

3.6 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应注意的问题115

3.6.1 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是农业产业化经115

营的重要目标115

3.6.2 发展农民合作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重要方向117

3.6.3 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原则119

3.6.4 生产基地建设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环节121

3.6.5 充分发挥政府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引导和扶持作用122

4.1 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内在联系的理论分析127

第四章 农村城镇化与乡镇企业发展127

4.2 城镇化推进与农村工业化关系的实践模式129

4.2.1 发达国家的农村工业化发展与城镇化推进130

4.2.2 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工业化发展与城镇化推进144

4.3 我国农村工业化发展与城镇化推进的偏差160

4.4 协调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发展的对策选择167

4.4.1 要纠正农村工业化的发展战略167

4.4.2 要调整农村工业的布局和格局168

4.4.3 要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170

4.4.4 要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171

第五章 农村城镇化与生产要素流转173

5.1 生产要素流转的理论规律173

5.1.1 劳动要素的流转规律173

5.1.2 土地要素的流转规律179

5.1.3 资本要素的流转规律180

5.2 我国农业生产要素流转的基本态势181

5.2.1 农业劳动力要素流转态势182

5.2.2 农业土地流转态势195

5.2.3 农业资本流转态势201

5.3 我国农业生产要素流转的效果评价211

5.3.1 农业生产要素流转形成的积极作用212

5.3.2 农业生产要素流转的问题辨析217

5.4 我国农业生产要素流转的实现机制222

5.4.1 农业生产要素流转的一般实现机制:收入差原理222

5.4.2 我国农业生产要素流转的具体实现机制225

5.5 农业生产要素流转的国际比较227

5.5.1 美国的农业生产要素流转228

5.5.2 日本的农业生产要素流转231

5.5.3 农业生产要素流转国际比较的基本结论235

5.6 优化我国农业生产要素流转的对策选择236

5.6.1 实现我国农业生产要素流转有效性的标准236

5.6.3 优化我国农业生产要素流转的对策选择238

5.6.2 我国农业生产要素流转优化的基本取向238

第六章 农村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247

6.1 农村城镇化的外部性247

6.1.1 农村城镇化外部性的理论表现247

6.1.2 我国农村城镇化外部性的基本表现251

6.2 农村城镇化过程中传统农业改造的环境问题253

6.2.1 传统农业的特征253

6.2.2 传统农业改造的依据262

6.2.3 传统农业改造的重点265

6.2.4 现代农业的形成267

6.2.5 现代农业的生态环境代价272

6.2.6 现代农业的替代模式279

6.3 协调环境保护与农村城镇化推进的对策选择294

6.3.1 把环境因素纳入农村城镇化的大系统295

6.3.2 农村城镇化的推进要兼顾农业持续发展的三个目标295

6.3.3 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298

6.3.4 广泛推行生态农业模式299

6.3.5 强化政府对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管理302

第七章 农村城镇化与城镇自身建设308

7.1 城镇建设的基本内容308

7.1.1 城镇布局308

7.1.2 城镇规划309

7.1.3 城镇运行309

7.2 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310

7.2.1 城镇布局不尽合理310

7.2.2 城镇产业结构不甚合理311

7.2.3 城镇基础设施落后312

7.2.4 城镇管理水平低313

7.3 优化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对策选择314

7.3.1 搞好城镇的布局和规划314

7.3.2 优化城镇的产业系统316

7.3.3 采用多元化的投融资政策317

7.3.4 突出城镇的自身特色319

7.3.5 完善城镇的管理机制320

7.3.6 节约使用土地资源320

7.3.7 搞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321

第八章 农村城镇化与政府管理325

8.1 政府在农村城镇化中的作用定位325

8.1.1 校正市场机制的缺陷325

8.1.2 制定城镇化发展的法律并监督法律的执行328

8.1.3 在政策上扶持农村小城镇的发展328

8.2 政府推进农村城镇化的作用方式329

8.3 强化政府对农村城镇化管理的对策选择330

8.3.1 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相结合330

8.3.2 优化农村城镇化的制度和政策环境331

8.3.3 优化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3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