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业科学新技术与病虫害防治实务全书 第1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农业科学新技术与病虫害防治实务全书 第1卷
  • 范天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0426982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628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64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农业科学新技术与病虫害防治实务全书 第1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农业科学育种新技术3

第一章 概述3

第二章 分子标记技术与作物遗传改良5

第一节 分子标记技术6

第二节 植物比较遗传学研究9

第三节 植物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12

第四节 农作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14

第五节 前景展望19

第三章 同位素示踪技术21

第一节 品质育种中的中子活化分析法21

第二节 鉴定品质的其他示踪测定法22

第三节 作物抗逆性鉴定23

第四节 作物丰产性鉴定23

第六节 太空育种新种质快速鉴定的示踪技术24

第五节 远缘杂交和嫁接植株优良组合选择24

第四章 植物核辐射诱变育种技术25

第一节 植物辐射诱变育种对农业的贡献及其特点25

第二节 核辐射能改变植物的遗传性30

第三节 利用核辐射选育品种49

第四节 核辐射农业应用展望59

第五章 植物抗病基因育种62

第一节 植物抗病基因综述62

第二节 植物抗病的遗传基础64

第三节 植物R基因遗传位点66

第四节 R蛋白的结构与功能67

第五节 R基因的起源和进化69

第六节 R基因的利用70

第六章 植物抗病毒和抗线虫基因工程72

第一节 抗病毒基因工程及其机理72

第二节 抗线虫基因工程75

第三节 生物安全性76

第七章 植物抗细菌病害基因育种77

第一节 植物抗细菌病害基因工程策略77

第二节 植物抗细菌病害基因工程成就79

第三节 植物抗细菌病害基因工程的前景82

第八章 植物耐盐耐旱基因工程85

第一节 功能性蛋白85

第二节 调节性蛋白94

第三节 耐旱耐盐数量性状基因座位100

第九章 机械化育种技术102

第一节 概述102

第二节 田间育种试验技术102

第三节 种子加工工程技术106

第四节 种子的检测113

第一节 水稻遗传育种技术115

第十章 主要作物遗传育种技术115

第二节 小麦遗传育种技术150

第三节 玉米遗传育种工程技术181

第四节 棉花遗传育种工程技术205

第五节 油菜遗传育种工程技术222

第六节 大豆遗传育种239

第七节 甘蔗遗传育种技术260

第八节 谷子遗传育种技术265

第九节 高粱遗传育种技术270

第二篇 农业科学种植新技术281

第一章 概述281

第一节 科学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281

第二节 建立可持续农业技术体系的主要原则283

第三节 中国传统农业的可持续性技术286

第一节 持续高产——永恒的发展主题290

第二章 可持续高产农业技术290

第二节 中国集约高产的技术潜力分析293

第三节 中国高产农业工程技术发展现状与前景296

第三章 可持续高效农业工程技术300

第一节 概述300

第二节 高效增收——中国可持续农业的重要目标301

第三节 可持续高效农业技术特点与技术模式303

第四节 我国高效农业技术发展的主要障碍与对策306

第四章 可持续农牧结合技术308

第一节 农牧结合的基本认识308

第二节 农牧结合与农业可持续发展308

第三节 我国农牧结合的集约化生产发展趋势310

第四节 我国现代农牧结合的若干模式310

第五节 集约可持续的农牧结合技术312

第一节 多熟种植的基本类型与分布316

第五章 多熟作物种植技术316

第二节 多熟种植技术的可持续性综合分析317

第三节 多熟种植技术的发展潜力320

第四节 可持续多熟种植技术体系与未来重点模式323

第六章 地力培肥技术327

第一节 施肥是维持地力可持续性的关键途径327

第二节 有机肥和化肥对地力持续性的作用328

第三节 肥料的当季利用率与累加利用率331

第四节 综合植物营养管理332

第五节 用养结合的地力培肥技术334

第七章 农田污染综合防治技术337

第一节 农田污染的主要问题337

第二节 农田污染的主要成因分析340

第三节 农田污染综合防治技术341

第一节 农作物秸秆的养分特点与利用途径344

第八章 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344

第二节 秸秆直接还田的国内外动态346

第三节 秸秆还田的综合效应347

第四节 我国几种秸秆还田模式与配套技术353

第五节 秸秆资源的其他利用途径358

第九章 植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360

第一节 有害生物对农业可持续性的危害360

