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经济前沿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经济前沿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72/33110736.jpg)
- 张明龙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 ISBN:7801701151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05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515页
- 主题词:现代文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经济前沿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区域发展理论概述10
(一)区域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10
(二)区域发展理论的演变12
(三)区域发展规律24
(四)区域聚集与溢出效应33
(五)经济区的内涵与划分原则45
(六)区域发展模式的比较与选择52
(七)加快区域发展的主要思路62
(八)推进中心地区城市化75
二、资源重组的证券化构想83
(一)资源重组: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时代选择83
(二)资产证券化:中国经济资源重组的必然选择92
(三)以资产证券化实现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101
(四)以资产证券化推动金融体制改革107
(五)以土地证券化促进农业发展118
三、突破体制收缩的制度创新130
(一)体制收缩抵消政策扩张130
(二)体制收缩的根源:“渐进式”改革的特定路径依赖138
(三)突破体制收缩的政府职能更新144
(四)突破体制收缩的政策选择:与改革目标保持一致150
四、通货紧缩的体制根源与出路158
(一)引言158
(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路径的再审视160
(三)国有企业转制的成本外部化165
(四)国内需求不足的体制根源171
(五)走出通货紧缩的体制创新185
(一)激励约束机制及其功能197
五、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197
(二)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存在的缺陷200
(三)建立、健全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必要性203
(四)建立、健全经营者激励机制的原则与对策206
(五)建立、健全经营者约束机制的原则与对策219
六、我国家族制企业的制度创新232
(一)我国家族制企业制度安排的合理性233
(二)我国家族制企业制度安排的局限性236
(三)我国家族制企业制度创新的障碍因素242
(四)我国家族制企业制度创新的思路250
(五)构建有利于家族制企业制度创新的外部环境257
七、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梯度转移264
(一)农业劳动力转移起因和模式理论的回顾265
(二)我国学者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理论评述268
(三)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模式:梯度转移274
(四)影响农业剩余劳动力梯度转移的因素284
(五)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梯度转移的对策290
八、突破农民增收滞缓的对策309
(一)农民增收方式概述309
(二)农民增收滞缓的表现及原因315
(三)增加农民收入的近期综合措施321
(四)实现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长远思考332
九、块状经济的合理聚集340
(一)块状经济聚集概述340
(二)块状经济聚集的现状与问题349
(三)影响块状经济合理聚集的因素356
(四)块状经济合理聚集的目标要求与应对措施361
十、运用风险投资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374
(一)风险投资概念及特征374
(二)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推进作用379
(三)我国运用风险投资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现状及问题383
(四)国外运用风险投资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经验启示391
(五)我国运用风险投资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具体对策397
十一、构建我国个人信用制度410
(一)个人信用的内涵410
(二)建立个人信用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416
(三)我国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障碍421
(五)完善个人信用制度的外部环境433
十二、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市场化运作441
(一)引言441
(二)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概述442
(三)中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营运模式445
(四)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市场化运作的政策建议455
十三、创建城乡协调的基本养老保障运行机制468
(一)改革时期社会呼唤全国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468
(二)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现状与问题477
(三)城乡协调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理论框架485
(四)创建城乡协调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配套措施495
后记501
(四)健全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对策526