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混凝土的强度和本构关系 原理与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混凝土的强度和本构关系 原理与应用
  • 过镇海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062780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47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59页
  • 主题词:混凝土结构-结构强度;混凝土结构-本构关系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混凝土的强度和本构关系 原理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绪论1

1.1 多轴强度和结构承载力1

目录1

1.2 本构关系和非线性分析3

第二章 混凝土的材性特点和破坏机理9

2.1 材料组成和基本构造9

2.2 材性的基本特点11

2.3 一般破坏机理15

上篇 单轴强度和应力-应变关系21

第三章 单轴抗压强度21

3.1 立方体抗压强度21

3.2 棱柱体抗压强度24

3.3.1 材料强度的统计分析28

3.3 规范中的抗压强度指标28

3.3.2 轴心抗压强度指标30

第四章 受压应力-应变关系33

4.1 应力-应变全曲线的形状33

4.2 全曲线方程35

4.3 高强混凝土的性能39

4.4 规范中的曲线方程和参数值42

4.4.1 用于非线性分析42

4.4.2 用于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44

4.4.3 弹性模量50

第五章 受压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52

5.1 偏心受压52

5.2 重复加卸载55

5.3 箍筋约束混凝土58

5.4.1 龄期64

5.4 龄期和承载时间64

5.4.2 荷载持续作用65

5.4.3 快速加载68

第六章 单轴抗拉强度和应力-应变关系71

6.1 单轴抗拉强度71

6.1.1 轴心抗拉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71

6.1.2 破坏过程和特征75

6.1.3 受拉与受压破坏特征的比较77

6.1.4 规范中的抗拉强度指标79

6.2 受拉应力-应变关系80

6.2.1 全曲线方程80

6.2.2 规范中的曲线方程和参数值85

6.3.1 主要试验结果86

6.3 偏心受拉和弯曲受拉86

6.3.2 规范中的有关规定92

中篇 在杆系结构非线性分析中的应用97

第七章 轴心受力构件的非线性分析97

7.1 轴心受压全过程分析97

7.1.1 基本方程97

7.1.2 轴心受压柱(εy≤εc)101

7.1.3 轴心受压柱(εy>εc)103

7.2 轴心受拉全过程分析104

7.2.1 基本方程104

7.2.2 全过程分析106

7.2.3 最小配筋率107

7.2.4 受拉刚化效应108

7.3 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受力的一般性规律111

7.4.1 材料指标的取值和荷载效应的修正112

7.4 规范中的计算方法112

7.4.2 算例115

第八章 受弯和偏压构件的非线性分析119

8.1 构件的受力全过程119

8.1.1 受弯构件119

8.1.2 少筋梁、超筋梁和其界限122

8.1.3 偏压(拉)构件125

8.2 截面非线性分析的一般方法129

8.3 截面刚度和构件变形计算135

8.3.1 截面刚度及其变化规律135

8.3.2 构件变形计算137

8.3.3 规范中的计算方法138

第九章 超静定结构的非线性分析141

9.1 结构内力变化过程141

9.2 规范建议的结构分析方法146

9.2.1 线弹性分析方法147

9.2.2 考虑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149

9.2.3 塑性极限分析方法150

9.2.4 试验分析方法151

9.3 非线性全过程分析方法152

下篇 多轴强度和本构关系159

第十章 多轴强度的试验规律和设计值159

10.1 试验方法简介159

10.2 多轴强度的一般规律163

10.2.1 二轴应力状态164

10.2.2 三轴受压应力状态166

10.2.3 三轴拉-压和三轴受拉应力状态168

10.3 典型破坏形态及其界分170

10.3.1 典型破坏形态171

10.3.2 破坏形态的界分174

10.4 规范中的多轴强度设计值176

10.4.1 二轴强度设计值和算例176

10.4.2 三轴强度设计值和算例179

第十一章 破坏准则及其应用184

11.1 破坏包络面及其表达185

11.2 规范中的破坏准则190

11.2.1 破坏准则计算式190

11.2.2 参数值的确定192

11.3 验算多轴强度的例题195

第十二章 多轴变形和本构关系200

12.1 多轴变形的一般规律200

12.1.1 单轴和二轴受压类200

12.1.2 三轴受压类202

12.1.3 受拉类205

12.2 线弹性本构关系208

12.2.1 各向同性本构模型209

12.2.2 各向异性和正交异性本构模型210

12.3 非线弹性本构关系213

12.4 非弹性类本构关系219

第十三章 在二维、三维结构分析和设计中的应用222

13.1 有限元分析方法简介222

13.1.1 基本方程223

13.1.2 一般计算方法227

13.1.3 线弹性解和非线性解230

13.2 承载力验算233

13.2.1 基本公式和参数取值233

13.2.2 算例一——框支剪力墙线弹性分析236

13.2.3 算例二——螺旋箍筋柱240

参考文献2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