第二节 化学农药的贡献、副作用与技术发展趋势360

第三节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概念与进展363

第四节 生物防治技术366

第十章 农田土壤侵蚀综合防治技术369

第一节 土壤侵蚀现状369

第二节 土壤侵蚀的成因分析372

第三节 土壤侵蚀综合防治技术375

第一节 农业高新技术概述382

第十一章 农业高新技术382

第二节 农业生物工程技术与可持续发展383

第三节 农业信息技术与精确农业387

第四节 中国农业高新技术发展展望与策略390

第十二章 立体农业种植技术392

第一节 旱地立体农业工程技术392

第二节 稻田立体农业工程技术408

第三节 菜园立体农业工程技术423

第四节 山地果园立体种植技术445

第五节 蔗田立体农业种植技术460

第十三章 生态农业种植技术471

第一节 概述471

第二节 以水土流失治理为中心的生态农业种植472

第三节 以沙漠化治理为中心的生态农业种植477

第四节 以防治洪涝为中心的农业生态工程479

第五节 低洼湿地开发与保护型农业生态工程482

第十四章 农业综合节水技术488

第一节 概述488

第二节 节水农业的含义及其主要技术原理492

第三节 灌区农业节水技术494

第四节 北方旱地集水农业技术498

第十五章 调控果实成熟生物工程技术502

第一节 综述502

第二节 基因调控果实成熟的研究进展502

第十六章 机械化种植技术512

第一节 旱作农业机械化技术512

第二节 高寒地区垄作农业机械化技术534

第三节 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549

第四节 棉花生产机械化技术566

第五节 甜菜生产机械化技术572

第六节 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579

第七节 蔬菜生产机械化技术584

第八节 果品生产机械化技术589

第九节 园艺机械化新技术594

第十七章 农产品收获后处理与加工机械化技术599

第一节 概述599

第二节 分离机械599

第三节 烘干机械与设备602

第四节 稻谷加工机械化技术604

第五节 果蔬加工机械化技术607

第六节 挤压膨化加工技术610

第十八章 节水灌溉机械化技术614

第一节 概述614

第二节 地面灌溉617

第三节 地下灌溉技术620

第四节 喷灌及微灌技术622

第五节 我国节水灌溉机械化技术的发展前景624

第三篇 科学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631

第一章 科学种植水稻与病虫害防治技术631

第一节 选择良种技术631

第二节 育秧技术636

第三节 抛秧、机插栽培技术642

第四节 直播质量栽培技术648

第五节 杂交水稻的栽培技术652

第六节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655

第七节 稻田整地与水肥管理技术661

第八节 水稻生长调节技术665

第九节 稻田化学除草技术670

第十节 水稻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672

第十一节 水稻的虫害防治技术676

第二章 科学种植小麦与病虫害防治技术680

第一节 良种选用680

第二节 整地与播种689

第三节 高产高效的小麦种植技术693

第四节 小麦的特殊种植技术701

第五节 冬前及冬季管理技术707

第六节 春季及后期管理714

第七节 小麦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719

第八节 小麦的主要虫害及其防治技术725

第三章 科学种植玉米与病虫害防治技术731

第一节 玉米良种的选用731

第二节 整地与播种737

第三节 玉米的合理密植及高产栽培综合技术744

第四节 玉米特殊种植技术752

第五节 专用玉米及其种植技术757

第六节 田间管理技术763

第七节 化学除草技术770

第八节 玉米主要病害防治技术774

第九节 玉米主要虫害防治技术780

第四章 反季节蔬菜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786

第一节 日光温室786

第二节 塑料大棚788

第三节 透光与保温材料791

第四节 反季节蔬菜育苗技术794

第五节 反季节蔬菜栽培应注意的问题798

第六节 黄瓜的反季节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805

第七节 茄子的反季节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821

第八节 西红柿的反季节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828

第九节 西葫芦的反季节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842

第十节 青椒的反季节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844

第十一节 韭菜的反季节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848

第十二节 大白菜的反季节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851

第十三节 生菜的反季节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857

第十四节 芹菜的反季节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859

第十五节 绿菜花的反季节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861

第五章 特种蔬菜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865

第一节 特种蔬菜的育苗865

第二节 特种蔬菜的栽培技术870

第三节 抱子甘蓝的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876

第四节 菜心的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881

第五节 菊苣的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883

第六节 蕹菜的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886

第七节 绿菜花的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888

第八节 佛手瓜的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890

第九节 蛇瓜的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892

第十节 彩色椒的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893

第十一节 酸浆的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896

第十二节 四棱豆的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897

第十三节 魔芋的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899

第十四节 菜玉米的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901

第十五节 球茎茴香的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904

第十六节 慈姑的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906

第十七节 芦荟的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908

第六章 中草药的栽培、加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912

第一节 甘草的栽培、加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912

第二节 黄芪的栽培、加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916

第三节 黄芩的栽培、加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919

第四节 栝楼的栽培、加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921

第五节 黄连的栽培、加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923

第六节 枸杞的栽培、加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927

第七节 砂仁的栽培、加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930

第八节 龙眼的栽培、加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932

第九节 罗汉果的栽培、加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934

第十节 银杏的栽培、加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936

第十一节 菊花的栽培、加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938

第十二节 金银花的栽培、加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939

第十三节 薄荷的栽培、加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944

第十四节 穿心莲的栽培、加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946

第十五节 西红花、加工及病虫害防治947

第七章 科学种植典型事例与典型人物951

勇攀高峰创辉煌951

山区里的闪光点953

淮北平原上的中药材专业村954

湖南省巨口铺镇农技站农技推广结硕果955

先进个人扎根乡土957

芙蓉国里一奇葩959

江苏农民王立才种田有“三招”962

科技叩开高产门962

红薯大王963

枸杞大王964

来自第一个蔬菜专业村的报道965

建设绿色专业村966

黑龙江友谊乡积极发展庭院经济968

大棚韭菜富全村969

庭院种果蔬,发家致富快970

科学种菜,效益显著972

郊区服务城市,更上一层楼973

基地化生产,规模化经营977

探索市场,选准经济发展突破口980

咸菜缸里找出富路983

张东祥推广科技富万家984

食用菌大户985

罗永德加工蕨菜销海外985

“种菜能手”余生波987

第四篇 农业科学养殖新技术991

第一章 概述991

第二章 生态养殖技术993

第一节 高效型畜禽养殖生态技术993

第二节 能源高效利用型生态养殖技术1013

第三节 农牧渔复合型生态技术1019

第三章 立体养殖技术1028

第一节 概述1028

第二节 淡水立体养殖工程技术1029

第三节 海水立体养殖工程技术1037

第四节 网箱养鱼及水层立体利用技术1042

第二节 器官功能诊断1043

第四章 同位素示踪技术1043

第一节 家畜疾病诊断1043

第三节 家畜妊娠诊断1044

第四节 放射免疫分析技术1045

第五章 饲料基因工程1048

第一节 饲料基因工程综述1048

第二节 饲料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1050

第三节 发展方向1059

第六章 牧草与饲料作物生产加工技术1061

第一节 概述1061

第二节 牧草收获机械化技术1064

第三节 青饲料生产机械化技术1072

第四节 秸秆、牧草加工机械化技术1076

第七章 机械化养殖生产技术1079

第一节 概述1079

第二节 养鸡生产机械化技术1081

第三节 养猪生产机械化技术1089

第四节 养殖生产机械化发展前景1097

第五篇 科学养殖与病虫害防治技术1103

第一章 科学养猪与病虫害防治技术1103

第一节 优良品种的培育1103

第二节 种猪的培育与饲养管理1107

第三节 猪的营养与需要1118

第四节 猪的饲料配制1123

第五节 猪的快速育肥技术1136

第六节 育肥猪场设计及猪舍建筑1139

第七节 选择适宜的肥育方式1148

第八节 选择良好的饲喂方式1149

第九节 常见猪病及其防治1150

第一节 牛的优良品种与挑选1160

第二章 科学养牛与病虫害防治技术1160

第二节 牛的营养与饲料1163

第三节 牛舍建筑与牛场的经营管理1170

第四节 牛的繁殖与改良1174

第五节 奶牛的饲养管理与产品加工1177

第六节 肉牛的高效快速饲养技术1190

第七节 耕牛的饲养管理技术1200

第八节 种公牛的饲养管理1204

第九节 生病及其防治1208

第三章 科学养羊与病虫害防治技术1217

第一节 羊种改良与繁殖1217

第二节 羊的营养与饲料1221

第三节 羊舍建设及设备1226

第四节 羊的饲养管理与产品加工概述1232

第五节 山羊的饲养管理与产品加工1236

第六节 绵羊的饲养管理与产品加工1242

第七节 肉羊的饲养管理技术1247

第八节 羊病及其防治1259

第四章 科学养鸡与病虫害防治技术1269

第一节 科学养鸡概述1269

第二节 鸡的孵化技术1270

第三节 鸡的饲养管理技术1275

第四节 鸡的饲料配制技术1288

第五节 鸡的常见病的防治技术1294

第五章 科学养鸭与病虫害防治技术1301

第一节 鸭的品种1301

第二节 鸭的孵化技术1305

第三节 鸭的饲养管理技术1311

第四节 鸭的饲料技术1322

第五节 鸭的常见病的防治1325

第六章 科学饲养乌鸡与病虫害防治技术1336

第一节 饲养乌鸡概述1336

第二节 乌鸡的人工孵化技术1337

第三节 乌鸡的饲养管理技术1340

第四节 乌鸡的饲料配制技术1346

第五节 乌骨鸡的常见病的防治1349

第七章 科学饲养鹌鹑与病虫害防治技术1353

第一节 鹌鹑的品种1353

第二节 鹌鹑的孵化技术1355

第三节 鹌鹑的饲养管理技术1360

第四节 鹌鹑的常见病的防治1370

第八章 科学饲养肉鸽与病虫害防治技术1377

第一节 科学养鸽概述1377

第二节 肉鸽饲养管理技术1381

第三节 肉鸽饲料技术1385

第四节 鸽病及其防治1388

第九章 科学养殖鳗鱼与病虫害防治技术1394

第一节 养鳗概述1394

第二节 鳗苗的采捕及鳗种培育1398

第三节 成鳗养殖技术1403

第四节 鳗病的防治技术1406

第十章 科学养殖黄鳝与病虫害防治技术1414

第一节 科学养殖黄鳝概述1414

第二节 黄鳝的人工繁殖技术1416

第三节 黄鳝的养殖技术1420

第四节 黄鳝疾病的防治1425

第十一章 科学养鳖与病虫害防治技术1428

第一节 科学养鳖概述1428

第二节 鳖的繁育孵化技术1430

第三节 鳖的饲养管理技术1436

第四节 鳖的营养饲料技术1443

第五节 鳖病防治1447

第十二章 科学饲养河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1453

第一节 科学养殖河蟹概述1453

第二节 河蟹的人工繁育技术1457

第三节 河蟹的人工养殖与增殖技术1460

第四节 河蟹病防治技术1467

第十三章 典型事例与典型人物1470

上海南翔镇猪场奏凯歌1470

辽宁普兰店市注重发展规模化养猪1471

江苏养猪第一村1473

扬州市养猪第一村1474

川北地区牧业发展的一颗明珠1476

英架子靠养猪进入小康村1477

湖北仰山乡发展香猪为民致富1479

吉林省营城子镇庭院养牛奔小康1480

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庭院养牛1482

庭院养肉牛,一村带动全镇富1483

宁夏回族自治区汉渠乡里奶牛多1484

陕西省文家坡乡大力发展奶牛生产1485

发展牛羊业,走富裕之路1486

立足自然资源,发展奶山羊业1488

庭院养鹿,群众致富1489

积极发展哈白免,全镇人民同致1490

养殖走出致富路1492

养兔能手南克德1493

养兔大王1494

养小尾寒羊走上致富路1495

带领群众养羊致富的村支书1496

辽宁农民石德龙育肥屠宰肉牛致富1497

丹东市养牛女状元1498

广东农民袁华基规模养猪效益高1499

吉林省兴太村庭院养肉鸡摆脱贫困1500

山西省河津县西关村大力发展笼养鸡1501

安徽省阮桥乡推进养禽产业化1504

甘肃省上秦乡大力发展规模养殖1506

甘肃省曹石村推行牧工商一体化1507

云南蓬莱乡养鸭致富有门道1511

从“养鸡大嫂”到养殖能手1512

陕西农民赵西良科技致富成标兵1513

江苏青年农民乔卫庭、王立霞养鸡发了家1515

鸡窝里飞出金凤凰1517

“鸭司令”陈富贵名扬银川1518

养鸭大户肖清勇1519

情系万家养鹅户1520

从破烂王到山鸡王1521

珍禽养殖的“集团军”1522

养殖致富创大业1524

“野鸡大王”的营销术1525

农家妹子养野鸡摆脱贫困走富路1526

饲养肉鸽之王1526

“特养”须科学致富靠“智富”1527

山东官庄村科学养鱼奔小康1530

湖北柏枝村发展庭院水产1531

科学养鱼奔富路1532

养殖甲鱼走俏市场1534

建池养鳖创新路1535

区域养殖引出万元户1536

发展鲈鱼创拳头产品1537

硕士养殖总经理1538

黄鳝养殖专业户1541

“养殖状元”毛吉洪庭院养泥鳅1541

“江南龟王”蒋张林1542

养鱼大户张学河的养渔经1544

广东的“鳗鱼王”1545

上海孙桥乡鳜鱼繁殖展新姿1546

第六篇 农业病虫害防治新技术1551

第一章 害虫防治生物技术1551

第一节 植物转基因抗虫1552

第二节 昆虫转基因防治害虫1556

第三节 害虫生物防治技术1558

第二章 辐射不育防治害虫1560

第一节 辐射不育防治害虫的原理和作用1560

第二节 辐射诱导昆虫不育技术1563

第三节 昆虫的人工饲养1566

第四节 不育昆虫的释放技术1568

第五节 辐射不育防治害虫的现状与展望1571

第三节 发展前景1573

第三章 微生物遗传技术1576

第一节 杀虫微生物遗传工程1576

第二节 防病微生物遗传工程1581

第四章 防治病虫害机械化技术1585

第一节 喷雾机1585

第二节 喷粉机械1591

第三节 弥雾、超低容量喷雾、烟雾机1594

第四节 土壤消毒机1600

第五节 植保机械的使用安全技术1600

第六节 静电喷雾、超声技术、电光源在植保中的应用1601

第一节 油料作物病害防冶技术1603

第五章 主要作物病虫害防冶技术1603

第二节 油料作物害虫防治技术1623

第三节 棉花病害防治技术1640

第四节 麻类病害防治技术1649

第五节 棉麻作物害虫1658

第六节 蔬菜病害防治技术1682

第七节 蔬菜害虫防治技术1704

第八节 果树病害防治技术1743

第九节 果树害虫防治技术1802

第七篇 相关政策法规185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185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1858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1862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1871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细则1875

农药限制使用管理规定1880

动物检疫管理办法1883

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886

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1897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1900

水产苗种管理办法1939

主要农作物范围规定1942

商品种子加工包装规定1943

农作物种子标签管理办法1944

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1946

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1950

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管理办法1954

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1956

肥料登记管理办法1958

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1963

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196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